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莫泊桑文集

莫泊桑 京华
出版时间:

2006-6  

出版社:

京华  

作者:

莫泊桑  

页数:

306  

译者:

王志东  

Tag标签:

无  

前言

莫泊桑(1850—1893年)是十九世纪后半叶法国最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也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家。莫泊桑于1850年8月5日出生在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狄埃卜小城附近的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里。父亲是交易所的经纪人,母亲酷爱文学。已去世的舅舅阿尔弗来•勒•普瓦勒万是诗人和小说家。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他从童年时代就开始阅读和写作。他十三岁在卢昂市上中学时,在老师——著名巴那斯派诗人路易-.布耶的指导和帮助下,开始了多种体裁的写作。1870年在卢昂中学毕业后,二十岁的莫泊桑到巴黎人大学读法律。就在这一年爆发了普法战争,他应征人伍,在军队后勤部工作,直到1871年战争结束后退役。在这期间,他亲身感受到法国在战争中的惨痛失败。离开军队后,他到了巴黎,从1872年开始,他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供职。七十年代是莫泊桑文学创作的重要的准备时期。他一方面观察生活,积极从事创作;_方面在创作上得到了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文学大师福楼拜的指导。在此期间还有一个故事流传:据说有一天,莫泊桑问老师福楼拜写作的秘诀,福楼拜笑着说,你每天到巴黎郊外走一走,把看到的、听到的仔细地记录下来。只要你这样做了,三年后再来找我,那时我一定会告诉你写作的秘诀。福楼拜还教导他用精确的,而不是近似的语言来描写所观察到的事物:你所要说的事物,都只有一个词来表达。-只有一个动词来表示它的行动;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因此就应该去寻找,直到发现这个词,而决不应满足于差不多。莫泊桑的确按照老师的话去做了。经过十年的磨砺,莫泊桑的第一部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短篇小说《羊脂球》,在《梅塘之夜》上发表,使他一跃登上了法国文坛。公众一致称赞它是一篇杰作,欢呼法国文坛出现了一颗新星。从此,他进入了写作的高峰。从1879到1889年短短的十年中,他写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说和六部长篇小说、三部游记及大量文艺评论和政论杂文。他的传世之作绝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时期写成。从七十年代开始,莫泊桑就为疾病所困扰,但他始终以顽强的意志,在和疾病的斗争中写作。1890年,莫泊桑病魔缠身,于1893年7月6日在医院逝世,年仅四十三岁。莫泊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成绩斐然,被称为法国和世界短篇小说的巨匠。作品主要描写普法战争、城市中小资产阶级生活和农村生活三个方面。他的作品结构和布局都很严谨,人物刻画极为深刻,他十分擅长小中见大,从平凡的生活中揭示深刻的社会内涵,针砭时弊,鞭挞讽刺社会不合理的现象。他还善于运用极其简练的语言描写人物,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心理独白极为细致。所以,尽管他的优秀作品距离我们已有一个多世纪了,但是,至今读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使得作品经久不衰。短篇小说《羊脂球》是莫泊桑的成名之作。这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把一辆马车上的乘客:一个“下贱”的妓女羊脂球和一群“高洁”的同车人对照起来,加以描写,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贵族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寡廉鲜耻、不顾民族利益的丑恶嘴脸。高度概括了在民族利益危机面前,各阶层的不同表现。有强烈的共性特征,又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人物刻画栩栩如生,表达了作者鲜明的思想感情。《菲菲小姐》写的是普军占领法国后,德军官过着荒淫血腥的生活。一个绰号叫“菲菲小姐”的德国军官对妓女拉赛尔进行野兽般的污辱和玩弄。拉塞尔不顾敌人的殴打,勇敢地用水果刀狠命地刺进了“菲菲小姐”的脖颈。揭露了普鲁士侵略者的残暴,歌颂了法国人民的爱国行动。《我的叔叔于勒》写的是两个法国亲兄弟的故事。哥哥叫菲力普,是个小职员;弟弟叫于勒,年轻时是个无所事事、爱惹祸的浪荡鬼,哥嫂都十分讨厌他,后来他们把于勒送到了美洲谋生,很多年没有消息。于勒偶尔发了财,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在法国的哥嫂。于是,于勒在菲力普家的地位改变了,成了全家的希望,他们盼着他早日归来。但是他们在一次哲西岛的旅游中,发现船上卖牡蛎的肮脏老头就是于勒。于是他们像逃瘟疫一样地换到了另外一条船上。莫泊桑用对照鲜明、大起大落的写法,形象地刻画了爱慕虚荣、认钱不认人的卑俗行为,揭露了当时社会中的丑恶现象和冷酷的人际关系。 莫泊桑在长篇小说的创作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漂亮朋友》是莫泊桑最具现实意义的一部小说。故事发生在巴黎。前驻阿尔及利亚殖民军的下级军官杜洛瓦长得英俊潇洒,两年士官生的生活经历,又给他增添了一种军人气质。经友人介绍,他在一家报馆找到了工作,靠着友人妻子帮助他写稿,赢得了老板的信任。从此,他开始勾引女人,不管是他以前的和现在的上司的妻子,还是老板的女儿,只要对他有用,他都不择手段地搞到手;然后再找借口抛弃。就是这样一个卑鄙无耻的小人,居然飞黄腾达,迫使老板同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小说的结尾写道:“‘你父亲已同意把你嫁给我,我们明天就回巴黎。’苏珊竟有点恋恋不舍:‘漂亮朋友,做你的妻子,我真的很愉快。”’这预示着他今后还会步步高升的。小说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是非颠倒、流氓恶棍横行的现实。

内容概要

  《莫泊桑文集》讲述了我们高兴地向广大学生朋友推荐《中学生枕边书》。我们相信,从这些巨人、大师的作品中,可以学会如何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安逸和艰辛、欢乐和痛苦、顺利和磨难,懂得应该如何对待人生,如何学会做人,如何求知,如何塑造自我,如何面对未来。每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伟大人物,都蕴藏着一部感人至深的故事。他们的丰富阅历和人生体验,他们的奋斗精神和成功要素,他们追求卓越的性格和把握机遇的能力,对今天的学生无疑具有巨大的启迪和教育作用。

作者简介

作者:(法国)莫泊桑 (Maupassant.G.) 译者:王志东莫泊桑,19世纪末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短篇小说家、自然主义文学流派的杰出代表,与契诃夫、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的小说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以及纯粹的语言,成为展现法语魅力的典范之作。

书籍目录

羊脂球西蒙的爸爸菲菲小姐小酒桶我的叔叔于勒狼真实的故事洗礼魔鬼残废人幸福漂亮朋友

章节摘录

普鲁士军队的指挥官,少校冯·法尔斯贝格伯爵,刚看完他的信件。他仰坐在铺有绒绣棉垫的大扶手椅上,两只穿着靴子的脚搁在精致的大理石壁炉台上。他占据迪维尔城堡已经三个月了。三个月来壁炉台已经被他的马刺磨出两条凹坑,而且一天比一天深。独脚小圆桌上放着一杯咖啡,还冒着热气。细木镶嵌的桌面上有利口酒的痕迹、雪茄烟烧过的焦痕,还有小摺刀的刻痕——这位打了胜仗的少校常常会削着削着铅笔,便停下来,随心所欲地在这件珍贵的家具上用小摺刀刻出一些数字或者图形。看完信件,他又翻阅了上土刚送来的德国报纸。他立起身,朝炉火里扔了三四块很大的青木柴。这些老爷们为了取暖,正一棵一棵地砍伐着大花园里的树木。随后他走到窗子跟前。大雨滂沱。这是诺曼底的一场大雨,简直就像有一只手在发疯般地往下泼水,密密麻麻的斜雨,形成了一道斜条纹的厚墙。一场冲洗大地、溅起泥浆、淹没一切的暴雨;一场地地道道的鲁昂这只法国尿盆的大雨。军官长久地注视着被水淹没的草坪和远处的昂台勒河,河水暴涨,溢出了两岸。他用手指敲打玻璃窗,敲的是一只莱茵河的华尔兹舞曲。忽然听到身后有声音,回过头去,原来是上尉军衔的,他的副手冯·克尔魏因格斯坦男爵。少校是个大块头儿,肩膀宽阔,长胡子像屏风似地铺在胸前。他高大魁梧,使人想到一只全副武装的孔雀,只不过把展开的尾巴挂在下巴上了。一双蓝眼睛、冷淡而又镇静;脸颊上刻有一道伤疤,那还是在奥地利战争中被马刀砍的。据说他是个很正直的人,也是一个英勇的军官。上尉个儿矮小、赤红脸、大肚子,腰带束得紧紧的,齐根剪短的红胡子,在光线照射下闪闪发光,叫人以为是他脸上涂了一层磷。两颗门牙说不清是怎么回事儿在一个纵酒的夜晚糊里糊涂落掉了,说起话来含糊不清,叫人常常听不懂。脑袋像受过剃发礼的修道士一样,在头顶心上秃了一块;围着这块圆圆的秃顶,长着浓密鬃曲的短头发,金黄色,还闪闪发亮。指挥官和他握了握手,把那杯咖啡(从早上起已经是第六杯了)一口气喝光,然后听部下逐件汇报在执勤中发生的事。随后他们又走到窗前,嘴里在说“日子过得真不快活”。少校是个好静的人,在国内已经成家,对什么都能将就。但是男爵上尉贪酒好色,过惯了放荡生活,来在这个边远的驻防区,三个月迫不得已地过着清心寡欲的日子,心里十分懊恼。有人轻轻敲门,指挥官喊了一声进来,于是他们手下那些机器人似的士兵中的一个出现在门口,也不开口,仅仅用他的出现来报告中饭已经准备好了。在饭厅里他们遇见三个下级的军官·一个中尉:奥托·冯·格罗斯林;两个少尉:弗里茨·朔伊瑙堡格和威廉·冯·艾里克侯爵,后者是一个金黄头发的小矮个儿,对士兵傲慢粗暴,对战败者冷酷无情,性子非常暴躁像火药一样。自从他进入法国以后,他的同事们一直叫他菲菲小姐。给他起这么一个绰号,一是因为他腰身纤细,漂亮的身段看上去就好像用了女人的紧身褡;二是因为他苍白的脸上刚刚长胡子,脸色苍白;三是因为他对人对事都表示极端蔑视时,养成了一个习惯,经常使用法国短语“菲,菲”,说的时候还带着一点儿嘘嘘的哨音。迪维尔城堡的饭厅是一间富丽堂皇的长形房间,古老的玻璃窗上的玻璃被子弹打出一个个星状的窟窿眼儿,高高挂着的弗兰德勒挂毯被马刀划出一道道口子,有些地方还一条条掉了下来,这都是菲菲小姐在空闲时候干的好事。墙上有三幅家传的画像。一个是披盔带甲的军人,一个是红衣主教,一个是法院院长,他们都抽着长长的磁烟斗,在年深日久褪了色的镀金画框里,傲慢地翘着两撇用木炭画的大胡子,另外还有一个胸脯束得紧紧的贵夫人。军官们几乎是默不作声地,在这间被糟蹋得不像样子的屋子里吃着他们的午餐。吃了败仗的外表使人看了伤心。外面下着大雨,屋里很暗,古老的橡木地板脏得像小酒馆的烂泥地。像每天一样,他们一吃完饭,就开始抽烟喝酒,并谈到他们的烦闷无聊。一瓶又一瓶的白兰地和利口酒传来传去,他们仰着身子坐在椅子上,一小口一小口不停地喝,同时嘴角上始终叼着烟斗,烟斗柄又长又弯,尽头是一个卵形的粗瓷斗,花里胡哨的颜色,好像是为了引诱霍屯督人才涂上去似的。他们杯子一空,就立刻地用一个无力的手势把它斟满,但是菲菲小姐不断地把酒杯摔碎,他摔碎一只,马上就有一个士兵把另一只杯子替他送上。他们在呛人的烟雾的笼罩下,好像都陷人了一种没精打采、愁眉不展的醉态里,一种百无聊赖的人的那种闷闷不乐的酩酊大醉里。突然男爵一下子发作起来,立起身大声嚷道:“他妈的,再不能这样下去了,应该想个主意才行。”具有德国人的典型相貌,迟钝、严肃的中尉奥托和少尉弗里茨应道:“什么,上尉?”他思索了几秒钟,然后说:“什么?应该举行一次宴会,如果指挥官允许的话。”少校取下烟斗,问:“什么宴会,上尉?”


编辑推荐

《莫泊桑文集》由京华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莫泊桑文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