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到达便不是远方

蝈蝈同志著 内蒙古远方
出版时间:

2007-11  

出版社:

内蒙古远方  

作者:

蝈蝈同志著  

Tag标签:

无  

前言

因缘机巧,蝈蝈同志的大作《到达便不是远方》即将出版,我欣然为此写几句。 书中收入了蝈蝈同志几年间所做文章数十篇,洋洋达十六万言。蝈蝈同志的写作纯属工余的爱好,没有任何功利,也可说与他的生存状态无关:且题裁专工游记,可视做消遣之作。可一路读来,却不禁被其书所吸引——文字中既有清山丽水的风貌,又有高山空谷的幽思,笔下虽没有大波大折的风云际会,但有细腻的体察与独到的认知,做到了有用且有感。旅游文化在我国虽属新兴产业,旅游文学却在中国文学的长河中源远流长。蝈蝈同志的文字承继了我国优秀山水散文的传统,状物描述无不精确,抒情感怀沉着内敛,在纵情的行文间难能可贵地散发着理性与知性的光芒。 我国文人历来有放浪山水,寄情大自然的雅好,因此“读万卷书,走万里路”才被知识界推崇为陶治心性、提升境界的的必修课。所谓千种风光万种情,在不同人的眼里,山水会呈现不同的意象。在蝈蝈的笔下,我们读到的山水是舒缓而呈自然状的,最接近本真的状态。无论是江南秀雅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还是奇峻高亢风光绮丽的青藏高原,山亦山,水便水,可数量物状,有触摸质感,不因人类的介入或评判而存在,因此通篇呈现平和、温厚、理性之气。它不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悲怆,亦不是“我看青山多妩媚,青山看我应如是”的融合,自有笃定、冲淡之关。近几年文坛,自“文化散文”横空出世,对着山水谈古论今,宏论巨制大行其道,大而无当的文字铺天盖地。反观蝈蝈的老实守成令人喜欢。在国力富强,旅游日渐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今天,希望多看到有如蝈蝈般态度老实、行文精彩的旅行文章面世一我们是五彩世界的看客而不仅是负有文化使命的志士;平和走,自然行,看着想着记着,陶治了心智,开拓了眼界,正像他所言:将“悠闲人生,快意人生”的美感传达给同好,赢来会心一笑,就够了。 就游记分类来看,蝈蝈同志的文章显然以知性见长,显示出作者在旅游科学方面的不凡功底。众所周知,作为一位旅游者,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兼顾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内涵,并将其描述得逼真且文采蜚然,绝非易事。而蝈蝈做到了。首先,他笔下的山水呈物态,多有人文历史与自然景观的数量详细记录,楼阁亭台,山状水影,树语花香,包括变幻的云天风雨,一切都是可知,更是可感的,我们完全可放心随着他的生花妙笔走进自然,再随着笔者发出一两声轻喟的感叹。对文章来说,知性的长处一般又恰恰成为感性的短处,蝈蝈却用较好的艺术修养弥补了。他善用具象构划抽象,比如“建于八百年前的卢沟桥就像夹在从远古到今天这本书中的一张书签。”再比如“伸入河床的山涯往往有数棵大树玉立其上,景色一下子便入画起来。”运用声音色彩他更是得心应手:清风晓月,山林树木均俱灵性,无不富有音乐性与色彩感。各色人等游走在大自然中,自然也成为美轮美奂水墨画中若隐若现的一片风景。 《到达便不是远方》是蝈蝈同志游记的处女作。相信兼有理科背景与文学功力的蝈蝈同志能不断向读者奉献更加精彩的游记。因为他不仅勤奋,而且对大自然有由衷的爱。 是为康。

内容概要

  《到达便不是远方》中收入了蝈蝈同志几年间所做文章数十篇,洋洋达十六万言。是作者游记的处女作。包括西塘风景与故乡记忆、山水·西街·啤酒鱼、卓玛,你在香格里拉、南阿尔卑斯山下的阳光四部分。

书籍目录

序言行走人生快意人性红拂代自序驴坛尽吹浮躁风一、西塘风景与故乡记忆l明月湾——湮灭中的关涛雨翠屏访古寺最后的海盗村姑苏小巷的迷失与进入烟花三月登双山寂寞宝带桥石壁与石嵝西塘风景与故乡记忆二上三山岛阴山静悄悄“非典”不废锦溪行前面就是沙家浜王鏊盼陆巷初探莲花岛失之红枫收之白云二、山水·西街·啤酒鱼吆喝声声游可园崇武观奇录跃上庐山会双雄婺源三叹新桃花源记山水·西街·啤酒鱼无柳的花明楼乌镇不挂红灯笼边看边说宝峰湖黄果树,白水河八卦“诸葛村”一夜飞渡水边的阿狄吟过画桥博鳌心情三、卓玛,你在香格里拉卓玛,你在香格里拉走近北京人拾得三截京城砖补就半日闲窟窿河西走马翻越祁连山瑶池一日爱恨纳木错阿拉木罕什么样延河流水光闪闪子在川上孤旅洛阳一语道不尽的双关京东踏雪访皇陵雾里武当秋入猛古沟英雄无觅梧桐巷四、南阿尔卑斯山下的阳光远征海参崴皮奇奥托女士感受“啊罗哈”无言的哈勒一德意志印象之一精致的科特布斯一德意志印象之二说不尽的柏林一德意志印象之三在德国看车香江行走寻访美人鱼南阿尔卑斯山下的阳光鱼儿凶猛一次春花秋叶间的匆匆穿越后记

章节摘录

二十几年前,在一家工厂当学徒的我走324省道出差。 破旧的长途汽车在一路叮当作响中前行。正是莺飞草长的季节,车窗外一处处或竹篱茅舍、或粉墙黛瓦掩映在金黄色的油菜花丛中,点缀在澄清碧绿的小池塘边,不时有蜜蜂在车窗旁嗡嗡飞过,一派融融的水乡春光。我不由在想:一千年前的江南,大概也就是这个样子吧。 突然,在这片有着典型江南风情的田野上,出现了一片只是在一些外国小说的插图中才看到过的建筑:红色的洋瓦屋顶,拱型的房前走廊和窗户,被修剪过半人高的冬青树,环绕着一幢幢一层或二层的欧式洋房。我就像在大观园中嬉戏的十二金钗中,突然看到了一个金发碧眼的洋妞一样,一下子完全无法接受。 打开车窗仔细观看,那些洋楼已经陈旧。洋楼前后有好几排,间隔齐整规范,显然当初是经过精心的规划设计后建造的。这在延续已千年的中国江南农村自由择地而建的传统民宅中,是绝无仅有的。 这是些什么房子?是什么人建的?为什么要建在这里……一连串问题还没想完,车已远离了这些洋楼。将这些问题向邻座的乘客发问,也是一无所知,只是他没有我这么好奇。 倒是坐在我前面一位年长的乘客说了一句:那是海盗村。 然后又补一句:以前住的是海盗,解放时都逃走了。再深一些的情况,就说不清楚了。 这次出差,这片洋楼就成了我心中的结。 在以后的二十多年中,我一有机会就向人打听关于海盗村的事。知道的人不多,讲得出一二的人更少,但总算从只鳞片羽中,对这片洋楼的来历,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 二十世纪初叶,来自广东的—批海盗,犯了大案后为躲避官府的追捕,扶老携幼,举家迁至远离岭南且交通不便的江南水乡,用在海上抢掠所得的不义之财,在这里建了几十幢洋楼,安顿下来。这里也就因此被称作“海盗村”。 作为长期为非作歹从事暴力活动的海盗,他们对自身的安全非常重视,对外界戒心极强,聚群而居,五十余幢洋楼建在一起,周遭再用铁丝网拦起,不让外人进入其中。在太阳落山到太阳升起这段时间里,如有人或误人或闯入其中,就再也不会出来。更令人震惊的是连尸首也从未见到过。据说是被凶残无人性的海盗们吃了。 解放时,海盗们怕遭到人民政府的打击,全部仓皇出逃,不知去向。于是大部分洋楼就在土地改革时分给了没房的穷人居住、一直至今。 但是,最近有人告诉我,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为了解开“海盗村”这个埋在心头二十多年的结,利用一个休息日,我又专程走了一趟324省道。 改革开放二十年,江南以发展乡镇企业起家,成为我国比较富裕的农村。各种风格与色彩的农宅林林总总地散布在324省道两边,使那片小洋楼已不再显眼。但是,却又以其陈旧破败而仍在吸引路人的注意力。 村口是一家小杂货铺,女店主托着腮坐在柜台后发呆,一位看似七十多岁的老者则坐在店铺门口晒太阳。我走过去说明来意,并顺势在门口的小板凳上坐下。 老人有些不解地望了我一眼。而后还是絮絮地将他知道的关于这些洋楼的情况,告诉了我。 从老人的介绍中,居然得知还有广东人的后代仍然居住在那片洋楼中,我顿时兴奋起来。当即告别老人,向洋楼群中去寻找原住户。 那些洋楼已经非常陈旧,但却相当完整。当初建设的档次也不是很高,有些地方已经过多次修缮。一栋楼的走廊里,一位老人在下午的阳光下挑着豆种。上前和他打个招呼,换来的却是一口北方话。聊后才知道,老人解放前从皖北逃荒来此,无处栖身,解放时村里就把这已无人居住的房子分给他居住,直到今天。 继续向前走,许多屋内都无人,而且显然无人居住。终于看到有一户人家开着大门,迎上来的是一位满脸褶皱的老太太。一开口,我乐了:一口厂东话。 老人身体很好,一边抽烟一边根据我的提问说开了。 老人今年八十三岁,从广东来这里已经六十多年了。现在居住的房子是她祖父所建,小辈们都在城里上班,就她一人还住在这老房子里。那些没人居住的房子,它们的主人都在国外,像隔壁这家就是。他们每年只回来一次,扫墓。 屋后果真有一块墓碑,孤零零立在被瑟瑟寒风吹得直晃的枯黄的芦苇丛中。他们一起从万水千山外的岭南来到这里,大部分又匆匆离去,只留下这有限的几个留守者,寂寞地朝向南方,思念着故土。 远处还有一幢外形像教堂一样的建筑,在这一片风格基本一致的洋楼中颇有些鹤立鸡群之感。我急步赶去,看到的却几乎是一堆废墟:所有的门窗全被拆走,黑洞洞的窗户像一个个耄耋老人张开的无牙的瘪嘴。曾经精致的墙面布满已没有了生命的青苔,黑糊糊、脏兮兮。屋内的木质地板与木质扶梯早已朽烂,地上到处堆着干草。一位骑车的农妇告诉我,那房子已经多少年没人管了。她又指指旁边的一块裂缝中长着野草的水泥地说,那里原来也是一幢洋楼,现在都拆成白地了。 趁着它们还没有全部消失,让我来讲一讲“海盗村”真实的故事吧。 二十世纪一十年代。其时,袁世凯正当着大总统。 也是一个莺飞草长的季节。一条客货混装的木船从吴淞江咿咿呀呀地摇进了青阳塘。在青阳塘又东行数里后,船靠了岸。 从船上下来几个穿洋装的男子,个子不高,皮肤黝黑胆显得挺精干。在对着河北岸一片荒芜的水田指指点点了一番之后,就有人向远处的村庄走去。P10-13

后记

如果没有互联网,也许永远也不会有我的这些文字。 从来也没有想过,要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付诸文字。只是在上网以后,作为爱好的浏览,首先就去了旅游论坛,在那里,阅读关于旅游方面的帖子,也兴味盎然地读了不少游记。读后的感受之一,就是觉得自己也能写,并且也许会比其中的大部分游记写得更好。有了这个念头,便开始酝酿着写出来。 如果没有网友们的鼓励,我不可能写出这么多文字。 也许一篇文字在完成最后一个句号后的数分钟内,你就拥有了读者,这就是网络的魅力所在。但更重要的,是有一批网上朋友对你文字的评点和鼓励,这是让你在完成一篇文字后,欲罢不能的动力。写作过程并不完全是让人愉快的一件事,事实上,我的写作过程,应该是痛苦多于愉悦。而能够在五年时间里,完成这十几万字的游记,无论如何应该归功于朋友们的激励和鞭策。 就像上网起步很晚一样,真正开始对旅游着迷,也已过了不惑之年。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人类丰富自身精神生活的两条重要途径。读书,是我从开智以来的一贯爱好;而旅游,于我而言,似乎是经过了数十年阅读积淀后的第二次开智。至于如何去游,本书代自序中“于细微中发现差异、于差异中推导传承”的表述,就代表了笔者的主旨。 就旅游而言,地域的距离与旅行的精彩程度并不成正比,一次新的到达,或者新的体味,哪怕是近在咫尺的郊游,也能胜过一次麻木的异国之旅。生态或者人文的差异,会给旅游者带来感悟,而感悟的生发,正是源自与其熟悉的生态或人文的比对。旅行者向往的,是永远的远方,远方没有止境,其追求也永无穷尽。 在旅游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的今天,游记文章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在“谷歌”上搜索一下,“旅游文章”的条目达到二百三十八万条。也就是说,同一个景点,也许已被不同的人写过千遍。董仲舒说:“诗无达诂”,不同的人观景,同样会看出不同的感悟。作为学工科出身的我,也许文字并不精彩,但力求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与所思,却是其写作的追求。只有这样的文字,才会避免与他人的文字撞车,更不会沦为“旅游手册”。 有朋友问,书的作者为什么不用真名而选用网名?我想:既然这些文字来源于网络,还是用网名来得更匹配些。 蝈蝈同志 2007年7月


编辑推荐

《到达便不是远方》是“三间书屋文丛”系列之一,书中收入了蝈蝈同志几年间所做文章数十篇,洋洋达十六万言。书中既有清山丽水的风貌,又有高山空谷的幽思,笔下虽没有大波大折的风云际会,但有细腻的体察与独到的认知,做到了有用且有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到达便不是远方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