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华舞蹈志

《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 编 《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 学林出版社 (2009-10出版)
出版时间:

2009-10  

出版社:

《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 学林出版社 (2009-10出版)  

作者:

《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 编  

页数:

290  

Tag标签:

无  

前言

21世纪的世界是高科技的世界,亦是平民文化的世界,即是传统意义上所指的高雅文化,当跨人2工世纪后也将融会社会而不断向平民靠拢。 人类创造的以人体运动构成的艺术——舞蹈,可说是各种艺术品种中最平民化的艺术样式之一。它将人类的社会生存状态和感情累积投射于举手投足之间,反映出人类社会的文化深度和广度;而中国舞蹈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更是体现了舞蹈的这一特殊功能。这不仅仅是人类有了社会活动便有了舞蹈这门艺术这一基本命题,更主要的是,它构成了人类另一层面最活生生的、充满生机的文化体系和思想体系。长期以来,孔孟儒家一直被认为是中华传统文明的代名词。白西汉以来,中国传统的思想体系是以儒家为主流,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为支流的统一物。但却一直忽视了中国民间存在的另一思想体系,即以历代劳动人民创作和活动其间的大量诗歌、小说、戏曲,包括舞蹈所形成的思想体系,这种民间思想体系较之于儒家思想更富于创造精神和生命活力。所以,我们说,中国老百姓的宇宙观、人生观、生死观、道德观、幸福观等主要是得益于民间广泛流传的包括《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在内的这些口授身传的民间文艺作品,而在民间最为广泛流传的中国民间舞蹈则更是成为老百姓喜怒哀乐、是非评判的主要载体之一。换句话说,它以人体活动的角度折射出了整个民族的心理流程,标示了这一流程发展的轨迹。然而,与其他文学艺术门类不同的是,中国的民间舞蹈由于它自身的艺术特点和活动形式具有民俗的特性——杂糅于婚丧喜庆的民间百事中,形式灵活,随意性强,歌舞说唱并重而不拘一格,衣着装扮的简陋和活动场所的流动性大,等等,不仅如此,由于历史的原因,宗教迷信的色彩又常常杂糅其间,凡此种种,都使得数千年来的文人学士对这种“雕虫小技”不屑一顾,因而既上不了所谓的正史,就连野史杂记也少有记载。

内容概要

  《中华舞蹈志:山西卷》第一次以志书形式系统记述了中华各民族舞蹈的历史渊源、衍变风格。演出形式,音乐伴奏,服饰道具、以及有关风俗节令、信仰礼仪、工艺美术,文献考古等史料,填补了中国文化史料和研究的一项空白。全书从一九九九年开始,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卷陆续出版。

书籍目录

综述志略跑灯顶灯转灯七巧灯云彩灯九连灯花篮灯五女观灯瓦瓮灯威风锣鼓花鼓万荣花鼓翼城花鼓沁水花鼓穿箱锣鼓迓鼓文迓鼓武迓鼓音锣鼓扇鼓喜乐转身鼓花敲鼓会鼓腰鼓瞪眼家伙背花锣岳村呱子车鼓龙舞上明龙灯龙灯魔女舞绞活龙狮子舞跑竹马裤马牛斗虎牛逗虎人熊舞郑恩打熊麒麟舞刘海戏金蟾八仙庆寿白鹤钻云渔翁戏海蚌蝴蝶舞老绵鱼鳖蚌舞爬蛤蟆爱社跑鬼调鬼金刚舞五鬼闹判五鬼盘叉毛女舞神鞭神婆舞霸王鞭高跷扑蝴蝶武高跷走兽高跷铁棍背棍十不闲节节高二鬼摔跤张公背张婆渔鼓简板火流星看兵书拉话背冰小花戏浑身板二人台小放牛大头和尚戏柳翠跑报子拉碌碡独龙杆龙舟舞杠箱跑旱船小车舞云车沈老爷坐轿挑椅舞霍县秧歌白店秧歌八大角秧歌踢鼓秧歌土摊子秧歌地灯秧歌凤秧歌伞头秧歌小秧歌伞秧歌水船秧歌汾孝地秧歌鼓子秧歌跑秧歌踩街秧歌文物史迹陶寺文化遗址击壤处铜铎形器铃首铜剑陶片舞女陶壶舞人豢龙图画像石驾鱼图画像石陶舞俑百戏楼石棺高跷舞人云冈石窟飞天云冈石窟伎乐天石雕力士石雕舞人陶舞俑舞蹈女伎舞巾女俑乐伎浮雕乐舞伎石雕歌舞壁画乐舞俑砖雕秧歌砖雕狮子舞砖雕社火砖雕女真人乐舞砖雕骑竹马砖雕跑驴砖雕舞童壁画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氐土貉法王庙创建舞庭记创建礼乐楼记重修乐楼记西阎曹公村重修尧舜禹汤之庙记昭兹来许重修舞楼记禁演秧歌碑重修舞楼赋重修天齐庙宇新建乐楼台碑记史料钩沉明正德元年《辽州志·风俗》清康熙《永和县志》清光绪《陵川县志》清乾隆《临汾县志》清光绪《盂县志》清康熙《祁县志》清光绪《交城县志》清光绪《寿阳县志》清光绪《平定州志》清光绪《平定县志》清光绪《蒲县志》清道光十年《大同县志》清乾隆《赵城县志》清光绪《崞县志》清嘉庆《介休县志》清光绪《平定州志》清乾隆《平阳府志》清康熙《平阳竹枝词》孔尚任民国《重修芮城县志·五·礼俗》清雍正《猗氏县志·二·风俗》民国石印《万泉县志·六·艺文下》民国《荣河县志·八·礼俗》民国七年石印本《闻喜县志·九·礼俗》《浮山县志》清乾隆《浮山县志·卷三十七·艺文》清道光五年《直隶霍州志·卷三·风俗》清道光五年《直隶霍州志·卷二十五·艺文》清光绪《隰州志·十四·风俗》清乾隆《乡宁县志·卷十二·礼俗》清乾隆《临汾县志·卷十之一·艺人》清乾隆《临汾县志·卷十之三·艺文》清乾隆八年《安泽县志》学校祀典舞谱民国《校补·洪洞县志》舞佾之图民国《临县县志》民国《曲沃县志》祀典礼仪民国重新修订的《安泽县志》典乐谱人物传记杨生汉张增发王长江李明珍周范李树枝李二俊杜云峰李江王永彪冯丕基畅哑棒王人犯杨炳戌朱炳炎梁善伟王全籽盖凤祥王天福田金川赵学敬张星顺宋来柱宋巨仓宋满仁康业才孟广河李来贵朱富锁赵福义李英凯张清林李天福邵才孩图表山西省舞蹈节目统计表山西省民间舞蹈流传情况表山西省传统舞蹈队形图附录寺家塌的秧歌队及其创作记团拜会上的大秧歌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穿箱锣鼓] 又称《唐王出城》,流传于山西新绛县。因表演者穿着戏曲服装(百姓称《戏箱》)敲锣打鼓而得名。关于该舞的起源,民间有这样的传说。相传唐初,北海龙王冒犯天庭,玉皇大帝降旨,令大臣魏徵将龙王斩首。龙王托梦于唐王李世民,请求救助。于是,李世民便与魏对弈,使其不能随意走动。不料,李打了个盹,魏便伺机出走,将龙王斩首。这一行动,惹得群龙大怒,三年不给人间降雨,致使天下大旱,民不聊生。李世民为拯救百姓,召集皇子皇孙,文武百官,敲锣打鼓,替龙王招魂,到龙王庙还愿,从而形成这一舞蹈形式。舞蹈由六十四人表演。行进时,由领队持竹竿子高挑野鸡打头,后跟二名执锣的开道士,然后是四名持金瓜钺斧者;再后是四名文武大臣,一名太监;中间是皇帝、伞士及二名扇女;最后是八名皇孙打小鼓,八名太子敲堂鼓,八名武将拍大钹,八名丞相击大鼓,十六名文臣打大锣。整个队伍步伐整齐,合着铿锵有力的锣鼓点徐徐前进,共有二十四套曲牌,声势浩大,蔚为壮观。2006年山西省音乐舞蹈曲艺研究所专业人员进行调查时,该舞种已经不再演出了。[迓鼓] 又名《讶鼓》,流传于阳泉、平定、盂县、昔阳、和顺等地。据有关记载,该舞源于宋代。最初是军中的舞蹈,“王子醇初平熙河,边陲宁静,讲武之暇,因教军士为讶鼓戏,数年间遂盛行于世,其举动舞装之状与优人之词,皆子醇初制也。”(宋·彭乘《续墨客挥犀》卷七)也有一种说法,王子醇和西夏对阵时,先把军士百余人组成迓鼓队摆在全军阵前,敌人见了大吃一惊,军士们趁机出击,因而得到胜利。迓鼓,活动于元宵之时,元。张可元《折桂令·幽居次韵》载:“撺断着小丫环舞元宵迓鼓,摸索着大肚皮装村酒葫芦。”

后记

盛世修志。全国艺术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华舞蹈志·山西卷》今天终于付梓,这是太平盛世的文明产物,是山西省舞蹈文化艺术领域中一件大喜事。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素有“民歌的海洋”、“民间舞蹈的故乡”的誉称。编辑《中国舞蹈志·山西卷》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大回顾,也是益补后人的一件大圣事。因此在编辑过程中,我们力求注重山西地方民俗的地域性,历史轨迹的延续性,资料表述的真实客观性,而又从客观上力求文稿的科学性、系统性。《中华舞蹈志·山西卷》的编辑工作前后长达十年,经历了三个工作阶段:首先成立了编委会,设立了编辑部。从搜集资料人手,在原民舞普查的基础上,又组织业务人员进行了一次自下而上搜集资料的工程,对文字、照片、资料进行了艰辛细致的搜集工作。接着,进入了认真学习体例,同心协力,编纂志书的阶段。最后又进行了仔细推敲反复修改,方才定稿。本书已收入山西境内一百零四个舞蹈,以及文物、史迹、文史资料等,材料是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西卷》基础上的一次升华,使其更具研究价值、学术价值和史哲价值。在编纂过程中,得到了山西省文化厅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厅长张明亮非常重视艺术史论的研究工作,对我们的艺术科研工作多次予以肯定并明确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分管副厅长张建军非常重视和支持艺术科研工作,从具体指导到资金投入都做了大量工作,使该书得以顺利完成。


编辑推荐

《中华舞蹈志:山西卷》是五千年中国第一部舞蹈志书,是全国艺术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华舞蹈志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