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智慧之光

孙新平 三秦
出版时间:

2007-9  

出版社:

三秦  

作者:

孙新平  

页数:

301  

前言

人有智犹如地有水。地缺水难长五谷园林,人乏智难有出头之日。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世界上所有的发明创造,无一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智慧对于每个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是十分重要的。智慧是人人都有而又人人都缺的东西。一个人无论他多么睿智聪明,多么富有,多么高贵,多么权大势大,也不敢说他的智慧已经够用了,不再需要增加了。同时,智慧又是一种只会给人带来益处,而不会给人带来负担的东西。增加笨人的智慧,笨人会变聪明;增加聪明人的智慧,聪明人会变得更聪明。无论笨人、聪明人,智慧的增加只能给他们带来益处,而不会成为他们的负担。从来没听说过谁被过多的智慧压得直不起腰,也没有听说过某某难以发达、富贵、成功,是因为智慧太多的缘故。从某种程度上讲,智慧比金钱财富更重要。因为智慧可以让你拥有更多的金钱,而金钱则不会让你拥有更多的智慧。中国有句古话叫“财多损志”,意思是说有些人有钱后往往把握不住自己,丧失大志,甚至误人歧途,或家庭富裕、金钱不愁的人,往往缺乏伟大的志向,甚至相当一部分富家子弟整日无所事事,花天酒地,贪酒好色,最后搞坏身体,甚至性命不保。从这一点来看,智慧确实比金钱重要,它至少可以使你保持清醒的头脑,尤其在关键时刻。既然智慧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快速增加我们的智慧呢?智者之所以智,关键在于他们独到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与众不同的行动方法。因此,跟着智者学智慧,像智者那样去思考、去行动,是快速增加我们智慧的一条捷径。古代中华民族的智慧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民族的重视。向来就有“东方的智慧,西方的技术”一说。中华民族的古典智慧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和世界的宝贵遗产,挖掘这一宝贵遗产,我们将会从中受益无穷。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民族,在漫长而灿烂的历史长河中,拥有大智慧的圣贤、伟人层出不穷,这些先哲、圣贤、智者们凭借自己的大智慧,有的开创了一代王朝;有的辅佐国君成就了令人刮目相看、名标青史的千秋伟业;有的白手起家,赚取了富甲天下、令人乍舌的财富;有的虽无显赫官爵,亦无巨额财富,但他们过着超凡脱俗、悠闲舒适、逍遥自在的生活,其著作、思想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言行。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适时也。战争最能激发人的智慧,也最有利于人才的脱颖而出。战争时期也是人类思想最活跃的时期。这是因为战争的胜负,直接关系到交战双方当权者的生死存亡,当权者为了活命和保住自己的官位,不得不重用人才,所以英雄才有用武之地。封建社会的中国,在和平年代,容易小人当道,英雄无用武之地。这是因为社会缺乏对当权者的有效监督,而贪图享乐、爱让人奉承是人的天性之一。和平年代,当权者无所事事,整天想着吃喝玩乐,莺歌燕舞,这样善于溜须拍马的小人、奴才便容易得志,人才则难以脱颖而出。春秋战国、楚汉相争、乱世三国,这三个时期是中国老百姓处于兵荒马乱、最痛苦不堪的时代。但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时代,可以说中华民族的智慧在这三个时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展现。特别春秋战国时期,更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活跃、文化交流最频繁的时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正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如《周易》、孔孟之道、《孙子兵法》、老子的《道德经》等。本书重点选择了十五位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传奇英雄,同时涉及到另外数十位其他智者的思想,他们分别来自春秋战国、楚汉相争、乱世三国这三个时代。这些人运用自己超凡的智慧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也成就了自己的辉煌人生。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杰出人物是怎样凭借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法,一步一步走向辉煌的,特别是在他们遇到困境、挫折、甚至灾难时,他们又是如何扑捉机遇和创造机会,才最终渡过难关的。我们在分析这些古代圣贤伟人时惊奇地发现,他们并非天生就是英雄、智者。他们既不像一些演义小说写得那么神秘莫测、也不像民间传说上说的那么邪乎、神奇、伟大。他们都是一个个普普通通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凡人,也有正常人的一切弱点和嗜好。从他们身上也能找到我们平常人所具有的毛病,如:爱财、好色、注重名誉、得意忘形等等。只不过与常人相比,他们志向更远大,意志更顽强,更具有吃苦和忍耐精神,更富有理性,更懂得张弛有度,因时而动,顺势而为,借势而发的道理。可喜的是,所有这些我们常人通过学习也可获得。这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像他们那样去思考、去行动。相信这些圣贤的智慧一定会对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有相当大的启迪。因为市场经济就像兵荒马乱的乱世一样,群雄并起,大家都想在竞争中获胜,因而都在尽可能多的笼络人才,以便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看起来乱糟糟的市场,但事实上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经营战略与策略。只有那些有实力、重视人才的企业能在最后获胜。所以市场经济有利于工商企业方面的人才的脱颖而出,有利于商界英雄用武。另外,市场经济又不是战争,老百姓能从市场经济的竞争中获得好处。与智者对话,能增长你的见识,与智者交流,能增加你的智慧。了解和掌握智者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法,学习智者的智慧,即使不能让我们成为像他们一样的圣贤伟人,至少对我们的思维和行动会有所启发和帮助。因为我们能否成就伟业,使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关键取决于我们智慧的多寡,取决于我们如何思考、如何行动。正确的思考(想)和行动不会产生失败的结果,当然,错误的思考(想)和行动也不会产生成功的结果。让我们像智者那样去思考、去行动吧!

内容概要

  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灾难、困境、挫折,是考验一十人素质的最佳时机。本书介绍的十五位传奇英雄分别来自春秋战国、楚汉相争、乱世三国,战争使他们的智慧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传奇英雄们在遇到困境、挫折,甚至灾难时,表现出来的超凡智慧和坚强,必将激励我们从容面对人生,克服人生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创造新的辉煌与奇迹!  这是一部解密中华古典超级智慧的力作。书中介绍的十五位传奇英雄,运用他们超凡的智慧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也成就了自己的辉煌人生。  他们有的善于洞察天下大势,顺势而为;有的善于抓机,乘时而进;有的善于借助外界势力,借势而发;有的善于用人,集众人之智,成就大业;有的善于出奇,以奇制胜;有的善于因祸为福。转败为功;有的善于使反间计,离间敌人,达到自己的目的;有的善于忍耐,在忍耐中寻找机会;有的放弃虚名,务实求真,创立伟业;有的功成身退,青史留名;有的弃政从商,成为巨富;有的则集几种智慧类型于一身。  品味书中传奇英雄的智慧,可以使我们的智慧得多迅速增长!丰富的智慧必将使我们的人生更加幸福,生命更扣精彩,事业更加辉煌!

作者简介

孙新平,生于196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1997年下海创业,成功创办并经营过一家小公司。在掘得第一桶金后,于2004年出版了励志管理类书《你绝对可以更有钱——白手起家的10大方法》,目前一些培训机构已将该书作为其培训教材。多次应邀为大学生作励志创业方面的报告,2004年5月应邀做客陕西电视台,与观众讨论《理想与现实》,后又应邀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与听众畅谈创业之道。曾为多家中小企业作过策划。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立政明法 富国强兵——管子一 管鲍之交 古今罕有二 管子相齐 鲍子之力三 治国有方 齐桓称霸四 临终荐才 不徇私情管子对我们今人的启示第二章 兵法鼻祖 功成身退——孙子一 少年立志 研究兵法二 辅佐吴王 成就大业三 功成身退 归隐山林孙子对我们今人的启示第三章 君子报仇 十年不晚——伍子胥一 父兄遇难 四处逃命二 屈身仕吴 等待时机三 终报强仇 心愿已了四 功成不退 悲惨结局伍子胥对我们今人的启示第四章 做官位极人臣 经商富甲天下——范蠡一 兵败不弃主 与君共患难二 定计灭强吴 越王终称霸三 不贪恋权位 弃政却从商范蠡对我们令人的启示第五章 合纵抗秦 青史留名——苏秦一 发奋苦读 游说列国二 六国合纵 对抗强秦三 一代名士 死于非命苏秦对我们今人的启示第六章 远交近攻 蚕食诸侯——范雎一 蒙冤受辱 死里逃生二 秦国避祸 寻找时机三 面见秦王 雄才初显四 功成身退 安享晚年★范雎对我们今人的启示第七章 辅佐秦皇 一统华夏——李斯一 师从荀卿 立志成名二 投靠秦国 借势而发三 辅佐秦皇 一统华夏李斯对我们今人的启示第八章 用人有道 以弱胜强——刘邦一 豁达大度 善结人心二 以退为进 忍辱求全三 善纳忠言 终成一统刘邦对我们今人的启示第九章 临机应变 权衡自保——陈平一 投靠项羽 难得重用二 弃暗投明 跟随刘邦三 频出奇谋 终定天下四 权衡自保 卒诛诸吕陈平对我们令人的启示第十章 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韩信一 自幼家贫 命运坎坷二 弃暗投明 终得重用三 居功至伟 死于非命韩信对我们今人的启示第十一章 智慧之神 人臣楷模——诸葛亮一 澄清史实 还原真相二 赤壁之战 初显才华三 收取西川 再显才华四 南征北伐 累死沙场诸葛亮对我们今人的启示第十二章 不屈不挠 终成霸业——刘备一 身处底层 立志成名二 挫败连连 从不气馁三 贤才辅佐 成都称帝四 义气用事 酿成大错刘备对我们今人的启示第十三章 足智多谋 唯才是举——曹操一 行刺董卓 事败兴兵二 保驾勤王 抢占先机三 爱才如命 唯才是举四 剿灭袁绍 平定北方五 三足鼎立 心愿难遂曹操对我们令人的启示第十四章 务实求真 称霸江东——孙策一 出身名门 寄人篱下二 玉玺为质 借兵立业三 称霸江东 英年早逝孙策对我们今人的启示第十五章 老谋深算 忍字当先——司马懿一 身处下层 苦练内功二 不失时机 显露才华三 忍而不发 以守为攻四 一忍再忍 终于如愿司马懿对我们今人的启示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立政明法 富国强兵——管子管子作为我国春秋初期最伟大、最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他的思想具有明显的原创性和开拓性。因为在他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尚未真正形成,一切都处于空白,所以他的思想就显得尤为宝贵。同时管子又是法家思想的奠基人,早在2500多年前就提出了“立政明法,富国强兵”、“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治国之道,贵在富民。民富易治,民贫难治”等一系列观点。这与唯物主义的“物质决定意识”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与其他古代智者相比,管子的思想对我们今人指导性更强。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不仅在于他有一套切实可行成功之道,还在于他遇到困难、挫折时的积极态度。管仲的成功,还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他对人性的理解和把握。他的一切决定和思想都是在充分理解人性、尊重人性、顺应人性的基础上做出的。然而管子最终功成名就,与他结交了鲍叔牙这样一个朋友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他本人足智多谋、他的随机应变、他的不拘泥于常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没有鲍叔牙,就没有管子的成功。下面几个故事可以说明鲍叔牙对管子成名的作用,也可以看出管子智慧的出类拔萃。

后记

本书对十五位中华古典传奇英雄的智慧进行了解密,他们虽然不能代表中华智慧的全部,但也基本涵盖了人类智慧的基本类型。他们有的善于洞察天下大势,顺势而为;有的善于抓住时机,乘时而进;有的善于借助外界的势力,借势而发;有的善于用人,集众人之智,成就大业;有的善于出奇,以奇制胜;有的善于因祸为福,转败为功;有的善于使反间计,离间敌人。达到自己的目的;有的善于忍耐,在忍耐中寻找机会;有的放弃虚名,务实求真,创立伟业;有的功成身退,青史留名;有的弃政从商,成为巨富;有的则集几种智慧类型于一身。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启迪。当然,他们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毛病,有的甚至让人无法容忍,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智慧的光辉。事实上,如果按照传统、世俗的评价人的标准,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根本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好人,甚至千百年来被看成是坏人、奸臣、反复无常的小人、无赖、不务正业等等,但他们成就的伟业,对社会的推进,是那些所谓的好人、忠臣、君子、先进、专务正业等辈们永远也望尘莫及的。陈平、刘邦、曹操、苏秦、张仪等,青少年时期皆被看作不务正业;曹操被骂为奸臣,千百年来的戏曲舞台上,都是白脸坏蛋;陈平被看成是反复无常的小人,诬蔑其行为上有污点,有一个京剧戏曲名为《陈平盗嫂》,就是诬蔑陈平的;刘邦被说成是贪酒好色的无赖、小混混、流氓;苏秦被骂成是卖主求荣的奸臣;伍子胥王命不遵,父命不奉,被认为不忠不孝;管仲经商时期骗鲍叔牙,射伤公子小白人中,被认为无君子之行等。然而,他们都成就了超凡的伟业,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相反,有勇无谋,不珍惜人才,自恃才高,匹夫之勇,嗜杀成性,打了败仗,死于非命的项羽,千百年来倒被当作英雄豪杰,一再传颂。难道成功了的,该受到贬斥,而失败了的。倒该受到称颂吗?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千百年来,我们对好孩子、坏孩子,好人、坏人,奸臣、忠臣的评判标准是否出了问题,我们是否不应该再以世俗的标准来评判人。什么样的人应该算作好人、优秀、先进呢?到底何谓务正业?陈平、苏秦、张仪、管仲等辈,他们善务天下大势,算不算务正业?刘邦豁达大度,善结人心,算不算善于务人?曹操喜欢天下豪杰,算不算善于务人?我觉得,他们不仅应该被认为是务正业,而且是最大的务正业。然而一般凡夫俗子根本无法理解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因而一味贬低他们。善务人者成大事,善务势者立大功,正是这些人功成名就的原因所在。所以,假若你的思想、行为受到了人们,甚至相当一部分人的非议、指责,切不可轻易动摇,也许你仍然是正确的。千万不要在乎别人如何评价你,干你自已经过深思熟虑、冷静分析、认为正确、你又十分想干的事,你就有机会成功。如果老在意别人的说三道四,在乎那些陈规陋俗、繁文缛节、条条框框,你将寸步难行。当然,如果经过一段时间和实践检验,确实证明你当初的想法、行动有不妥当的地方,你也不能过于固执,必须尽快作出调整。自古天才、奇才、有非凡才能、足智多谋的人,往往都有这样或那样令常人(世俗的一般人)难以容忍的毛病,如曹操、刘邦、管仲、陈平等,莫不有这样那样的毛病。而无超凡才能的一般人,往往唯唯诺诺,遵规守法,谨小慎微,惟命是从,按常规办事,从不越雷池半步,这样的人似乎满身都是优点,几乎没有缺点,甚至年年当模范、岁岁当先进,但他们是绝难成大事的。才能越强的人,往往毛病也越多。世俗的观点、传统的评判标准,会扼杀许多天才,使许多真正的英雄千百年来蒙冤受屈。事实上,历史上的是是非非,历史人物的千秋功过,又有多少人能说得清呢?因此,对本书介绍的十五位传奇英雄,不必过于吹毛求疵,你只需看看他们的智慧是否能启迪你本人的智慧,是否有助于你本人智慧的提高,而不必在乎世俗观念对他们的不公正评价。


编辑推荐

《智慧之光》是一部解密中华古典超级智慧的力作。书中介绍的十五位传奇英雄,运用他们超凡的智慧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也成就了自己的辉煌人生。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智慧之光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借用了亚斯贝斯之名,还可以!


中国古代的名人事迹,长知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