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功夫
1970-1
凤凰
《格言》杂志社
160
无
“笔下功夫”系列针对书面写作,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万物、四时、景观、乡村、城市、肖像、人间、品味、心境、哲思全方位的写作素材,使读者提高书面表达的语言素养。
《格言》杂志以“开启语言智慧,彰显时代精神”为办刊理念的文摘期刊,风格唯美、清雅、幽默、生动,深受各个年龄层次读者的喜爱,自创刊以来,社会反应及市场表现均十分出色,被新闻出版总署定位为“异军突起的新秀”。
《格言》作为国内第一本以“提高读者语言修养和生存智慧”为主题的文摘类期刊,深得广大读者的喜爱与认可。
万 物四 时景 观乡 村城 市肖 像人 间品 味心 境哲 思
生长的风是一种透明的事物,是穿在空气上的衣衫。有时像云朵或叶子一样,飘逸、轻盈,倏忽刮过脸颊,擦出满眼的泪水;有时像武器、破旧的毛毡勇猛地撞击,沉重得令人摇晃。不像四季,有鲜花和衰草的痕迹,验证一茬生命的起始和完结。风总是很新鲜,随处都是它的家乡,而没有一处是它的坟冢。风没有青春也没有老朽,风只是一种事物,始终走在路上。某些时候,风穿过蓝色的百叶窗拂到我的眼睛、嘴唇,我就断定它来自一条小溪,被许多树叶拥抱过,于是,心底顿生一股柔情。 ——丹菲《一个人的天气》 树林子像一块面团,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的;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然后一切都在旋,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往上扭,往上扭,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哗”地一声,乱了满天黑点,绿全然又压扁开来,清清楚楚看见了里边的房舍、墙头。 ——贾平凹《风雨》 风把屋檐下已经干枯了的艾蒿吹下来了。它从窗前划过,就像一条灵巧的腿,轻快地跳过一格一格的窗棂。这艾蒿是端午节时妈妈插上去的,说是辟邪。想必这屋子已无邪气了,它就像一个兴完风雨的巫婆一样走了。 风不是一股,而是很多。在我眼中,它们有粗有细,有强有弱。菜园的风,就是细弱的风,它们吹拂着肥瘦不均的菜叶时,阔大的叶片只是微微动着,摇摆得并不厉害。所以白菜叶上的黑瓢虫不至于被晃得落下来,在豆角花上嬉戏的蝴蝶更是安然无恙。而瘦的菜叶,也不过耸着身子晃悠几下。可是你看半空的那些风,它们可就强大得多了。乌云被吹得一抖一抖的,脸色越来越青。狂风还使乌云的脸出现许多裂纹,它分明就要哭泣的样子。那些义无反顾撞向墙角的风,由于被碰了头,觉得没了面子,便不再回头,干脆忍气吞声地自消自散了。至于那些奔跑着的花花绿绿的鸡,你看它们羽毛上的风吧,它是那么的柔软、轻盈,那羽毛被风掀得一瓣一瓣地张开,仿佛花儿伸着舌头在说话。 ——迟子建《花瓣饭》 风头也不回,径直地钻进麦田里,翻熟了麦衣,翻出了农人的酡颜。忽地一转身,风又钻进了果园里,连最小的果子也经不起诱惑,悄悄地把自己扮做成熟的模样。噢,它们也学会了跟着风的感觉走。风牵着云的衣襟,在心底里舒缓地展开自己的羽毛,云的踪迹在风的拽扯中或步履匆匆、或闲散如饭后踱步的鸭。风是可以贮藏的,那是慈母唤儿回家的声音,声声如芒刺在背般刺痛着远在异地他乡的游子的神经。在风的印象里,你曾经是一捧黄土,从某个早晨光亮的瞬间里,风伴你从轮回的桥上走来。风不紧不慢,稀释着、传播着你啼哭的嗓音。 ——蓟荣孝《风之流韵》 几分钟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之间就狂风呼啸,天上乌云滚滚,地上飞沙走石,秋叶漫天飞舞。我们的车被风吹得左摇右摆,飞石打在车身上啪啪作响,细微的沙尘则从门、窗的缝隙往车里钻。眼看暴风雨即将来临。这时,风越来越猛烈,路两旁的树无不腰弯膝曲,随时要腰折头断。不时还看见被风掀翻到路基旁装得高高的大货车。整个世界似乎只有狂风。我们的脸色也变得和这狂风一样了。再看我们的前后,出现了这样有趣的一幕:每辆大客车或卡车后面都跟着一辆或两辆轿车或面包车,作乌龟爬沙状。 ——野人《戈壁和胡杨》
妙语连珠,唇枪舌剑,展现青春精神,彰显华语魅力。 一言一语 总关情义。名言佳句让你感受不一样的人生!
无
前前后后一共买了15本和我所任教
的学科有关的书,
只要是针对作文的,
感觉很好
这些书都是我自己从书店看好
然后再来当当买的,
感觉相当划算的
只是对于那些书城感到悲哀,
新闻里都说了,又倒闭了一家书城
看到负责人无奈的眼神,
我只能是同情
谁叫竞争那么激烈呢
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都是像我这样的吧
先从书店里看好,再来这里买
不过新华书店,你可一定要挺住啊,呵呵
值得购买,还不错的书
很多美文,不错
还行很快
本想送给孩子,希望给她带来帮助,可是孩子不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