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约翰·克里斯托夫(上下册)

(法) 罗曼·罗兰 著 三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  

出版社:

三秦出版社  

作者:

(法) 罗曼·罗兰 著  

页数:

329  

译者:

许渊冲  

Tag标签:

无  

前言

六十年前,我读傅雷译《约翰·克里斯托夫》,欣喜若狂;六十年后,我读许渊冲译《约翰·克里斯托夫》,喜出望外。克利斯朵夫是我的老朋友,克里斯托夫是我的新朋友。温故知新,心心相印。傅雷生于1908年,比我大十岁;许渊冲生于1921年,比我小三岁。我和许渊冲是西南联大同学,他在外文系,我在数学系。当年我们发黑如漆,风华正茂;如今我们白发苍苍,饱经沧桑。我们都到了所谓耄耋之年。可喜的是我们都有一颗年轻不老的赤子之心。我读过他译的《追忆逝水年华》和《诗书人生》,译得很精彩,我很喜欢。傅雷的全译本出版于1946年。傅雷时年三十八岁。我至今还保存着上海骆驼书店出版的1948年的版本。许渊冲的译本出版于2000年。他已是一个年近八十的老人了。为什么《约翰·克里斯托夫》有这么大的魅力,成为全世界热爱和平、热爱真理的人们的朋友?罗曼-罗兰在此书的后序中说“友爱是这部作品的源头活水,从绝望中却流出了英雄主义精神的长江大河。”“我把这本不是不朽的书献给一切不是不朽的人,书中的呼声要说的是‘兄弟们,互相亲近吧,忘记我们的分歧,思考我们不得不共同对付的苦难吧!我们之间没有敌人,没有坏人,只有可怜的人而我们唯一持久的幸福是互相了解,以便达到互爱的目的:智慧和爱,这是在我们生前与死后的两个无底深渊之间,能淹没黑夜的唯一光明。'”“《约翰·克里斯托夫》永远是新生一代的战友。《约翰·克里斯托夫》一直是全世界英勇斗争、受苦受难取得胜利的自由男女'的兄弟。”罗大冈在傅雷译的《约翰·克里斯托夫》1980年版的译本序言中指出:“《约翰·克里斯托夫》最根本的、总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约翰·克里斯托夫》无可怀疑的现实主义价值,主要就在于作者以高度的艺术手段表现了这种战斗的人道主义。”

内容概要

  《约翰·克里斯托夫(青少版)(上下册)》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最杰出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一位名叫约翰·克里斯托夫的德国音乐天才与自身、与艺术以及与社会斗争的一生,刻画了一位充满矛盾和不协调的性格、满怀生命热情却屡遭敌对世界误解的艺术家形象,反映了一代具有入文理想、追求光明与自由的知识分子艰难的成长历程。小说展现了广阔的社会图景,对为人类正义事业而奋斗的普通人民作了热情洋溢的歌颂,其别开生面地将音乐渗透到作品的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之中,赋予小说交响般的乐思、情绪和节奏,开创了文学史上音乐小说的先河。

作者简介

作者:(法国)罗曼·罗兰 译者:许渊冲 合著者:许光锐罗曼·罗兰(1866-1944),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史学家、社会活动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戏剧、小说、传记、音乐史论著和散文等,其艺术成就主要在于用豪爽质朴的文笔,刻画了在时代风浪中为追求正义、光明而奋勇前进的知识分子形象。他是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作家.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了不屈的斗争。其主要作品有:戏剧《信仰悲剧》和《革命戏剧》,传记《名人传》.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托夫》、《母与子》,散文集《心灵历程》等。其中,《约翰·克里斯托夫》代表了罗曼·罗兰一生创作的主要成就。许渊冲,1921年生于江西南昌,1938年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1941-1942年任美国志愿空军翻译,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后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文学研究所,1950年获得巴黎大学文学研究生文凭。1983年以来在北京大学任文学翻译教授。译作有《一切为了爱情》、《昆廷·杜沃德》、《飞马腾空》、《雨果戏剧选》、《红与黑》、《人生的开始》、《包法利夫人》、《约翰-克里斯托夫》等。《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等誉许为“诗译英法唯一人”。

书籍目录

第一卷 黎明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第一卷 清晨第一部 约翰·米歇尔之死第二部 奥托第三部 蜜娜第三卷 青春第一部 于莱之家第二部 莎冰第三部 阿达第四卷反抗第一部 流沙第二部 失落第三部 解脱第五卷 市场第一部第二部第六卷 安东妮蒂献给母亲第七卷 楼中第一部第二部第八卷 女友旅途的终点第九卷 燃荆第一部第二部第十卷 新生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别了,约翰·克里斯托夫后序

章节摘录

插图:克里斯托夫把信读了四遍,才没有停留在字面上,而是懂得了她的意思。他把信放在枕头下面,时时刻刻用手去摸,唯恐把信丢了。一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幸福感流遍了他的全身。他一觉就睡到了第二天。蜜娜对他忠诚的思想弥漫在他周围。他开始给她写回信;但他不敢放任自己的感情,他不能够有什么说什么;这可难倒了他,也苦了他。他费了杀鸡的力气,用些规规矩矩的客套话来掩饰他的爱情,其实他特别不擅(shan)长这套辞令,结果显得其笨无比,非常可笑。信一寄走,他就等着蜜娜的回信,生活只是等待。等得不耐烦了,他就去散步、看书。其实他心里只想蜜娜,口里像神经病似的反复念叨她的名字:他把名字当偶像崇拜,口袋里老带着一本莱辛的书,因为书中也有个“蜜娜”。蜜娜再三劝他用功,好使她也出名。这种天真的虚荣心使他感动,表明她对他的信任。为了满足她的要求,他决定写一部作品,不但是名义上献给她,实际上也是为她而写的。他写了一首单簧管弦乐五重奏。第一部是青春的希望和欲望之歌;最后一部是情人的诙谐曲,其中穿插了克里斯托夫有点粗野的幽默。但作品的重点在第二部“小广板”,克里斯托夫在其中描写了一个热情而淳朴的心灵,那就是,或者应该是蜜娜的形象。他在幻想中感到情人的生命掌握在他手里,快活得都发抖了。但等到曲子一作完,他又发现自己形单影只,甚至比以前更加孤独,更加疲倦;他忽然想起,自从他给蜜娜写信后,已有两个星期没有得到她的回信了。

后记

《约翰·克里斯托夫》就要进入他的30年代了。自从问世以来,他已经取得了进展。记得有一个作家,亲切友好,一般说来眼光敏锐,曾经俯身看着这贫寒的摇篮,预言这本书走不出十几个熟人的圈子。今天,他已经横冲直撞,走遍了全世界,几乎会说各国的语言。在他穿着奇装异服、周游世界回来的时候,他的生父30年来也在人生崎岖的小道上践踏了多少野草闲花,几乎认不出他的孩子了。因此,请允许我回忆一下,他小时候在我怀里是个什么样子,他是在什么情况之下来到世界上的。《约翰·克里斯托夫》的构思费了我20多年的时间。第一次打主意是1890年春天在罗马的时候。最后的文字是1912年6月落笔的。其实,这本书超越了这个期限。因为我还找到了1888年的草稿。那时,我只是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前10年(1890-1900)是漫长的酝酿期,是我张开眼睛沉思幻想的一个梦,那时我还在写其他作品:头4部革命剧(《七月十四》、《丹东》、《群狼》、《理性的胜利》),“信仰的悲剧”(《圣路易》、《亚尔特》),大众剧等。早在我开始决定写这本书之前,大量的情节和主要人物的轮廓已经呈现:克里斯托夫自1890年起,葛拉齐亚自1897年起,《燃荆》中的安娜在1902年画出了整个形象,奥利维和安东妮蒂是在1901-1902年,克里斯托夫之死是在1903年(比我开始写《黎明》第一行还早一个月)。

媒体关注与评论

《约翰·克里斯托夫》是20世纪成就最的小说作品。  ——(法) 爱德蒙·高斯《约翰·克里斯托夫》是一首长篇叙事诗。  ——(苏联) 高尔基


编辑推荐

《约翰·克里斯托夫(青少版册)(上下)》:20世纪成就最高的小说作品之一。阅读《约翰·克里斯托夫(青少版)(上下册)》最大的收获是为理想而奋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约翰·克里斯托夫(上下册)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