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青春洒向何方》

良友书坊编 文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1月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作者:

良友书坊编  

页数:

26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良友8:青春洒向何方》也是书中的一篇文章题目,正如这个题目所洋溢的青春气息,其作者索马里是一位80后,即便是回忆,也是青春的记忆——中学校园里的多梦时节:“我漂亮的同桌曾经跟那位过于白皙的音乐老师,有过短暂而好笑的恋爱。课间音乐时间,她从广播里一听到“他”的声音,粉嫩的脸上立即能生出一朵小花。可惜音乐老师已有家室,只是难挡女学生青涩的追求。有一年全校的歌咏晚会上,他(为她)唱了那首《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我的同桌坐在几千个学生中间,脸上暗影幽幽,但我敢断定那是她三年中最美好的回忆。”在作者的记忆里,刚刚逝去的中学生活,充满了太多的憧憬、期待和幻灭,而那座南方海滨小城的校园里,留在记忆里的即便是苦涩的眼泪也充满着青葱的甜蜜。  如同本辑《良友》的书名所体现的青春气息,本辑中的多篇文章都与青春和梦想有关,譬如李南央记录女儿成长的《女儿和琴》,描写了女儿在北京和美国两种环境下的成长经历,以一个母亲的体验,叙述了两种文化和教育环境下女儿追梦的青春,少女成长的“尾声”是喜悦的——“北京入夏特有的雷雨在大厅外瓢泼,天地间一片昏暗。我担心今天的北京音乐厅可能要出现一半的空位了。没想到,大厅刚刚开始放人,已经有些熙熙攘攘地挤不动了。女儿巴筱忙的大幅独奏音乐会宣传画张贴在大厅内的广告牌上,照片上一身白衣的女儿侧身倚在黑色的钢琴旁,那凝思暇想的神态还真有点儿钢琴家的韵味儿。在美国刚刚高中毕业的女儿,今天在这里和中国中央歌剧芭蕾舞剧院交响乐团合作演出。”

作者简介

请见良友书坊网页
www.liangyoubooks.com
豆瓣网:良友书坊小组 良友MOOK小组

书籍目录

华尔街的天津女人·力扬脸上的刀疤·逍遥梅里山难记忆·郭净艰难择校路·清涓在故宫的日子里·维一忧伤的年华·王国华青春洒向何方·索马里继续生活在亚洲·韩石山与聂华苓一起流亡·李恺玲祖脉上的兄弟·吴佳骏女儿和琴·李南央一个诗人的生存记录·陈蔚从未名湖畔出发·谭天荣绿色“天堂”·柏桦游走茶马古道·燕妮良友稿约良友余话

章节摘录

  华尔街的天津女人  2002年底,在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对面的一幢建筑里,五层楼上又多了一块新招牌。当妮可在她新的办公室里坐定,打开电脑,显示屏幕上立刻开始闪烁出红绿色的光芒,股市行情不断变动,指数曲线像蛇似的蜿蜒蠕动,紧紧缠住她亢奋、焦虑的心绪。妮可1995年来美,计算机硕士毕业。  就在几个月前,对股市操作几乎一窍不通的她,不过是一家经纪公司不拿底薪的Broker,专门负责为公司寻找客户。  对于一个经纪人,寻找客户是最重要的事情,有了好的客户就等于拿到了自己的薪水。而客户能不能将数万甚至数十万数百万美元的金钱交给你去管理完全要看你自己的知识能力和说服力。你即使拥有了客户,但能不能让客户投资的金钱有持续稳定的回报就是考验你能不能在华尔街站住脚的基本问题了。只要你有能力,能不断地让客户的投资增长,那么,新的客户就会源源不断地跑来,会主动地将数以千万美元交给你让你去管理。你依靠管理这些投资的佣金就会成为百万富翁。  从踏进华尔街的第一天,妮可就明白这个道理。  但她心里也十分清楚,想在华尔街立足并非易事,即使是拥有最高的学历,出身于最好的门第,或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人,通常也很难打进这个金融市场的圈子里。何况自己没有经验,不认识什么人,有的只是一张计算机硕士的文凭和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  数月之后,妮可有了一个合伙人,这是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年轻人。他们一拍即合,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2006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当我和妮可坐在法拉盛喜来登酒店的酒吧闲聊的时候,她的公司已经运营了4年。44岁的妮可和所有在华尔街工作的人一样,起早贪黑,手里抓着一个装着咖啡和点心的纸袋挤进地铁车厢,昏昏沉沉一觉醒来,在清晨的凉风中步行几分钟,然后神清气爽地进入位于纽约证券交易所附近的办公室,开始进行选股,投下赌注,静观市场风云变幻,祈求美梦成真。  妮可讲述自己的经历如同讲述别人的故事——  被弃机场  12年前,我手持着商务签证,一个人登上了飞往旧金山的飞机。从上飞机的那一刻起,刚刚拿到签证的兴奋早已荡然无存,那个即将落脚的繁华都市给我的是一种莫名的压迫感,而这样的压迫感有一半是因为临上飞机前,我被告知原联系好要来接我的人临时出差,不能来了。我必须为自己下飞机后的去向做出打算。  随着飞机临近目的地,我变得越来越焦虑。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美国对于我这个英文识不了几个的中国女人,跟月球没什么区别。于是我开始跟坐在旁边一个年轻的中国男人攀谈,希望能抓住点什么。他是前往美国投奔他开餐馆的叔叔,据说,他叔叔是“老美国”了。“可不可以叫你叔叔连我一块儿收下?我能干活,什么都能干。”我情急之下贸然问他。他想了好一会儿说,有个条件,你必须帮我带个箱子入关。“当然可以。”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只要能找个落脚的地方,别说是带两个箱子,就是带四个,我也不会说No的。我后来才知道,自己当初的行为有多么愚蠢。第一,帮不相识的人携带行李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如果行李中藏有违禁品,我的下场不是就地遣返就是去坐牢;第二,移民海关盯的就是那些带着大包小包入关的人,看着就像是有移民倾向的主儿。  出机场的时候,那个男人只提了个手袋,轻轻松松地走了出去。我推着两个巨大无比的箱子做贼心虚地远远跟在后面,装作完全不认识他的样子。幸好,旧金山海关的美国人斜睨了一下行李箱后面的我,挥挥手并没说什么。  出关之后,果然一个满脸闪着油光的中年男人奔过来,接过他的行李放在车上。之后发生的事我想都想不到,当我回过身去拿自己的行李时,身后突然发出一阵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和轮胎与地面摩擦的嚣叫声,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们的汽车已经扬长而去。我怒火中烧,在心里咒骂他们无数遍,却无可奈何。  “我该怎么办?”我一屁股坐在地下的箱子上,几乎哭了出来。  正在这时,我突然发现有人举着一个写有我名字的牌子,真是意想不到。受委托来接我的人告诉我说,我没有办法安顿你,你还得自己想辙,想想你有没有朋友在美国?  我开始给在洛杉矶的朋友打电话。就这样,旧金山的夜景还没开始领略,我紧接着就被送上了飞往洛杉矶的班机。  很多来到美国的人,并未真正做好准备。面对这种从零开始的全新生活,过去的学识、社会阅历、社会关系和社会等级全部归零,人生形成了一个断层。  事实上,你很难通过书本和相授来做好什么万全的准备。种族、语言文化和社会制度的不同注定要使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被这个社会边缘化。由此而来的苦闷、抑郁、孤独和失落感,便像病毒一样侵蚀你的神经、吞噬你的意志,这种痛苦绝对不是任何一个住在母国说着母语的人所能理解的。  新的生活  新的生活是从异国他乡的另一个人生断层开始的,仿佛通过科幻电影中的时光隧道,一夜之间便进入另一个陌生的时空,不同的种族面孔,不一样的语言和文化,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那是一种新鲜并夹杂着惶然和迷茫的复杂感觉。  那年感恩节临近的时候,我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在纽约上州一家超市收银,我和一个朋友从洛杉矶飞到纽约,在超市里只干了三天就被炒了鱿鱼,老板说,他们不需要人了。我们辗转被送到唐人街一家仓库里,管理仓库的人给我们三天时间去找工作,说三天之后开始收房租。11月的纽约,天气已经很冷,仓库里除了纸箱什么都没有,我们把纸箱排成一排,晚上就蜷在纸箱上。眼泪总是吧嗒吧嗒地掉在纸箱上,一下子就浸湿了一大片……我觉得自己对美国这个真实的世界知之太少,就像一个无知的外星人,突然落入了一个完全不属于自己的世界。  这时候,只要有人给我一份吃饱穿暖的工作,让我干什么都行。  我去做了保姆。  东家待我不错,我为他们看两个孩子,闲下来的时间我学英文,看电视,或者看书,十分自由。  此时的我,对未来并没有太多的期待,我想走一步看一步。  就在这时,我认识了一个男人。跟这个男人的相识,成了我一生中的转折。  来美国时我28岁,结婚6年,5岁的儿子留在大陆和他的父亲在一起。  我们的婚姻是平淡的,毫无激情可言。我这么说,你不会认为我是为了自己的婚外情找个借口吧?  事实上,我跟这个男人之间的故事与双方是否感情寂寞无关,我更相信人的一生必须经历一次生生死死的爱情,否则人生就不完整。  他的出现是别人介绍他帮我办身份延期,我们通电话,他告诉我办理延期的要求,我按照他的要求把自己的材料寄给他。延期申请批下来那天,他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本来办理延期要收100美金,但我就不收这个钱了,只是想见你一面,我们做个朋友。我答应了。于是我们约定在曼哈顿34街地铁出口见面。你随便从:哪个口上来,我找你,他这样说了一句就把电话挂了。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安顿好东家的两个孩子,请假出了门。在34街地铁口足足转了半个小时,在各个出口之间奔来奔去,唯恐错过了要碰面的他。正在焦虑时,忽然看见一个年轻男人大步流星一步三个台阶从地铁口奔了出来。高高的个子,戴一副乳白色的琇琅架眼镜,奔跑的时候,身上那件米色的长风衣随风飘起,斯文帅气,颇有君子之风。  而他,定定地站在我面前看着我,一动不动。  后来,他形容起那一刻的震撼:你穿一件大红色的羽绒服,脸因为奔跑而红扑扑的,头上有细细密密的汗珠,笑起来上翘的嘴角两边一边一个小窝。我觉得自己一下子就好像被惊杲了。我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呼吸急促,脑子里嗡嗡一片。你的身上仿佛有一种磁场,全身散发着性感的气息。我对自己说,现在,我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一定想见你了。我热切地想要从近距离看看这个女人,这个从护照的照片上端详过的漂亮女人。  我们一见钟情。  他是大陆来的留学生,跟我同龄,现在一家美国公司工作,已婚。这就是我知道的所有关于他的情况。  那时候,我在唐人街一个私人小旅馆里租了一个床位,那个房间里有十来个床位,每天都有不同的人合用同一张床。为了方便在休息日跟他约会之后能有个落脚的地方,我对那里恶劣的环境视而不见。  那个冬天的曼哈顿,四处留下了我们的身影。双方已婚的事实和身份地位的差异,完全不是我们交往的障碍,我们肆无忌惮。  有一天他对我说,他老婆回中国探亲了。我们在一起呆到很晚。去我家吧,分手的时候他说。  鬼使神差,我跟他去了他在曼哈顿的家。  ……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没有办法离开他,从身体到精神。哪怕我只是听到他的声音,或者看到他窗口的灯光,我也会感到有一个磁场,那里面凝聚了我们那么多的故事,我只能被它再度吸引,然后沿着磁场的方向,绕回到它的核心里去。  ——力扬  我漂亮的同桌曾经跟那位过于白晳的音乐老师,有过短暂而好笑的恋爱。课间音乐时间,她从广播里一听到“他”的声音,粉嫩的脸上立即能生出一朵小花。可惜音乐老师已有家室,只是难挡女学生青涩的追求。  ——索马里  我要不是到故宫来,要不是后来结识了像王世襄、冯先铭先生这样提携后学的长辈,给我专心向学以极大的鼓励,我的人生轨迹的确会是完全不一样的。        ——维一  他靠她去了台湾,靠她用笔谋生,奉养母弟,还靠她去了美国芝加哥上大学。除了满腹牢骚,还是牢骚满腹。用聂华苓的名义借大笔的钱花;争吵不停,继之以闹分手,一直闹到1963年,又隔着大海,聂华苓束手无策。  ——李恺玲  一位诗人却骄傲地告诉我,文革时,最令他难忘的事就是同母亲一块睡觉,假借睡意朦胧把疯跑了一天的脚放在母亲松软而苍白的腹部上,要不就偷看姐姐红卫兵式的雷厉风行的洗澡……  ——柏桦  梅里山难成为一个起点,轰然崩塌的冰雪把人们从自我陶醉中惊醒,就像死亡的阴影将人们从麻木的日子中唤醒一样。  ——郭净  从心性上说。我不是一个好竞争的人。我喜欢一种闲散澹泊的生活,每天不要太紧张了,想写了就写点什么,不想写了就看看书,写写毛笔字。但这并不等于说就没有社会责任感,该说的话还是要说。该做的事还是要做。  ——韩石山


编辑推荐

  传承《良友》画报精神质地,以新生代幕容书的形态连续出版,提炼芸芸众生的生命过程,在人生的意外事件、特殊经历中展示历史的真实性。读这本书的人,口味要比“清高”多几分“挑剔”。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青春洒向何方》 PDF格式下载



  读了前四篇快读不下去了,这一专辑怎么搞的,史无前例的烂。人文关怀哪去了?都是市侩文章啊喂。
  
  第一篇是意淫出来的读者体吧,做传销还成了打入华尔街的宝贵经验了,你怎么不说偷税光荣 贩毒致富 撸管有益身心健康。
  
  第二篇的男主人公就是个傻逼好吗,有什么值得同情的后面还罗哩罗嗦写一堆,就算没有文革也会有其他事情让他变成极品,傻逼是他的本质完全不会因为时代而改变的好吗。
  
  第三篇我看了三分之一,基本就是当年我去梅里的时候带队导游说的话原原本本写下来,吹得神乎其神,迷信就是迷信有毛好说的,就凭藏民觉得玷污了神山难道科技探索就不用进步了,木乃伊都挖出一大堆了,印度人还把牛当神敬重呢全世界都不要吃牛肉了。有这点工夫管管云南藏区一路骗钱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的喇嘛我觉得还有意义一些。
  
  第四篇没啥说的就是傻逼的家长带出傻逼的小孩。
  为了能上重点高中连替考都能想得出来,也怪不得中国食品安全假药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了,小孩从小就人品问题,为了达到目的不折手段毫无原则毫无下限。
  
  
  不读了,放弃,看得窝火。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