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唐诗(上)

李白|主编:唐邈芳//孙春青 同心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同心  

作者:

李白|主编:唐邈芳//孙春青  

页数:

217  

前言

唐代诗歌,无论是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广度、题材的丰富多样性上,还是在体裁的完备程度、艺术的完熟创新上,抑或格律的精严、语言的锤炼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也为后人追慕不已。可以说,唐诗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是传统文化中最为灿烂夺目的瑰宝,千年以来一直为人们吟诵不衰,为后人提供了绵绵不绝的精神滋养。唐诗创作数量惊人,清代康熙年间所编的《全唐诗》有九百卷,存录了两千四百多名诗人的四万八千多首诗,这还仅是经过数百年的时间而传承下来的,散佚的数量更加可观。由于唐诗数量庞大、质量参差不齐,为了便于流传和普及,就有了编辑选本的需要。事实上,自唐至今,根据编者不同的世界观、道德观和艺术观而选辑的各种唐诗选本一直在不断面世,其中以清代横塘退士孙洙的选本《唐诗三百首》流传最广、读者最多。不过,这个选本因编者的时代和阶层局限,在所难免地存在着一些不太适应二十一世纪青少年审美情趣和思想要求的作品。为此我们重翻《全唐诗》,以诗歌本身的审美价值、题材的永恒性、符合青少年的兴趣点和理解力为标准,重新选出了三百首唐诗,并根据吟咏内容与表达情感的不同,将其分成了八个大类,编为八章。每一章都按照绝句、律诗、乐府、古诗的顺序加以排列,章内同一体裁又按五、六、七言的顺序编排,同体裁的诗歌又基本按照作者出生年月的先后来排列。书中的八章,按从易到难、从明快到沉郁的顺序来编排,分别是:四时吟赏,应惜韶光;送别怀友,往来酬唱;丝竹丹青,大唐艺韵;田园生趣,林泉唤归;报国血热,戍边梦寒;明志之慨,身世之哀;天涯羁旅,相思未已;凭栏吊古,寓目伤今。

内容概要

唐代三百年间,涌现出了大批优秀诗人。就整体水平而言,唐诗超过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诗歌,其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再加上题材、意象与风格的多样性,以及广泛的群众基础,使唐代成为中国诗歌的全盛时期。可以说,唐诗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灿烂夺目的瑰宝,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吟诵传唱,为后人提供了绵绵不绝的精神滋养。 本书以诗歌本身的审美价值、题材的永恒性以及青少年的兴趣点和理解力为标准,从浩如烟海的唐诗中精心选出了三百首,并根据其吟咏内容与表达情感的不同,将其分成八个大类,按照从易到难、从明快到沉郁的顺序编排起来,以期读者朋友们能从中感受到中国古典诗歌的丰茂华赡,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贺知章评李白,李白亦自诩)。汉族,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静宁县西南),一说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的托克马克市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4岁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这种说法以郭沫若为代表)。一说生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

书籍目录

第四章 田园生趣 林泉唤归 [绝句] 竹里馆/王维 [绝句] 鸟鸣涧/王维 [绝句] 山中/王维 [绝句] 独坐敬亭山/李白 [绝句]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绝句] 江行无题一百首(其十四)/钱珝 [绝句] 江行无题一百首(其九十八)/钱珝 [绝句] 华子岗/裴迪 [绝句] 田园乐七首(其四)/王维 [绝句] 田园乐七首(其六)/王维 [绝句] 寻张逸人山居/刘长卿 [绝句] 山中问答/李白 [绝句] 桃花溪/张旭 [绝句] 兰溪棹歌/戴叔伦 [绝句] 雨过山村/王建 [绝句] 江村即事/司空曙 [绝句] 社日/王驾 [律诗] 野望/王绩 [律诗] 山居秋暝/王维 [律诗]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律诗] 终南别业/王维 [律诗] 汉江临眺/王维 [律诗] 送杨山人归嵩山/李白 [律诗] 阙题/刘昚虚 [律诗]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律诗]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 [律诗]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杜甫 [律诗]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律诗] 客至/杜甫 [律诗] 江村/杜甫 [乐府] 桃源行/王维 [古诗] 灵隐寺/宋之问 [古诗]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李白 [古诗] 宿王昌龄隐居/常建 [古诗] 望岳/杜甫 [古诗] 长安遇冯著/韦应物 [古诗] 寄全椒山中道士/韦应物 [古诗] 游终南山/孟郊 [古诗]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柳宗元 [古诗]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 [古诗] 渔翁/柳宗元第五章 报国血热 戍边梦寒 [绝句] 塞下曲六首(其三)/卢纶 [绝句] 哥舒歌/西鄙人 [绝句] 凉州词/王翰 [绝句] 出塞/王之涣 [绝句] 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 [绝句] 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 [绝句] 出塞二首(其一)/王昌龄 [绝句] 少年行四首(其二)/王维 [绝句] 永王东巡歌(其十一)/李白 [绝句] 塞下曲/戎昱 [绝句]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绝句] 少年行四首(其三)/令狐楚 [绝句] 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 [绝句] 陇西行/陈陶 [绝句] 河湟旧卒/张乔 [律诗] 从军行/杨炯 [律诗] 使至塞上/王维 [律诗] 望蓟门/祖咏 [乐府] 塞下曲四首(其二)/王昌龄 [乐府] 陇西行/王维 [乐府] 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 [乐府] 关山月/李白 [乐府] 前出塞九首(其六)/杜甫 [乐府] 古从军行/李颀 [乐府] 陇头吟/王维 [乐府] 燕歌行/高适 [乐府] 雁门太守行/李贺 [古诗] 古意/李颀 [古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古诗]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 [古诗]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第六章 明志之慨 身世之哀 [绝句] 蝉/虞世南 [绝句] 听弹琴/刘长卿 [绝句] 剑客/贾岛 [绝句] 宫词二首(其一)/张祜 [绝句] 沙上鹭/张文姬 [绝句] 乐游原/李商隐 [绝句] 上汝州郡楼/李益 [绝句] 偶书/刘叉 [绝句] 白莲/陆龟蒙 [律诗]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律诗] 岁暮归南山/孟浩然 [律诗] 孤雁/杜甫 [律诗] 江汉/杜甫 [律诗] 登岳阳楼/杜甫 [律诗] 旅夜书怀/杜甫 [律诗]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 [律诗] 风雨/李商隐 [律诗] 蝉/李商隐 [律诗] 灞上秋居/马戴 [律诗] 春宫怨/杜苟鹤 [律诗] 孤雁/崔涂 [律诗] 登高/杜甫 [律诗] 登楼/杜甫 [律诗]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律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律诗]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 [律诗]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 [律诗] 锦瑟/李商隐 [律诗] 安定城楼/李商隐 [律诗] 与东吴生相遇/韦庄 [律诗] 自叙/杜荀鹤 [律诗] 秋宿湘江遇雨/谭用之 [乐府] 行路难三首(其一)/李白 [乐府] 将进酒/李白

章节摘录

插图:拜新月①李端李端(约743~782?),字正己,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年少时居于庐山,向诗僧皎然学诗。唐代宗大历五年(770)进士,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又多表现退隐避世的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注释】①中国古代妇女有“拜月”的风俗习惯,意在向明月乞求心灵手巧、端庄美丽、圆满某个心愿等。【赏析】唐代拜月之风盛行,这首描写拜月的小诗,清新秀美,有乐府民歌的风味。诗中主角——“她”打开帘子前,似未有拜月之意,然而开帘一见新月,却不禁步出阶下,随地而拜。如此不拘形式,不拘时节,可知其长期以来积有许多心事、许多言语,不知是因不便示人,还是无可诉说,只好托之于无言的明月。以此无奈之情,正见其拜月之诚,因诚,也就无须过于讲究拜月仪式。拜新月的是怎样的一位女性呢?作者没有说,但“细语”二字,惟妙惟肖地勾勒出了她的娇憨含羞之态,由此可以让人猜到,这是一位少女。她内心隐秘的祈愿与哀愁,不希望被他人听到,又怕明月听不到,所以不得不出声,又不敢出大声,只好在那里喃喃细语。夜凉如水,她要诉说的心事何其之多!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北风绕庭,屡屡吹动她的裙带,她竟浑然不觉,仍沉浸在与新月隐秘的交流中……


编辑推荐

《唐诗(套装上中下册)(经典彩绘版)》:吟诵间,玩味声韵风骨之完美境界;低徊处,体味唐人志士之慷慨激昂。听,那悠悠钟鼓,穿越时空,回荡着大唐气韵;看,那宇字玑珠,取精用宏,涤荡着坦坦心胸。中国古典经典名著美冠经典书系,回眸之间,跳跃的灯火,跨越古今时空的心灵际会。品读隽永的美文哲理,感知古典文学的华丽深沉。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唐诗(上) PDF格式下载



本系列的书拿到爱不释手,排版和插图都很好,以后有时间再看,拿来收藏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