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剪纸
2012-6
南京出版社
袁肖萱,严文英 著,徐宁 编
南京剪纸是江南剪纸的一个分支。由于南京特殊的地理位置,剪纸艺术呈现出南北交融、秀丽粗犷的特点,即“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中见细,拙中见灵”。据史书考证,早在明代,剪纸就已在南京民间广为流传。所谓“金陵人家行聘礼”、“剪彩做鸳鸯”正是喜花剪纸在民间的盛行的写照。此外,斗香花、鞋样花、门笺等剪纸花样也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新中国成立后,南京的老一辈专家学者,参与了对南京剪纸的发掘、搜集和整理工作,并对其艺术创作给予指导和支持,使南京剪纸艺术得以焕发出新的生机。2009年9月,“南京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自此,拥有悠久历史的南京剪纸又重新回到人们关注的视野中。
版权页: 插图: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广袤的华夏大地孕育了千姿百态、各领风骚的剪纸艺术风格,可粗略地将其分为南、北两大派系。作为南派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剪纸因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格而享誉海内外。清代南京著名方志学家甘熙在《白下琐言》中记载:“笪桥灯市由来已久。正月初,鱼龙杂沓,有银花火树之观,然皆剪纸为之。”“新岁,人家更易春联自明初始。门神犹古郁垒、神茶之意。以纸镌钱,贴诸户牖,谓之黄钱。”可见,最迟在明初,南京就已有剪刻门笺的习俗了。清潘宗鼎在《金陵岁时记》中曾描绘南京人剪刻重阳旗的习俗:“重阳旗,以五色纸镂为花纹,中嵌令字,或插门楣,或为儿童玩具,竞称庆贺重阳……风俗徊沿,由来久矣。”旧时南京人刺绣皆以剪纸为花样,姑娘出嫁时须具备一手刺绣、剪纸的手艺。在婚嫁喜庆的日子里,人们会聘请艺人来家中剪出各式喜花,用来点缀箱、柜、被、枕等及妆奁品。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江南一带的剪纸艺人常往来于苏、皖、沪等地挂牌剪纸,或为花样店设计花样。抗战爆发后,花样店基本歇业,剪纸艺人也大多四处避乱。1947年,著名剪纸艺人武老太之女武志英在夫子庙开设了“上海”花样店。次年,又开“皇后”花样店。这两家既售现货剪纸,也可根据客户需求专门定制,品种齐全、花样优美,深受市民喜爱。此外,还有位于鱼市街的“腾厚记”,专营门笺、斗香花等,销量也很大。当时城中较为著名的剪纸艺人有张吉根、张福根、崔思庆、武志英、武志方、武志勤、纪洪财等。新中国成立后,南京的剪纸花样店纷纷复业,店面主要集中在当时的夫子庙、新街口、升州路、下关等地段。1953年以后,花样店日趋减少,在两三年间逐渐消失。1954年,南京市文化局由何燕明负责,陈之佛、吴山、张道一等美术界人士参与指导,组织武老太、张吉根、王明长等剪纸艺人对南京民间传统剪纸进行挖掘、整理和创新。1955年,十多位剪纸艺人组织成立了南京剪纸合作小组,次年转为生产合作社。1958年,合作社并入南京民间工艺社。1965年,该社中的剪纸和木版年画单独划出,成立南京民间工艺厂。文革开始后,剪纸基本停产,直到1974年才逐渐恢复。80年代中期,由于外销数量减少和工厂搬迁等原因,剪纸逐渐停产。此时,南京市工艺美术工业公司将武志方、殷嘉才、张方林三位剪纸艺人调往该公司所属的工艺美术大楼外宾部专事剪纸创作表演。留驻原厂的马连喜、张林娣等人则利用业务时间继续从事剪纸创作。目前,除年事已高的武志方外,马连喜、殷嘉才、张方林、张林娣等人仍活跃在南京的剪纸艺术舞台上。
《南京剪纸》编辑推荐:2009年9月,“南京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自此,拥有悠久历史的南京剪纸又重新回到人们关注的视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