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经济发展的政策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法律社会咨询中心 编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法律社会咨询中心、 上海社会科学院以济法律咨询中心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8-07出版)
出版时间:

2008-7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法律社会咨询中心、 上海社会科学院以济法律咨询中心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8-07出版)  

作者: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法律社会咨询中心 编  

页数:

286  

字数:

320000  

前言

上海社会科学院创建于1958年,迄今整整五十年。在半个世纪不寻常的岁月中,我院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从1958年建院到1968年建制撤销,是草创和早期发展阶段;第二阶段,从1968年建制撤销到1978年恢复建院,我院科研和建设被迫停滞和中断;第三阶段,从1978年恢复建院至今,是我院持续发展、昌盛繁荣阶段。我院创设之初,原是研究与教学并重的机构,设有政治法律系、工业经济系、贸易经济系、财政信贷系、会计系、统计系、业余大学和经济研究所,隶属上海市委教育卫生工作部领导。1959年起改为比较纯粹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不再招收本科生。同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历史研究所并人,并相继设立哲学研究所、政治法律研究所和国际问题研究所,以及学术情报研究室和毛泽东思想研究室。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我院的科研工作被迫中断,许多领导干部、知识分子和工作人员遭到残酷打击和迫害,科研和建设遭受严重的挫折和损失。至1968年底,全院除部分工作人员调市有关部门工作外,其余人员均到奉贤县“市直五七干校”参加学习、劳动,被编入“市直五七干校六兵团”,我院建制被撤销。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仍有部分科研人员割舍不下对学术研究的独钟情愫,冒着被批判的风险,白天参加运动、劳作,晚上阅读、思索,以萤火爝光探照民族苦难的由来和前去的道路。1978年,我院恢复建制,和共和国一道步入崭新的历史时期。此后,在中共上海市委的领导下,我院因时、因地制宜,广纳贤才,复所建所,一方面完成经济研究所、历史研究所、哲学研究所和法学研究所的恢复重建,另一方面根据时代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陆续建立部门经济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所、情报研究所(1992年更名为信息研究所)、文学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宗教研究所、苏联东欧研究所(1992年更名为东欧中西亚研究所,简称欧亚所)、青少年研究所、新闻研究所、人口与发展研究所、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等一批新的研究所。

内容概要

2008年,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法律、社会咨询中心成立30年之际,我们选编了《经济发展的政策——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法律、社会咨询中心论文精选》,这本文集集中展示了经济、法律、社会咨询中心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几代科研人员投身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投身上海现代化建设事业所取得的优秀科研成果。 经济、法律、社会咨询中心的成立是服务上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上,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了。经过30年闭关自守,我国一下子对外开放,发展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新事物、新问题接踵而至。为适应当时上海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引进外资的需要,发挥上海社会科学院的人才优势,为政府等部门提供智力支持,老院长黄逸峰给市委打报告,希望在社科院成立独立的经济咨询服务机构。1979年12月,中共上海市委批复同意成立。1980年6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成立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咨询服务部。为进一步拓展决策咨询业务,1984年10月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咨询部改名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法律、社会咨询中心,作为上海社会科学院面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1988年10月又成立了上海社会科学院外向型经济研究所(筹),与咨询中心一套机构、两块牌子。1990年7月外向型经济研究所(筹)改名为外向型经济研究中心。 从选编的研究成果看,经济、法律、社会咨询中心的研究工作与我国改革开放、与上海现代化建设事业紧密相连,形成了政策性、方案性和评估性的决策咨询研究特色。30年来,咨询中心在经济改革政策研究、上海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管理咨询理论与政策研究、农业与农村发展政策研究、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以及工程经济评估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20世纪80年的上海经济区和上海经济发展战略问题上,咨询中心累计向市政府提出建议20多份,其中30%经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作为重要文件或重要资料印发。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上海已经批准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中,咨询中心接受委托承办或参与咨询的户数占总数的69%,资金占总数的83%,行业占总数的61.5%,完成了一大批外商投资咨询项目。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中,先后完成了《上海市第二期工业改革》、《上海合流污水治理二期工程》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在工程经济评估领域,也取得了数量众多的研究成果,先后完成了《上海市2004-2010年全面提高供水水质行动计划评估报告》、《上海长江青草沙水库建设保障战略研究计划》、《长兴岛北沿和南汇东滩滩涂资源合理性开发利用研究》、《上海世博演艺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一大批有影响的工程评估报告。在过去的30年,咨询中心的研究成果有25项次获得院以上奖励,8次获得市级奖励,1次获得全国奖励。咨询中心承担的一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如《上海对外开放“开放度”研究》、《“九四”专项调查》、《开发浦东的研究》、《长江三角洲16城市农民工现状调查》等也得到了市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从1995年起,咨询中心连续7次被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上海市信誉咨询机构”光荣称号。 社会永远是发展和变化的,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还有许多未知的新问题需要我们研究和解答,而我们的能力却永远是不够的。为此,我们应当不断学习、不断进步。选编研究成果是对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法律社会咨询过去30年发展历程的总结,更是一种对我们这些后来人的激励。

书籍目录

序言经济改革政策研究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与问题 建国前我国中外合资企业历史回顾 商品经济与城郊土地商品化经营 人口分布与第三产业布局 股份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探索 宏观调控机制要拿出新举措 国内民间资本投资问题 高新技术产业模块化的风险结构上海经济发展政策研究 十个第一和五个倒数第一说明了什么? 从缝纫机工业看上海轻工业为什么不能大踏步前进 港商如何看待上海的投资环境 借鉴国外经验推进上海股份制企业的发展 利用B股筹集外资开发浦东 上海有条件实现统筹城乡发展 上海能源需求总量中长期预测咨询业发展政策研究 企业经营新方式:资源整合、市场组装 开放条件下的上海咨询业发展 现代经济咨询与宏观环境分析 坚持咨询业的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农业与农村发展政策研究 都市农业发展的思路和政策 日本经济起飞时期农村劳动力供给机制 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内在动因与机制 上海农业旅游发展分析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易瓶颈及对策财政金融改革政策研究 上海财政性农村投入的政策目标 存款保险、资本要求和市场纪律 农村金融的功能缺失与完善工程经济评估研究 全面提高上海城乡原水水质 以艺术世博理念寻找中国世博的创新之路 长兴岛北沿和南汇东滩水源地建设比较 上海长江口青草沙水库建设的经济运营方案若干重要咨询项目介绍 《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介绍 《上海市第二期工业企业改革项目》介绍 《上海市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社会影响评估报告》介绍 《2003~2020年浙江省岱山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介绍 《乌鲁木齐市城市交通改善项目移民安置行动计划》介绍 《上海市污水治理(三期)项目社会影响评估报告》介绍

章节摘录

股份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探索一、我国股份制企业的现状1986年12月,国务院在有关增强企业活力的规定中,第一条明确指出:“各地可以选择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试点中的股份制,由于在新旧两种体制并存的大背景下,市场机制不完善,特别是证券交易市场不健全,因此,它对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作用,不甚明显,而只是侧重于筹集资金。我国目前实行的股份制大体有以一F)-L种形式:(1)企业之间互相“参股”,形成新企业。参股方式有三:一是设备、厂房等固定资产折价(以重置价值计)人股;二是用企业历年留利的积累(自有资金)直接投资人股;三是以技术软件、专利、商标等工业产权折股,也有以土地使用权人股的。(2)各方面联合投资,以扩大名优产品、适销产品的生产能力。(3)企业资金折股,吸纳企业职工入股。沈阳市和广州试行股份制企业基本上属于这一类型。(4)在企业内外招股。企业的股份,按投资主体(股权所有者)划分,一般分为国家股、集体股和个人股。此外,在部分乡镇企业和集体企业中,还有“分红股”的类型。全民、集体企业试行股份制,或以企业整体投入其他股份公司。股份制企业的分配方式都采取按劳分配和按股分配相结合的办法,企业实现利润的分配顺序一般是还贷、纳税、留利、分红。以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企业税后留利分配:董事会基金占12%;职工各种保险基金8%;企业基金40%;红利基金40%。当年分配给个人的股息、红利一般不得超过股本金20%,超出部分作为追加股本金处理。


编辑推荐

《经济发展的政策: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法律社会咨询中心论文精选》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经济发展的政策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