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学中庸

(春秋)曾子 等著 苏州古吴轩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苏州古吴轩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

(春秋)曾子 等著  

页数:

290  

内容概要

  《大学中庸》实为经世致用的修养绝学。《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作者简介

  作者相传为孔子的弟子——曾参。曾子(前505~前432),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山东济宁嘉祥县)人。十六岁拜孔子为师,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宝贵的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的思想道德修养。

书籍目录

大学
经篇
传篇 第一章
传篇 第二章
传篇 第三章
传篇 第四章
传篇 第五章
传篇 第六章
传篇 第七章
传篇 第八章
传篇 第九章
传篇 第十章
中庸
第一章 天命
第二章 时中
第三章 鲜能
第四章 行明
第五章 不行
第六章 大知
第七章 予知
第八章 眼膺
……

章节摘录

  至圣  这里讲“至圣”。  首先讲圣人的内涵,有以下五项:聪明睿智、宽裕温柔、发强刚毅、齐庄中正、文理密察,都是说圣人的内在品德。根据前文,胜任是生知安行的,所以“聪明睿智”是讲圣人是生而知之的,即所谓“生知之质”。“宽裕温柔”是仁,“发强刚毅”是义,“齐庄中正”是礼,“文理密察”是智,圣人具备仁义礼智四德。  其次,用源头奔腾流淌,用天浩瀚无垠,塑造圣人的智慧。  最后,极力形容其影响,从种群,到地域,人们都会尊敬他,信任他,亲近他。如朱熹所说“盖极言之”,“言其德之所及,广大如天也”。  唯天下至圣①,为能聪明睿知②,足以有临③也;宽裕温柔④,足以有容⑤也;发强刚毅⑥,足以有执⑦也;齐庄中正⑧,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⑨,足以有别也。溥(pǔ)⑩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mò);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①至圣:最高的圣人。  ②聪明睿智:耳听敏锐叫聪,目视犀利叫明,思想敏捷叫睿,知识广博叫智。知,同“智”。朱熹认为是讲“生知之质”。  ③临:居高而临下。  ④宽裕温柔:广大宽舒,温和柔顺。这里是形容仁。  ⑤容:包容。  ⑥发强刚毅:奋发刚劲,刚健坚毅。这里是形容义。  ⑦执:决断,固守。  ⑧齐庄中正:整齐庄重,公平正直。这里是形容礼。  ⑨文理密察:文章条理,周详明辨。这里是形容智。  ⑩溥:周遍。  时出:随时发见于外。朱熹说:“言五者之德,充积于中,而以时发见于外。”  见:同“现”,出现。  说:同“悦”。  蛮貊:南蛮北貊,古代对边远少数民族的称呼。  队:同“坠”。  尊亲:尊敬亲爱。  配天:与天相匹配。朱熹说:“言其德之所及,广大如天也。”  唯有天下最圣明的人才能既聪明又睿智,能居于上位而治理天下;广大宽舒,温和柔顺,足以包容天下;奋发强劲,刚健坚毅,足以决断大事;整齐庄重,公平正直,足以敬业;文章条理,周详明辨,足以分辨是非。圣人道德广博深沉,随时表现于外。广阔的如同天空,深沉的如同潭水。他出现在民众面前,人们没有不尊重的;他说的话,人们没有不相信的;他的行为,人们没有不喜欢的。因此他的名声洋溢中原之地,传播到南蛮北貊等边远地区。凡是车船能到的地方,人力能通的地方,天所覆盖的地方,地所承载的地方,日月所照临的地方,霜露所降落的地方,凡是有血气的人,没有不尊重他亲爱他的,所以说,圣人的美德可以与天相配。  (溥博渊泉,而时出之。)  朱熹注:“五者之德,充积于中,而以时发见于外也。”  (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  朱熹注:“其充积极其盛,而发见当其可也。”  (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朱熹注:“舟车所至以下,盖极言之。配天,言其德之所及,广大如天也。”  南怀瑾:“修养成功就是圣人的境界,拿我们普通讲就是得道了,悟道、修道而成道,是圣人境界。第一个是聪明,绝对的聪明,‘率性之谓道’,由本性而发起来的智慧;不是后天的思想出来的,也不是靠眼睛耳朵观察出来的;就是普通现在讲‘无上的灵感’,才够得上达到这个程度。胸襟宽大,非常的厚道,对于人包容、宽厚,那么在佛家来讲这个温柔就是慈祥,非常慈祥的,才能够说内证以后包罗万象。做起事来,发展到外面,他的行为,发愤图强,非常刚劲,什么事情就有它一定把握住的中心。无妄想、无烦恼、无杂念,持斋,随时自己是庄正的,中正,这个样子才真所谓做到做人处事内外至正的一个心情。要有思想,有头脑,言语文字样样第一等,很高明,读书做事非常精细,才能够分别一切的是非善恶,处理事情对不对。”  在此,中庸为天下君子提出了五大标准:聪明睿智、宽裕温柔、发强刚毅、齐庄中正、文理密察。而为圣为愚则取决于自己的修行了。  正因为胜任君子有这五大美德,所以才可能把天下国家百姓交付给他们治理。这也可以理解为《中庸》给管理天下者制定了德行标准,合乎这五种美德的就是一个好君王,不合乎这五种美德的就是一个昏君,当然也就不是一个君子。  此外,“中庸”的“中”绝非是折中或调和,而是合宜、适中,也就是合乎一定的标准。为人处世不能偏激,不能走极端。说话办事都以“中”作为准则,能够找准最适当的时机,那就不会有过分和不及了。  ◎通典  恰到好处的赞美  黑格尔在《生命的哲学》里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一个被执行死刑的青年在赴刑场时,围观人群中有一个老太太突然冒出一句:“看,他那金色的头发多么漂亮迷人!”那个即将告别人世的青年闻听此言,朝那老太太站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含着泪大声说:“如果周围多一些像您这样的人,我也许不会有今天。”  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一个年轻人,他对生活已完全丧失了信心,准备割腕自杀。临死前,他搜空所有的记忆想找一个能让自己活下来的理由,但他所能记起的都是些伤心事。绝望之时,他脑海中突然闪现出一件事:小学时的一次写生课上,他画了一棵树,绿色的枝干,绿色的树叶。老师从他身后走过,说了一句:“多么有创意啊!”正是这一句模棱两可的话让他又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  假如一个人老是生活在别人的指责、轻视、鄙夷中,往往会自甘平庸,甚至心灵变态,仇视他人和社会。而一句饱含爱心的善意的激励,则可能引导他走向人生正途。  一句赞美的话也许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只可惜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过于吝啬,不肯轻易吐露自己的赞美之言,却容易在不经意间伤害别人。第一个年轻人之所以走到那一步,或许就在于此吧。如果大家都像那位老太太一样,多一份爱心,在别人沮丧失落之时,送一句鼓励或赞美的话,让他感到阳光的温暖,让他知道在茫茫人海中他不是孤独的,一直有人在关注着他,与他同行,悲剧可能就会避免。  记得狄更斯曾这样描述生命的意义:如果我能弥补一个破碎的心灵,我便不是徒然活着;如果我能减轻一个生命的痛苦,抚慰一处创伤,或是令一只离巢的小鸟回到巢里,我便不是徒然活着的。减轻别人的痛苦,分担他人的忧愁,让他或是她感动,我们便不是徒然地活着,生命的内容就不会苍白无色。正如汪国真诗中所提:获得是一种满足,给予是一种快乐。给予别人,感动别人也会感动自己。  ◎评价  如果一个人总是生活在别人的指责、轻视、鄙夷中,往往会自甘平庸,甚至长期处于抑郁之中,仇视他人和社会。而一句饱含爱心的善意的激励,则可能引导他走向人生正途。  至诚  本章还是讲“至圣”。至圣必须是至诚的。“大经”,指五伦——五种人际关系:“大本”,指性之全体,如仁等。这二者都需要高度的诚实,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大经”理顺了,“大本”立起来了,“大本”的核心——仁,也十分笃实,像渊水一样深静,像浩天一样广博,这样崇高的道德自然会独立挺立,无须依托任何东西。这是只有已达到和天同德的圣人才能了解的道理。全章极力形容“至圣”和“道”的同一。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①,立天下之大本②,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③?肫肫(zhūn)④其仁!渊渊⑤其渊!浩浩⑥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⑦,其孰能知之?  ①经纶:本意为整理丝缕,引申为治理。大经:常道,如五伦。  ②大本:根本的德行,如仁义礼智等。  ③倚:依傍。  ④肫肫:诚恳的样子。  ⑤渊渊:静深的样子。  ⑥浩浩:广大的样子。  ⑦固:实在。达天德者:通晓天赋美德的人。  唯有天下最诚恳的人,才能掌握治理天下的大纲,树立天下的根本道德,知晓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除了至诚还有什么可依傍的呢?至诚的人,他的仁德是那样的诚恳!他的思想像潭水一样深沉,他化育万物的胸襟像蓝天一样广阔!假如不是确实具有聪明睿智通达天德的人,又有谁能够知道这个道理呢?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  朱熹注:“惟圣人之德极诚无妄,故于人伦各尽其当然之实,而皆可以为天下后世法,所谓经纶之也。其于所性之全体,无一毫人欲之伪以杂之,而天下之道千变万化皆由此出,所谓立之也。其于天地之化育,则亦其极诚无妄者有默契焉,非但闻见之知而已。此皆至诚无妄,自然之功用,夫岂有所倚着于物而后能哉。”  (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  朱熹注:“其渊其天,则非特如之而已。”  (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朱熹注:“郑氏曰:‘惟圣人能知圣人也。’”  南怀瑾:“怎么样能够修养到这个境界呢?至诚。怎么样做到至诚?‘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这句话出在《大学》。至诚本身就是方法,没有别的方法。因为有天下至诚的人,盖天盖地,这个至人之勇的勇气,他才能够修天下之大道,才能成功。明心见性,天命之谓性,才见到人性本来。晓得宇宙间那个生命的力量,生生不已、化生万物、生育万物,所以生命自己可以把握,可以转过来,唯有至诚到了,才能知天地之化育,天地之生机知道了,自己生命上生机知道了,所以智慧神通就发起了。”  这一章回到了至诚的问题上,阐述了只有至诚的人才可以掌握天下的至道。认识人类世界和宇宙自然,对各种理论都能发挥到极致,因为至诚的人真实无妄,没有私心杂念,因而真正了解天下的法则,所以把自己掌握的所有伦理道德都喜好不夹杂私欲地运用、发挥出来,因而可以驾驭千变万化的人和事,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至诚”就是这个“宗”。经论、立本、知化这三件大事,都依靠着真诚。  正视千年的历史,那些曾经显赫无匹的帝王,有几人能够为后世所长久记忆,全都成为历史的陈迹。虽然他们的名字写在史册上,也记载了他们的丰功伟业。其实,只是写在册页间的一个摆设,又有几人能为人们所长久提及。唯有孔子的思想传承无穷,千年来影响着历史。那些频繁改换的朝代,有哪一位帝王不自诩为民谋福利,有哪一位不动用各种力量想要万岁以求不朽,可是当他的声音停歇,便再也没有人愿意说起。唯有孔子的思想传承不朽,成为人类灵魂的主宰,成为引领人类精神的旗帜。  如果心灵深处缺乏“诚”,那么做什么事都会动机不纯,行为就会远离大道与正道。朱熹说:“诚其意者,自修之首也。”意思是“诚”是自我德行修养的首要前提。一个自我修养的人只有在动机和意念上真诚无妄,才能真正使自身的修养有所进步和成就,也才能真正实现自我完善。如果在动机和意念上根本做不到诚,就会永远自欺欺人。  至诚的君子之所以能治天下,靠的就是心中的一个“诚”,也就是真实无妄。那“诚”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它的表现是,仁德之心至诚,思虑深远如潭水,品德广阔如苍天。到达这样的境界,他的人生就与天地自然一样通达。并且也只有至诚的人才知道通晓天地至道。  以我们至诚的仁厚心灵,以我们源源不竭的智慧,以我们堂堂正正的浩然正气,昂然立于天地之间,建设我们至德至诚的完美人格,经天纬地,制规立矩,正本化育,引导着天下世道走向正途。  对天地万物内在天性的认识,是没有止境的。只有彻悟上天之德的圣哲,才能具备如此的大智慧。也只有至诚至德的圣哲,与天地并立,通晓天地之道,即中庸之道。  ◎通典  忠诚的魅力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的第二任女秘书露宝来到微软时,已经四十二岁了,她已经是四个孩子的母亲,而比尔?盖茨当时的年龄是二十一岁。年龄并没有成为他们之间的障碍,相反露宝以一个成熟女性特有的缜密与周到,把微软看成一个大家庭,里里外外打理得井井有条。露宝赢得了比尔?盖茨的器重和微软员工的尊重。  露宝发现微软公司不同于其他公司,尤其是盖茨和艾伦,行为颇异于常人,他们通常是中午到公司上班,一直工作到深夜,每周七天,莫不如是。假如偶然要在第二天早上会客,他们就在办公室睡到天亮。盖茨在办公室的起居饭食,成了露宝日常工作的一项内容,这使盖茨感到了一种母性的关怀和温暖,减少了远离家庭而带来的种种不适感。而盖茨也像对母亲一样对待他的这位雇员。  微软公司所在的双园中央大厦,距离亚帕克基机场只有几分钟的车程,为了使工作尽可能满负荷,他往往在办公室处理事情到最后的时刻,才驾驶着保时捷飞速前往机场。沿途经常超车,甚至闯红灯也时有发生。露宝非常担心盖茨的安全,因此她便请求盖茨留出十三分钟的时间去机场,并且每次都亲自督促。  露宝把微软公司看成一个大家庭,她对公司的每个员工,对公司里的工作都有一份很深的感情。很自然,她成了微软公司的后勤总管,负责发放工资、记账、接订单、采购、打印文件等等。久而久之,盖茨和其他员工都对露宝产生了依赖心理,在他们眼里,露宝像妈妈一样关心照顾着他们。  当微软公司决定迁往西雅图,而露宝因为丈夫在亚帕克基有自己的事业不能走时,盖茨对她依依不舍,留恋不已。三年后,当盖茨身边因缺少得力助手而坐在办公室郁闷时,露宝又回到了盖茨身边,回到了微软。她先是一个人从亚帕克基来到西雅图,后又说服丈夫举家迁来继续为微软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着微软公司的蓬勃发展,露宝也取得了事业上的巨大成功。从露宝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忠诚的魅力。事实证明,员工对公司越忠诚,就越能得到公司的重用。  ……


编辑推荐

  《大学中庸》为“家藏御书房”系列图书,堪称最透彻、最实用、最好读的国学典藏,是首部融汇古今名家批注、传承千年文化精华的国学经典。《大学》与《中庸》虽只是《礼记》中的两篇,却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南宋朱熹将它们与《论语》、《孟子》合成《四书》之后,其地位更加突出,既是儒家诸经的普及读物,也是诸经的代表作。《大学》相传是孔子弟子曾参所作,《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其实它们都是秦汉之际的作品,是儒家大量吸收易学思想的产物。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大学中庸 PDF格式下载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书是好书 读来清新 很好


收到就看了两页,不错


还不错,挺好的,非常喜欢。


感觉值了!包装古风又新颖,内容相当不错!精彩不容错过


君子无所不用其及。君子们做事情总是要尽善尽美。


看不懂,在研究


现在没空看,等有空再看,应该会不错


这书早想买鸟,喜欢,有深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