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和田玉探奇

唐延龄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4  

出版社: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作者:

唐延龄  

页数:

230  

字数:

202000  

前言

  阅读新疆 在新疆生活了几十年,我还不敢说,我对新疆有充分的感知和全面的 了解。 因为新疆太大了。因为新疆的历史文化沉淀得太丰厚了。因为新疆的 人文地理色彩太绚丽了。更重要的,是因为新疆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 。当每一轮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个新的新疆。 新疆是一部太厚的书。新疆是一部一生都读不完的书。 近几年,我每年都到南北疆调研学习,每一次回来都有更加强烈的感 受和新的认识、新的发现,同时也强烈地认识到,新疆是一个民族文化的 宝库,是一个出版资源的富矿。我们萌生了一个想法,从人文地理的角度 ,编一套介绍新疆历史文化的通俗读物,多镜头、多方面地反映和介绍新 疆。于是就有了这套《新疆人文地理》丛书。 新疆的美,不仅在于她有辽阔的草原、雄伟的山峦、壮美的大漠、粗 犷的戈壁、丰厚的森林、奔腾的河流、遍野的百花、富饶的绿洲,还在于 她有独特的人口结构与人文格局。不同文字、不同语言、不同服饰、不同 宗教信仰的各民族在这里和睦共处,和谐生活,千百年来,演绎出不同文 化特色的民族文化。她是我们中华文化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个建筑、一 段歌舞、一场比赛、一段历史、一个传说故事,都令你新奇,都是一篇美 文,一首新诗,一幅回味无穷的画卷。 新疆的美,更在于她的“新”和“奇”。同一个地方,同一处景观, 在不同的时间,你都能有不同的发现和观感;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每到 一处,都有不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大奇、大美,悠久、深厚。即便 是在你生活的城市、乡村,每天早晨你看到的都是新一轮日出,经历的都 是新一天生活。难怪有人说:“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到了新疆方知要 学的东西太多。” 介绍新疆,尤其是充满激情、全方位、真实、全面地展示新疆是我们 出版人的职责,理应竭尽全力,上下而求索。我们在编这套丛书时,努力 从一个新的角度,新的视野去发现和发掘,努力将更多的东西告诉读者, 更多的魅力展示给大家。 这些作品,虽然都是对零零碎碎东西的整合和加工,不能说有多少新 的创意,但我们的想法是:将那些散落在河床边的煜煜发光的沙金,淘出 来打造成一块金砖;将那些绽放在草原上的各色小花,采摘来编织成一个 花环。当然,可淘的金还很多,可摘的花也很多,不是编一两套书就能达 到目的的。这方面可做的事还很多,要下的功夫还很大。这也是我们编这 套丛书的另一初衷: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淘金和编织花环的 队伍中来,有更多的高纯度金砖和更绚丽的花环奉献给社会。 新疆是一部读不完的书——新疆是一座太富的宝藏; 新疆是一部最值得读的书——新疆的书里有金砖、有花环。 阅读新疆吧!

内容概要

本书收录的是作者个人学习玉文化知识的一点心得,被定位于科普性质。
本书是新疆人文地理丛书之一。全书共分5篇,包括:神玉篇、玉路篇、玉德篇、王玉·玉宝篇和玉石·玉矿篇。适合广大玉石爱好者阅读。

书籍目录

神玉篇
一、《红楼梦》中“通灵宅玉”之谜
二、女娲补天石之谜
三、黄帝食玉和种玉的传说
四、西王母献玉的故事
五、昆仑神山和玉山
六、巫玉之谜
七、昆仑山下的传说
八、祭天祭神的礼器
九、食玉的故事
十、玉衣的故事
十一、玉与佛教文化
十二、玉与道教文化
十三、玉保平安的故事
十四、神奇的玉龙、玉虎、玉马和玉鼠
玉路篇
一、孔雀河古墓沟·楼兰玉斧
二、齐家文化玉器与和田玉
三、仰韶文化玉器与和田玉-
四、黄帝是玉石之路的开拓者-
五、茫茫西行路
六、游牧大迁移
七、和田玉登上商代王室殿堂
八、周穆王欢会西王母故事揭秘
九、尼雅遗址的玉文化
十、玉门关之谜
玉德篇
一、管仲的玉“九德”说
二、孔子的玉“十一德”说
三、许慎的玉“五德”说
四、黄金有价玉无价
五、玉德之玉揭密
六、“玉”宁拾趣
七、玉与诗
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九、化干戈为玉帛:和为贵
十、拾玉镯的故事
王玉·玉宝篇
一、商纣王鹿台衣玉自焚之谜
二、王权与玉
三、千古之谜和氏璧
四、《鸿门宴》与玉器的故事
五、玉玺的故事
六、《一捧雪》玉杯传奇
七、稀世珍宝:青玉山子“大禹治水图”
八、白玉奇葩
九、现代瑰宝:白玉山子“大下佛国图”
十、国石的呼唤
十一、北京奥运会与玉
玉石·玉矿篇
一、和田玉名称的由来
二、“软玉”名称的困惑
三、子土之谜
四、玉河知多少
五、密尔岱玉山传奇
六、阿拉玛斯:白玉的故乡
七、阿尔金山:金玉生辉
八、白玉河原生玉矿之谜
九、碧玉谜团
十、大玉风云
十一、识土占今谈
后记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玉保平安的传说 人们爱玉、敬玉、崇玉,购了一些玉件,佩在身上,或陈设家中,其 目的不只为了装饰,还有辟邪、定惊、护身等想法。自古以来有许多佩玉 保平安故事。 刘大同写了一本书,叫做《古玉辨》。其中有一节《古玉防险之见闻 》,讲亲自听到见到的事情。 乡里有一个姓胡的瓦匠,一次夏天到河中洗澡时,在沙里淘到了一把 玉铲。这把玉铲呈栗黄色,做工简单,他即用它作烟荷包的坠石。后来, 他在一位赵姓的人家盖房,正上梁时,突然失足落地,奇怪的是玉坠已崩 裂,他却一点没有受伤。 一天,刘大同在上海某澡堂洗澡,役工见他左臂佩玉,就告诉他近日 发生的一件事:一位八十岁老翁在此洗澡,出浴时突然晕倒在地,在场人 大惊,急忙扶起老人,但是老人安全无恙,只是左臂的玉镯跌得粉碎。老 人非常痛惜,说这是三代的玉镯,没有它就危险了。当场把跌碎的玉捡起 来,收藏好带走。 刘大同年轻的时候,听说他的堂兄鹤峰,一次骑马坠落石崖之下,因 为身上佩戴有玉,没有受伤。有~个老仆人叫李桂,一次喝酒醉了,跌落 到桥下水中,也是佩戴有玉,没有受伤。 古书记载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兹举数例。 《玉纪》作者陈性,说他身上佩带了太公璜玉佩到睛川阁游览,不慎 从三楼掉了下来,只是受了一点轻伤,但玉璜则被摔坏,说是这只玉璜代 他受伤挡灾。 有一个人买了一只古玉镯给夫人佩带,夫人曾不慎发生了两次跌倒: 一次是从楼梯滑下,一次从山坡上斜路滑倒,但是两次都没有受伤,只是 玉镯有微细裂纹。后来,夫人发胖,感到玉镯太紧,带上不舒服,没有办 法取下来,只好忍痛用锤子把玉镯敲破取下。第二天,夫人在厨房中踏到 油渍而滑倒,碰碎了~边膝盖骨,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 古代有一位将军,带病出战,身上佩带了夫人所赠的一块玉佩。他作 战中,一不留神被对方用矛刺中胸部正中间,刚好刺到玉佩上,玉佩已碎 裂不堪,但是胸部只有一点轻伤。他没想到,夫人送的那块古玉佩救了他 一条性命。 玉护宅的传说 据说,以前一姓梁人家,非常爱玉,家宅内摆放了一些玉观音、玉瓶 和玉兽,每厅、每房至少摆放一两件。因为他们的祖先向来相信玉能够庇 宅护人,历代子孙皆深信不疑。 一年冬天,风干物燥,发生火灾,他家毗邻的几家都被大火烧光_惟独 梁宅平安大吉,丝毫不受波及。因为火势到他宅前临时转了风向。大家非 常奇怪,无法解释,而梁宅上下则相信是民间宝玉护宅。后来他家另置一 白玉观音放在厅的正中央。家中各人虽经历种种变迁,竟悉数化险为夷。 玉缘的故事 宋高宗赵构(1107~1侣7年),字德基,宋徽宗第九子。15岁封为康王 ,21岁继承帝位,改元建炎,史称南宋,为南宋第一个皇帝。南迁后建都 临安(今浙江杭州),在位三十六年。他精于书法,世间流传有宋高宗丢印 得印的故事。 一次,宁高宗不幸把玉印丢失了,多次寻找没有结果。 以后,有一位明州士人往临安赴省试,乘小舟过江日寸,有一老渔夫 拿了网得的一尾七八斤巨鲤来售,只索价五百钱。士人购得此鱼,打算次 日招待客人,于是命仆人先把鱼剖开。奇怪的是,鱼剖开后发现肚内有一 只小玉印,温润洁白,并刻有两个篆字,但是并不认识。后来,因为费用 不够,就把玉印卖给了一个商人。商人也不懂这玉印之珍贵,把它放到售 货担子上来卖。一次,经过德寿宫门,被宫中人买得,拿来佩于腰间。翌 日,恰巧被宋高宗看见,经检查,这正是四年前所丢失去的玉印,那两个 字就是他的原名“德基”。 揭玉缘之谜 从《山海经》中说的玉能“御不祥”,到《红楼梦》中说的玉能除邪 祟、除疾病、知祸福,几千年来,玉有祛邪、保平安、得吉祥的作用的说 法一直流传了下来,直到现在吉祥和除邪仍是玉器的重要题材。 玉器吉祥图案很多,如八吉祥(佛教中代表吉祥的八件供物,有法轮、 法螺、宝伞、华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龙凤呈祥(龙长身、龙须 、驼首、鹿角、蛇身、鱼鳞、鹰爪,象征行云布雨和去灾致福),三阳开泰 (三只羊象征三羊,天上有太阳),五凤朝阳(五只都似凤凰,颜色有赤、黄 、青、紫、白,均朝向太阳),五瑞图(分异兽、珍草、瑞器三类,异兽有 麟、凤、龙、龟、白虎,珍草有松、竹、萱、兰、寿石,瑞器有笏、磬、 鼓、葫芦、花篮),吉庆有余(童子敲打磬和玩耍金鱼灯笼),十全图(用古 钱代表十全十美:一本万利、二人同心、三元及第、四季平安、五谷丰登 、六合同春、七子团圆、八仙上寿、九世同居、十全富贵)等。 玉避邪图案也很多,如八宝(有宝珠、古钱、玉磬、犀角、红珊瑚、铜 鼎、灵芝、如意等),暗八宝(有铁拐李的葫芦、吕洞宾的宝剑、汉钟离的 扇子、张果老的鱼鼓、何仙姑的笊篱、兰采和的阴阳板、韩湘子的花篮, 曹国舅的横笛等),辟邪(传说中的神兽,身似狮,头有短角,带有翼),钟 馗(传说唐明皇患病时,梦到大鬼吃小鬼,明皇问之,大鬼自称钟馗,生前 习武中举得会元,殿试时因相貌丑被黜,即触石阶身亡,为此决心消灭妖 魇。明皇醒后,命吴道子绘出钟馗图像,以除邪恶)等。 玉祛邪保平安和吉祥,这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习俗。如何进行科学分析 ,除了迷信因素外,还可能有多种原因,是一个待研究的问题。一是偶然 因素,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缘分或者巧合。事物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前者 是偶尔发生,是巧合,不是必然;后者是规律性。如将军玉佩保命的故事 ,恰恰是矛刺到玉佩上,这很偶然,如果相反,则情况不同。二是精神因 素,或者说是心理作用。正如赵汝珍在《古玉辨》中所分析那样:“此乃 精神贯注的结果……盖古人视玉极重,佩之宛同载祖播迁。其一举一动, 必特别小心。必视而后动,虑而后行。若是,则不生或少生是非,少遭意 外。”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和田玉探奇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