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心理学史

(德国)赫尔穆特·E·吕克 学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作者:

(德国)赫尔穆特·E·吕克  

页数:

248  

译者:

吕娜,王文君,李秀青  

Tag标签:

无  

前言

《心理学史》探讨了心理学的流派、学派及其发展轨迹。从事心理学研究的人很快就能意识到这本书的价值。从这些人物和概念中我们不仅可以获知心理学的意义与深度,还可获知其间的相互关系。但心理学史扮演着更多的角色,它发挥了“简单的良心”的作用,并对发展过程中疏忽大意、不恰当的地方、被遗忘的不公平等提出劝告。因此心理学史使人有机会对现代心理学甚至对心理学专业实践做出更为深刻的理解。例如:心理学测验源自何处?其发展导致了什么结果?为何在心理学硕士的课程安排中,精神分析和以前一样仍然只是一门边缘学科?哪些因素导致了“心理学家”这样的职业和“心理学硕士”这样学位的产生?这些问题都是新心理学史所要回答的。在接下来的导论中介绍了一些最重要的心理学流派,通过这些流派可以将心理学史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精心编排的目录一目了然地按时间顺序表现了不同心理学学派和分支的思想历程,其中着重呈现了从十九二十世纪到现今心理学的不同流派。笔者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增强本书的可读性,并且在某些可能极有必要的地方加以扩展。

内容概要

这本导论式的名作,介绍了心理学历史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流派。这本著作的重点,是对19世纪以来的心理学流派进行直观生动的描述,并将其与社会史相结合。读者很快就能意识到这本心理学史的价值:人物、专著及心理学原理都清晰明了。本书已第三次修订,并多次再版,是当今西方关于心理学历史的流传最广的一部导论,欧美许多著名大学都将其选为标准教科书。

作者简介

赫尔穆特·E,吕克(HelmutE,Ltick)教授,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史研究者,目前在哈根综合大学教授心理学。

书籍目录

第三版序第一章 心理学史研究的可行性与方法 1.1 为何研究心理学史? 1.2 三个广为人知的判断错误的案例 1.2.1 例一:纳粹时期的心理学 1.2.2 例二:联邦共和国时期的实验心理学 1.2.3 例三:苏联的精神分析学 1.3 史学角度 1.4 心理学史描述模型 1.4.1 心理学史:伟人的历史 1.4.2 思想史 1.4.3 问题史 1.4.4 社会史 1.5 心理学史研究方法 1.5.1 起源研究 1.5.2 档案利用 1.5.3 觅踪与无干扰测量方法 1.5.4 口述历史——亲历现场 1.5.5 数学统计方法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应用 1.6 为心理学史服务的各种心理学理论 1.6.1 为传记研究服务的发展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 1.6.2 为学派发展史与研究机构发展史服务的社会心理学 1.6.3 精神分析学与心理历史学 1.6.4 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与批判心理学第二章 19世纪的流派与发展 2.1 实证主义与朴素经验主义 2.2 进化论 2.3 民族学与民族心理学 2.4 群体心理学 2.5 介于哲学与生理学之间的心理学 2.6 感官生理学研究与心理物理学 2.7 学习过程中的实验心理学第三章 19世纪和20世纪的心理学学派 3.1 莱比锡学派 3.1.1 威廉冯特生平 3.1.2 冯特学说的原理 3.1.3 冯特的学术政治 3.1.4 莱比锡学派的影响 3.2 符兹堡学派 3.2.1 原理与研究方法 3.2.2 比勒一冯特之争 3.3 格式塔(整体)心理学 3.3.1 格拉茨学派的生产理论 3.3.2 格式塔心理学中的法兰克福/柏林学派 3.3.3 整体心理学中的莱比锡学派 3.4 动力场理论 3.4.1 动力场理论的原理 3.4.2 冲突 3.4.3 生活空间与拓扑学 3.4.4 动力场理论与其发展 3.4.5 行动研究、少数民族问题与群体动力学 3.5 精神分析 3.5.1 弗洛伊德生平 3.5.2 学说中存在的问题 3.5.3 精神分析的认识论基础 3.5.4 本能机制的原理 3.5.5 精神分析诊断的原理 3.6 个体心理学 3.6.1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生平 3.6.2 学说原理 3.7 分析心理学 3.7.1 荣格生平 3.7.2 学说原理 3.8 行为主义 3.8.1 实验动物心理学与反射学 3.8.2 理论规划与行为主义的乌托邦幻想 3.8.3 理论扩展与社会技术的应用 3.8.4 社会习得理论 3.9 文化历史学派第四章 20世纪心理学的分类 4.1 心理诊断和人格心理学 4.2 发展心理学 4.3 教育心理学 4.4 社会心理学 4.5 经济心理学 4.6 临床心理学第五章 发展现状:学派的终结 5.1 认知心理学与心理行为理论 5.1.1 计算机-隐喻 5.1.2 认知转向 5.1.3 心理行为理论 5.2 批判心理学 5.3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超个人心理学 5.3.1 人本主义心理学 5.3.2 超个人心理学第六章 评价与展望参考书目人名索引译后记

章节摘录

当人们以现今普遍的社会标准为出发点,来对所有看起来特殊的或者引人注目的事情进行评价时,很容易成为这种危险思想的牺牲品。比如说,许多的美国心理历史学家就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正如他们所发表的结论那样,青年时期的冯特曾作为一名学生和他尚未结婚的家庭教师共享一室。尽管在19世纪中期富裕家庭聘请家庭教师并不十分普遍,但教师和学生分享一间房间尚属平常。然而,若要是从这一事实来得出同性恋倾向或者同性诱奸这样的结论,绝对是很不得体的。因此,当人们对文风、人物、时代、风俗等这些基础知识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时,解释学对文字的解释只会得到一个好的、或是正常的结果。但是当这些已掌握的基础知识看起来与所研究的这些文字无关时,人们怎么才能对那些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了解呢?因此人们必须在研究前已经清楚地知道,自己想从所研究的文字中得到哪些信息。历史的真相总是在互相地验证对方。又因为对于人们到底应该怎样开始进行研究并不存在一个强制性的规定,所以人们像圆周运动(或者按照其他说法,是一种螺旋式的渐进运动)那样开展工作。人们称其为解释学循环。除了解释学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用来提取文献价值的方法可供使用。数学统计方法在最近几十年在历史学领域中越来越多地得到了应用(参见弗拉德,1980)。这种方法从简单的、描述性的统计数据(比如最常用的出生登记、死亡注销的统计)。

后记

《心理学史》一书由赫尔穆特·E.吕克(HelmutE.Lnck)撰写。心理学自产生之日起,就与人类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人的心理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这本导论式的心理学史著作以平实的语言,将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娓娓道来。开篇从各种角度探讨了心理学史的可行性及其研究方法,如从思想、问题和社会的角度来研究心理学史。随后介绍了19世纪以来的心理学各流派的产生及其发展,着重呈现了从十九二十世纪开始直到现今的心理学不同流派。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对心理学史感兴趣,这本经典著作在西方许多著名大学已成为标准读物,不仅可供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和心理学工作者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也可供普通大众理解心理学的发展和现状。本书的翻译工作分配如下:第一章:吕娜、翔西;第二章:翔西;第三章:王文君等;第四章:王文君、李秀青;第五章:李秀青;第六章:李秀青;参考书目与人名索引:李秀青、王文君。吕娜、张金美校译,吕娜统稿,陈弘策划。


编辑推荐

《心理学史》由学林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心理学史 PDF格式下载



简洁清楚,平实无华,学术味道。喜欢热闹者不必看。


因为是翻译过来的书,句子读起来有些难受,总的说还不错,不能做为教材,参考用书。


同學買的 據說不錯


最近在看赫根汉写的《心理学史导论》,两大本,一个800多页,看起实在恼火。于是找到这本短小精悍的著作,可读性较强,一共才200多页。


以时间为线索进行展开,但内容稍欠丰富!


还行吧。。。。。。。。


吕克是一位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国心理学家,在二战中他真切的感受到了政治、战争对于包括心理学在内的各门学科发展的影响,作者以心理学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前半叶德国心理学的发展脉络。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最重要的是:用自己的脑子去发现历史,形成自己的独立的历史观。
历史从来没有定论,要靠自己去发掘!


如题,如果希望全面了解心理学的话还是买《心理学与生活》吧


简明扼要,对整个心理学的发展有个大概的了解,作为非专业人来说还可以,对专业的有点浅


至少懂得了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和风格流派。种类繁多的心理学内容,都为了诠释人的行为。只要把心理当成一门学问,那么你就超越它本身啦。强大,强大。


看完弗洛伊德和荣格之后 有了想看心理学史的想法 正好有这书 书相对来说还可以 值得看一下


还行 也没怎么看


很好读!读完以后基本上就能对心理学有基本的了解!


一本很精炼的心理学历史著作。可以从中获得很多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心理学入门者、爱好者、研究者必看。
  脉络清晰、有理有据,极少个人观点,多是转述文献。德国人治学的严谨、理性、认真、刻板,在书中有充分体现。特别是对各大学派“掌门”的传记式剖析,颇具水准,对心理学没有热忱者可能,觉得有些枯燥,信息量太大,有点像浓缩的营养素,虽然能量很高,但是为了节省体积,味道不佳,学术著作,非常人所好。
   看过的数十本心理学书籍中,是我读的最认真的一本书,因为,这本应该是我读的第一本心理学书籍。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