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风景
2011-12
陈志卫、 李浙杭 宁波出版社 (2011-12出版)
陈志卫 著
230
2010年的夏天,热乎乎的,我国的GDP数字也热乎一乎地涨涨涨,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这件事,有人很起劲,有人很冷静。在上海世博园的游览过程中,联想到此事,我突然想起,我的这本书就叫做“人生风景”吧。人生就像一次旅行。目的地是确定的,沿途的风景对于每个人来说,却是可以选择的,不管你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当然,看风景的心情也很重要,抱怨的,愉悦的,甚至是后悔的。反映了你人生旅行的质量。 我整理了过去写的散文随笔,大多是我近年来发表过的小文章,其中一部分算是生活性、思想性散文随笔,有人生的经历记录,也有对人生的思考。我倒不是刻意追求什么文学,而是觉得这种文体更适合表达自己人生旅途中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境,有的自认为还提炼。出了生命的灵感和精彩。散文随笔从内容上分,有我的军旅生活亲历与见闻,这是我觉得分量最重的人生经历和事业追求,青春年华和激情理想最集中的风景都在其中了:也有家庭生活、朋友交往、同事相处的记录。“人情练达即文章”,我觉得正确地认识与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也很重要:还有个人生活成长的内容,回过头来看看少年时的行为和思维,觉得是有价值的。我还写过游历和读书时的思考,自以为对于一个人增长见识、开阔心胸、增进修养,是非常有益的。 之所以起名为“人生风景”,因为这些文章都是我记录人生旅程中亲见、亲历的风景,有美的风景,也有不太美的风景。在这个世界上,假如什么都是美的,那么看的人眼睛就出毛病了:如果什么都不美,那么看的人心理就有毛病了。我总希望用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去看风景,正如抗“非典”的英雄钟南山说过:人不只生活在现实中,还生活在理想中。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风景》是人生理想的另一种凝聚和释放。 我总觉得,历史的长河中,人类总会不断地积累,留下点什么,留下的并值得后人去翻阅借鉴的,是经验,也是教训。虽不能算立言、立德,但可以算是人生的一段总结、一次审视。因此,我将业余爱好与学习结合起来,平时不恋牌桌、酒桌、舞厅,双休日就在家敲敲键盘。时常有此一练,对我业务工作中的文字表达能力颇有裨益。不仅写得手顺,而且在僵硬的公文和同质化的官话、套话中时常能有点创意。这些文字通过文学的升华,就有了思想文化的结晶。 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说过,人生可以看做“三层楼”。一是物质生活,我想应该是叫“生存保障”。二是精神生活,我觉得是生存中有了“自我”,也就有一点可以自豪的东西了。一般来说,人是既讲物质。也重精神的。丰先生讲的第三层楼是“灵魂生活”,“灵魂”玄妙得很,我理解为人的思想、品格、精神的最高级提炼。我的作品中有这方面的追求,但说得还不够到位,没有那么精辟和精彩,只是觉得在人生的旅程中。看过不少他人的花团锦簇、升降沉浮,自己也曾随波逐浪,可每每静下心来就会发现,多一点学习思考,就会多一分清醒,少一分浮躁,随后,有了自己的自在,也就有了自己的灵魂生活。 《人生风景》是行走中的人生发现。著名学者于丹曾写过一篇散文,题目叫“行走的意义在于发现”,她在文中写道:“人在旅途中可以找到参照物,我们实际上是在一个个地方寻找着坐标……行走的真正意义不是踏遍千山万水,而是完成从千山万水中的发现。”对此。我深表赞同。 2011年5月23日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目的地是确定的,沿途的风景对于每个人来说,却是可以选择的。 我接触文学并不深,但知道这个东西需要在生活的土壤里种养。让它长出来,需要提气——吸天地之精华。
陈志卫,1955年生于江苏扬州,当过工人、参加过海军,现供职于宁波市民政局.著有《新时期军队管理辩证法》《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新社会组织实践与研究》,及散文集《生命驿站》。
自序 散文林海英雄气浩然水兵与战舰在海岛军营姑娘好像花一样大海生成的浪漫读书.链接人生精彩篇章悠悠清水同里人家生活的脚步向前进远去的少年郎望子成虎的趣味动物精灵 随笔读朋友的书书法艺谈游世博园时的人文发现走进联合国总部走进美国旅南游北美食记忆“心相约”挚爱至悲达人在哪里?家庭软件年轻的朋友那一方瑰宝熠熠放彩活得漂亮后记
林海英雄气浩然 ——我与《林海雪原》的人生情结 “晚秋的拂晓,白霜蒙地,寒气砭骨,干冷干冷。军号悠扬,划过长空,冲破黎明的寂静。练兵场上,哨声、口令声……”这是著名小说《林海雪原》中的一个文字片断,也是我在关外东北军校中亲身体验过的生活场景。一个南方人到了东北,在那个冰天雪地里,能够坚持吗?这是一些朋友的担心。然而,那个地方却成了我的期待、我的向往。 少年时的我曾在扬州老家听过一段评话,是著名艺人王少堂说的《真假胡彪》。故事取材于《林海雪原》,当时那段评话将杨子荣的英雄形象深深地铭刻在了我的心中。那个晚上,我独自回家,脑子里回想着王少堂讲的“杨子荣随机应变,先发制人,嬉笑怒骂,逼得小炉匠前言不搭后语,直追问得小炉匠破绽百出,引起座山雕的怀疑……”,不由得“哧’’地一下失声笑出,胸中豪气顿生,从此再也不怵漫长夜路,包括后来的人生旅途。 那一年我九岁。我听完评话后,继而夜以继日连着几天凭借字典半生半熟地通读了《林海雪原》。从此,杨子荣、少剑波等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成了我胸中的镜像,时不时地跳出来与我对话。二十年后,当我走进东北军校的时候,就特别想去那个深山老林亲身体验一下当时的情境。于是在军校的第一个寒假里,我独自来到了牡丹江横道河子威虎山,在雪深没膝的茫茫雪原,奇峰怪石的茂密森林,我的眼里幻化出了那个场景:少剑波率小分队和民兵火速出兵,滑着雪橇,箭一样穿行在白皑皑的雪原上。 半个世纪过去了,时过境迁,漫天风雪,四野无人,故事永存。站在那个亘古的大山坡上,阳光挤散阴霾,极目望去,我似乎看到人生的无限,我情不自禁,深深地吸纳了一口天地之气,唱出了一嗓子:“抗严寒,化冰雪,我胸有朝阳……”那是取自于《林海雪原》改编的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唱段。我总觉得那个大山坡上,那个小山沟里,那里的一树一叶,那里飘洒的落雪,都在向我诉说着什么,可我一时又说不出来。 返回军校与一位战友聊起此事,无意中发现我俩有着共同的经历感受。我们的少年时期,都是在读了《林海雪原》以后,有了习武、参军的人生目标,也有了对军旅生活的若干坚持,高山大海阻不断,人间繁华缠不住。当时,有一则新闻说,一个小歌星13岁仍不敢一人独睡,长大后也离不开母亲的陪伴,以致后来事业早衰、精神早衰。有人将之归结为气质天成,我倒觉得是性格教育缺乏。我以为一部《林海雪原》可以激励少年心,进而在理性上引导人生的正确走向。 窗外,飘舞的雪花,在漫天中回旋,在回旋中凝聚。室内,智慧的火光在闪烁。那一天的晚上,两个人的沙龙,演化为一个排的座谈,大家达成了共识:人在少年时,应该吸收一些英雄的素养,给自己的灵魂注入一些英雄的基因。《林海雪原》这部小说中的英雄,有一种勇敢无畏的性格特征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品格,而这种精神与品格,赋予了人自信、自强。正如爱默生说过的一句话:“自信是英雄的本质。”这种本质也是勤于思考、追求事业的催生素。 十五年后,那位战友已成为军旅作家,那一年他的导师、邻居——《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驾鹤西去,我们一起品茗长谈,再次品读《林海雪原》,仍然是津津有味,仍然是荡气回肠。他说曾经请教过曲波关于英雄的话题。曾任团副政委,亲率小分队深入林海雪原斗歼顽匪,重伤转业后用四年时间写出长篇小说《林海雪原》的曲波,其成就绝非偶然。综合其社会实践,《林海雪原》也凝聚了这样一种认知:英雄不是因为偶然的行为,而是来自于—种气质品格的综合素养。那位战友说,如果把支撑一个人成为英雄的内在气质修养看做英雄的“基因”,他就有了一种社会责任的使命感,而令这种使命感最容易得到体现并发扬光大的,就是人民军队群体眭的素质。他的话再次引起了我的共鸣,在军校毕业前后,我参加过也带领过几支小分队,虽然没有剿匪战争的英雄经历,但万里海疆,惊涛骇浪,卫国护民,屡创佳绩,那一个个人民解放军的优秀群体不正是传承了林海英雄的情操和品格吗? 人生的青春之歌虽不再唱,生命的精神之火却越烧越旺。我的心里突地一亮,那一次在横道河子威虎山上豪情一唱后的无边思绪突然接续上了。南宋文天祥所作《正气歌》中有:“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日浩然,沛乎塞苍冥。”浩然正气是一个人、一个群体为了实现一个崇高的价值目标所表现出来的至大至刚的精神气质。正如哲学家黑格尔所说:“人格的伟大和坚强要借助于矛盾斗争的伟大和坚强才能衡量出来。”一部《林海雪原》溢生出的浩然正气,滋补了无数有志青年。今天,它与若干红色经典已经化入中华文化的血脉,助力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 见我侃侃而谈,那位作家战友笑了,说我颇有文学悟性,日后当有所成。于是我俩击掌相约,再见时当有好作品相奉。 2011年4月P3-5
物质的世界不如意时,可以到一个地方寻找安宁.那个地方叫文学。物质的世界如意时,可以到一个地方去升华.那个地方也叫文学。 文学是文化的一个种类,也是精神的一个载体,甚至可以说是点燃人类思想火光的火柴。30多年前,当文学因“文化大革命”而窒息的时候,我感受到了时代的窒息。当看到《于无声处》(在首都北京上演的一出话剧)产生的“惊雷”效果.我知道了文学本是人的心声反映。它能够照亮黑暗,领你走向光明。 我接触文学并不深,但知道这个东西需要在生活的土壤里种养。让它长出来,需要提气——吸天地之精华。我写的这些东西.自己觉得是需要提气的,有了气才能坚持,有了气才能升华。 我很感谢那些曾帮我提气的人:李浙杭、褚佩荣、杨东标、王耀成、赵柏田、谢志强、江晓骏、周冠宁、黄港洲等作家文友.有时候一句漫不经心的话也能让我懈怠的心得到激励。 成与不成都是过程中的事,“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但这个过程已成为我在文学之路上努力的见证.二十余万字的散文随笔集《人生风景》,标志着我终于在人生的秋天里又前进了一段路,心里还是觉得蛮有收获的。 陈志卫 于宁波 2011年5月27日
陈志卫所著的《人生风景》是行走中的人生发现,这些文章都是作者记录人生旅程中亲见、亲历的风景,有美的风景,也有不太美的风景。在这个世界上,假如什么都是美的,那么看的人眼睛就出毛病了:如果什么都不美,那么看的人心理就有毛病了。作者总用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去看风景,正如抗“非典”的英雄钟南山说过:人不只生活在现实中,还生活在理想中。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风景》是人生理想的另一种凝聚和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