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一生受用的苏格拉底做人.做事.生活智慧

朱蓉蓉 编著 苏州古吴轩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13-1  

出版社:

苏州古吴轩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

朱蓉蓉 编著  

页数:

270  

内容概要

  本书以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为本,轻松易懂的文字,让人在静心阅读的同时还可以获取知识,参照自己的生活,不同程度的改变自己的命运,从而让你的未来更加清晰。
  心灵读物、人生解读,做人做事,励志于一身,把一种思想更加细致的分类,层层划分,叠叠解析,几乎要把生活些透写穿。
  贯穿你陌生或熟悉的故事和我们现代人在生活中碰到的小事件,让你更加真实的体会真正的人生。简而言之,你会发现自己已有苏格拉底的精神。

作者简介

  朱蓉蓉,80年代生人,心理学硕士。
  好读闲书,喜随意涂写。借来东坡半亩月色,偷得太白一壶香酒,把哲学的幽香慢慢熬制,用心甘情愿的态度,过心平气和的生活。

书籍目录

卷一 做人篇
 第一章 认识你自己:自知其无知
  苏格拉底哲学:认识你自己
  小人物的生活哲思:认清自己,方能幸福
  心灵下午茶:怎样认识你自己
  微感动:抓糖果
 第二章 宽容对待身边人:永远不要用成见下结论
  苏格拉底哲学:没有香味的苹果
  小人物的生活哲思:换个角度去思考
  心灵下午茶:多为别人“画”几幅画
  微感动:禅师与弟子
 第三章 找到知心人: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苏格拉底哲学:用才学赢得朋友
  小人物的生活哲思:最珍贵的财富
  心灵下午茶:我心中的朋友
  微感动:铭刻与遗忘
 第四章 做美丽的自己:抛弃只有懦弱者才具有的自卑感
  苏格拉底哲学:外表并不决定一个人的价值
  小人物的生活哲思:魅力女生成长记
  心灵下午茶:最美的美工师
  微感动:美丽小贴士
卷二 做事篇
 第五章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重在行动
  苏格拉底哲学:凡是原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也算是懒
  小人物的生活哲思:巴克斯利的故事
  心灵下午茶:行动两步骤
  微感动:行动是通往成功的密钥
 第六章 抓住机遇:嘿,请注意身边的征兆
  苏格拉底哲学:所有事情发生前都有征兆
  小人物的生活哲思:商机就在眼前
  心灵下午茶: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微感动:爱上一个人的六个征兆
 第七章 通往梦想最短的距离:勤奋好学
  苏格拉底哲学:收获来自耕耘
  小人物的生活哲思:更勤奋一点点
  心灵下午茶:进步路上的大敌
  微感动:一只蜘蛛的故事
 第八章 活在当下:所在的时间永远是“现在”,所在的 地方永远是“此地”
  苏格拉底哲学:全心活在当下
  小人物的生活哲思:毕业生沙沙
  心灵下午茶:把握当下的爱情
  微感动:转世的女孩
卷三 生活篇
 第九章 养成良好习惯: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
  苏格拉底哲学:素食者苏格拉底
  小人物的生活哲思:一个白领的一周减肥食谱
  心灵下午茶:吃素的好处
  微感动:健康小贴士
 第十章 忠于爱情:寻找内心的幸福
  苏格拉底哲学:失恋,给了你寻找幸福的新的机会
  小人物的生活哲思:将军的选择
  心灵下午茶:爱情的样子
  微感动:七年之痒
 第十一章 婚姻:就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鞋子
  苏格拉底哲学:苏格拉底的婚恋观
  小人物的生活哲思:初恋那件小事
  心灵下午茶:剩女是怎样炼成的
  微感动:亲爱的,我们结婚吧
 第十二章 快乐在哪里:快乐在我们心里
  苏格拉底哲学:境由心生
  小人物的生活哲思:堵车时的不同心情
  心灵下午茶:人如何得到快乐
  微感动:什么样的人最快乐
卷四 智慧篇
 第十三章 健康:不可娇惯你的肉体
  苏格拉底哲学:肉体越受宠,它的要求会越高
  小人物的生活哲思:换一种方式出行
  心灵下午茶:这样生活更健康
  微感动:知晓谚语助健康
 第十四章 挫折:你的心境就是你的困境
  苏格拉底哲学:打开心扉,接受失败
  小人物的生活哲思:挫折的路口
  心灵下午茶:给生活来一点改变
  微感动:怀抱希望,默默前行
 第十五章 教育: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苏格拉底哲学:教育使人更幸福
  小人物的生活哲思:教育的“隔阂”
  心灵下午茶:做一个在路边鼓掌的孩子
  微感动:教育孩子的“三不四要”
 第十六章 死亡:它一直在
  苏格拉底哲学:苏格拉底之死
  小人物的生活哲思:接受死亡
  心灵下午茶:人皆有死,怎样看待死亡
  微感动:感悟死亡
卷五 幸福篇
 第十七章 活着的使命:关注幸福
  苏格拉底哲学:幸福是难的
  小人物的生活哲思:夏日午后的小幸福
  心灵下午茶:怎么做更幸福
  微感动:我希望你幸福
 第十八章 放开心灵:打开幸福之门
  苏格拉底哲学:幸福是一种感知
  小人物的生活哲思:旅途中的幸福
  心灵下午茶:女儿给爸爸的一封信
  微感动:做个幸福向日葵族
 第十九章 幸福灯塔:为什么不顺其自然呢
  苏格拉底哲学:“比”幸福
  小人物的生活哲思:父亲节的短信
  心灵下午茶:留心皆幸福
  微感动:青春里最美好的12件事
 第二十章 怎么才幸福:一切无关幸福的探索都是虚妄
  苏格拉底哲学:苏格拉底教你做一个幸福的人
  小人物的生活哲思:给未来的你
  心灵下午茶:这样寻找另一半你的生活更幸福
  微感动:少一些抱怨,就多一些幸福

章节摘录

第二章 宽容对待身边人:永远不要用成见下结论你以为,就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你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同样有一颗心!如果上帝赐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使你难以离开我,就像现在我难以离开你。上帝没有这么做,而我们的灵魂是平等的,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夏洛蒂•勃朗特没有香味的苹果和往常一样,苏格拉底又来到了雅典的中心广场。不管外面的时局如何变化,都影响不了这里的好天气。春光明媚,鸟语花香,苏格拉底却还是穿着那件万年不变的旧袍子出现在众人面前。有苏格拉底的地方就自然会吸引求知的青年们。柏拉图、亚西比德、安提西尼,还有亚里斯卜提,彼此身份不同,背景不同,但都会不约而同地准时来到这里聆听苏格拉底的教导。他们对苏格拉底无拘无束的生活艳羡不已,而且还为苏格拉底对雅典当前的各种形式的见解表示敬佩。每当青年们听完苏格拉底的见解后,都等着他出题目。只是苏格拉底的题目千奇百怪,青年们经过一番冥思苦想后,也有人会给出答案,但苏格拉底看上去却并不满意。在他看来,这些答案在思想上都存在依赖性,没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见解。有一天,苏格拉底一如既往来到广场上。当学生们急切等待着他的题目时,他从旧袍子底下拿出一只颜色十分鲜艳的苹果,然后对学生们说:“这苹果是我刚从果园摘下的,你们大家闻闻看,这只苹果有什么特别的味道没?”他拿着苹果,让身旁的学生挨个去闻。离他最近的学生闻了闻,回答说有很特别的香味。其他学生的答案也如出一辙,都说闻到了苹果的香味,直到传到柏拉图手里。柏拉图坐得最远,他将苹果翻来覆去闻了很久。当苏格拉底问起时,柏拉图慢悠悠地站起来,说了跟之前的学生不一样的答案:“老师,抱歉,我闻不出这个苹果有任何味道。”听着这话,其他学生都吃惊不小:这柏拉图一向聪慧,怎么会连苹果的味道都闻不出来呢?明明眼前就是一只熟透的苹果,怎么可能没有味道呢?只有苏格拉底露出了微笑,他赞许地向柏拉图点了点头,然后公布答案:柏拉图是对的。苏格拉底亮出了手中的苹果。原来,这是一只蜡做的苹果,虽然外表看上去十分逼真,但是假苹果是不可能有真苹果的香味的。学生们都很疑惑,他们刚才为什么就以为自己闻到了香味呢?苏格拉底语重心长地对学生们说:“永远不要用既定的想法去代替思考,你们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大脑,而不是人云亦云。就如同刚才,如果你们不是相信所谓的经验,而是选择怀疑的话,马上就能抵达真相。要知道,哲学和思想都是从怀疑中诞生的。”听到这里,在座的学生们才恍然大悟。这一堂课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这堂课开始他们学会了不再跟随前人经验,而是遇事积极思考,各自都受益匪浅。而贯彻此道的苏格拉底最终创造了欧洲哲学,保持着怀疑之心的柏拉图最终也成了苏格拉底众学生之中最有成就的一位。换个角度去思考我们的一生中,会遇到许多人,许多事。人和事都非一个简单的平面,而是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多面性,要认识他们,我们必须多角度去观察。朋友讲过一件往事。他上大学时,宿舍内有一个同学衣着土气,平时沉默寡言,与寝室热闹的氛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同学每逢过生日时,总会叫上他;他呢,却从来没有送过任何生日礼物给同学,临到自己生日时,也不会请同学吃饭。久而久之,大家都对他十分疏远。后来,他的一位同乡好友来看他,在闲聊中,其他舍友知道了他的情况。原来,他们家非常穷。上大学以前,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带着自家地里种的菜跑去早市上卖,等卖完了才回来上课。卖菜得来的钱,他就积攒着供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这样的人,又怎么能要求他像别人那样出手阔绰、一掷千金呢?同学们知道这一切以后,都不再嘲笑他,反而积极地帮助他,他也渐渐变得开朗热情起来。我另一个叫小路的朋友还讲过一个故事。她说她大学时候,有一个年轻的女教师,长得非常漂亮,又很有气质,举止优雅,惹得不少男生暗自爱慕。一天上完课,有女同学私下告诉小路说,她看见这名女老师与一个年纪挺大的男人在一起,勾肩搭背有说有笑,神色十分亲密。小路听了非常气愤,想不到自己一直欣赏的老师居然是这种人,当下十分失望。过了几天后在食堂里,小路看见老师与一个中年男人同桌吃饭,并且,这个中年男人旁边还坐着一位与他年纪差不多的阿姨。彼时,三人正起劲地说着什么,笑语不断。小路再看看那个中年男人,乍看上去确实比较年轻,大概三四十岁模样,穿着得体,满面红光,非常精神,但细看去,却发现脸上爬满了一条条浅浅的皱纹,少说也得五十多岁了。很明显,这二位不就是那个老师的父亲、母亲吗?讲完这个故事,小路开始自嘲:“还看什么呀,显而易见的,偏见害死人!”有了这次教训后,小路学会了多角度看问题,再也不轻易对身边的人和事下定论了。我本人也经历过一件事:十六岁那年我一个人坐火车,出门前妈妈再三叮嘱我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说话。我记得牢牢的,一路上都很紧绷,不理睬任何人。因为胃不舒服,又不太习惯长途列车的颠簸,所以我在火车上吐得很厉害。这时候旁边的一位阿姨递给我一张纸巾。纸巾散发着淡淡的味道,我忽然想起电视里说过的人贩子将迷药洒在纸巾上迷昏乘客的事,一时间非常为难,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阿姨看出了我的尴尬,从乘务员那里要了一包新的纸巾给我。顿时我感到无地自容。虽然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但擅自以恶意猜度别人真的会伤害到一些真心想帮助你的人。朋友阿冬也给我讲过类似的故事。有一次她在外面吃饭,周围明明还有很多的位子,但一个中年人却偏偏紧挨着她坐下,并不时拿眼睛看她。这个男人的举动很可疑,阿冬觉得他心怀不轨,于是叫来了服务员。结果这个中年人满脸通红地解释,原来他有一个女儿,与阿冬一般大的年纪,女儿出国在外已经六年。六年来聚少离多,他实在是太想念女儿,才想挨着阿冬坐下,重温一下跟女儿吃饭的感觉。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你在地铁上遇到一个一刻不停地抖动身体的人,你本能地会对这个人产生厌恶,觉得他太没有素质了,而实际上这人只是患了一种疾病,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楼下的小贩有一副大嗓门,每天晚上吵得人睡不着觉,但实际上他只是急着要将自己的物品卖出去好早点收摊,回家陪伴自己的妻儿。当我们听到或看到一些让人不悦的事情时,总是习惯性地用最坏的恶意去猜度别人,但在这些看似不好的事情后面,会不会别有隐情,甚至你看到的就只是事情的一个面。你讨厌的,其实只是你以恶意想象出来的,并非整件事的全貌。也许,是你的偏见和狭隘阻碍了你发现世间的美好。换种角度去看待别人,你的心胸将变得更宽广。多为别人“画”几幅画别人在我们心里的形象,就好比是一幅我们亲手绘制的图画,而画里的人多多少少跟被画者本人会有些许的差别。也许是被美化了,因为我们很喜欢对方,情不自禁地就会在心里抬升他的位置,即使对方有一大堆缺点也视而不见。相反的,若对方是你不在意甚至讨厌的人,那么即使对方在其他人眼里是完美无缺的,在你这里他也只是一幅破败的残像吧。心脏为什么不长在中间而是长在左边,就是因为人天生具有偏心的习惯。人心的投射,本就不如照相机那般精准,我们能画下来的,往往只是对方的某一个瞬间。如果要看清楚对方的全貌,就要花时间多看对方几眼,多为他画几幅画。但生活如此忙碌,又有多少人会为别人留几块空白的画布呢?日本有位著名的高僧叫做南院法师,备受尊敬。有位大学教授自认学富五车、通晓古今,事业上却始终没有起色,终日郁郁。一天,他想自己何不去向南院法师求教呢,顺便看看这位高僧到底有何过人之处。南院法师沏茶招待了客人,他举起茶壶往茶杯中斟水。茶杯很小,很快就满了,可是法师却视若无睹继续倒茶。客人看见茶水源源不断地溢出来,连忙叫道:“法师,这茶杯已经满了,您再倒多少茶进去也装不下了。”法师停下手里的茶壶,回头对客人说:“早在你上门来求教之前,你对我的看法就已经定型了吧。就如同这茶杯,你的脑子里早已装满了自己的偏见和执着,如果不倒掉的话,我又要如何向你授教呢?”听了这一番话,那位教授顿时醒悟过来,于是放下了成见,向南院法师虚心请教。就如同那位教授一样,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带着既定的观念和看法行走于世呢。每个人都会形成自己独有的观念和思维,这是我们在认识世界途中的收获。但世界是变化发展的,我们每个人的观念和思想也必须跟得上时代,不断更新变化。如果墨守成规,就如同装满水的茶杯,哪怕真理就放在你面前,你的心也腾不出多余的空间去接受它了。在童年时,世界看上去似乎很简单,好人都是相貌堂堂的,而坏人绝对是一脸奸相。在这样的成见下教育长大的孩子,肯定会认为丑陋的人一定是坏心肠,相反美丽的人一定善良。在他们接触人内心之前,就用外貌先垒了一道墙,又怎么可能正确地去认识人,继而与其他人达成真正的交流呢?凡事都有两面甚至多面,孤儿无父无母,但幸福不一定比父母健在的人少;有人腰缠万贯,也不比乞丐快乐很多;纨绔子弟不一定诞生于官宦世家,大手大脚之人也可能是草根父母宠出来的……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如果你只站在一个角度去观察世界,也注定只会拥有单面的视野,永远看不到另外的风景有多么精彩。成见害人,主要在于你还未完全了解对方前就妄下结论。卢梭有句名言——人类的真正感情,不应该让成见给束缚了。成见就好比荆棘,在我们长大成人的过程中难免会遭遇到带有偏见的各种理论,以及遭遇到各种挫折,这些都会在心底埋下荆棘的种子。如果不及时清除,这些偏见会滋长壮大,遮盖你的视线,让你的视野出现偏颇。等它们根深蒂固的时候,再想拔除就难了,因为它已经贯穿了你整个思想体系;即使能去除,也难免伤筋动骨。生活是个复杂的多面体,天不是永远的蔚蓝色,地也不会永远一马平川。耗费生命累积的经验,只能证明一时的对错,不能用来衡量万世。我们不妨为心灵多腾出些空间,在对人对事时多些宽容,再多从几个角度为别人画几幅画,让自己拥有更宽广的世界。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愿意把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乔布斯 苏格拉底使哲学从天上来到人间。——西塞罗


编辑推荐

《一生受用的苏格拉底做人、做事、生活智慧》不是一本哲学著作,而是一本心灵抚慰书,将苏格拉底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结合,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智慧。《一生受用的苏格拉底做人、做事、生活智慧》紧扣生活,用一个一个智慧有趣的小故事来阐释苏格拉底的智慧,读起来既有趣味性,又发人深省。《一生受用的苏格拉底做人、做事、生活智慧》装帧精美,双色印刷,里面插有多幅精美插图。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一生受用的苏格拉底做人.做事.生活智慧 PDF格式下载



挺不错的,很受用!


这本书把真理、美德、与善良带到了日常生活中。很温暖。


书还不错!比较有启发,可以看看。


内容和章节比想象中的要少,不过还可以……


买了好多书,这是最不喜欢的一个。根本就不是我想要的。我以为里面会是苏格拉底的经典格言,然后并有举例说明。拿到书后才发现里面全是一些小故事,偶尔会有苏格拉底的名人名言,反正就是不喜欢。不值得购买


真的很一般把网络上的一些文章罗列在一起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