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2010-6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林良浩 主编
263
无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的发展将失去内在的动力。中国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到思想文化、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第一编 思想文化 一 儒家 十三经 五经 四书 《大学》 《中庸》 《论话》 《孟子》 《周易》 《尚书》 三礼 春秋三传 玄学 宋明理学 孔子 孟子 荀子 董仲舒 王弼 北宋五子 朱熹 陆九渊 王守仁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戴震 二 诸子百家 道家 老子 庄子 墨家 《鬼谷子》 《吕氏春秋》 《淮南子》 三 佛教与道教 佛教 中国佛教 道教 《抱朴子》第二编 古典文学 一 古典文学名词 律诗 古体诗 乐府 古文 辞赋 骈文 时文 词的名称 词牌 词的形式 词的分片 志怪小说 轶事小说 唐传奇 话本 神魔小说 世情小说 才子佳人小说 历史演义小说 英雄传奇小说 笔记小说 谴责小说 元曲 明清传奇 二 著名古典文学选集 《昭明文选》 《玉台新咏》 《唐诗三百首》 《绝妙好词》 《白香词谱》 《宋词三百首》 《古文词类纂》 《古文观止》 《元曲选》 《太平广记》 三 古典文学理论名著 《诗品》 《文心雕龙》 《沧浪词话》 《蔓斋诗话》 《阑情偶寄》 《人间词话》 四 历代作家作品 风骚 《诗经》 屈原 屈宋 贾谊 司马相如 枚马 东方朔 扬雄 汉赋四大家 蔡琰 《古诗十九首》 三曹 一 地理 中国 中原 九州 赤县神州 四渎 河 江 淮 山东 函谷关 潼关 西域 五岭 朔方 百越 五岳 三山 京畿 三辅 三秦 五湖 玉门关 阳关 郡 道 路 二 地理名著 《山海经》 《穆天子传》 《水经注》 《元和郡县图志》 《读史方舆纪要》 《历代舆地图》 《徐霞客游记》 三 交通工具 驾 服马 骖乘 车马 马车 牛车 驾车 乘车 轩 辕 辙 舟舆 三翼 艅艎 司南 指南鱼 指南针 四 交通 周道 周代的乡村道路 驰道 栈道 丝绸之路 河西走廊 茶马古道 驿站 大运河 漕运 邮驿 驿传第九编 居住与建筑 一 居住地 国、都 邑 城郭 城镇市廛 市井 街衢 乡遂 里闾 鄙、野 二 居家什物 床榻 席筵 衾 几 案 槃匜 桌椅 胡床 交椅 屏风 镫 烛 三 住宅 穴居 半穴居 巢居 宅 含、馆 庐、寓 板筑 基础 屋脊 栋梁 椽桷 楹柱 门楣 门户 窗牖 墙、垣、墉、堵 宫室 殿堂 堂、室、房 厢 四隅 阶陛 影壁 廊庑 楼阁 庭院 四 宫殿和其他建筑 宫殿 阙 甬道 明堂 祠堂 亭 台榭 坊表 寺 庙 观 坛 塔第十编 教育与科举 一 教育 校 库 序 国学 乡学 泮官 稷下学官 太学 成均 六艺 国子学 国子监 监生 诸生 书院 精含 私塾 司徒 学官 博士 助教 学正 祭酒 司业 学政 教授 教习 讲读 教谕 提学 小学 乡塾 右学 瞽宗 四学馆 总明观 六学二馆 武学 义学 社学 二 科举 察举 征辟 九品中正制 制拳 科举 贡举 童生试 乡试 贡院 会试 殿试 大、小传胪 琼林宴 及第 科甲出身 生员 解元 举人 会元 进士 明经 对策 状元 鼎甲 连中三元 八股文 弥封 案首 金榜 鹿鸣宴 同年 贡生 拔贡 优贡 岁贡 恩贡 副贡 廪生 增生 附生第十一编 书法与绘画 一 书法 六体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永字八法 钟繇 王羲之 楷书四体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 赵孟頫 张旭 怀索 北宋四大家 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京 蔡襄 赵估 董其昌 《书谱》 《续书谱》 《书断》 《书史》 二 绘画 卷轴画 中国画的形态 册页 扇面 院体画 文人画 六法 《画山水序》 宗炳 《历代名画记》 张彦远 《唐朝名画录》 朱景玄 《圈画见闻志》 郭若虚 《画继》 邓椿 《图绘宝鉴》 夏文彦 《佩文斋书画谱》 六朝四画家 曹不兴 顾恺之 陆探微 张僧繇 昊道子 李思训 王维 仕女画 张萱 五代四大家 徐熙 黄筌 米家山水 四君子画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社会风俗画 元四家 黄公望 吴镇 倪瓒 王蒙 吴门四家 沈周 文徵明 唐寅 仇英 陈淳 徐渭 清初四僧 石涛 八大山人 髡残 渐江 清六家 王时敏 王鉴 王翚 王原祁 吴历 恽寿平 扬州画派 金农 黄慎 郑燮 李鲜 李方膺 高翔 高风翰 罗聘 岭南画派第十二编 音乐与戏曲 一 传统民族乐器 古琴 古琵琶 古筝 箜篌 阮 埙 筚篥 笛 箫、排箫 笙 芦笙 钟 编钟 磬 祝 鼓 锣 饶钹 八音 二 古乐术语 雅乐 俗乐 五音 七音 律管 六律、十二律 乐调 工尺谱 三 古典名曲 《高山流水》 《梅花三弄》 《夕阳箫鼓》 《汉宫秋月》 《阳春白雪》 《渔樵问基》 《胡茄十八拍》 《广陵散》 《平沙落雁》 《十面埋伏》 四 戏曲及其历史 科介 戏曲角色 中国戏曲四大声腔 百戏 角抵戏 参军戏 歌舞戏 说唱艺术 宋杂剧 金院本 元杂剧 南戏 花部乱弹 五 戏曲剧种 昆剧 京剧 评剧 粤剧 越剧 豫剧 黄梅戏 秦腔 晋剧 川剧第十三编 科技与体育 一 数学 算经十书 《九章算术》 刘徽 祖冲之 宋元数学四大家 秦九韶 李冶 杨辉 朱世杰 二 中医学与本草学 《黄帝内经》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腧穴学 《黄帝明堂经》 《针灸甲乙经》 王叔和 脉经 孙思邈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 张从正 李果 朱震亨 本草学 《神农本草经》 《证类本草》 《本草纲目》 李时珍 三 体育 武术 剑术 十八般武艺 气功 太极拳 举重 角力 翘关 扛鼎 足球 蹴鞠 马球 骑射 射箭 骑马 拔河 赛龙舟 夜龙舟 旱龙舟 博 弈 斗蟋蟀第十四编 历史与文化传播 一 历史朝代 夏朝 商朝 周朝 秦朝 汉朝 魏晋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宋朝 辽国 金国 元朝 明朝 清朝 二 史学与史书 正史 纪传体 编年体 纪事本末体 断代史 通史 政书 方志 《国语》 《战国策》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 南北各史 两《唐书》 新旧《五代史》 宋辽金三史 《元史》 《明史》 《清史稿》 《资治通鉴》 三 域外文化的输入 棉花的传入 芝麻的传入 西瓜的传入 玉米、番薯、马铃著的传入 烟草的传入 安息石雕艺术的传入 犁轩魔术的传入 玻璃器皿的传入 佛教的传入 祆教的传入 回教的传入 四 中国文化的输出 中国文化圈 汉字在日本 汉字在韩国 汉字在越南 儒学的对外传播 《论语》在日本 华瓷风靡世界 曹操 曹丕 曾植 建安七子 竹林七贤 嵇康 阮籍 三张二陆两潘—左 陆机 左思 陶渊明 谢灵运 鲍照 谢胱 庾信 《世说新语》 初唐四杰 王勃 杨炯 骆宾王 卢照邻 陈子昂 边塞诗派 山水田园诗派 王昌龄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元稹 韩孟 韩愈 柳宗元 刘禹锡 贾岛 李贺 杜牧 李商隐 花间词派 温庭筠 韦庄 南唐二主 李璟 李煜 冯延巳 范仲淹 晏殊 柳永 欧阳修 中国茶走向世界 晏几道 曾巩 王安石 苏轼 江西诗派 泰观 贺铸 周邦彦 李清照 陆游 范成大 杨万里 辛弃疾 姜夔 文天祥 元好问 关汉卿 王实甫 白朴 郑光祖 元代四大悲剧 元代四大爱情剧 曲中李杜 元诗四大家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三言 二拍 汤显祖 张溥 《红楼梦》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长生殿》 《桃花扇》 王士禛 袁枚 纪昀 龚自珍 桐城派 浙西词派 常州词牌 六才子书 四大民间传说第三编 汉语汉字 一 汉语汉字知识 结绳记事 刻契记事 图画文字 六书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古今字 异体字 繁简字 本义 引申义 通假义 同义词 同源词 二 古汉语工具书 《说文解字》 《玉编》 《康熙字典》 《尔雅》 《辞源》 《广韵》 《佩文韵府》第四编 姓名与称谓 一 姓名字号 姓氏 名字 别号 谥号 斋号 二 亲属称谓 六亲 五伦 父母 父亲 母亲 考妣 祖父母 叔伯 外家 亲家 夫妾 兄弟 姊妹 姻亲 中表兄弟 子女 三 称呼方式 称籍贯 称郡望 称官名 称爵名 称官地 称行第 称谓自家人 称谓巳故者 朋友称谓 称呼晚辈 分年龄的称谓 百姓称谓 谦称 敬称第五编 礼制与职官 一 基本礼制 五礼 吉礼 凶礼 军礼 宾礼 嘉礼 宗庙祭祀 四时之祭 月祭 社稷祭祀 天地祭祀 伏腊祭 牺牲 玉帛 鼎 斋戒 属纩 丧葬 招魂 硷 殡 棺椁 入葬 五服 丁忧 朝聘 盟誓 田猎 冠礼 及并 六礼 合卺 大飨礼 二 常见礼俗 拜揖 稽首 顿首 稽颡 跪 趋 座次 投刺 寒暄 见面执挚 回拜 拥彗 祖道 饯行 侍饮 酒桌礼仪 三 职官 丞相 三公 三省 枢密院 内阁 九卿 六部 六寺 郡守 刺史 知州 巡抚、道台 将帅 节度使 教头 提辖 官品 阶官 勋爵 上卿 任职授官 提升职务 降级免职 调动职务 兼职 印绶 鱼袋 笏 冠 花翎 带 食禄第六编 衣食与节日 一 食物与食器 六谷 主食 肉食 炙、脍、醢、脯、羹 五荤 重阳糕 社糕 花糕 年糕 蒸饼 环饼 汤饼 胡饼 馒头 食器 二 茶文化与酒文化 茶宴 斗茶 蒸青团饼茶 龙凤团茶 炒青绿茶 《茶经》 《茶录》 《大观茶论》 茶具 春酒 桂酒 白坠春醪 醽渌酒 桑落酒 羊羔酒 蜜酒 酿酒 《醉乡日月》 《北山酒经》 《酒谱》 煮酒器 蛊酒器 饮酒器 三 服饰 缙绅 龙袍 官服 衮、褐 汉服 裘、袍 衣、衽、衿 袂 裳 帏裳 裙 深衣 挎 冠 冠冕 弁 笄 帻 陌头 帽 足衣 屦 屐 鞮 横 璜 块、环 配巾 香袋 翠眉 额黄 花钿 四 节日 元旦 人日 立春 上元 花朝节 社日 寒食 清明 上巳 端午 七夕 中元 中秋 重阳 腊日 祭灶日 除夕第七编 天文与历法 一 天文学 圭表 浑仪 浑象 日晷 石申 《石氏星经》 甘德 僧一行 郭守敬 二 天象 星宿 二十八宿 四象 东官苍龙 北官玄武 西官白虎 南官朱雀 分野 昴宿 参商 壁宿 流火 北斗 北极星 彗星袭月 白虹贯日 运交华盖 月亮的别称 东曦 天狼星 老人星 牵牛织女 银河 文曲星 天罡 云气 占星 三 历法 三大历法系统 农历 二十四节气 古四分历法 岁首 太初历(三统历) 乾象历 大明历 大衍历 授时历 癸卯元历 帝王纪年 年号纪年 干支纪年 岁星纪年 太岁纪年 干支纪月 干支纪日 十二时辰 五更第八编 地理与交通
的具体表现形式,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完全可以说:在古代,不学礼,就没法做人,无法与人交往。 一基本礼制 古代的礼仪制度很严密。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礼仪不同。上层贵族繁多、严密,下层人民则较为宽松和随意。不同时期,礼仪制度也有较大区别,总的看来,经历了由严格到宽泛的演化。 五礼 古代的五种礼制,包括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吉礼 “五礼”之一,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包括祀天神,如吴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雨师等;祭地祗,如社稷、五帝、五岳、山林川泽、四方百物;祭人鬼,如先王、先祖。 凶礼 “五礼”之一,指用于吊慰家国忧患方面的礼仪。包括丧葬礼、荒礼、吊礼、恤礼、桧(gui)礼等。后多特指丧葬、持服、谥号等礼仪。 军礼 “五礼”之一,即国家有关军事方面的礼仪。原包括大师之礼、大田之礼、大均之礼、大役之礼、大封之礼五类。汉代以后专指军旅礼仪,如明代的军礼内容为亲征、遣将、受降、奏凯献俘、论功行赏、大阅、大射、救日伐鼓等。 宾礼 “五礼”之一,即邦国间的外交往来及接待宾客的礼仪活动。如天子受诸侯朝觐、天子受诸侯遣使来聘、天子遣使迎劳诸侯、天子受诸侯国使者表币贡物、宴诸侯或诸侯使者。此外,自王公以下直至士人相见礼仪,也属宾礼。 嘉礼 “五礼”之一,即喜庆典礼,包括冠、婚、燕、飨、射等活动中的礼仪。如君主登基、册皇太子、策拜王侯、节日受朝贺、天子纳后妃、太子纳妃等都属嘉礼,而冠、婚之礼则为上白天子、下至平民通用的嘉礼。 宗庙祭祀 宗庙又称太庙、祖庙,是供奉祖先的庙。古代统治者把宗庙视为国家的象征,古代天子、诸侯必有宗庙。国家一旦发生大事时,则必告于宗庙。古代宗庙,上古时只有五庙,包括始祖一庙,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各一庙。周朝时则定为七庙,后代也有建九庙的。古代卿大夫也立宗庙。 四时之祭 指周代天子和诸侯在宗庙内按季节进行的四种例行祭祀。每一个季节的祭祀名称各不相同。春祭叫礿(yue),夏祭叫禘(di),秋祭叫尝,冬祭叫烝。 月祭 每月初一举行的祭祀,名叫“朝庙”。按古制,周天子于每年的夏秋之际向各国诸侯颁发历书,历书主要写明来年有无闰月、每月初一(朔日)是哪一天。诸侯将历书藏于太庙,每月初一,宰杀一只羊亲临告祭宗庙,称“告朔”;然后戴着皮弁在太庙听治政事,称“视朔”;然后再祭于诸庙,称做“月祭”。以上礼仪在同一天内连续进行。 社稷祭祀 社稷在古代也是国家的象征。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祭祀土神与谷神的祭仪称社稷,祭祀土、谷神的地点也称社稷。古人以农为本,春秋时祭祀社稷是为了祈求谷物丰收。古代祭祀社稷所用的坛称社稷坛。先秦时期,社坛与稷坛分开,社坛在东,稷坛在西。明太祖时,社稷合为一坛,呈方形。 天地祭祀 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仪式称“封禅(shan)”。其中祭天为封,祭地为禅,合称封禅。一般由帝王亲自到泰山顶筑土为坛,举行祭祀。这是因为泰山为五岳之首,称为岱宗,故至此祭天。然后再到泰山脚下的梁父山、社首山辟场祭地,报地之德。 伏腊祭 腊祭简称腊,是古代农村每年举行的祭礼,在十二月冬至之后举行。通常以腊肉做祭品,祭祀百神。伏祭也是古代农村每年举行的祭礼,通常在每年夏至第三个庚日以后举行,即所谓的六月伏日举行。其仪式是杀狗祭神,“伏”指杀狗(“伏”是“副”的同音假借,“副”即杀之意)。 牺牲 祭祀用的牛、羊、豕之类的牲畜。“牺”指色纯的牲畜,“牲”是指牛、羊、豕等。天子祭祀用牛,称“太牢”;诸侯祭祀用羊,称“少牢”。用于祭祀的牛羊数量有具体的等级规定。 玉帛 指祭祀用的璧、琮、束帛。璧形制呈平圆形,正中有口,祭祀国君时用,祭者将璧放在束帛之上,然后上供。琮呈方形或长筒形,祭祀国君夫人时用,祭者将琮置于束帛之上,然后上供。 鼎 夏、商、周三代祭祀用的最重要的礼器,被称做“国之重宝”。多为圆形三足,很少方形四足的。古代有禹铸九鼎之传说,九鼎象征着雍、兖、冀、青、徐、豫、梁、扬、荆九州,表示一统天下的意思,因此叫“重宝”。古代统治者的子孙在鼎上铭刻祖先功绩,收藏在宗庙。地位不同,鼎数也不一样。祭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 斋戒 古人在祭祀或遇有重大事件发生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以使心地纯净,这些活动叫做“斋戒”。斋戒又分为“斋”与“戒”。斋又称“致斋”,戒又叫“散斋”。古有“七日戒,三日斋”之说。致斋是宿于内室,散斋是宿于外室。散斋七日,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悼丧礼。斋戒时,忌荤食(忌食有辛味、臭气的食物)。 属纩 古代汉族丧礼仪式之一。即在临终时,用新的丝絮(纩)放在其口鼻上,试看是否还有气息。属,即放置。后来,属纩用为临终的代称。 丧葬 古代丧葬礼分为五个阶段,分别称为复、殓、殡、葬、服。 招魂 又称为“复”,古代丧礼程序。人死后,在停尸期间,由专人呼唤死者的灵魂归于尸体,即“招魂”。招魂自前方上到屋顶,手持寿衣呼叫死者名、字,共叫三声,然后从后面下屋,将寿衣敷死者身上;不醒,然后再办理丧事。 殓 丧礼程序之一,其仪式又分大敛和小敛。小敛是给死者裹上衣衾,越是富有者,所加衣衾就越多。大敛是把死者的尸体装入棺材。殓时,死人口中须“饭含”,所谓饭含是指将米、玉等物分别放在死者口中。 殡 入殓后,停丧待葬叫“殡”。是指亲人去世后,不愿早早离去,停在家中,像对待宾客似的对待已死者,故称做“殡”。“殡”时,死者置于室内,用泥涂于棺木之上停放。殡的时间长短不一,富贵人家“殡”的时间长。普通百姓无地行殡,往往草草埋葬。 棺椁 装殓尸体的器具,称棺材、灵柩、棺椁(guo)。天子、诸侯、士大夫的棺不止一重,有的在内棺外还加有椁,棺、椁之间有空隙,可用来放置随葬品。 入葬 即将死者入土安葬。墓穴又称“窀穸(zhunxi)”。入葬时,上古时期曾以活人殉葬,随后又以俑(人形的木偶或土偶)陪葬。另外,还陪葬一些用器、什物。 五服 丧礼大殓之后,亲属按照与死者关系的亲疏穿上不同的丧服,叫“服”或“成服”。古代丧服制度分斩衰(服期三年)、齐衰(服期一年)、大功(服期九个月)、小功(服期五个月)、缌(si)麻(服期三个月)五个等级差别,称为“五服”。衰(cui)就是用粗麻布制成的毛边丧服。这一丧服制度标志了直系血缘关系与旁系血缘关系的尊卑、亲疏差异。服丧期间在墓旁搭小屋居住,看守坟墓叫“庐墓”或“庐冢”。 丁忧 又叫守制、丁艰,是古代的守丧制度。是指在任官期间,父亲或祖父母去世,需辞官守丧,时间名为三年,但只要有三个年头就可,实际上是25至27个月。然而,个别高官要员因公务繁忙而不能离任守丧的,可以由朝廷命令其穿素服办公,这种做法叫做“夺情”。
无
该书详细的介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实用
中国文化的精髓
传统教育非常重要。
书不算厚,但是内容很全面,写得简洁明了,比较实用。
内容覆盖面很广
很适合“临急抱佛脚”!
脉络清晰,很完全
送货上门哦,很不错
嗯,书很小,便于携带,但是有点简略了,不过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那么详细估计比字典都厚呢。。。。。。。
值得一看,对商务活动有所期望的人都值得一看。
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买来一读,适合初学者。
挺适合小孩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