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范立础传

刘琼 宁波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8  

出版社:

宁波出版社  

作者:

刘琼  

页数:

359  

前言

宁波是我的故乡,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这片古老而美丽的土地孕育了虞喜、王阳明、黄宗羲、周信芳、潘天寿、沙孟海等一大批思想家、艺术家和科学家,曾经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科学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首批172位学部委员中就有宁波籍的童第周、贝时璋、纪育沣、章名涛、李庆逵等5位科学家。迄今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当选的宁波籍院士的总数已达80多位,这在全国城市中实属罕见。50多年来,宁波籍院士为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信息技术的突破、生命科学的研究以及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医学、现代国防的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在全国科学界乃至国际科学领域享有崇高的声誉,院士的奋斗之路是艰辛的、传奇的,又是辉煌的。院士的精神世界是丰富的、深邃的,又是高尚的,是中华民族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体现。 历史已经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化、科技国际化的新形势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创新精神,是时代的迫切要求。宁波市委、市政府在积极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十分重_视精神文明建设,适时组织宁波文艺家创作以宁波籍院士为题材的《院士之路》系列传记文学作品,这对于激励人民为提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将对新一代青少年的教育与成长,起到有益的启迪和教育作用。我期待宁波文艺界将会在这方面不断推出新的作品,我相信《院士之路》系列传记文学作品将会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应家乡文艺界盛情托付,聊且为序。

内容概要

  历史已经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化、科技国际化的新形势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创新精神,是时代的迫切要求。宁波市委、市政府在积极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适时组织宁波文艺家创作以宁波籍院士为题材的《范立础传》对于激励人民为提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将对新一代青少年的教育与成长起到有益的启迪和教育作用。

作者简介

  刘琼,女,笔名彼岸。已在四川文艺出版社、《青年文学》、《江南》等出版、发表文学作品近百万字。著有长篇小说《女儿行》、《检讨记》,中短篇小说集《大头针》、《启蒙运动》以及散文随笔《爱情童话》、《合唱》等若干篇。浙江省首届青年作家班学员,浙江省作协会员。宁波市作协理事。

书籍目录

总序/路甬祥
引子
第一章 年少时光
 1.母子分离
 2.委身救父
 3.童心烂漫
第二章 中学时代
 1.在钱业中学
 2.欢庆上海解放
 3.捐出几十万
 4.创办蕴渊社团
 5.“专政”蕴渊社
第三章 象牙之塔
 1.退学事件
 2.考人上海交大
 3.“搬迁”到同济
 4.人读路桥系
 5.“你争不过我的,谁让你眼睛好”
 6.名师云集
 7.顺利“出师”
第四章 一唱三叹
 1.当“右派”,蹲“牛棚”
 2.逆境中搞科研:偷偷研究计算机
 3.“臭老九”戴“罪”立功
第五章 否极泰来
 1.重返讲坛
 2.三大学科
 3.“啃”上桥梁抗震这块硬骨头
 4.一身数任
 5.参加国际桥协第12次大会
第六章 天道酬勤
 1.失败十九次,到第二十次成功叫坚持
 2.不能容忍的一种失败
 3.真理是时间的孩子,不是权威的孩子
 4.科学家的素质
 5.“你多好啊,年年来大风”
第七章 数字有声
 1.抢回来的大桥
 2.这些大桥都“写”着他们的名字
 3.师出同门
 4.“三水准”,“三阶段”
 5.著书立说
第八章 世界上我最爱的人去了
 1.李校长辞世
 2.永别了,母亲
第九章 三尺讲坛
 1.种“豆”得“瓜”
 2.一次旁听
 3“没入打瞌睡”
 ……
第十章 一本读不完的“书”
第十一章 科学之光
第十二章 来日方长
小传

章节摘录

第一章年少时光 1.母子分离 上世纪初,位于中国版图东部的浙江省镇海县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建县历史。它在新石器时代即已有人类居住,春秋末归属越国,秦王赢政二十五年置会稽郡,历时843年,后经唐、宋、元、明、清历朝至新中国建立,镇海县自始建至撤销历时1077年。 镇海地处宁绍水网平原东端,河网纵横,甬江由西南流向东北人海,横贯境内中部。丰富的水利资源使得镇海的造船业和航运业都十分发达。据县志载,镇海县在北宋时已发展造船业,造船技术精良。北宋元丰元年,县城曾制造过安煮、陈睦出使高丽乘坐的“凌虚致远安济”、“灵飞顺济”两艘万斛神舟。宣和七年为徐兢等出使高丽,又制造了“鼎新利涉怀远康济”、“循流安逸通济”两艘巨轮,其长度有40余丈,“巍然如山,浮动波上,锦帆鹚首,屈服蛟龙”。 宋时民间已多自造海船与内河船,按照南宋宝祜五年的统计,全县已有海船船幅一丈以上387艘,一丈以下804艘。 光绪十六年(1890年),海龙轮首航镇甬线。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航行于宁波一舟山一海门的济安客轮在镇海靠埠,1898年云龙足踏轮在镇甬线上航行。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有3艘轮船在五山头线(舟山群岛)上航行,在穿山港已有轮船驶往上海、定海、海门、温州。1936年间在县城靠泊的大小班轮达29艘,总吨位共23566吨位。 一位土生土长的镇海青年,在这种背景下从事跟航运有关的工作,靠船为生就不足为奇了。 这么经过了许多年,也不知受了什么人、什么事的启发,青年萌发了要到大上海去闯荡闯荡的想法。于是他告别父母,带着他的童养媳,或乘车,或坐船,离开了镇海码头,行程数百公里,终于到达了东部繁华的大都市上海。这就是我们本书主人公范立础教授的父亲。 不知道这位姓范的青年和他的童养媳,他们到达上海的时候居住于何处,也不知他们最初的生活靠什么维持,总之,这位青年船工进驻上海后操起了其他营生,最终成为了一家药店的学徒。 也许在当学徒之前,他还有过其他选择,从事过多种职业,但最终,他放弃了“船”,走向了另外一个陌生的领域。 上世纪初的摩登上海,裹挟着繁华旧梦的香风迷雾,各种行业都十分发达。也许就是某一天,姓范的青年在嘈杂热闹的街巷行走时,看到了一群口齿伶俐、扮相滑稽的艺人,他们边说边唱边做着梨膏糖的宣传广告,这梨膏糖的广告让他若有所思;也许,是在他居住处所的附近有一家药店,他经常看到店内伙计接待顾客的景象,并为之神往。总之,他完成了从船工到药店学徒的转变。 从船工到药店学徒,不仅是一个_T种的转换,一个职业的转换,更是一个人命运的转换,一个家族命运的转换。 这个秉承着浙江人惯有的勤劳和聪明的西药店学徒,也许就是从扫地抹桌子开始,从配置红药水、十滴水开始,走近药,熟悉药,并懂得药的。总之,经过几十年的打拼,他改变了自己的身份,从一名学徒变成了这家西药房的负责人。后来,他又兴办起了自己的大药房,由一名无产者转变成有产者,逐渐创建下殷实的家业,实现了到大上海发家致富、光宗耀祖的梦想。但是,这个已经积攒下家业,有所成就的壮年男子,却有着一份不愿为外人所知的苦涩,一份萦绕于胸、挥之不去的烦恼,它是什么呢? 在中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已出现了“孝”字。《诗经》中则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渗透到几千年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一个复合概念,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包括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等多方面内容。P4-7


编辑推荐

范立础(1933.6.8 -)桥梁结构工程与桥梁抗震专家。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镇海县人。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曾任同济大学原结构工程学院院长(1987-1997)。现任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1997-)。 刘琼编著的《范立础传》为你讲述了范立础的一生。内容包括年少时光、中学时代、象牙之塔、一唱三叹等。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范立础传 PDF格式下载



敬仰范老师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