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王羲之圣教序临写指南

王学良 上海书画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1  

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  

作者:

王学良  

页数:

11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书法这门艺术,入门不难,深造不易,没有对书法艺术的感悟,没有日积月汇的积淀,不下一番苦功是达不到一定境界的。孙敏在刻苦用功的同时,努力寻找他 心中的那个高点,追求书道的最高境界。他从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感悟书法的气势,从传统书法的海洋里汲取精华,冲击石破天惊的那道难关。  古人云:“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法可以人而传,而妙必其胸中之所独得。”的确,在纷繁多彩的当今书坛,弹精竭虑究心法度者可以说比比皆是,然而真正能 够以性情驾驭法则,借笔墨抒发胸臆者,则为数并不多。能够做到这一步的书家,除了勤学苦练之外,往往更是得益于修养的积累与气质的陶:台,并非简单地依赖于 临帖或练笔。研究一个书家的艺术成就,分析他的成长道路是十分重要的。孙敏的字之所以是孙敏的字,是因为他师古而不拘泥于古。在众多的书洁作品中,我们能 够一眼就看出,这是孙敏的字。在书法作品中,能够体现自己的风格,这是一个书法艺术家必备的条件,也是与自己的经历和感悟有密切关系的。  所以我主张,学书法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一点一撇一捺,无不展示着书法家的内心世界,凝聚了书法家对人生的感悟,发散着书法家对艺术的诠释。正因为 如此,孙敏坚持“我写我心”,因而在书艺的道路上不断地取得新的进步。  孙敏擅长草书、隶书等书体,书法艺术渗透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他崇尚“入道弥深,所见弥大”的古训,克服浮躁心理,牢牢扎根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在历代 碑帖中含英咀华,不断加深对传统的理解,汲取历史积淀的养料,书法创作的前景愈加广阔。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融入自己对书艺的理解,形成自身特有的风 格,精、气、神浑然一体,清新脱俗大气磅磅,达到新的艺术境界。

作者简介

  孙敏,男,1954年9月生,上海市嘉定人,高级工程师,现任中波轮船股份公司总经理,上海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发展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名誉主席,集美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客座教授,原厦门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学书三十余年,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并重,作品多次参加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国内外重大书法展览。1998年,参力口“巴黎现代中国书法大展”,并随中国书法家代表团访问法国;1999年在厦门美术馆举办“孙敏书法展”;2005年初,应澳门特区政府书画艺术协会邀请,在澳门举办”庆祝澳门回归五周年书法展”。有《条幅十讲》、《孙敏艺海泛舟》、《风流书家——唐伯虎的生平及其艺术》、《孙敏艺海漫游》等十余部著作面世。有《简论中国书法中的音乐思想》、《临书小议》、《从张旭观公孙大娘剑舞谈起》等近二十余篇理论文章在专业书画杂志上发表,并相应在《中国书法》、《书法》、《书与昼》、《艺术界》等全国十余家专业书画杂志作专题介绍。1993年获上海市首届“谢稚柳书法艺术奖”提名。2006年-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同年设立“孙敏书法艺术奖”。2007年1月被《书法》杂志评选为2006年“十大年度人物”。

书籍目录

屏条(草书唐宋律师十首)唐·自居易《江楼夕望招客》唐·李商隐《写意》唐·李频《湘口送友人》唐·曹松《江西逢僧省文》(节录)宋·欧阳修《戏答元珍》宋·曾巩《甘露寺多景楼》宋·张耒《和周廉彦》宋·陈与义《登岳阳楼》宋·杨万里《春晴怀故园海棠》宋·华岳《早春即事》扇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唐·羊士谔《泛舟入后溪》(节录)唐·张籍《与贾岛闲游》唐·自居易《过天门街》唐·戴叔伦《兰溪棹歌》宋·谢枋得《武夷山中》中堂毛泽东《采桑子,重阳》宋·苏束坡《念奴娇,赤壁怀古》宋·王琮《城西即事》宋·晏殊《玉楼春》(楷书)宋·晏殊《玉楼春》(楷书)宋·晏殊《玉楼春》(楷书)楹联刘海粟撰联王蘧常撰联李白诗联苏轼诗联集温庭筠、刘威诗句联横披唐·秦系七律《题茅山李尊师山居》(一作严维诗)唐·朱庆余七律《南湖》宋·王安国七律《池上春日》宋·陈师道七律《次韵李节惟九日登南山》宋·王十朋七律《题湖边庄》屏条(草书宋词十首)范仲淹《渔家傲》晏殊《踏莎行》欧阳修《蝶恋花》晏几道《临江仙》晏几道《思远人》周邦彦《玉楼春》叶梦得《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李清照《鹧鸪天》朱淑真《蝶恋花,送春》邓剡《唐多令》手卷宋·王琮《城西即事》等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宋·苏轼《归去来集字六首》榜书龙虎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王羲之圣教序临写指南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