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上海方言

钱乃荣 文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08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作者:

钱乃荣  

页数:

272  

Tag标签:

无  

前言

  在中国所有的城市中,没有也不可能有两个城市是完全相同的,每个 城市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个性。上海,无论是城市的形成过程、发展道路, 还是外观风貌、人文内蕴,抑或是民间风俗习惯等,都有鲜明的特点和个 性,有些方面还颇具奇光异彩! 如果要我用一个字来形容上海这座城市,我以为唯独一个“海”字, 别无选择。 上海是海。据研究表明,今上海市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市中心地区 ,在六千多年以前,尚是汪洋一片。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江的奔流不息, 大海的潮涨潮落,渐渐淤积成了新的陆地,以打鱼为生的先民们开始来这 一带活动。滩涂湿地渐长,围海造地渐移,渔民顺势东进,于是出现了叫 上海浦、下海浦的两个小渔村,由此迅速发展起来。到南宋咸淳三年(1267 年),在今小东门十六铺岸边形成集镇,称上海镇。后于1292年正式设置上 海县,县署就在今老城厢内的旧校场路上。一个新兴的中国滨海城市就这 样开始崛起。所以我认为,上海可以说是一座水城,上海是因水而生,因 水而兴,水是上海的血脉,水是上海的精灵。直至今日,上海的地名、路 名依旧多有滩、渡、浜、泾、汇、河、桥、塘、浦、湾……这都在向人们 证明,是水造就了上海这座城市。 海洋是美丽而壮观的。约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70.8%是海洋水面,如 果称地球为“水球”也不无道理。海洋是广阔而有边的,是深而可测的。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 资源的宝库……任你怎样为之赞美都不会过分。 海在洋的边缘,临近大陆,便于和人类亲密接触。我国的万里海疆, 美丽而且富饶,被誉为能量的源泉、天然的鱼仓、盐类的故乡,孕育着宇 宙的精华,激荡着生命的活力……任你怎样为之歌唱都不会尽兴。 上海是海。是襟江连海的不息水流造就了上海,更是水滋养了上海, 使这座城市孕育了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为主要特征的海派文化。可以说 ,没有水就没有上海,就没有这座迅速崛起的滨海城市。没有海派文化的 积极作用,也就没有上海的迅速崛起和繁荣发达。今后,上海的发展还要 继续做好这篇水文章,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点! 上海是海。上海人来自五湖四海,是中国最大的移民城市,是典型的 近代崛起的新兴城市,不同于在传统城市基础上长期自然形成的古老城市 。1843年开埠以前,上海人口只有20多77,经过百年的发展,人口猛增到 500多万。据1950年的统计,上海本地原住民只占上海总人口的15%,移民 则高达85%。上海的移民,国内的大都来自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 东,国际的虽来自近四十个国家,但主要来自英、法、美、日、德、俄, 其数量最多时高达15万人。在一个多世纪中,上海大规模的国内移民潮有 如下几次: 太平天国期间,从1855年到1865年,上海人口一下子净增了11万。 抗日战争时期,特别是孤岛期间,仅4年时间,上海人口净增了78万。 解放战争期间,三年左右,上海人口净增了208万,增势之猛,世界罕 见。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产生了新一波移民潮,人口增长势头也很猛,现 在户籍人口已经超过1800万,此外,还有外来务工人员600万。每年春运高 峰,车站码头人山人海、人流如潮,是上海一道独特的风景。 上海是海。上海的建筑素有万国博览会之美誉,现在是越来越名副其 实了。有人说建筑是城市的象征,是城市文化的载体;也有人说建筑是凝 固的音乐,是城市的表情。依我看,上海的城市建筑是海派文化的外在形 象体现,无论是富有上海特色的石库门里弄房屋,还是按照欧美风格设计 建造的各式各样的建筑,包括集中于南京路外滩的建筑群,和分布于各区 的多姿多彩的别墅洋楼,诸如文艺复兴式、哥特式、巴洛克式、古典主义 式……现已列入重点保护的优秀历史建筑就达300多处,或者是后来建造的 如原中苏友好大厦等,都在向人们无声地讲述着丰富而生动的历史人文故 事,演奏着上海社会发展进步史上的一个个乐章。 上海是海。上海人讲话多有南腔北调,还有洋腔洋调。中国地域广阔 ,方言土语十分丰富。56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上海这个迅速崛起 的移民城市,人口的多元化,自然带来了语言的多样化,中国各地方言和 世界各国的语言大都能在上海听到。 上海是海。上海人的饮食,可谓多滋多味,菜系林立,风味各异,川 帮、广帮、闽帮、徽帮、本帮……应有尽有;西菜、俄菜、日本菜、印度 菜……数不胜数。 上海是海。上海的戏剧舞台百花争艳,京剧、昆剧、越剧、沪剧、淮 剧、歌剧、舞剧……剧种之多,阵容之齐,在国内数一数二,在国际堪称 少有。浙江嵊县土生土长的越剧在上海生根开花,走向全国;而上海土生 土长的沪剧则别具一格地将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王尔德的《 少奶奶的扇子》改编成功…… 上海确实就是海! 海派文化姓海。 海派文化不等于全部上海文化,而是上海文化独特性的集中表现。 姓海的海派文化,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中华文化是我们中华民 族之魂。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就像一棵根深叶茂、顶天立地的 大树,巍然屹立,万古长青,枝繁叶茂,这树的主干在北京,树根深扎国 土,树枝则是伸向祖国各地各民族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一种说法耐 人寻味:看中华文化五千年要到西安去,看中华文化两千年要到北京去, 看近百年来中华文化发展要到上海去。当然,比喻总是蹩脚的。 姓海的海派文化,是伴随着上海这座典型的移民城市的崛起而形成和 发展的,来自江苏、浙江、安徽、广东、福建……的移民带来了当地的民 族民间文化,在上海相互影响,有的彼此融合,有的相互排斥,有的自然 淘汰,经久磨合而逐渐形成新的文化形态。因此,海派文化是吸纳了国内 各地民间文化精华,孵化生成具有鲜明上海地方特色和个性的独特文化。 姓海的海派文化,是受世界文化特别是受西方文化影响最多的中国地 域文化。1843年上海开埠以后,西学东渐,海派崛起,云蒸霞蔚,日趋明 显。随着西方物质文明的输入,如1865年10月18日在南京路点亮第一盏煤 气灯,从此上海有了“不夜城”之名,1881年英商自来水公司成立,次年 在虹口铺设水管,开始供水……东西方人与人、文化与文化整体接触,尤 其是租界上“华洋杂处”、“文化混合”,虽然于我们是一种无可奈何的 选择,但客观上却是引进西方文化早而且多,使上海成了“近代化最成功 的地方,市民文化最强大的城市”,往往统领风气之先。 姓海的海派文化,是随着上海发展而发展的,是客观存在,有客观规 律,我以为大体可分为这样几个时期: 萌芽时期:1843年上海开埠以前,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吴越文化,为 海派文化提供了基础,开始孕育海派文化。 成长时期:1843-1949年期间,特别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八面 来风”似的国内外移民,哺育了海派文化的成长。 转折时期:这又可以分为两段:1949-1965年间,建国以后,定都北京 ,商务印书馆等文化单位迁往北京,以郭沫若、茅盾、叶圣陶、夏衍、曹 禺为代表的上海文坛骁将率队陆续迁居北京,上海在电影、文学、戏剧等 诸多方面不再是中国的文化中心,这是很正常的转移。上海虽然不再是中 国的文化中心了,但文化基础很好,依然作用不小,有些方面如电影、小 说在全国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这也给海派文化带来了新化,包括海派文化 ,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罄竹难书。 成熟时期:1976年,笼罩祖国天空的阴霾一举扫去,阳光重新普照大 地,结束长达十年的浩劫,开始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新时期,在全中国范 围对“文革”进行反思,进行平反冤假错案,逐步恢复正常的文化活动。 上海以话剧《于无声处》和小说《伤痕》为起点,海派文化开始新的阶段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上海再次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 心,海派文化重新焕发青春,健康发展,在新的基础上正在走向成熟。 当前,海派文化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存在这样那样前进和发展过 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和弱点,这是要引起重视并认真对待的。 姓海的海派文化,有哪些基本特点呢?我以为主要有: 一是开放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为我所用,化腐朽为神奇,创风 气之先河。不闭关自守,不固步自封,不拒绝先进。 二是创新性:吸纳不等于照搬照抄,也不是重复和模仿人家,而是富 有创新精神,洋溢着创造的活力。当年海派京剧的连台本戏、机关布景是 创新,如今的《曹操与杨修》也是创新,金茂大厦则是在建筑文化方面的 创新。 三是扬弃性:百川归海,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尤其在被动开放 时期,特别是在“孤岛时期”,租界内某些殖民文化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需要加以清醒地辨别,区别对待,避免盲目和盲从。 四是多元性:海派文化和其他事物一样,具有综合性,是复杂的体系 ,不应该要求纯之又纯,水清无鱼,那就不成其为海派文化了。雅与俗, 洋与土,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相容并存,以致落后、低级、庸俗、黄色、 反动文化,在以往那特定历史时期,也夹杂其间,怎么能用这些来对今天 的海派文化说事呢。 五是商业性,海派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政治、经济、社会环境 中,其适应市场的商业性都有不同的表现。上海人往往对国内外市场行情 具有敏感性,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比较强,有些从事文化艺术工作的人士 ,也比较有经济头脑和市场意识。 我认为,海派文化的“派”,既不是派性的派,也不是拉帮结派的派 ,更不是其他什么派。千万不要“谈派色变”,也不必对“派”字讳莫如 深,远而避之,切忌不要一提到“派”字,就联想到造反派、搞派性、讲 派别!不,我们这里所说的海派文化,是反映上海文化风格的最重要流派。 我国有京派文化、徽派文化、吴越文化……和海派文化一样,都是中华文 化的组成部分。我们的京剧有麒派、尚派等等,越剧有袁(雪芬)派、傅(全 香)派、戚(雅仙)派……都是戏剧艺术的流派,流派纷呈有何不好。 我认为,海派文化是客观存在,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海派文 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直在发展变化之中,既不要一提到海派文化 就沉醉于上世纪30年代怀旧情调中,也不要一说到海派文化马上就和当年 的流氓、大亨、白相人划等号。应该看到,经历了漫长时期的风雨淘洗, 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上海发生了巨大变化,海派文化也呈现 出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海派文化发展的至高境界,我想就是“海派无派 ”,正如石涛先生所说,“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应该要为海派文化向 至高境界发展而不断努力。 时代呼唤《海派文化丛书》。 《海派文化丛书》是历史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趋同化的当今 世界,我们伟大祖国亿万人民正在为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而团结奋斗 ,中央要求上海搞好“四个中心”建设,发挥“四个率先”作用,还要继 续搞好在浦东的综合改革试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特别是要主动热情地为争取办好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而努力。世界 人民的目光聚焦上海,为了全面了解上海、正确认识上海,都迫切需要为 他们提供新的准确而完整的图书资料。国内各兄弟省市的同志也有这样的 愿望,新老上海人同样都有这个要求。可以说,编辑出版一套系统介绍海 派文化的丛书是当务之急。 《海派文化丛书》必须力求准确系统地介绍海派文化。海派文化曾经 有过争议,如今也还是仁者见仁,有不同看法是正常的,也是好事。我们 编纂者则要严肃而又严格地正确把握,既不要过于偏爱,也不要执意偏见 。近年来,由于上海大学领导的重视和不少专家学者热情支持,已经举行 了多次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汇编出版了五本论文选集,受到社会各方面 的关心和欢迎,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出版好这套 丛书。 《海派文化丛书》的创作、编辑、出版工作一经动议,就得到作家、 编辑和有关领导的热情支持,得到上海大学。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 文汇出版社等大力帮助。我相信,《海派文化丛书》的出版可以为中华文 化宝库增添新的内容,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上海的建设增强精神助推力, 同时,也可为希望全面了解上海的中外人士,提供一套具有系统性、权威 性、可读性而又图文并茂的图书。 我谨代表《海派文化丛书》的作者、编者、出版发行者,向所有给予 帮助和支持的单位及个人表示衷心感谢!向读者和收藏者们致以诚挚的敬意 !向读后对本丛书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的朋友鞠躬致敬! 是为序。 李伦新 2007年5月20日于乐耕堂(本文作者为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内容概要

在上海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过两种上海话。从形成于南宋的“老上海话”里,我们可以领略到江南水土所孕育起来的上海市俗民风;而从“新上海话”里,我们可以感知上海开埠以来上海人在中外交融中形成的襟怀和睿智,以及海派文化的密码和基因。了解上海方言,可以深度了解上海,了解上海人民,了解上海文化,了解上海生活。 上海话是一种比较特别的方言,它在这一个半世纪中,从一种在吴语中比较保守滞后的县城及其周围的小方言,发展成为变化速度最快的中国第一大城市方言,成为全国三大方言(北京话、上海话、广州话)之一,成为全国第二大方言区吴语的代表方言。本书主要介绍了上海话的起源、变迁与发展。内容包括上海话的溯源、上海城市方言中心的形成、上海话的新旧共生和交替、上海话与上海民俗等。

作者简介

  钱乃荣  1945年生,中国现代语言学家。  出版的著作有《上海方言俚语》、《当代吴语的研究》、《汉语语言学》、《上海话语法》、《现代汉语概论》、《北部吴语研究》、《上海语言发展史》、《上海话900句》等19本,发表的论文有《进行体、持续体和存续体的比较》、《苏州方言中动词“勒浪”的语法化》、《上海方言中的虚拟句》、《吴语中时体结合的复合时态》、《质疑“现代汉语规范化”》、《宋庆龄讲话的语音分析和诞生地南市说》、《论纳兰性德词的人情美》、《论20世纪初20年的中国短篇小说》等100多篇。

书籍目录

总序 李伦新第一章 上海话的溯源 一、老上海话和新上海话 二、上海话的基础是松江方言 三、新老上海话的地域范围 四、新上海话万变不离其宗第二章 上海城市方言中心的形成 一、移民与上海城区方言变化的关系 二、杭州话、苏州话、宁波话等方言对上海话的影响 三、书面语、普通话与上海话的互动 四、上海地区的权威方言三易其主第三章 上海话的新旧共生和交替 一、从《何典》中所见二百年前的上海话 二:、古音、古语词和古语法形式的遗留 三、160年来不断简化的上海话音系 四、上海话语法中的新旧共存第四章 都市化进程中的上海话 一、衣食住行用语的地方色彩和现代化 二、文化、宗教、商店的文化词的蓬勃多彩 三、华洋杂处形成的大量外来词 四、洋泾浜语的生成、活跃和消亡 五、第一商业都市中商务用语的蔓延 六、折射海派奇思遐想的语汇 七、市民仕会中的惯用语成语大量涌现 八、市民话语中所见的上海市民精神第五章 上海话与上海民俗 一、上海地名所见多层次的历史文化叠加 二、路名中的社会文化信息 三、浸润传统民俗风貌的上海话语词 四、阊巷悝俗中歇后语、谚语的沉积和变换 五、食文化和性文化 六、禁忌语、委婉语、吉利语 七、戏谑语、詈语 八、新时代中蓬勃产生的新流行语第六章 上海话使用的社会层次 一、年龄差异、性别差异中的上海话 二、地域差异、文化等异中的上海话 三、职业差异和行业语 四、切口、黑社会用语 五、操双语、多语的上海人 六、上海普通话和普通上海话第七章 上海话与海派文化 一、沪剧、滑稽戏和其他方言戏曲、曲艺与上海话的关系 二、文学、影视作品中的上海话 三、上海话童谣 四、上海话民歌、情歌 五、上海话的绕口令、谜语和上海话Rap 六、沪语广播、电视和沪语网站第八章 保护和传承上海话 一、推广普通话和保护上海话的关系 二、展望上海方言的未来跋 郑家尧后记附录一附录二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根据王安忆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长篇连续电视剧《长恨歌》是用普通 话为主要叙述语言的,但是全剧中穿插着许多上海话的词语。电视剧《长 恨歌》是一部具有浓郁的海派特色的经典作品,不但情节的安排自然而富 有海派韵味,剧中环境和种种道具使人对接上了上海人跨几个时代的生活 情景,就是剧中插入的上海话,也是精雕细刻的,处处表现了上海人的生 活情趣和海派风味。编剧蒋丽萍是从上海话出发的,是用上海话的长处去 丰富普通话的表达,这是对上海话中优秀的味道重的词语内容的发掘,而 其中有不少是普通话中没有对应的词语,则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是 把普通话转成上海话讲。由于许多生活情趣浓厚的上海话词语在活跃轻松 处说出,使得剧本具有浓郁的本土性。比如王琦瑶的一句“姆妈”,从声 调中就带出了上海人的称呼中亲热的嗲味道。一句“侬走好噢”,就把上 海人亲切送客的模样传神地表达出来了。一句“侬晚饭吃过了啊?”听了 比“你好”感觉亲热得多,那是上海的标准问候语了。还有那些有标志性 的上海话的称呼在要害处冒出来,如“大亨郎头”、“白相人”、“十三 点”、“滑头”、“小赤佬”、“十足的阿木林”,把各种类型的上海人 的人品或特征活生生地点了出来。 而片中的那些带有上海时代特色的语言,如:“面孔红得像杜六房个 叉烧一样。”阑尾炎用那个时代称呼为“绞肠莎”,还勾起了老上海对生 活的回忆,而“当我是救火会?当我是巡捕行?”却责问得真是有情有景 。70年代的小菜场有“配盆菜”的摊头,用一个“配盆菜”词语表达引申 出去说搭配的事,只此一词,就自然使剧情巧妙地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 让人感受到片子中表现的深厚的生活底子。上海话特色的语气词和叹词运 用塑造和烘托了本土气氛,如“喔唷”有时表现了上海人的厌恶和埋怨, 有时却表现了对人的惊讶,“喔唷紧张杀了,紧张杀了”又表现了不耐烦 。性格刻画得很是细腻。“喏!住院费,治疗费!”一个“喏”,就表达了 一个潇洒的“给你”的神情。叹词“咸”还表示了“是啊”的意思,“侬 省省哦!”又是一种温和的警告和劝听。 写上海人不冷不热的一种性格,用“像温吞水”;批评人花言巧语, 说她“说得花妙”;称赞对方沉着,“涵养来得个好”;说那人看过来的 样子,“眼睛定洋洋定洋洋的”,讲出话来使人“冷丝丝”的,这种达意 又清淡的描画都是不紧不慢的,细腻刻画了上海男女的处事待人的各种风 貌,“心相倒是蛮好个”。一下闷住,不能灵活处事了,说是“全都不活 络昧”。描写其多,还带有动作性,说“多得跟造反似的”。叫人别大声 激动,还有拟声词的加入:“侬横冷横冷地做啥!”煞是传神! 片中在表达上海人遇事的心情,也用了许多不可替代的词语,如一听 到他这样说了,“我心里就殂塞。”如此诉说自己的苦衷和烦闷,十分深 刻,别的词再也不能表达这层感受的了。这类词还用了“乌苏”、“头大 ”、“疙瘩”。说我做这事的诚恳和卖力程度,“吃奶力气也用出来了” ,其表达自己的用心,多么到位!叫人看到利害,忠告“侬勿要笃定泰山” ,勿要“假痴假呆”,都是贴切的。 上海话词语还可用来塑造上海的气氛,如用了一些表现上海风物的名 词。片中,如在市内,就提到“旗袍的花头经”、“天生的衣裳架子”、 “弹性女郎”;到小镇上,就有“乡下的景致”、“吃满月酒”等。还有 那种拷贝式话题强调的句式:“缠绵是缠绵得来”,“忙是忙得来”,“ 烦也烦杀脱了”,“葛末再犟犟不过年纪的”都可以把海派的地方氛围搞 得浓浓的。 说一个人“心荡到什么地方去了”,“越说越不入调了”会“搭架子 ”,“最欢喜轧闹猛”,“搭讪外国人”,“骗骗野人头”,叫一个人“ 侬不要腾我来”,“侬不是横对吗?”“不要兜圈子来”,从这些“熟门 熟路”对上口径的上海话中可以看到上海人的典型行为。 上海熟语谚语在片中也有很贴切的运用,如:“死了荷花还有藕”, “少年夫妻老来伴”,“萝卜不当小菜”,“干穿万穿,马屁不穿”,“ 做生意千做万做折本的生意不做”,“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 ”,“床上是夫妻,床下是君子”,等等,它使深奥的事理明白化,还能 呈现幽默锐利的话锋。 这个片子最珍贵之处是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榜样。有特色的上海方言 词语的运用,不但优化了剧本的表演语言,而且挖掘展现了上海地区的民 俗文化风土人情,说明不论京派、海派等,都要各有浓郁的地域特色风味 ,汇集起来,中华文艺才会有更丰富多元的异彩。 这不仅仅是一个传承好的上海话的语言问题,还是一个艺术作品本土 化的问题。许多到现在还站得住的作品,都生根于地方文化的深层土壤中 ,因此有较强的生命力。如以普通话为载体的大量电影文学作品,实际上 也渗透着深层的地方文化的底蕴。像《白毛女》音乐以河北方言中形成的 《小白菜》为基础,《江姐》中融入了激越的川北号子和吴侬软语的越剧 唱腔才如此优美。《洪湖赤卫队》中的楚文化,《刘三姐》、《五朵金花 》中的少数民族风情,这些剧目由于传出的是中华民族各地不同的风情, 因此强大。积极审慎地在文艺作品中使用方言中优秀有特色的词语,可以 丰富普通话的语库和表达方式,并不会妨碍推广普通话。 一个地方的具体风貌,自有一地的方言词语给以完整表达,一方的水 土滋养了一方的人,一方的民俗深处必紧贴着一方的方言。越是植根于本 地沃土的文化,越能在世界上走得远。那是因为文化越是本土,就越是拥 有细致入微的乡情民俗异彩,就越是贴近本真,其语言和文化形态中便蕴 含着世界文化的普世精神和永恒价值,深藏着人类人性中共同部分的精髓 。226-228

媒体关注与评论

  导语  上海话是一种比较特别的方言,它在这一个半世纪中,从一种在吴语中比较保守滞后的县城及其周围的小方言,发展成为变化速度最快的中国第一大城市方言,成为全国三大方言(北京话、上海话、广州话)之一,成为全国第二大方言区吴语的代表方言。本书主要介绍了上海话的起源、变迁与发展。内容包括上海话的溯源、上海城市方言中心的形成、上海话的新旧共生和交替、上海话与上海民俗等。    前言  在中国所有的城市中,没有也不可能有两个城市是完全相同的,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个性。上海,无论是城市的形成过程、发展道路,还是外观风貌、人文内蕴,抑或是民间风俗习惯等,都有鲜明的特点和个性,有些方面还颇具奇光异彩! 如果要我用一个字来形容上海这座城市,我以为唯独一个“海”字,别无选择。  上海是海。据研究表明,今上海市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市中心地区,在六千多年以前,尚是汪洋一片。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江的奔流不息,大海的潮涨潮落,渐渐淤积成了新的陆地,以打鱼为生的先民们开始来这一带活动。滩涂湿地渐长,围海造地渐移,渔民顺势东进,于是出现了叫上海浦、下海浦的两个小渔村,由此迅速发展起来。到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在今小东门十六铺岸边形成集镇,称上海镇。后于1292年正式设置上海县,县署就在今老城厢内的旧校场路上。一个新兴的中国滨海城市就这样开始崛起。  所以我认为,上海可以说是一座水城,上海是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水是上海的血脉,水是上海的精灵。直至今日,上海的地名、路名依旧多有滩、渡、浜、泾、汇、河、桥、塘、浦、湾……这都在向人们证明,是水造就了上海这座城市。  海洋是美丽而壮观的。约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70.8%是海洋水面,如果称地球为“水球”也不无道理。海洋是广阔而有边的,是深而可测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资源的宝库……任你怎样为之赞美都不会过分。  海在洋的边缘,临近大陆,便于和人类亲密接触。我国的万里海疆,美丽而且富饶,被誉为能量的源泉、天然的鱼仓、盐类的故乡,孕育着宇宙的精华,激荡着生命的活力……任你怎样为之歌唱都不会尽兴。  上海是海。是襟江连海的不息水流造就了上海,更是水滋养了上海,使这座城市孕育了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为主要特征的海派文化。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上海,就没有这座迅速崛起的滨海城市。没有海派文化的积极作用,也就没有上海的迅速崛起和繁荣发达。今后,上海的发展还要继续做好这篇水文章,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点! 上海是海。上海人来自五湖四海,是中国最大的移民城市,是典型的近代崛起的新兴城市,不同于在传统城市基础上长期自然形成的古老城市。  1843年开埠以前,上海人口只有20多77,经过百年的发展,人口猛增到500 多万。据1950年的统计,上海本地原住民只占上海总人口的15%,移民则高达85%。上海的移民,国内的大都来自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国际的虽来自近四十个国家,但主要来自英、法、美、日、德、俄,其数量最多时高达15万人。在一个多世纪中,上海大规模的国内移民潮有如下几次: 太平天国期间,从1855年到1865年,上海人口一下子净增了11万。  抗日战争时期,特别是孤岛期间,仅4年时间,上海人口净增了78万。  解放战争期间,三年左右,上海人口净增了208万,增势之猛,世界罕见。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产生了新一波移民潮,人口增长势头也很猛,现在户籍人口已经超过1800万,此外,还有外来务工人员600万。每年春运高峰,车站码头人山人海、人流如潮,是上海一道独特的风景。  上海是海。上海的建筑素有万国博览会之美誉,现在是越来越名副其实了。有人说建筑是城市的象征,是城市文化的载体;也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城市的表情。依我看,上海的城市建筑是海派文化的外在形象体现,无论是富有上海特色的石库门里弄房屋,还是按照欧美风格设计建造的各式各样的建筑,包括集中于南京路外滩的建筑群,和分布于各区的多姿多彩的别墅洋楼,诸如文艺复兴式、哥特式、巴洛克式、古典主义式……现已列入重点保护的优秀历史建筑就达300多处,或者是后来建造的如原中苏友好大厦等,都在向人们无声地讲述着丰富而生动的历史人文故事,演奏着上海社会发展进步史上的一个个乐章。  上海是海。上海人讲话多有南腔北调,还有洋腔洋调。中国地域广阔,方言土语十分丰富。56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上海这个迅速崛起的移民城市,人口的多元化,自然带来了语言的多样化,中国各地方言和世界各国的语言大都能在上海听到。  上海是海。上海人的饮食,可谓多滋多味,菜系林立,风味各异,川帮、广帮、闽帮、徽帮、本帮……应有尽有;西菜、俄菜、日本菜、印度菜… …数不胜数。  上海是海。上海的戏剧舞台百花争艳,京剧、昆剧、越剧、沪剧、淮剧、歌剧、舞剧……剧种之多,阵容之齐,在国内数一数二,在国际堪称少有。浙江嵊县土生土长的越剧在上海生根开花,走向全国;而上海土生土长的沪剧则别具一格地将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王尔德的《少奶奶的扇子》改编成功…… 上海确实就是海! 海派文化姓海。  海派文化不等于全部上海文化,而是上海文化独特性的集中表现。  姓海的海派文化,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中华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就像一棵根深叶茂、顶天立地的大树,巍然屹立,万古长青,枝繁叶茂,这树的主干在北京,树根深扎国土,树枝则是伸向祖国各地各民族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一种说法耐人寻味:看中华文化五千年要到西安去,看中华文化两千年要到北京去,看近百年来中华文化发展要到上海去。当然,比喻总是蹩脚的。  姓海的海派文化,是伴随着上海这座典型的移民城市的崛起而形成和发展的,来自江苏、浙江、安徽、广东、福建……的移民带来了当地的民族民间文化,在上海相互影响,有的彼此融合,有的相互排斥,有的自然淘汰,经久磨合而逐渐形成新的文化形态。因此,海派文化是吸纳了国内各地民间文化精华,孵化生成具有鲜明上海地方特色和个性的独特文化。  姓海的海派文化,是受世界文化特别是受西方文化影响最多的中国地域文化。1843年上海开埠以后,西学东渐,海派崛起,云蒸霞蔚,日趋明显。  随着西方物质文明的输入,如1865年10月18日在南京路点亮第一盏煤气灯,从此上海有了“不夜城”之名,1881年英商自来水公司成立,次年在虹口铺设水管,开始供水……东西方人与人、文化与文化整体接触,尤其是租界上 “华洋杂处”、“文化混合”,虽然于我们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但客观上却是引进西方文化早而且多,使上海成了“近代化最成功的地方,市民文化最强大的城市”,往往统领风气之先。  姓海的海派文化,是随着上海发展而发展的,是客观存在,有客观规律,我以为大体可分为这样几个时期: 萌芽时期:1843年上海开埠以前,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吴越文化,为海派文化提供了基础,开始孕育海派文化。  成长时期:1843-1949年期间,特别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八面来风”似的国内外移民,哺育了海派文化的成长。  转折时期:这又可以分为两段:1949-1965年间,建国以后,定都北京,商务印书馆等文化单位迁往北京,以郭沫若、茅盾、叶圣陶、夏衍、曹禺为代表的上海文坛骁将率队陆续迁居北京,上海在电影、文学、戏剧等诸多方面不再是中国的文化中心,这是很正常的转移。上海虽然不再是中国的文化中心了,但文化基础很好,依然作用不小,有些方面如电影、小说在全国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这也给海派文化带来了新化,包括海派文化,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罄竹难书。  成熟时期:1976年,笼罩祖国天空的阴霾一举扫去,阳光重新普照大地,结束长达十年的浩劫,开始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新时期,在全中国范围对 “文革”进行反思,进行平反冤假错案,逐步恢复正常的文化活动。上海以话剧《于无声处》和小说《伤痕》为起点,海派文化开始新的阶段。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上海再次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海派文化重新焕发青春,健康发展,在新的基础上正在走向成熟。  当前,海派文化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存在这样那样前进和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和弱点,这是要引起重视并认真对待的。  姓海的海派文化,有哪些基本特点呢?我以为主要有: 一是开放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为我所用,化腐朽为神奇,创风气之先河。不闭关自守,不固步自封,不拒绝先进。  二是创新性:吸纳不等于照搬照抄,也不是重复和模仿人家,而是富有创新精神,洋溢着创造的活力。当年海派京剧的连台本戏、机关布景是创新,如今的《曹操与杨修》也是创新,金茂大厦则是在建筑文化方面的创新。  三是扬弃性:百川归海,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尤其在被动开放时期,特别是在“孤岛时期”,租界内某些殖民文化的影响也不能忽视,需要加以清醒地辨别,区别对待,避免盲目和盲从。  四是多元性:海派文化和其他事物一样,具有综合性,是复杂的体系,不应该要求纯之又纯,水清无鱼,那就不成其为海派文化了。雅与俗,洋与土,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相容并存,以致落后、低级、庸俗、黄色、反动文化,在以往那特定历史时期,也夹杂其间,怎么能用这些来对今天的海派文化说事呢。  五是商业性,海派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中,其适应市场的商业性都有不同的表现。上海人往往对国内外市场行情具有敏感性,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比较强,有些从事文化艺术工作的人士,也比较有经济头脑和市场意识。  我认为,海派文化的“派”,既不是派性的派,也不是拉帮结派的派,更不是其他什么派。千万不要“谈派色变”,也不必对“派”字讳莫如深,远而避之,切忌不要一提到“派”字,就联想到造反派、搞派性、讲派别! 不,我们这里所说的海派文化,是反映上海文化风格的最重要流派。我国有京派文化、徽派文化、吴越文化……和海派文化一样,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的京剧有麒派、尚派等等,越剧有袁(雪芬)派、傅(全香)派、戚 (雅仙)派……都是戏剧艺术的流派,流派纷呈有何不好。  我认为,海派文化是客观存在,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海派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直在发展变化之中,既不要一提到海派文化就沉醉于上世纪30年代怀旧情调中,也不要一说到海派文化马上就和当年的流氓、大亨、白相人划等号。应该看到,经历了漫长时期的风雨淘洗,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上海发生了巨大变化,海派文化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海派文化发展的至高境界,我想就是“海派无派”,正如石涛先生所说,“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应该要为海派文化向至高境界发展而不断努力。  时代呼唤《海派文化丛书》。  《海派文化丛书》是历史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趋同化的当今世界,我们伟大祖国亿万人民正在为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而团结奋斗,中央要求上海搞好“四个中心”建设,发挥“四个率先”作用,还要继续搞好在浦东的综合改革试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应有贡献,特别是要主动热情地为争取办好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而努力。世界人民的目光聚焦上海,为了全面了解上海、正确认识上海,都迫切需要为他们提供新的准确而完整的图书资料。国内各兄弟省市的同志也有这样的愿望,新老上海人同样都有这个要求。可以说,编辑出版一套系统介绍海派文化的丛书是当务之急。  《海派文化丛书》必须力求准确系统地介绍海派文化。海派文化曾经有过争议,如今也还是仁者见仁,有不同看法是正常的,也是好事。我们编纂者则要严肃而又严格地正确把握,既不要过于偏爱,也不要执意偏见。近年来,由于上海大学领导的重视和不少专家学者热情支持,已经举行了多次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汇编出版了五本论文选集,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欢迎,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出版好这套丛书。  《海派文化丛书》的创作、编辑、出版工作一经动议,就得到作家、编辑和有关领导的热情支持,得到上海大学。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文汇出版社等大力帮助。我相信,《海派文化丛书》的出版可以为中华文化宝库增添新的内容,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上海的建设增强精神助推力,同时,也可为希望全面了解上海的中外人士,提供一套具有系统性、权威性、可读性而又图文并茂的图书。  我谨代表《海派文化丛书》的作者、编者、出版发行者,向所有给予帮助和支持的单位及个人表示衷心感谢!向读者和收藏者们致以诚挚的敬意!向读后对本丛书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的朋友鞠躬致敬! 是为序。  李伦新 2007年5月20日于乐耕堂 (本文作者为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后记  上海是个特别的城市,在数千年中国历史的最近160年间,她从一个三等县城,一跃而成为全国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话是一种比较特别的方言,它在这一个半世纪中,从一种在吴语中比较保守滞后的县城及其周围的小方言,发展成为变化速度最快的中国第一大城市方言,成为全国三大方言 (北京话、上海话、广州话)之一,成为全国第二大方言区吴语的代表方言。  以上海话为母语的人口从保守的估计来说有1000多万人。  上海方言里蕴含着上海这个城市发展成长的历史,浸透了在江南水土中孕育起来的上海市俗民风,闪烁着上海人五方杂处中西交融中形成的襟怀和睿智,深藏着多元博采的海派文化的密码和基因。了解上海方言,可以从深度上了解上海,了解上海人民,了解上海文化,了解上海生活。  上海方言,就是上海话。江南人习惯把“话”称为和写作“闲话”,所以上海方言,又叫“上海闲话”。但是这里的“闲话”,不是作“闲谈”或 “与正事无关的话”解的,而就是“话”的意思,实际上是“言话”这个词的俗写。“言话”与“闲话”在久远的老上海话里完全同音,不过上海和江南许多地方的人后来渐渐放弃了“言”字的口头白读音,而用文读音即读书音读成了“贤、现”这样的音,于是人们就用与“咸”同音的“闲”来俗写 “言”字,彼此随俗把“上海言话”写成“上海闲话”。但是我们只要走到松江方言地区和原上海方言地区的乡下去听一听,在那儿“盲肠炎”的“炎 ”、“现在”的“现”、“谚语”的“谚”,老年人至今还用白读音说成和 “咸”同音的音,而“炎、癌、现、衍、谚、雁、言”这些字在古代江南发音都是相近的。上海人丁卓研究华语与日语20多年,在1936年编成的《中日会话集》是一本对上海话分析得相当好的著作,在该书85页上有上海话“近来侬两句言话,好之较惯者”一句,此页上面他写着对译的北京话是:“近来您的话,说得好多了。” 笔者写《上海方言》这本书,是向希望了解上海方言的读者介绍上海方言的概貌和风采,上海方言的形成,上海周边一些重要方言对上海话的影响,以及上海方言在海派文化的多元快速进程中发达起来的过程。  上海的飞速发展和当时人的感受,都在过去出版的上海方言著作的例句中有着记载。1868年英国传教士艾约瑟(Edkins)著的《上海口语语法》上记有这样上海话句子:“上海勿比苏州。”“人住勒拉花花世界,大有福气拉。”1922年上海人胡祖德著的《沪谚》上有:“走尽天边,好勿过黄浦两边。”1941年法国传教士蒲君南(Bourgeois)著的《上海方言语法》上在比较句中有这样的话:“苏州比勿上上海。”“上海搭之巴黎比是比得过个。” 从这些例句里可以看出上海在1843年开埠后的100年中的变化。在这以后,上海又有近70年的变化,尤其是近20年的快速变化。  上海的发展带来了上海话的发展。这本书汇集了笔者十多年来研究上海方言的一些成果和体会。笔者写《上海方言》,是想通过这本书表述这样一个事实和道理:经济发达、思想活跃、多元并存、杂交融合,是上海这个大城市方言兴盛起来的根本动力,这种生态环境顺其自然发展就是这个城市语言文化荟萃创新鲜活的源泉。  我爱上海,我爱上海的语言。我们要十分珍爱上海方言的语言资源,在上海提倡多言多语生活。在新世纪中,更新观念,建设好大都市中多言多语和谐共生的语言环境,使各种语言及其方言在上海都得到保护和发展。  本书中的语料有些地方涉及上海方言的语音,一般都用2006年11月首届国际上海方言学术研讨会上集体审定的“上海话拼音方案”来注音;不方便之处,则用国际音标注音,除第三章第三节排列音系部分外,凡用国际音标的地方,两边都加上了中括号“[ ]”标明。这次会议上审定的“上海话拼音方案”和审定的“上海方言用字”见于书后的附件。  钱乃荣写于2007年4月15日土山湾畔云起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上海方言 PDF格式下载



从方言中了解上海的历史,这本书的视角很好


适合希望了解上海话和上海文化的朋友


上海方言上海方言上海方言


实用方言教科书非常通俗易懂


海派文化


不错不错的,真的很好的


这本书是介绍上海话历史的


有收藏价值,可慢慢品读^.^


出乎本人预料,学术性太强,有点看不下去。


有人说,“上海方言”是宁波话加苏州话的结合。但通篇没有看到(起码标题没有)。可能是宁波人和苏州人的多情,或是强加的。应该说,上海话是本来就有的当地土话,之后上海发展成了大城市,宁波人去的比较多,苏州人也有。就有了上面的说法。


垃级的上海方言,我天天深受其害啊。。。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