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学画宋画花鸟

马景芝,李晓明 杨柳青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杨柳青  

作者:

马景芝,李晓明  

页数:

30  

Tag标签:

无  

前言

  中国绘画艺术发展至北宋时,各种技法、画种业已成熟,高手辈出,画风迭变,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身为一国之君的徽宗赵佶酷爱书画,最大限度地使用权力,广修《画谱》,遍寻全国名作;设“画学”开科纳士,赐画工以官职,极大地激发了画家们的创作热情。涌现出大批杰出的画家,对绘画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他倡导深入体察生活,对自然生物的不同规律细加观察,严谨写实的构图,细腻、工致、典雅的描绘,被世人誉称“宣和体”。他的作品有精细艳丽,极富皇家情调的,如《瑞鹤图》和《五色鹦鹉图》等;又有以水墨渲染,不求色彩,崇尚清淡的,如《柳鸭芦雁图》、《斗鹦鹉图》等。  赵佶的《芙蓉锦鸡图》描绘的是一只羽翼斑斓的锦鸡落在芙蓉花枝上,回首仰望双蝶的情景。画面用色富丽,笔法细腻,为院体代表作。他的《竹禽图》绘崖石边两枝翠竹横斜而出,一对山鸟栖于枝上,用笔精巧细腻。竹叶用石绿渲染,色彩明亮,而枝干的墨线则完全被染去,形成没骨的效果。禽鸟的刻画就更为细致,与崖石的粗拙形成鲜明对比,有粗放拙朴的趣味。  崔白和赵昌,能够突破“院体”画的束缚,始终追求客观写实的清纯。现存崔白的《双喜戏兔图》和赵昌的《蛱蝶图》就是明证。在宫廷画院之外,还有一股虽不占主导地位,但对后世颇有影响的潮流,那就是以北宋文同、苏轼的墨竹,南宋扬无咎的墨梅,以及郑思肖的兰花等为代表的不再强调踏实于写生,而是强调借物抒情的花鸟画。为后来的文人画奠定了基础。

内容概要

虽然是同一封建政权在地域上的南北承接,但其于绘画史则有着风吹草动然不同的文化隐喻。花鸟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在宋代迅速成熟,特别是翰林图画院的兴起,成就了中国古典写实风格淡出中国绘画史主流;其次,在技法形态上,南宋绘画因时而变,不再迷恋写实义风格带来的完美视觉享受,转向诗化意境和文人化个人情感表达的诉求,完成了后续文人画发展所必需的技法铺垫。 本书是关于解析宋画花鸟画的技法专册。

作者简介

马景芝,1960年生于河北省清苑县。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学画宋画花鸟 PDF格式下载



图文并茂,特色鲜明,既有原作,又有高仿临摹,宋画流程尽收眼底。是一套值得拥有的教课书。


这书很好,里面有画的箱子步骤,很适合初学者。


很不错,很适合初学者,有一定基础的建议看宋元原画。


很喜欢这本书,但是运输外包装还是需要改善,可以把这类大书卷起来打包,把绘画类的书折了感觉不太好。


小孩画画用的,这本还是挺合适的。


这书好大啊


本来是呀买水墨画的,但是回来后发现是工笔画,还是不错的书


画册比较薄,只选了15幅比较有代表性的画作小品,其中有2幅是赵佶的,有步骤说明,稍微简单些,适合入门者临摹。


可作小图,步骤详细


里面有染色步骤和原画的白描图。初学者可以用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