第一图书网

青少年学二胡

席强 编 席强 同心出版社 (2008-09出版)
出版时间:

2008-9  

出版社:

席强 同心出版社 (2008-09出版)  

作者:

席强 编  

页数:

167  

前言

二胡是中国民族乐器中技术比较复杂的一种弦乐器。青少年学习二胡应首先加强对演奏法的基本功训练,对于一些技术难度比较大的练习,应在初学阶段曲浅入深地逐渐加以训练,特别是掌握正确的演奏技巧,循序渐进地体会练琴的基本要领尤为重要。而对音乐的理解,一般会随着学习者学习时间的增长和思维的逐步成熟而日渐提高。由于对二胡的技术性掌握不同于有固定音高的乐器训练,对高音、声音的初步把握成为一些学生初学二胡的重要一步。练习曲是人们掌握这一技法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本书所选练习曲的训练目的是针对二胡运弓和指法技术的。一些小的歌曲,虽然也适合儿童理解和传唱,但训练目韵相对不是很强,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尽量将每首练习曲的练习目的告诉学生,并主张学生用自己的歌唱方式去体会每首练习曲的演奏,使它成为自己心灵中所涌发的乐声。这样,学生会从不同的练习曲中受到启迪,从一点一滴中寻找音乐的内心感受。这样有的放矢地训练、开导,日久天长,就会使学生的演奏意识建立起来,琴技也就会随着理解的加深而快速提高。同时,对于学生练习的进度快慢,有时并不取决于练琴时间的长短,而更取决于他在练琴中对练习曲或乐曲所特有的目的性训练。如果学生能牢牢地把握老师教导的练习规则与演奏要领,有严格目地性的去体会,相信这样的学习方法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本书作为一本根据青少年学习特点而编写的二胡教材,在对训练培养少年儿童如何掌握二胡演奏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方面进行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系统性训练。书中选了一些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乐曲和练习曲,以提高学习者的兴趣,相信这会对提高学习二胡的演奏技巧、增强青少年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有很好的作用。本书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少儿二胡学习教材,是作者近年来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积累的一点经验和体会。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同行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青少年学二胡》是一本根据青少年学习特点编写的二胡教材,对训练培养少年儿童如何掌握二胡演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方面进行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系统性训练。书中选择了一些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乐曲和练习曲,以提高读者的学习兴趣,只要读者依《青少年学二胡》顺序勤以练习,循序渐进,一定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作者简介

席强,现任中央民族乐团团长。中国国家大剧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寺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寺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1963年,席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早年考入甘肃艺术学校器乐专业,师从演奏家张大成先生。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师从我国著名音乐家弓弦乐大师刘明沅先生。1990年加入中央民族乐团。在乐团工作期间,先后担任乐队演奏员、乐队队长。2001年8月担任乐团副团长,分管乐团的管弦乐队和创作工作。在长期从事民族器乐的演奏艺术活动中,他积累了较深的音乐表演艺术功底,接受了正规的专业艺术教育培养,对民族音乐的演奏及表演理论有一定的研究。他的民族弦乐演奏基本功扎实、运弓刚健有力、音色纯净、演奏风格广泛,对各地方的表演技法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他演奏的《二泉映月》、《秦腔牌子曲》、《大起板》、《草原上》、《听松》等曲目,风格把握准确、技术全面。近年来,他赴国内外演出十分活跃,随国家艺术团出访过几十个国家和地区。1993年,参加了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代表团赴美国旧金山的公演,并担任中胡、板胡的演奏。1996年,在北京音乐厅参加纪念刘明沅先生诞辰音乐会,并担任中胡独奏。1997年,赴美国参加由ICM公司举办的全美演出活动,并在世界著名的音乐圣殿卡内基音乐厅演奏。1998年和1999年,两度随中央民族乐团赴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参加中国虎年、兔年新春民族音乐会,并在德国柏林爱乐大厅、丹麦广播音乐大厅进行公演。同年,在东京参加中日友好邦交专场纪念音乐会。1998年,赴台湾省与台北市国乐团进行两岸民族音乐艺术交流演出,并担任了音乐会的前期策划组织和乐队管理工作。2000年,随江泽民同志赴美国参加中华文化美国行,演出20场,在美国著名的肯尼迪艺术中心、林肯艺术中心、芝加哥交响乐团演奏厅等进行公演,并首次以中国音乐家身份进入联合国会议大厅,举行中国民族音乐会专场演出,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及驻外使节对演出给予高度评价。2002年,赴希腊参加雅典艺术节,并在世界著名的希洛德古剧场进行公演;同年10月,赴埃及参加中国文化周演出。2003年10月再度赴法国巴黎参加由国务院新闻办、文化部主办的“中法文化年”开幕式演出,并在法国11座城市巡回演出,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播和宣传作出了贡献。席强先生在从事民族器乐演奏的同时,还长期致力于民族音乐事业的推广和发展。在大学学习期间,曾随我国著名音乐理论家席臻贯、杜亚雄、薛良等教授学习音乐专业课程,多年来对民族音乐进行了广泛的理论研究。自1990年以来,作者先后参加了《中国新文艺大系(1949~1969年)》民族器乐卷、《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年)》音乐集的编订工作;同时,还编辑出版了《民族民间音乐工作指南》、《刘天华的创作和贡献》、《唱遍神州大地的凤阳歌》、《中国民族基本乐理》等。自1991年以来,撰写和发表了一些学术论文,其中有些论文观点还在中国音乐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如席强先生在《中国音乐》上发表的有关民族器乐的“传播活动”系列性专题论文,有关民族音乐的“润腔学”专题论文等在学术界都有一定影响。其中《民族曲调中的“润腔”结构》一文,在1992年出版的《中国音乐年鉴》(民族音乐结构学)栏目中,被作为本年度重点研究成果而加以介绍。作为学术成果,他发表的音乐“润腔学”理论已被音乐院校作为研究生课程内容而加以教学运用。席强先生先后发表的主要论文有:《润腔初探》(中国音乐1991年第四期);《民族曲调中的“润腔”结构》(中国音乐1992年第一期);《润腔与记谱的关系》(中国音乐1992年第二期);《调式与润腔》(中国音乐1992年第四期);《民族器乐的传播与传承》(中国音乐1993年第二期);《民族器乐曲及传播问题》(中国音乐1994年第二期);《从中西比较看民族管弦乐队》(与薛良合著,中国音乐1994年第三期);((当代民族器乐的传播》(中国音乐1995年第二期);《从亚洲乐团谈中日韩音乐文化交流》(音乐研究1997年第三期,人民音乐出版社);《润腔述要》(音乐知识手册,第五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民族民间音乐的“润腔”技法》(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民族管弦乐的实践与开拓》(人民音乐2003年第十一期);《民族器乐艺术表演团体的现状与艺术管理探索》(文化艺术管理MBA硕士论文2006年7月);《胡琴探源》(2006年);《高雅艺术进校园对话》(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演出问答2006年);《社会文化中的艺术与娱乐》(2007年);《现代民族管弦乐艺术的开拓者——刘文金》(2007年);专著:《中国民乐》;《民族音乐论文集》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胡琴探源第二节 二胡简介第三节 二胡常用把位图第四节 二胡演奏符号说明第五节 二胡构造图第二章 演奏法第一节 演奏法图式第二节 演奏姿态第三节 持琴姿态第四节 持弓方法第五节 弓段划分法第三章 空弦及运弓练习第一节 音符时值对照表第二节 音符与时值练习一练习二练习三练习四练习五练习六练习七练习八第四章 运弓方法第一节 拉弓第二节 推弓第三节 分弓第五章 左手触弦训练第一节 一指触弦训练练习一练习二练习三练习四练习五第二节 二指触弦训练练习一练习二练习三练习四练习五练习六练习七练习八v练习九练习十练习十练习十二练习十三练习十四第三节 三指触弦训练练习一练习二练习三练习四练习五练习六练习七练习八第四节 四指触弦训练(小指)练习一练习二练习三练习四练习五练习六练习七练习八练习九第六章 连弓训练练习一练习二练习三练习四练习五练习六第七章 节奏训练第一节 八分音符练习练习一练习二练习三练习四练习五练习六练习七练习八第二节 符点四分音符及八分音符练习练习一练习二练习三练习四第三节 切分音练习练习一练习二第四节 三连音练习练习一练习二练习三练习四第五节 3/8、6/8拍子节奏训练练习一练习二练习三练习四练习五练习六练习七练习八第六节 基本节奏训练练习一练习二练习三练习四第七节 D调上把位乐曲练习天上星星亮晶晶上学歌找朋友愉快的汉斯丢手绢一分钱小燕子小漆匠我是一棵小树苗小公鸡织鱼网小松树玛依拉八月桂花遍地开我爱北京天安门火绒草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太湖美我们多么幸福幸福的花朵第八节 G调上把位练习曲和乐曲练习一练习二练习三练习四练习五两只老虎祝你生日快乐新年好打电话小鸭子七色光之歌康定情歌欢乐颂小小螺丝帽卖报歌儿童团歌铃儿响叮当娃哈哈山青水秀好风光白毛女金蛇狂舞南泥湾月牙五更绣荷包嘎达梅林西藏舞曲双人舞曲夫妻双双把家回扑蝴蝶第九节 十六分音符练习练习一练习二练习三(五声音阶练习)练习四练习五练习六练习七练习八练习九练习十第十节 G调基本节奏训练练习一练习二第八章 揉弦练习练习二(念故乡)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片断第九章 换把训练第一节 D调中把位换把练习一指换把练习二指换把练习练习一练习二练习三练习四练习五练习六练习七练习八练习九G调中把位练习练习十练习十一练习十二第二节 乐曲拔根芦柴花紫竹调沂蒙山小调森吉德玛同一首歌茉莉花渔舟凯歌(节选)送别我的祖国荷花颂第十章 综合练习练习一练习二G调把位练习G调换把练习各调五声音阶练习两手配合练习快速交替指练习指序练习音型模进练习D调溜手曲快速换把练习三连音换弦练习运用保留指的换弦练习混合节奏练习混合节奏练习二混合节奏练习三垫指滑音练习垫指滑音与滑揉练习长弓练习第十一章 F调音阶及训练练习一练习二练习三练习四信天游……第十二章 C音阶及训练第十三章 其他弓指法训练第十四章 bB调音阶及训练第十五章 A调音阶训练第十六章 乐曲

章节摘录

插图:二胡是在奚琴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个现代弓弦乐器,也是我国流传最广,使用最为多样化的弓弦乐器。二胡由于在中华大地上所流传的地域不同,各种二胡在各地方乐种和戏曲、曲艺音乐中所使用的习惯也不尽相同,从而形成了不同形制,不同风格的二胡演奏特色。二胡,民间又称为“南胡、嗡子、胡胡”等,适用于各种独奏、合奏和戏曲音乐伴奏。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二胡的发展由于在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先生的大力推崇和创作改良下,这件传统民族弓弦乐器才真正意义上走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特别是他创作的十首二胡曲,开创了现代二胡发展的新纪元。如果说以刘天华先生为代表的新一代二胡演奏与创作,将二胡由此带入了一个专业化、科学性、系统化教学与表演的发展天地,而以华彦钧先生为代表的各种民间演奏与创作则是体现了民族音乐的深厚传统,这是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体现了中国胡琴悠久历史传统的民族文化。二十世纪以来,二胡艺术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演奏家,像周少梅、刘北茂、陆修棠、蒋风之、张锐、陈振铎等,对二胡的演奏和教学培养都作出了贡献。自新中国以来,二胡这件民间乐器焕发出了新的时代青春,二胡随着新中国民族音乐的复兴也正式走进了音乐艺术院校的教学与研究。经过五十多年的飞速发展,二胡的制作已趋完善。可以说,二胡这件在唐宋时期“以竹片扎之”的粗糙型手工乐器制作,在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变革才形成了今天它在形制、音量、音色、做工技术、用料方式上的一系列成熟制作过程。二胡的音乐创作是当代民乐发展的一个典型。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一大批反映现代新生活的曲目涌现出来,同时还有二一部分是根据传统音乐移植来的,另外改编的作品也使二胡的创作丰富多彩。在六十年代开始,以民族音乐家刘文金先生为代表的专业音乐艺术创作,使二胡音乐在表现内容、风格、技术上都有了历史性的突破。可以说,刘文金先生的《豫北叙事曲》、《三门峡畅想曲》是继刘天华先生之后开创了二胡现代创作的里程碑式作品。而八十年代的《长城随想》是二胡在多年来以表现田园、自然风光题材基础之上,以深厚的民族文化为底蕰,从表现社会生活的重大题材入手,以丰富的内容和高难度的表现技法使二胡音乐表现和创作又跨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这个时期涌现出的一大批二胡演奏家,主要有王国潼、闵惠芬等。


编辑推荐

《青少年学二胡》:经典乐曲《夫妻双双把家还》《白毛女》《在那遥远的地方》《南泥湾》《山青水秀好风光》《玛依拉》《八月桂花遍地开》《西藏舞曲》《信天游》《同一首歌》《四季歌》《沂蒙小调》《秧歌调》《金蛇狂舞》《莱莉花》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青少年学二胡 PDF格式下载



可能内容偏简单了,但总的来说还不错。


系统实用,有针对性,有兴趣,好好。但有点贵。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