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法国的故事(上)

文聘元 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

文聘元 著  

页数:

345  

字数:

52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西方文明的主要特色是,它是一种共享的文明,即有许多国家与民族都属于这一文明形态。这与其他的伟大文明,例如印度文明、中华文明或者埃及文明是显著不同的,这些文明基本上都只存在于一个国家或者民族之中,别的国冢与民族也许会受这种文明的强大影响,却并不属于这一文明,例如日本、朝鲜、越南之于中华文明就是这样。  作为一种多民族共享的文明,西方文明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它的文明发展史上,在属于这一文明的许多民族中,总有一个民族或多或少能够担当这一文明的代表,在古希腊时期当然就是希腊,然后是罗马,在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则是意大利,此后呢?  此后就是法兰西了。  自从文艺复兴以后,西方各国在文化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诞生了重要的文化名人与名作。然而,总体上能够担当西方文明之代表的却是法国。  法国之所以能够成为西方文明的代表,是因为它自从文艺复兴以后,在文化上取得了巨大的、多领域的成就,这些成就也就是我们在本卷所要讲述的。  不过,有些东西并不是我们这里能够讲述的,却也许更加能够说明法兰西文化在西方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例如语言,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法语几乎是所有西方国家宫廷里的唯一正式用语,而这些国家的国语反而不具有这样的地位。典型的例子是沙皇俄国,在沙皇的宫廷里,甚至在所有贵族的家里,唯一的正式语言乃是法语。俄语则是仆人们说的,主人只有在对仆人们下指令时才说俄语。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托尔斯泰那些描述贵族生活的著作,例如《童年·少年·青年》、《战争与和平》里,看到那么多对话都是法语的缘故,因为那时候的贵族就是这样说话的。  语言如此,文化的其他各方面同样如此,例如衣饰、饮食、建筑、园林、艺术式样,甚至写作的文体风格,等等,法国长久以来都是西方其他国家所模仿的范本。  在这里,我将带领大家领略法兰西文明的神髓,了解它浪漫而血腥的历史,品味它优美而悲怆的文学名著,欣赏它华美而独特的艺术杰作,等等。

内容概要

《话说西方》纵览古今,气势恢弘,展现西方历史的风云,描摹西方文化的变迁:流动的历史,深缓而又跳跃;机智的哲学,明白而又活泼;多彩的文学,灿烂而又辉煌;多姿的艺术,美妙而又鲜活;自然的地理,百态而又神奇。无论是历史、文学和艺术,还是哲学和科学;无论是令人高山仰止、叹为观止的古希腊罗马文明,还是现代的西方文明,在这里,历史的激荡,哲学的睿智,文学的意象,艺术的美感,科学的真谛,作者的讲述均能做到丝丝入扣,娓娓道来,在思索与描摹的求真之中,在时代与篇章的交织之中,在历史与地理的时空之中,展现了一幅西方历史和文化的宏伟画卷。

作者简介

文聘元,1969年生于湖南省桃江县,1998年获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06年被评为研究员,现在海南大学工作。已经出版的作品主要有:《直面人性》(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西方、东方与多元文化中的文学经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欲望及其表达的形式——论

书籍目录

序 文聘元:《话说西方》文怀沙房龙的风格杜兰的气派——序文聘元:《话说西方》张广智卷首语第一篇 历史篇 第一章 揭竿而起——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外皆然 第二章 马赛曲——法兰西人用剑与火打出了一个新世界 第三章 红色恐怖——在革命者的刀剑下,法兰西血流成河 第四章 拿破仑的故事——他的人生犹如一部传奇甚至史诗 第五章 生命不息,革命不止——拿破仑失败后,法兰西似乎患上了“革命强迫症”第二篇 哲学篇 第一章 命运的羔羊——笛卡尔的故事 第二章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哲学的故事第三篇 文学篇 第一章 死在舞台——莫里哀的戏剧充满了欢笑,人生却满是坎坷 第二章 最成功的一生——雨果的故事 第三章 与政治同行的作家——司汤达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名声大振 第四章 小说家中的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只要给钱,什么都写 第五章 性、梅毒、疯狂——莫泊桑的故事第四篇 科学篇 第一章 与众不同的科学家——笛卡尔是伟大的哲学家,费马是怪才,拉瓦锡死于非命第五篇 艺术篇 第一章 孤独的艺术——华托一生无妻无子,其作品也在华丽中隐喻着深刻的孤独 第二章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布歇的作品柔弱无骨,生前名扬四海,死后备受轻蔑 第三章 双重领袖——新古典主义画家大卫是大革命时代法国革命与艺术的双重领袖 第四章 渴望自由——浪漫主义者德拉克洛瓦认为艺术就是自由地表达个人印象 第五章 痛苦与生命的雕刻者——伟大的罗丹最善于雕刻人类的痛苦,这也许来源于他自己生命的体验 第六章 独树一帜——马奈是新旧两种艺术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却并不属于这两种艺术,他只属于他自己 第七章 光与影的大师——莫奈和他的印象派杰作

章节摘录

  我们都听说过法国大革命,这是法国也是人类历史的大转折之一,甚至可以说,它是西方历史上最后一部史诗。在这场规模浩大的革命之中,展现了人类本性之中的3样东西:利益、死亡与英雄主义。  它因利益而起,在它的整个过程中充满了血腥与死亡,但在这一切之中同样充盈着震撼人心的英雄主义,其高峰就是拿破仑的征服。  我们将分3章来讲述这漫长而悲壮的故事,第-章接着前面讲中世纪时讲到的“法兰西的诞生”的结尾说起。  中世纪的法国本是一个诸雄割据的国家,以致在百年战争时期被英国人打得差点亡了国。后来逐步走向统一,到路易十一时,只剩下最后一个大封建主勃艮第公爵了。他是个好战的人,绰号“大胆查理”,路易十一想出了一个借刀杀人的妙计,他诱使大胆查理与团结而强悍的瑞士人交战。1477年,大胆查理被瑞士人杀死,路易十一乘机夺取了他的领地。从此,全法国再也没有一个封建主有力量与国王相抗衡了,于是法国成了一个君主专制国家。  成为君主专制国家的法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尤其在工业和商业上,随之逐渐有了一个强大的新阶级:资产阶级。他们靠着精明头脑和勤奋工作成了有钱人,但他们仍满脸不高兴,因为他们有钱,但没权。  正是资本家对权力的“正当的爱好”,最后酿成了最初的革命。  这就是法国大革命的特色:它不是由农民或其他穷苦大众的起义开始的,而是像英国革命一样,是由于国王召集三级会议要钱,而三级会议乘机发难夺权而开始的。三级会议的这些代表都是一些阔佬,甚至比国王还阔呢。  我们先来看看大革命前夕法国的情形。  三分法国  大革命前,法国社会总的大背景是全体法国人被分成了3个等级,分别以教士、贵族和平民为核心,彼此之间壁垒森严。  第一等级是教士。法国是天主教国家,在这样的国家里教士们总享有最多的特权。他们是法国社会的最高等级,成员包括各级教士,像红衣主教、大主教、主教、修道院院长等。  第二个等级是贵族。就是那些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之类。他们又分成两大类:佩剑贵族和穿袍贵族。佩剑贵族是大贵族,靠从领地榨取或从国王那里获得年金生活,住在巴黎和凡尔赛,成天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穿袍贵族大多住在乡下,靠农民和农奴的劳动过日子。  这第一、第二等级基本上合穿一条裤子,都是统治阶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法国的故事(上) PDF格式下载



   最初看时,我没什么耐性看这本书,也许是从来没有看过用这种语气来写历史的书吧。后来一口气看完了。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还专门对着书中不了解的地方重新上网找资料。
  从书中我了解了英法之间的世代恩怨,了解了印象派,了解了为什么法语会成为世界性的语言。
  单说它是历史书,有点不符,超越了历史书的范畴,是一部法国的百科全书索引,主要的章节都有了,重要的东西都出现了,可以在它的基础上再找找你感兴趣的东西。书阅读越宽,眼睛看的越来越远。


不偏激,客观。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