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铜器

彭明瀚 学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1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作者:

彭明瀚  

页数:

218  

字数:

140000  

前言

丛书由吾友朱裕平主编。朱君热爱祖国,喜收藏并研究我国文物,多有著述。观“指南”各卷,作者均将个人数十年之研得贡献读者,使丛书成为文化普及的可贵读物。余喜这部丛书囊括我国金石、器物之学,非同雕虫小技之书。昔《中华二千年史》作者吾师邓之诚先生既撰全史,也写了《骨董琐记》,非无为也。是为序。

内容概要

“收藏指南丛书”由各方专家合力编纂而成,凡十卷。丛书集陶瓷、紫沙、家具、竹、木、铜、玉、珠宝、中外钱币、碑帖、书法、绘画、文房四宝、印玺与杂项,用一事一议形式,逐一扼要说明;用比较方法,摄取其全貌及细部形象,允称文图并茂;将宫廷珍藏及民间文玩,同等齐观。 本书为其系列之一的“铜器”专册。

书籍目录

1 青铜器概说一2 青铜器概说二3 三代铜鼎4 商周铜鬲5 商周铜觑6 商周铜簋7 两周铜篇8 东周铜敦9 商周铜豆10 商周铜尊11 商周铜壶12 商周铜卣13 东周铜钚■14 三代铜需15 商周铜觚16 三代铜爵17 三代铜■18 商周铜盘19 两周铜匝20 三代铜武器21 商周铜矛22 三代铜戈2S 商周铜剑24 两周铜钟25 商周铜农具26 商代早期青铜器纹饰27 商代中期青铜器纹饰28 商代晚期青铜器纹饰29 西周中期青铜器纹饰30 西周晚期青铜器纹饰31 春秋中期青铜器纹饰32 春秋晚期青铜器纹饰33 战国青铜器纹饰34 商代金文35 西周中期金文26 西周晚期金文37 春秋金文38 战国金文39 铜器铭文辨伪40 古铜器辨伪41 两宋仿伪铜器42 元代仿伪铜器45 明代仿伪铜器44 清代仿伪铜器45 民国仿伪铜器46 铜镜概说47 先秦铜镜48 西汉铜镜49 东汉铜镜50 三国两晋南北朝铜镜51 隋唐铜镜52 两宋铜镜一55 两宋铜镜二54 辽金铜镜55 元代铜镜56 明代铜镜57 清代铜镜58 铜镜辨伪要点59 历代仿古铜镜60 铜印概说61 先秦铜印62 秦代铜印63 西汉铜印64 新莽铜印65 东汉铜印66 三国两晋南北朝铜印67 隋唐铜印68 两宋铜印69 元代铜印70 明代铜印71 清代铜印72 铜佛像概说73 三国两晋南北朝铜佛像74 隋唐铜佛像75 两宋铜佛像76 辽金铜佛像77 元代铜佛像78 明清铜佛像79 藏地铜佛像80 铜熏炉81 铜灯82 铜贮贝器83 铜鼓84 铜钿饰85 动物纹铜饰牌86 宣德炉87 明仿宣德炉88 清仿宣德炉89 民国仿伪宣德炉90 明清铜手炉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青铜器概说二青铜器流行时间长,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现在,代有制作,每一器种在不同时代,fi-不同的风格,同一时代的同一器种,式样也丰富多变,因而青铜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一般来说,我国的青铜时代到东周结束。秦汉以后,由于东周时期业已开始的礼乐制度崩坏进一步加剧,神圣的青铜礼乐器已失去了原有的特殊地位,迅速衰弱。青铜铸造业转到日常活用品上,日用品和艺术品大量增加,诸如耳杯、釜、樽、卮、灯、熏炉、货币、符节、带钩、枕、铜镜、玺印、度量衡、装饰品等。铜器铸造就总体趋势而言,除造币、铸镜、铸印、佛造像等行业外,东汉末年是一个分界线,已基本为其最后阶段。铜镜和印章的铸造工艺,由于需求量大,其水准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有所促进和提高,至唐代达于极盛。南北朝之后,青铜铸作的对象,相当数量是佛像,佛教艺术的发展使青铜铸作大有发展余地,尤其是金铜佛像的铸造极为普遍,青铜佛教艺术自成系统。

后记

本书在写作的过程中,笔者参考了20世纪百年间学界同仁有关青铜器的研究成果,因受丛书编写体例的限制,不能一一标注,敬请各位见谅。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在编写过程中,特邀中国历史博物馆佟春燕女士、张运先生撰写了部分条目。本馆同事王宁、赵可明先生为本书拍摄照片,叶蓉女士、赵涛先生对本书图片进行技术处理。我从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已有十六周年,也是我从事文物保护管理和科研工作十六周年,此书及即将出版的《文物艺术图典·青铜卷》是我十六年来有关青铜器方面的学习心得。我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是商周考古,毕业后分配到江西工作,适逢震惊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遗存出土的大批造型优美、纹饰奇特、铸工精良的商代青铜器,于是我迈进了古代青铜器的艺术殿堂,虚心学习,潜心探索,一学就是十多年。一直想有机会把自己多年的学习心得总结成一本工具书,以便与初学者分享。一个偶然的机会,段国强先生谈及朱裕平先生正在主编《收藏指南丛书》,并把我介绍给朱先生,经过一次深谈,朱先生便邀请我参加丛书编写队伍。本书的写作,从1998年开始,历经八年,几易其稿,固时过七年,学术界又有不少新成果,因此,今年又对部分条目作了相应修改。本书付梓之际,向我的母校桃林小学、华林中学、江西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的老师们,向我曾经工作过的江西省文化厅的领导们,向我所在单位江西省博物馆的同事们,向为本书出版给予热情支持的丛书主编朱裕平先生、学林出版社的领导和本书责任编辑以及所有关心我、支持我、勉励我不断进取的至亲挚友,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子日:“四十不惑。”今年我刚好40岁,置身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艺术殿堂,我觉得疑惑与日俱增,有太多的课题摆在面前。由于自己才疏学浅,书中谬误之处肯定不少,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我今后不断进步、成长。


编辑推荐

《铜器》:收藏指南丛书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铜器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