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的祠堂
2009-6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刘华
314
在历史上江西作为全国立祠最多的地区之一,至今乡间仍散落着蔚为大观的古祠堂,建祠祭祖的风气得以推广,也与朱熹、夏言这两位江西籍历史文化名人有关,历史上江西又是五次北人南迁的中转站,可以说,源远流长的宗族文化扎根于斯,却辐照着更为广阔的地区。既然宗祠建筑承载着一个宗族全部的历史情感、生活理想,以及维系情感、支撑理想的宗法关系,那么,宗祠建筑本身也就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文化意义。因此,感受祠堂的建筑艺术及其装饰艺术,就是感受人们血脉相袭的思想感情、信仰崇拜、观念意识,就是感受众多姓氏各具魅力的生活史和精神史,并由此反观我们民族特有的文化风度,精神气质和心灵历史。
1 乡土的圣殿2 心灵的安居工程3 恍若精神围屋4 一个人的纪念碑5 桃花源里可耕田6 万家烟火一家风7 标榜或者攀附8 梦想着鱼龙际变9 荣归的锦衣华裳10 百柱的意味11 像水稻一样分蘖12 神人为谁欢聚13 累着的娱乐精神14 坐落在心的形局里15 绚丽的辟邪物后记
2 心灵的安居工程 赣南山歌《过山溜》唱道—— 阿哥出门过广东, 打只山歌显威风; 隔山老虎跟我走, 搞到钱来敬祖宗。 这首山歌恰到好处地印证了我的感觉:人们好像是为祖宗而活着,为血脉相传的人丁兴旺的期冀而活着,为世代相托的光耀门第的理想而活着。 会昌的庄埠圩就诞生在人们孝敬祖宗的那份真挚情感中。那里有一座非常壮观的墓冢,墓冢两边甚至还建有可供人休息的厢廊。墓中葬着明代状元罗洪先的高足胡夷简。胡夷简曾以贡元身份,被朝廷任命为广东惠州长乐知县,“后升任云南宾州知州不就”,回到家乡胡家村后,他为弟子乡人讲学,清贫一生,死后被祀为乡贤,葬在村外数里远的高坎处。据说,儿子为其守陵三年,搭茅庐于墓侧,不料,乡人及外地朋友前来凭吊者络绎不绝,以至于濂江岸边竟渐渐有了茶肆、酒楼、客栈、商铺……三年守陵结束,那里竟形成了一个新的圩市。不知道是对先贤绵延不绝的缅怀之情召唤着店家商贩,还是那些店家商贩支撑着那份持之以恒的孝心。 这个传说让我相信,许多村庄大概正是为了陪伴和守护祖先的魂灵而形成的。新建县璜源村旁,有明宁王朱权墓。朱权乃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十三岁封藩于大宁,世称宁王。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改封南昌。他神姿秀朗,慧心聪悟,一生致力于研读著述,并多有成就。正统七年,朱权自建生坟,并屡次前往游览。其墓前原有南极长生宫,左有泰元殿和冲霄楼,右有旋玑殿和凌江楼,宫前则有醉仙亭和一对近七米高的八棱形符表,上刻道家符篆。墓室隐于山中,系青砖卷拱结构,分前室、次前室、中室和后室四部分。前室用自来石顶住,二门无自来石。中室之后,有卷门通后室。后墙正中有一壁龛,两旁用红石做八棱柱,柱下有础,础上有正心枋,枋上有斗拱,以支持出檐。由于朱权晚年学道,道冠道袍入殓,口含一枚金钱,体压大小金钱二行,每行六枚,其他随葬品,有金、银、铜、锡、玉、瓷等器物,有些珍品已由故宫博物院收藏。故此墓被人称做“江南第一大地下皇陵”。 而现有上千人口的璜源村朱氏,来历充满神秘色彩。说其神秘,这是因为,五百多年前留在此地守墓的,到底是家奴还是部队,村名是否有暗示墓主人身世的寓意,并没有确切的说法。不论究竟若何,守墓者并非朱权的血统,为表达对主人的忠孝,也为了攀龙附凤,均改姓为朱,是极有可能的。人们繁衍生息而成了村庄,并世世代代秉承祖训,守护宁王墓。 有意思的是,如今的村民仍然以朱权后裔为自豪,他们翻出隔了好几代才开始修的《朱氏八支宗谱》作佐证,称朱权是自己的老祖宗。 让人费尽思量的朱氏宗祠缄口不语,表情里却是一派王者的孤高、王者的冷峻。 璜源村朱氏的传奇并非特例,宗族的历史中不知藏有多少感人至深的秘密。在赣南的会昌县境内,居住着大量的文姓人家,他们无不以文天祥后代为荣耀。据说文氏定居会昌已有几十代了,县城杂乱的民居建筑群中,尚存一座飞檐翘角的古祠堂,曰:文信国公祠。据研究客家的学者分析,其实文天祥的后代在赣南繁衍的可能性不太大,会昌文氏的祖先,应当是追随文天祥抗元的将士,文天祥抗元失败在北京就义后,他们一概改姓文,以表达自己对这位民族英雄的仰慕和忠诚。这样的秘密既然已经融化在血脉里流淌了千年,企望在民间探究,其结果只能是无解了。 寻乌县吉潭潘氏一脉,开基于南宋末年,其先祖潘任,正是文天祥部下的将军。当时,祖籍河南、迁居福建长汀的潘任在长汀招募义军抗元,被封为扶驾征讨大将军,后又投入文天祥的抗元队伍,被任命为兵部尚书。文天祥在于都大败元军,收复了于都、兴国等地后,潘任率军驻扎寻乌一带。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南宋灭亡,潘任闻讯后率军寻找皇室后裔无望,在寻乌解散了队伍,便与儿子隐居寻乌项山,不久郁郁而终,葬于上车村乌石岗。一百年后,明太祖朱元璋为表彰潘任的抗元忠君,敕封谥号“忠节”。《潘氏五修族谱》中有文咏叹这段历史:“闻胡元之已定鼎兮,遂殉节而绝粮。公有子不应元诏兮,栖隐于此乡。贻后裔而创基立业兮,依乾岭为住场。随开垦于山麓周围兮,变荆棘为麻桑。” 潘氏后人繁衍生息于祖荫里,自潘任开基寻乌至今已七百多年,三十多万后裔分布全国十余个省份,尤以广东客家地区为多。吉潭上车村的潘氏宗祠,始建于清代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占地面积一千二百多平方米。宗祠地处村子水口附近,周围环境优美,旧有“八景”之谓,它们是项山甑、黄金潭、鹧鸪岽、五指嶂、片月池、莲花寨、金刚山、阳古岽,历来均有诗词赞颂。祠堂前一泓清澈的月池,既纳风水,又是消防水源。祠堂为三开间的砖混建筑,没有廊门和抱鼓石,阶前立有一对红石狮。进入宗祠,前后两进,中间置宽大的天井,这是赣南宗祠的常见格局。上厅祖龛中,放置着寻乌潘氏开基祖潘任的牌位。外墙的石窗是通雕图案文字装饰,大梁童柱上端镶作栌斗来承托上面的界梁,承托桁的驼峰被雕成一只双目鼓突、活灵活现的麒麟,麒麟背上驮着一朵盛开的荷莲,三界梁上的脊柱山雾云与四界梁上的驼峰相连,增加界梁的稳定性,这在祠堂建筑中颇为独特。潘氏宗祠正屋的两侧扩建有横屋,其间有长形天井,是反映赣南祠堂从居祀型向专祀型发展的典型建筑。 而潘氏宗祠的后侧方不远处,就是潘氏祠坟地界。那儿立有潘任墓等祖墓。 永丰县的沙溪泷冈,有座西阳官,是欧阳修父母的坟院。那是一座三殿并列的古建筑群,前有三开间坊式大门,上书“西阳宫”三个大字。入内,右侧为泷冈书院,左侧是欧阳文忠公祠,里面雕龙画栋,飞檐流翠,气势颇为壮观;公祠旁有被历代文史学家称誉为“千古至文”的《泷冈阡表》碑亭,碑亭为双层楼阁。碑的正面刻有《泷冈阡表》,背面刻着《欧阳氏世系表》,至今已近千年。听说,在西阳宫内,欧阳氏后人曾兴建了一幢“荻楼”,取欧母“画荻教子”的典故以昭示后辈。可惜,由于年久失修,“荻楼”早已坍毁。 “画荻教子”的故事说的是,欧阳修四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生活非常困难,因为无法供他上学,他的母亲便自己教儿子。买不起纸笔,她就拿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代替纸笔,教儿子认字。 欧母去世后,欧阳修从河南颍州将其母的灵柩,连同二十多年前去世的胥、杨两位夫人的遗骸一同送回了故乡沙溪,与其早年去世的父亲安葬在一起。他本想在故乡多住一段时间,但因其岳母去世,只好又匆匆北上悼祭。离乡时,他尚未修建父母的坟院,本以为很快就能回乡办理此事,但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过故乡。 欧阳修委托家乡的亲友修建道观,请道士祭奠亡灵和洒扫墓地。但在动工挖墙基时,却挖出了一口大钟,上有“唐贞观己丑西阳观钟”之字,原来这里早先就有个“西阳观”。刚开始,欧阳修想沿用原名,但因其父名为“欧阳观”,为避讳而弃之。他的好友、时任宰相韩琦说,道家的宫、观之名相近,就叫“宫”吧。而“宫”是帝王的住所,不能随意安名,经奏请皇帝批准后才叫“西阳宫”。从此,西阳宫就成了欧阳修父母的坟院。 传说当年欧阳修安葬了母亲后,曾指着近旁的一个山冈说,死后他要安葬在父母身边。在宋嘉祜年间,欧阳修因惦念父母的坟茔,曾七次向朝廷奏请,要求回江西南昌任职,但都未能准奏。宋皇祜四年(公元1052年),欧阳修安葬母亲后,就开始动笔写作《泷冈阡表》,初名是《先君墓表》,表现其父的廉、孝、仁,其母慈爱善良的美德,后来他遭贬山东青州,又在那里进行了精心修改。一篇千余字的阡表,历时二十年才脱稿,此时他已六十四岁。个中缘由,欧阳修在阡表中有所交代:“非敢缓也,有所待也。”原来,他是等待着皇帝为自己的祖先诰封。写好后,欧阳修找了一块青州墨绿色大碑石,请工匠在正面刻上他亲自手书的《泷冈阡表》。 《泷冈阡表》是欧阳修为追怀父母养育之恩而写下的一部“动人悲戚、增人涕泪”的家史。因为该阡表叙事怀人,情深意长,动人心扉,民间便创造了一个动人的传说:在把阡表碑用船运回沙溪行至鄱阳湖时,忽然风浪骤起,一只乌龟浮出湖面,朝船上吐了一张写有“龙王借表”的纸条后隐去。为了行船安全,欧阳修忍痛把阡表碑推入湖中,霎时湖上风平浪静。回到沙溪后,他一直为失碑而闷闷不乐。有一天,只见院中的鱼塘里浮出一只大乌龟,背上驮着一块石碑,近前一看,正是阡表碑。欧阳修喜出望外,正要拜谢时,不料乌龟因劳累过度而死。他伤感不已,遂将鱼塘改名“放生塘”。如今,阡表碑上仍可见斑斑痕迹,相传那是龙王读表时感动得手舞足蹈而留下的龙爪印迹。
《百姓的祠堂》为“刘华文化随笔‘大地脸谱’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作者试图从各个角度挖掘出寄寓在绚丽多彩的民间古祠堂中的情感和思想,引领读者去品味祠堂、想象历史,启发读者欣赏古祠堂的审美主动性,反观一个地域乃至我们民族的文化风度、精神气质和心灵历史。
书本不错,还算好吧
图文并茂,印刷精美,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