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实践唯物主义思潮流变

孙芳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

孙芳  

页数:

203  

内容概要

  从对实践唯物主义思潮的研究现状来看,以国内实践唯物主义思潮为对象的研究目前还很薄弱,这种研究多为阶段性的,缺乏宏观、整体、全面的透视和省思,对象的不专门性造成的不能深入具体全面地概观实践唯物主义思潮这一历史现象。鉴于此,本书以“中国实践唯物主义思潮流变”为研究对象,以改革为背景,以时间为顺序,以国内实践唯物主义思潮运演流变中重大学术事件和重大理论问题的演进为线索,力求客观精细地梳理和描述实践唯物主义思潮运动的历史进程,并在此基础上对实践唯物主义思潮作出宏观、整体上的分析和评价。全面展示国内实践唯物主义思潮的概貌,深刻认识国内实践唯物主义思潮的本质和意义即是本书研究的宗旨。

作者简介

  孙芳,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社会哲学研究。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山西大学学报》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前言第1章 变革中的萌动--实践唯物主义思潮的发轫1.1 实践唯物主义思潮与改革的辩证法1.1.1 改革是实践唯物主义思潮的原动力1.1.2 哲学本身必须改革1.2 学术启蒙:两次大讨论对实践唯物主义思潮的催生与呼唤1.2.1 真理标准大讨论:实践唯物主义思潮的源头活水1.2.2 人道主义大讨论:主体性亟待弘扬1.3 实践唯物主义思潮的先兆1.3.1 “实践本体论”初露端倪1.3.2 “实践唯物主义”术语的重新提出和初步论证1.3.3 一部新教科书--《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1.4 实践唯物主义思潮发轫时期的特征第2章 实践唯物主义大讨论始末2.1 实践唯物主义大讨论从出场到高潮2.1.1 哲学体系改革讨论会--“实践唯物主义”赫然出场2.1.2 《“实践本体论”及其革命意义》一文2.1.3 一个自我否定--“实践超越论”提出2.1.4 北京会议迎来实践唯物主义大讨论的高潮2.2 实践唯物主义大讨论在低谷2.2.1 原因2.2.2 状况2.3 实践唯物主义大讨论时期在实践唯物主义思潮流变中2.3.1 地位与意义--实践唯物主义思潮的总格局形成2.3.2 成就--建构实践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尝试2.3.3 实践唯物主义大讨论时期的主要特征第3章 实践唯物主义思潮的深化与拓展3.1 新的契机3.2 实践唯物主义思潮一展新貌3.2.1 实践唯物主义思潮理论研究具体化3.2.2 “综合统一论”出现--分歧观点的对话趋势3.2.3 实践物主义思潮的总格局在运动3.2.4 《实践唯物主义研究》对实践唯物主义思潮的理论总结和概括3.3 其他“实践唯物主义”教科书与专著3.4 深化与拓展时期在实践唯物主义思潮流变中的地位第4章 实践唯物主义思潮在新视界中继续前行4.1 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与哲学动态4.1.1 创新成为一切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要求4.1.2 市场经济反主体性的国人体悟4.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整体进展4.2 实践唯物主义思潮的总体指归4.2.1 “实践唯物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趋向4.2.2 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4.3 实践唯物主义思潮在反思中前行4.3.1 “实践唯物主义”本体论观点的演进4.3.2 “实践唯物主义”实践观的自我反思第5章 实践唯物主义思潮评析5.1 实践唯物主义思潮的理论功绩5.2 实践唯物主义思潮是一个世界性现象5.2.1 世界性实践唯物主义思潮的表现形态5.2.2 实践唯物主义思潮的理论共性及人道主义实质5.3 作为中国范式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潮5.3.1 实践唯物主义思潮是顺势而生的5.3.2 大力弘扬主体性是实践唯物主义思潮的宗旨和实质5.3.3 实践唯物主义思潮之于邓小平理论5.3.4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史看中国实践唯物主义思潮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实践唯物主义思潮流变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