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现代性与生态审美

隋丽 学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作者:

隋丽  

页数:

20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21世纪是人类的生态纪,在席卷全球的绿色生态浪潮冲击下,中国的生态理论也处于建构之中。中国文学的生态批评,中国生态文学的研究和发展还是一个尚待探索的领域。本书运用生态批评的方法,从生态审美、生态伦理的角度人手,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生态审美意识、生态伦理意识进行审美分析,包括在审美关系中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和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审美立足点,尤其是文本中的生态审美意识及其所展示的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论文从六个方面展开论述,呈现了中国现代生态审美意识生成和演进的历史过程。 在绪论部分,交代了生态审美问题提出的背景和价值,对于生态文学的创作现状和生态批评的理论研究现状做了简要述评。 第一章界定了生态审美意识的理论范畴。在生态审美领域,已经初步建立了生态美学的基本逻辑、审美理想和价值内涵。生态审美是以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为旨趣,进而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基础之上,探求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和谐的审美关系,具有浓厚的人类乌托邦色彩。目前关于生态审美的价值内涵的界定还缺乏系统性和一致性,主要有曾繁仁教授提出的生态本真美、生态存在美、生态自然美、生态理想美以及审美批判的生态维度等;曾永成教授提出的生态气象美、生态秩序美、生态功能美、生态人格美等。生态审美还存在许多有待于深化和细化的理论问题,生态美学的有关观点显现出了理论上的创建性。 第二章描述了现代生态审美意识生成的社会文化语境。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审美是与中国现代性启蒙一起生成并发展的,既是在西方生态思想冲击下的接受与认同,也是生态危机的现实困境下主体意识崛起的必然,中国现代生态审美意识的生成与20世纪现代性的文化语境是密不可分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中国现代性的发展才最终促成了现代生态审美意识的生成。中国20世纪的现代性是以人的主体性的觉醒为开端的,人的主体性觉醒实现了人自身的精神生态启蒙。进入工业社会,传统的价值观受到冲击,世界变得陌生而复杂,人被机器统治和操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陌生而疏离,与自然前所未有地对立。人与自然的日益对立和疏远最终导致了生态危机的爆发。 第三章主要梳理了中国现代文学生态审美意识的演进过程,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中,生态主题始终处于无名的状态,在叙事上呈现出隐性书写的结构特征。生态主题是以表现人与自然关系为主要诉求的叙事主题,并在这一主题框架下所进行的文本建构。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处于不断的调适之中,它最终指向的是人与自然相协调、相一致的平衡关系。中国现代文学中人与自然主题的体现,同样也处于这样一种不断调适的状态之中,人与自然的生态主题的发展和演进尽管具有渐进性,但是它始终混杂在不同的叙事话语中。人与自然物、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冲突与矛盾、协调与统一都内在地隐含在民族国家、战争、乡土、政治、文化寻根等多元叙事结构中。 第四章概括了生态文学的特征与文本形态。生态文学是一个新近提出的概念,其实,这主要是开辟了一个文学创作与批评的新视角,在这个新视角中,文学获得了新的系统属性,这个系统属性,之前也在文学中存在着,只不过未以自觉的系统形态出现。当下,生态文学的提出,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潜在的系统属性已经开始以自觉的形式出现,并在创作领域被广为实践。生态预警报告、散文、随笔等自然写作文本以及生态诗歌、生态小说、戏剧等文体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生态文学的创作也呈现出了独特的生态审美特征。将自然、爱和美完美结合起来;主体对自然的视角是一种平等的审美关系,是融人自然的生态审美选择;人性美的张扬确立了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一个突出的审美特征,也成为现代生态人格美的追求;对种际公正的追求,是生态伦理观的重要体现。 第五章分析了生态审美的同一性和差异性。生态审美是一个开放的具有包容性的审美系统,因此在它的内部,必然要求同一性与差异性共存。同一性主要体现了生态审美基本的语境、价值内涵、审美尺度的一致性,但是在不同的地域、民族和不同性别之间,生态审美呈现的方式是千差万别的。这种丰富性和多样性也正是生态系统稳定、平衡,具有活力与生机的特征之一。 我国生态文学发展尽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创作和审美呈现上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随着生态文学的进一步繁荣和深入,在创作形态和叙事模式以及艺术手段上将日趋成熟和多样化。生态批评理论和生态美学思想也将逐步走向成熟,在内涵建设和理论体系上将有进一步的突破和发展。

作者简介

隋丽,1974年出生。辽宁海城人。1997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02年获辽宁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2008年获辽宁大学文艺学专业博士学位。同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交流访问。1997年留校,现为辽宁大学文学院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及民间文学.近年来在全国核心期刊、省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与国家级课题“满族民间故事”以及辽宁省社科基金课题“文学史话语权威的确立”、“女性文化与女性诗学”等课题的研究,荣获省级科研成果奖励1项。参编的学术著作及教材有《女性声音的诗学》、《文学史话语权威的确立》、《文学欣赏》等。

书籍目录

摘要ABSTRACT绪论第一章 生态审美意识的理论范畴 1.1 生态美学的确立 1.2 生态审美意识的生成 1.3 生态审美的内涵 1.3.1 旨趣理想 1.3.2 价值内涵 1.3.3 思想资源 1.4 审美和生态审美 1.5 生态美和自然美第二章 生态审美意识生成的社会文化语境 2.1 现代性语境 2.1.1 人的主体性的觉醒与改造 2.1.2 都市文明病的批判 2.1.3 主体的救赎与精神的还乡 2.2 现实语境 2.2.1 工具与功利:政治中心主义的虚幻 2.2.2 征服与颂歌:人类中心主义的谮妄 2.2.3 反思与诘问:我们在哪里走错了路 2.2.4 危机与衰落:人类共同的困境 2.3 接受语境 2.3.1 移植:外来译介打开了与世界对话的窗口 2.3.2 整合:探寻西方生态思想发展脉络: 2.3.3 解读:接受和阅读的另一种途径 2.3.4 同步:本土生态理论体系的构建第三章 中国现代文学生态审美意识的演进 3.1 从隐性到显性的生态主题特征 3.1.1 无名状态与隐性书写 3.1.2 多元叙事和宏大主题的遮蔽 3.1.3 创作主体生态意识的缺失 3.2 民族国家叙事中的生态启蒙 3.2.1 国民性改造和精神启蒙 3.2.2 高扬自我的“自然意象” 3.2.3 沦落的“生死场” 3.3 现代乡土叙事的自然回归 3.3.1 百草园、儿童记忆与自然 3.3.2 后花园、萧红与安魂曲 3.3.4 白洋淀、硝烟与港湾 3.4 革命叙事中的土地符码 3.4.1 丰灾与人灾 3.4.2 土地的失与得 3.4.3 土地的政治化 3.5 历史文化叙事中的“土地空间” 3.5.1 复魅的自然 3.5.2 感官的田野 3.5.3 民间的大地第四章 生态文学理念与文体形态的建构 4.1 生态文学的命名与自我认同 4.2 生态文学文体形态 4.2.1 生态报告:从环境文学到生态文学 4.2.2 自然写作:以大自然为母体的书写 4.2.3 生态小说:生态理想与新乡土叙事 4.3 生态文学的审美特征 4.3.1 自然、美与爱的生态境界 4.3.2 融入自然的精神追求 4.3.3 生态人格美的向往 4.3.4 超越种际的道德关怀第五章 生态审美的同一性与差异性 5.1 共同的生态危机与不同的生存困境 5.1.1 生态审美的民族性趋向 5.1.2 生态审美民族性的本质 5.2 对共同美的认同与追寻 5.2.1 东方生态思想的认同与接受 5.2.2 东方意象生态视角的审关建构 5.3 生态审美视角中“征服主题”的差异 5.3.1 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的差异 5.3.2 群体意识与个体意识的差异 5.3.3 不同时代语境中的差异 5.4 生态女性主义的觉醒 5.4.1 女性与自然的认同 5.4.2 性别伦理视角下的自然 5.4.3 女性生态主义伦理立场第六章 当下生态文学的症候分析及走向预测 6.1 中国生态文学的症候式分析 6.1.1 创作主体生态理念的模糊与迷惘 6.1.2 生态审美思维中的二元对立倾向 6.1.3 审美呈现的实与虚、思与诗的分立 6.1.4 生态批评的边缘化地位及功利性 6.2 生态文学走向预测 6.2.1 生态文学创作的自觉性逐渐强化 6.2.2 生态文学创作形态和叙事模式更加多样化 6.2.3 生态批评和生态美学逐步走向学科化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生态审美意识的理论范畴1.1生态美学的确立生态与美学的结合使生态审美真正成为一种崭新的美学范畴,并确立了一种新的美学理论体系——生态美学。中国生态美学的确立与西方生态美学的推动是分不开的。西方生态美学的发展是伴随着生态批评的兴起而不断发展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生态学应运而生,将人类的自然科学带人了新的研究领域,同时也对社会科学包括美学在内的各个学科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为人类开启了一个观照世界的崭新视角,并且逐渐跨越了不同文化、国界、种族的界限,成为全球化视野中共同的理论诉求。1994年前后,我国学者提出生态美学,之后关于生态美学的讨论在学术界广泛展开,全国召开多次相关的学术会议,但是一些观点都是零星的、散在的。2000年,关于生态美学的研究逐渐进入到系统的理论探讨阶段,徐恒醇的《生态美学》率先对生态美学进行了初步的架构,引起了学术界对于生态美学更加广泛的关注。但是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生态美学还缺乏独立存在的理论要素,它还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中。曾繁仁在生态美学方面也是颇有建树的一位学者,他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集中阐述了生态美学的产生、发展和理论基础,对生态美学的内涵作了深入探讨。所谓生态美学就是生态学与美学的一种有机的结合,是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美学,将生态学的重要观点吸收到美学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形态。有学者将生态美学界定为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态美学着眼于人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审美关系,突出特殊的生态美范畴。广义的生态美学则包括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在新时代经济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有关人类的崭新的存在观。生态美学是一种宽泛的崭新的审美范畴,它是站在后现代的审美语境中,从生态主义观念出发,来审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多重审美关系,从而建立一种崭新的、和谐的、符合新的生态价值追求的审美观。它是对危机重重的人类生存的一种背离,是对人性迷失的现代工业文明的抗拒,更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狂妄的纠正。生态美学也是一种生命美学,是一种“普泛的生命美学”。生态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重新估价和定义'人类中心主义',要把人类的生命优先权适度地扩展到自然生物(乃至无机的环境)中去,要把人类的伦理学适度地推广和运用到非人类生命中去,为非人类生物乃至环境提供无偏私的道德庇护,从而建立一种新的跨类的生命观和伦理价值观。”在生态审美中,既有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人性贪欲和现代技术文明的反思,也有对宇宙生命万物的尊重和“敬畏”。对大地、草原、森林等自然世界的审美突破了自然美的单纯,而是将其视为和人类息息相连的生命集合体,人是集合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保护大地、草原、森林、河流,保护那些在其中狂欢的自在的生灵,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1.2生态审美意识的生成根据美学的一般逻辑,美学的思想资源可分为审美意识、审美思想和美学三个层次。所谓审美意识指的是尚不自觉或不清晰的有某种审美追求的意识,它包括审美体验、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三个方面,通过审美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美学思想比审美意识更进一步,它是思想主体较自觉地对艺术、美或相关问题进行思考的成果。它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自觉的、有一定系统性、理论性的思考,其理论表述也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追求。美学则是有意识地对审美对象的审美意识、审美思想作整体性、系统性思考所获得的系统理论,绝大多数这种思考,会自觉地自称为“美学”。生态美学尽管作为一种新的美学观日趋證明和完善,但它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以及内涵等方面还不够明朗和清晰,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显然不够成熟。因而,目前很多学者认为,生态美学还不是一个新的美学学科,它主要是一种美学观点或美学态度,是“美学学科在当前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发展、新视角、新延伸和新立场。它是一种包含着生态维度的当代生态存在论审美观。它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出发点,包含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以实现人的审美的生存、诗意地栖居为其指归”。因而,生态美学作为一种崭新的生态审美观,它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尚不完备,它的这种特点也决定了生态审美意识、生态审美思想作为其思想资源重要组成的重要性和关键性,梳理与明晰生态审美意识和生态美学思想是目前生态美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美学进一步完善和充实的基础。在生态美学中,生态审美意识是指对生态审美追求尚不自觉或不清晰的表述和意识。由于生态美学提出的时间不长,这种片段式的、零散的、朦胧的形态意识,成为生态美学思想资源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这种生态审美意识在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学作品中最为常见和普遍。它往往是建立于传统的生态思想基础之上的,如原始的自然观、宗教思想中的生态意识、天人合一的古老世界观等。它作为一种不太发达、不够成熟的生态思想,为生态美学思想的发掘和整合提供了有力的参照和佐证,是人类宝贵的生态智慧和思想财富。生态审美思想或生态美学思想比生态审美意识更为深刻,它是一种自觉的、对生态问题的系统性和理论性的思考,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和普遍性追求。它是思想家们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集中的思想论述,是人类生态思想的智慧结晶。它的表现形式也比较多样,有的是哲学论点,有的是伦理阐释,也有的是文学作品的创作思想、文艺批评话语等。古今中外众多生态思想学说和理论观点构成了生态审美思想的重要组成,也成为生态美学确立的思想基础。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生态批评中,生态审美思想和生态审美意识被笼而统之地称为生态审美意识,这一方面是由于概念统一的需要,另一方面,中国生态文学目前同样也处于一种不够成熟的阶段,它的生态思想还不够鲜明,所以用生态审美意识这个非自觉范畴似乎更能涵盖它的特点。1.3生态审美的内涵1.3.1旨趣理想生态审美是以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为旨趣,进而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基础之上,探求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审美关系。生态审美的理想,用曾繁仁先生的话概括即“生态美学实际上是一种在新时代经济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有关人类的崭新的存在观,是一种人与自然、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存在观,是一种新时代的理想的审美的人生,一种'绿色的人生'”,是“人的审美的生存、诗意地栖居”。这是生态审美所追求的境界,是人类生存的理想境界。这种理想是建立在重新估价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超越了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不再从人类的利益出发,而是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协调统一来思考和行动。超越人类自身的艰难和矛盾使这种理想带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在当今时代,尤其是在中国,生存的困境不仅仅是来自自然环境的破坏,贫困、饥饿、发展依然是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最基本的现实诉求。在追求生态审美生存和诗意地栖居的理想时,现实的阻碍昭示了这种审美理想的非实在性和乌托邦性。正是由于这种乌托邦性质,生态审美在艺术实践中常常处于困惑和矛盾之中,尤其是在一些文学作品中,生态理想的建立往往是对现实的抵制,对农业文明的退守和回归。然而在回归和退守之后,发现依然看不到真正的出路,重又陷入迷茫之中。这成为生态文学作品的尴尬。然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生态思想注定要高高在上于日常生活和现实世界之外,成为人类为之神往、为之追寻的理想生存状态。1.3.2价值內涵生态美学以及生态审美的内涵一直是美学界争论的热点问题,曾繁仁先生对此做过专门论述,他认为,生态美学的内涵具体指人的生态本性突破工具理性束缚、真理得以自行揭示的生态本真美,天地神人四方游戏的生态存在美,自然与人的“间性”对话关系的生态自然美,人的诗意栖居的生态理想美以及审美批判的生态维度等。他认为,当今的生态美学是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这种生态存在论审美观在某种意义上与海德格尔后期美学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后期的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由“人类中心主义”过渡到了生态整体主义,在其后期的美学思想中生态存在论审美观已经相当明显,他将其概括为这样三个方面:第一,真理自行揭示之生态本真美。当代存在论的真理观认为,“真理”是存在自身通过遮蔽走向澄明的过程,它不是通过主体的意识活动达成的,而是“存在”自行揭示自身、自行显现自身的过程。正是在这种存在主义真理观的指导下,海德格尔提出了美是“真理”自行揭示、自行置人的重要观点。


编辑推荐

《现代性与生态审美》:21世纪是人类的生态纪,在席卷全球的绿色生态浪潮冲击下,中国的生态理论也处于建构之中。中国文学的生态批评,中国生态文学的研究和发展还是一个尚待探索的领域。本书运用生态批评的方法,从生态审美、生态伦理的角度人手,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生态审美意识、生态伦理意识进行审美分析,包括在审美关系中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和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审美立足点,尤其是文本中的生态审美意识及其所展示的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论文从六个方面展开论述,呈现了中国现代生态审美意识生成和演进的历史过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现代性与生态审美 PDF格式下载



刚买的,仅从书名及目录上看应该不错,但通观全书理论阐发不足,章节之间似乎拓展不开来,不过目前此类的书籍相对较少,可以作为一般参考书看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