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逍遥逍遥集

周天籁 文汇出版
出版时间:

2008-1  

出版社:

文汇出版  

作者:

周天籁  

页数:

326  

Tag标签:

无  

前言

  如果说市民社会是上海城市发展的基本社会形态特征,如果说街巷里弄万种风情是市民社会的基本审美属性,那么,迄今为止最能代表上海风情的作家是周天籁。  1843年上海开埠,一个现代城市的历史进入自觉状态。1915年《青年杂志》(《新青年》)在上海创刊,以此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推动白话文写作进入现代汉语自觉状态。此后,在现代汉语语境下的上海城市文学创作,真正具备审美品质的有二:其一是代表上海风骨,以鲁迅的后期杂文和巴金的晚年杂文为标志;其二是代表上海风情,以周天籁、张爱玲、王安忆的创作为标志。1927年10月,鲁迅移居上海,以后的九年时间里以其犀利的杂文创作,代表了上海城市的风骨精神。四十年后的1978年,晚年巴金开始写作系列散文《随想录》,赓续了这种城市风骨精神。其间的左翼文学创作、革命文学创作、革命现实主义创作、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以及新感觉派创作,或观念大于形象,或感觉溢于生活,距离革命理想很近,脱离市民生活很远,在文学艺术的审美品质上流于稀疏和贫乏。  1918年,13岁的周天籁从徽州来到上海,在福州路上的店铺里当学徒,业余时间坚持文化课学习。从他1935年独自编纂出版,多次印刷的《文字辨正》字典中,可以看出他对于现代汉语字词音义细致入微的辨析功夫和敏锐感知。三年学徒,七年店员,他以一颗敏于感受的童心进入市民社会,耳濡目染,感同身受。他在市民社会寻觅着童趣天真,享受着青春爱恋,体察着世故人情。先是业余写作,继而职业写作,他悉心描写着上海现代都市社会的主体——市民生活的本然状态。他的文字是带着体温的,不声张不浮华,不喧嚣不芜杂,字里行间表露着一个生活参与者的惊奇与达观,寄予着一个人道主义者莫大的同情与哀怜。早期的儿童文学创作,在天真童趣中充满着市民社会的酸甜甘苦和底层智慧,赢得丰子恺、穆一龙、华君武等画家的笔墨唱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转而创作社会题材小说,其中《亭子间嫂嫂》、《亭子问嫂嫂外传》,以及《海上一妇人》,堪称其代表作,报纸连载,风靡一时,洛阳纸贵,影响所及,当时无出其右。此间他创作的各类所谓言情、艳情、哀情小说,有几十部之多,至今没有确切的数字统计,当然不排除非法书商冒名印刷的可能。  与周天籁始终关注底层市民社会不同的是张爱玲。1943年1月,张爱玲步入文坛,随后三年时间红极文坛。她出身豪门,同样是一颗敏于感受的心,却陪伴着自幼受伤的灵魂。她不自暴自弃,也不怨天尤人,只是苦痛无奈地活着。她的苦痛就是生命本身,她顾影自怜,拒绝任何同情与恻隐,在拒绝中她满足了自己精神的清高与孤傲。心情好的时候,兴之所至,她可以俯瞰生活,张望市井,但她在骨子里是不可能与街巷里弄三教九流为伍的。她的生命本身需要在艺术审美中透口气,她既向往世俗生活又鄙弃世俗人性,她的文字让你惊叹,却不可亲近。她的文学创作一如她的生命世界,玲珑剔透,又脆弱易逝。  1980年代开始,王安忆的文学创作断断续续地关注上海市民社会生活,她有对市井生活的细腻感知,但处于急剧变革的时代社会,似乎更好的作品还在酝酿之中。  只有周天籁一往情深地描写着上海市民社会生活,代表着文学上的上海风情。他晚年写于台北的这些散文作品,仍然散发着浓郁的上海市民社会的精神气息。那种苍劲老辣的笔力,轻松幽默的品质,在当代汉语写作中,属于中国传统文人笔记之精髓真传,最近几代文人中难有望其项背者。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周天籁写上海市民社会的文学创作,笔墨之纯粹,语言之鲜活,状物之精巧,发掘之深厚,结构之完美,足以与沈从文写湘西苗民生活、老舍写北京市民生活,位列同俦,等量齐观。  今天,我们重新整理编辑出版周天籁作品,需要特别提请读者注意的是,个别作品中关于投胎转世等鬼魂观念,当视作旧时之市井风俗,姑妄言之姑妄观之。  朱鸿召2007年10月沪上

内容概要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周天籁写上海市民社会的文学创作,笔墨之纯粹,语言之鲜活,状物之精巧,发掘之深厚,结构之完美,足以与沈从文写湘西苗民生活,老舍写北京市民生活,位列同俦,等量齐观。  他晚年写于台北的这三本散文集,娓娓道来的都是市井百态、家长里短,世态炎凉、奇谈怪论,隔着这层市民社会趣味的玲珑窗纱,是乱离人不如太平犬的况味人生,以及治世男女们重演情爱万端、啼笑姻缘的人间喜剧众生相。其苍劲老辣的笔力,轻松幽默的品质,在当代汉语写作中,属于中国传统文人笔记之精髓真传,最近几代文人中难有望其项背者。

作者简介

  周天籁,(1906-1983),三四十年代在上海创作了二十多部社会题材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亭子间嫂嫂》、《亭子间嫂嫂外传》以及《海上一妇人》报纸连载,风靡一时,洛阳纸贵,影响所及当时无出其右。

书籍目录

周天籁,最能代表上海风情的作家(代前言)人间闹剧小人物大出头欢乐今宵风月妙事公园奇遇牛年风波元旦票戏闯祸糊涂蜜月假期青春大家乐电动转台大笑话歌团夜半惊魂天文台发火日本人中国通深山啸声生财有路小职员大舞弊女佣成富婆放生未积德意外致富粉红色炸弹女侍迷汤号召华侨爱听民歌娃娃影后过期明星大舞台牛奶小秋苦雨春风催眠神箫戏里戏外宣传制造明星擦鞋宣传主任牛回头又走文化窃贼一窗晴日写红楼冷香阁惊艳……家长里短市井百态情爱万端啼笑姻缘鬼怪多情我的父亲周天籁

章节摘录

  风月妙事  陈葆山,一生潇洒风流,年近半百,始终无意纳妇。向喜风月场吹吹牛,又雅好奇。朝秦暮楚,凭其天赋之“宝”,以期发现“入品”名种,始足快意。  然一地有一地婴宛,天下滔滔,名种难求。自青年至老年,历经三干人,无一当意。昔在大同,则有发现,可见亦唯当地盛产名种。殆地理使然。  陈葆山因将己名,改为陈三宝,自诩身怀“三宝”。即体力如牛之“劲”,其势如海豹之“韧”,其财如金矿之“富”。以此标榜,号召“名种”翩然来归。  同事开他玩笑:“牛皮吹来哗达达。哪里来的富?那天去北投,替你付的账。论岁数,究非壮年,当也减退?”陈三宝道:“壮年反不及中年。中年又不及老年。此道你无资格谈论。书上载之,又非我吹牛。”同事斥他胡说八道。某日,三宝终发现名种。大快朵颐后,女死心塌地爱之不释,且论下嫁。女说:“但知如君之宝,干不得一。做夫妻方谈人生幸福,我有归宿。”  不知三宝向无意纳妇,不愿破例,致受太太约束。若娶,昔在大同,早已结婚。但不令女失望,何妨吃吃豆腐。笑道:“替你不值:未免找错对象。”女问:“不懂你意思?”  “我已老朽,你艳如花。相差三十岁,我花甲,你方狼年。我古稀,你正虎龄,届时雄风必失,你何以堪?”  女说:“能有十年幸福,也很愿意。既认入品名种,你不是说难求?因为如此,旗鼓称配,我满足,你也得意。十年之后的事不提。世界局势,不断变幻莫测。”  三宝以女不足二十岁,如此老练,锦心绣口,豆腐吃不下去。可见三宝中一宝,大受欣赏,洵称知心。更是自傲。推辞上班时间已到,考虑后明天奉告。  翌日,女不知何处打听来办公大楼地点,居然找到治事所来。盛装,艳丽如花,当者心醉。三宝暗吃一惊:“你怎么知我在此办公?”  女嫣然道:“你有一宝称富。小姊妹盛说,你在金融界颇有地位。她们告诉我地点的。”三宝为之一窘。办公厅同事,莫不哑然失笑。知他外面牛皮大吹。三宝冠冕堂皇说:“办公时间,不宜倾谈,晚间老地方,继续讨论。”送女出时又说:“毋操之过急。婚姻大事,也要结交一时期朋友。并非单纯讲究你我两件宝贝。”  女说:“今晚恭候。”  三宝回至办公厅,同事以“一宝称富”传为话柄,大肆讪笑。又说:“老夫少妻,艳福不浅。此次必然破例纳妇矣。”三宝说:“保证不会。”  是夜。三宝当脱一对派克金笔,作为荐枕资,去女妆阁缠绵。女提条件说:“迫于下嫁,实有难言之隐。第一,厌倦风尘。第二,上有老堂,下有弟妹,更有离婚前夫,不负责任,留下两个女儿。一家六口,压我一身。近来娱乐业不景,我业更冷落,债台高筑,日子难过。凭君财力,颇想每月供二万元,无异牛身拔一毛,我即属于君有。从此也有归宿。”  三宝犹大言不惭:“没有问题。”明日挽友向女解释:“因为不能破例纳妇,所以还要考虑。”友又恶作剧,拆穿三宝西洋镜说:“他是个穷光蛋。富个屁!”  公园奇遇  老张经常公园散步,又经常与朋友老李,在公园邂逅、聊天。兜一大圈子,很轻松,时近黄昏,“明天见”,各自回家晚饭。老张又偶与从前老同事老王,在公园里碰头。不一会老李又来,三人皆熟,大谈大讲。三位都是公园散步同志,既作健身运动,又不花钱,看看奇花异卉,动物走兽,当作娱乐。中年以上的人,有这些享受,理该满足。半年后,老张生日。家里备一桌小菜,任何人不惊动,只约老李、老王小叙叙。张太太饭后,匆匆去隔邻,麻将约会,家里只老张、老李、老王三人,酒兴十足,边谈边酌,时问拖下去。  老张无意中谈起:“公园有半年未去散步。想必你们两位,还去走走?”  老李、老王齐道:“也有三个月未去。”  老张讶问:“妙得很,我不去,你们为什么不去?可见散步,都没有恒心。”


编辑推荐

  如果说市民社会是上海城市发展的基本社会形态特征,如果说街巷里弄万种风情是市民社会的基本审美属性,那么,迄今为止最能代表上海风情的作家是周天籁。《逍遥逍遥集》收入了他的多篇散文,描写着上海市民社会生活,代表着文学上的上海风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逍遥逍遥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