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我的科学生涯

黄慧鸣 编 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1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作者:

黄慧鸣 编  

页数:

305  

内容概要

  《我的科学生涯》记载的是44位老中青科学家的科学生涯。这44位院士和科学工作者,用各自独特的视角,将他们自己的学术见解和人生体悟娓娓道来。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这些科学家们各自有着怎样的成长历程,他们为事业付出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劳动的同时,有着怎样的喜怒哀乐。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精到的学术经验和平实的人格风范,构成《我的科学生涯》的精神内核,读者当能从中得到厚重的收获。

作者简介

  华仁长,研究员,长期从事科技领域的管理与领导工作。中共上海市委委员,上海市人大常委,原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党组书记、常务副院长;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浦东科技园建设工程指挥部总指挥。  严建平,从事新闻工作30年,现为新民晚报副总编辑,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先后获得上海首届韬奋新闻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等荣誉。著有文集《夜光常满杯>等。

书籍目录

严东生 我和闪烁晶体的神奇缘分蒋锡夔 理想之星永远照耀我的命运尹文英 倾注毕生精力研究原尾虫汤定元 漫漫海外求学路拳拳报国赤子心褚君浩 有好奇心、求知欲,有追求真理勇气陈桂林 我和风云气象卫星的不解之缘龚惠兴 为中国气象卫星装“眼睛”邹世昌 两弹一星”与集成电路研制朱振才 第一次释放了伴飞卫星陆卫 最好的研究条件都为年轻人创造干福熹 和玻璃打一辈子交道郭景坤 用我微弱的光为国家再做点什么宋力昕 要做好科学研究,首先要做好人温兆银 为城市开源节流的钠硫电池沈文庆 为核物理科学毕生付出不后悔卜智勇 用新技术为地震灾区架设无线网络徐元森 追随时代需求,科研亦无界限刘新垣 生命不息,誓与肿瘤顽症战斗不止叶叔华 从“世界时”走向“深空探测”匡定波 给“风云”卫星一双明亮的“眼睛”洪茂椿 十年磨一剑,跨越纳米王国的门槛沈学础 潜心于奇妙的物理世界 沈允钢 一生痴迷光合作用的研究丁光生 让美国首次仿制中国人发明的药谢毓元 在瓶瓶罐罐中收获人生沈志强 科学是充满魅力的“黑洞”董显林 这一路,那些大师影响着我袁承业 科学研究的灵魂是创新王恩多 好奇心与童心让我充满活力戴立信 求实治学豁达做人徐洪杰 十五年执著,为了建成世界一流光源王建宇 年艰辛只为“中国第一幅立体月球图”金国章 汗水机遇理念金善炜 为传统中药现代化尽一分力韩济生 用科学理论揭示针灸镇痛治疗原理朱民才 从沙盘写字到挑战太空唐歌实 为航天器轨控精度毫厘必争江东亮 从陶瓷开始的科学生涯叶大年 科学研究的本质在于创新沈自尹 毕生从事中医科学内涵的发掘与研究徐匡迪 名师的教诲和点拨,令我受益终身江元生 不管境况如何,都要有志气、明是非李家治 中国古代陶瓷研究的学问真多杜祥琬 “享受辽阔”是我的人生感悟……

章节摘录

  放弃博士学位,回国投入工作  移民局的办事员一开头就问我:“共产主义好还是资本主义好?”我说,我是学科学的,不懂什么主义。  在芝加哥的两年多,我看到了不少香港寄来的共产党方面的著作。新中国成立后,哥哥每月一次把《人民日报》寄给我。据报道,国内社会秩序迅速恢复正常,各地都在进行各种建设。看到这些我很激动,想尽快把学位拿到后回国。  1950年年底,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了。我经常会买《纽约时报》,因为它登载的战争消息最详细。当我看到志愿军把美军从鸭绿江畔赶回到三八线,心里很兴奋。跑到实验室时,可能脸上还有着笑容,一位同事开玩笑说:“今天你高兴了,你们打了胜仗了。”虽然是说笑,但我听了觉得十分尴尬,心想如果战争扩大,这种环境可怎么呆下去呢?  那段时间,我开始思考回国的问题。我为什么要留在美国?论文做完有什么意义呢?博士学位对我有什么用呢?最终,我决定趁还可以通行的时候回国。我订好了1951年5月10日离开旧金山的船票。  我按规定在3月底去移民局办理护照延期,移民局的办事员一开头就问我:“共产主义好还是资本主义好?”我说,我是学科学的,不懂什么主义。他解释说:“国民党与美国是资本主义,现在中国大陆是共产主义。“我说:“如果国民党是资本主义,那我宁愿是共产主义。”他接着问:“美国就是资本主义,不是很好吗?”我说:“美国有许多很好的地方,我来美国是为了学科学而来。”他忽然冷笑:“我知道你们中国人都想赚美元。”听闻此言我很气愤,大声对他说:“是有个别中国人想留下赚钱,但大多数人不是。我就是要回国的。”他以为抓住了我的把柄,说:“你这话是否作准,我要记录下来。”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我的科学生涯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