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移民
2011-8
上海文化出版社
晋永权
236
无
本书主要内容简介:异乡人、了无痕迹、沉默面容、情绪像粉尘一样、班船时光、巫山之夜、云安氤氲、云阳弃、巴东笑颜、秭归不归等。
晋永权,1967年生于安徽淮南,199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为(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主任,2000至2005年间,多次前往长江三峡库区及黄河沿岸,拍摄移民生活,系列摄影作品“傩”,“出三峡记”等曾在国内外多家艺术机构展出,出版有:《最后的汉族》(2001,中央编译出版社,合著),《出三峡记》(2006,北京三联书店),《红旗照相馆:1956-1959年中国摄影争辩》(2009,金城出版社)等。
上部:长江
异乡人
附:出三峡记
了无痕迹
附:到上海去
沉默面容
情绪像粉尘一样
班船时光
附:移民镇上的婚礼
巫山之夜
云安氤氲
附:云安古镇:年历史倒计时
云阳弃
巴东笑颜
秭归不归
附:三峡清库
万州沉没
面朝古风
附:三峡移民年外迁回望
下部:黄河
沙漠之城:消逝的内蒙古陶井移民区
一封信
一份救济申请书
一份谈话纪要
一张通告
一篇内参
一篇报道
一份年月移民材料的文本分析
回到黄河
陕西“黄河三门峡库区返库移民总指挥”刘怀荣访谈
当更远处的沙尘暴来临
甘肃民勤生态移民案例比照
第一次从那里乘坐班船时,我就惊讶于还没上船,怎么就有人对我大吼一声,让我站到一边去。后来询问同船的人才明白,人家长期守在码头,什么样的人没见过,看你衣着行李面相哪儿都不像本地人,而我一直以为自己混迹其中,不可能被识别呢! 我不是一个普通的游客,我是来看三峡库区移民的,自然要与本地人在一起,感受感受他们的生活,而不能去乘坐专门为外地游客开行的什么走走停停的游船。虽然在此之前,我没到过小三峡,更没到过小小三峡,我也想赶在蓄水前顺便来这里看看。 所有的当地人都上了船,我还是被拦在那里,持票也上不去,情急之下,我掏出自己从报社开出的介绍信,抬头赫然写着“重庆市人民政府、湖北省人民政府”字样,内容是要求沿江各地各级相关部门协助三峡移民工作采访,鲜红的公章盖在“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上面,并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表情,告知对方自己公务在身,不得耽搁。毕竟是在码头上混的人,见多识广,大多明白请神容易送神难这条古训,于是客客气气一招手,声调降下许多:上船吧!末了真还不忘做出替我拎行李的假动作,再附带着对船工喊上一句:开稳点儿! 这次旅行,我认识了开船的船老大刘世杰一家。参加了他的婚礼,第二年再来时,还在他家吃过饭。坐上船时,电话就打到了家里。附:移民镇上的婚礼。 ……
无
我认识《江河移民》的作者晋永权老师快十年了。
每次从贵阳到北京拜访他,都很巧的遇到他在吭哧吭哧的写书。不经意,十年过来,这已经是我拥有的署名“晋永权”的第四本书了。更巧的是,《江河移民》成书前,我在《中国青年报》实习一阵子,书中的某些章节是看着晋老师敲出来的。
晋老师告诉我,因为这是应出版社的要求而作的作品回顾集子,大部分照片的内容其实都已经发表过了。但是,较真的晋老师在梳理往事的时候,保持着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好习惯——用当下的新眼光去回顾过去。让我这个老读者翻看时,也能看到新鲜的内容。
《江河移民》中,长江移民部分的大多数图片在《出三峡记》里已经发表过,不再赘述。文字部分有在《出三峡记》发表过的,也有新近补充的,我比较喜欢这些新内容。相比以前的说明,它们经过了时间的沉淀,表达更加从容了,还有些趣味。
而黄河移民部分,第一次看到晋老师讲了很多年的民勤,颇有些意外。那些画面仿佛见过,熟悉的不是场景,而是荒凉,漂泊的荒凉。当这些被拍摄者或是迫于生计,或是响应政策号召,背井离乡。照片里,离愁,是最常见的情绪。这对于我们这样希望高飞、功利心盛的都市人来说,有时候,是不被理解的。“到一个更好的地方去!”“生活在别处”我,我的朋友,我的朋友的朋友,选择南下,北漂的人太多了。他们都过得不错。为什么还要对着一个只有江,只有河,只有风沙,只有干旱,只有荒芜的故乡落泪。
其实,我当然也是明白的。长江边的移民也好,黄河边的移民也好,他们都知道,这个不那么华丽的故乡,可能再也回不去了。所以,这离愁,刻骨铭心。
讽刺的是,在这次实习后,清明节,我错过了回到安徽老家祭拜的机会,仿佛自己那个从未去过的故乡也是我回不去的。尽管连续好几年,我从来不曾想跟着父辈回去。
遗憾的是,与当下众多如雨后春笋般出版的摄影画册相比,《江河移民》的编排和印刷出来的阅读愉悦感不太好,一页一图的结构,看久了有点单调,画质略有些模糊,完全没有看到原片时的那种震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