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思想史(全三卷)
2011-9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米尔恰·伊利亚德
1285
吴晓群,晏可佳
无
《宗教思想史》是西方著名宗教史家米尔恰·伊利亚德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综合反映20世纪西方宗教研究成果的巨著。
本书全方面地展示了人类历史上各种纷繁复杂的宗教现象的发展过程,伊利亚德特别注重了那些对人类发展产生重要作用的宗教思想的创新,突出了人民在遭遇深层危机之际是如何通过宗教的创新来解释、摆脱和化解这写危机的。但是伊利亚德强调任何宗教思想的创新都不是凭空而起的,都以一定的传统宗教思想为基础。伊利亚德在书中大量吸收和融合了20世纪在专门宗教领域中其他大师级宗教学者的研究成果,同时还特别关注了一些被以往宗教史家所忽视的宗教思想,因而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于宗教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认识。
作者:(美国)米尔恰·伊利亚德(Eliade.M.) 译者:吴晓群
译者的话
第1卷 从石器时代到厄琉西斯秘仪
前言
第1章 太初……:古人的巫术一宗教行为
第2章 最漫长的革命:农业的发明——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第3章 美索不达米亚的宗教
第4章 古代埃及的宗教观念与政治危机
第5章 巨石遗址、神庙与庆典中心:西方、地中海和印度河流域
第6章 赫梯人与迦南人的宗教
第7章 “当以色列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
第8章 印欧宗教:吠陀诸神
第9章 释迦牟尼之前的印度:从宇宙献祭到最高的梵我一如
第10章 宙斯与希腊宗教
第11章 奥林匹斯诸神与英雄们
第12章 厄琉西斯秘仪
第13章 苏鲁支与伊朗宗教
第14章 列王与先知时代的以色列宗教
第15章 狄奥尼索斯,或复得的至福
缩略语
研究现状:问题与进展。评论性书目
英汉术语索引
第2卷 从乔达摩悉达多到基督教的胜利
前言
第16章 中国古代宗教
第17章 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第一哲学和拯救之道
第18章 佛陀及其同时代人
第19章 佛陀的基本教义:从永恒轮回的畏怖到不可言说的快乐
第20章 罗马宗教:从起源到对酒神崇拜者的迫害(约公元186年)
第21章 凯尔特人、日耳曼人、色雷斯人和盖塔人
第22章 俄耳普斯、毕达哥拉斯和新末世论
第23章 从摩诃迦叶到龙树的佛教史。大雄以后的耆那教
第24章 印度教的综合:《摩诃婆罗多》和《薄伽梵歌》
第25章 犹太教的苦难:从启示文学到《托拉》的颂扬
第26章 希腊化时期的融合与创造:救赎的应许
第27章 伊朗的新思想
第28章 基督教的诞生
第29章 罗马帝国时期的异教、基督教和神秘知识
第30章 诸神的黄昏
缩略语
研究现状:问题与进展。评论性书目
英汉术语索引
第3卷 从穆罕默德到宗教改革
前言
第31章 古代欧亚大陆宗教:突劂一蒙古民族、芬兰—乌尔民族、波罗的海一斯拉夫民族
第32章 圣像破坏危机(8—9世纪)之前的基督教会
第33章 穆罕默德与伊斯兰教的发展
第34章 从查理曼大帝到弗洛里斯的约雅敬的西方基督教
第35章 伊斯兰教的神学和神秘主义传统
第36章 巴尔科赫巴起义到哈西德派的犹太教
第37章 欧洲宗教运动:从中世纪后期到宗教改革的前夜
第38章 宗教改革前后的宗教、巫术与赫耳墨教传统
第39章 西藏宗教
缩略语
研究现状:问题与进展。评论性书目
英汉术语索引
坦木兹崇拜几乎遍及中东各地。在公元前6世纪时,以西结(《旧约·以西结书》8:14)曾责备那些在神庙门前为坦木兹悲号的妇女。坦木兹最后变成了一个富有戏剧性的、忧伤的年轻神祗的形象,他每年死后都会复活。但是,在苏美尔文本的原型中,他可能有着一个更为复杂的结构:那些化身为他的国王们因此而分享了他的命运,他们每年都要庆祝世界的再创造。但是为了再创造一个新世界,现有的这个世界必须先被毁掉;宇宙起源之初的混沌也暗示了国王仪式性的死亡和堕入地狱。简言之,两种宇宙模式:生/死、混乱/秩序、贫瘠/丰产——构成了一个过程中的两个环节。这个在农业发现之后出现的秘仪成了解释关于世界、生命以及人类存在的法则;它超越了植物界,因为这一法则也主宰着宇宙的节律、人类的命运以及人与神的关系。这个神话讲述的是爱情与丰产女神试图征服厄里什基迦勒的王国,也就是要消灭死亡,但最终却失败了。其结果是人类与某些神灵一样也必须接受生死的轮回。杜木兹一坦木兹的消失,是为了六个月以后再重新出现。这种轮换——神灵周期性的出现与消失——可以确立关于人类的救赎及其死后命运的“秘仪”。杜木兹一坦木兹的角色化身为苏美尔一阿卡德的国王,这一点很值得我们注意,因为这实现了神与人之间的联结。最后,每一个人都有望享受这种原先是为国王们所保留的特权。
无
伊利亚德的经典之作,宗教研究必读
这部三卷本的大作,综合反映了20世纪西方宗教的研究成果。每一卷附有一个长篇研究现状综述,罗列了相关宗教专题的书目和原始材料,并且做了精辟扼要的评论。这无疑体现了西方学术的严谨性。
从思想角度讲宗教的经典,想了解宗教的必读书
好书。历史、政治、神话、宗教的结合!
非常好的书,到底出自名家
“科学求真、宗教至善、艺术维美、哲学丰智”
非常有名的一本宗教综述书籍
收到还没读。书有折损,封皮比较脏。内容全面,3卷为三人所译(其中两人为夫妻)。书中部分内容大量引经据典,但在本书中未作具体说明,只是告诉读者去参考(以作为背景知识),保留了作者和作品的外文名称,看起来可能觉得有些怵。读后再评。
看了艾利亚德的神圣的存在,决定一定再买一本
经典的一部论著,值得买来阅读!
挺新的,书的质量不错
发货比较慢。送书的快递员根本没打电话给我,只放在门卫上就走了。
一直收藏着,很好的书
这是一本典型的学术书,不是很快就能看完,需要时间和耐心
资料翔实。。。。
商品挺好发货挺快很满意。
但是非常难懂。
还没看,只是粗粗翻了翻。感觉很不错,值得细细看。
老师推荐的,上午买的下午就到咯!当当给力!~\\(≧▽≦)/~!辛苦邮递员了,下雨还过来了!
杰作,必须好好看才能理解
赞~\(≧▽≦)/~赞!
和我买的另一本书同样,稍微翻大一点,纸页连接处就开始脱胶了。。。我都怕翻多了这书皮会不会掉下来。
这本书介绍的内容非常非常适合 打算全面了解各类宗教的童鞋们。
不推荐,翻译怪怪的~~~
还行吧。。。慢慢看。。那个,其实还是挺难懂的。。不如直接看英文
我看的有些累,也许是自己的水平还不够,有待再看一次,或者是看更多的遍数,才能体会到更多的快乐
宗教思想的历史 可为一家之见
太专业了,普通人看不太懂
书内容什么的不多说。双十一买的,半价。然后第一册就像是被用来垫过桌脚一样封面上一个大凹坑……“力透纸背”乃至全书啊!不影响阅读但是对于一个爱书人来说简直不能忍。而且肯定不是在运输过程中出的事,因为第一册在最下面。
这书真是万年不降价的节奏,双十一才半价入手,三册封在一个塑料袋里,没有运输损坏。这本教材级的大部头确实是十分专业的学术著作,像第一卷319-456页都是注释文献表。有人可能觉得不值,但这是专业性的保证,而且也能作为深入研究的入口。内容如题是宗教的思想史,中间还有不少相应时期的时代背景如闪族入侵,让人感到宗教思想的变迁正是历史大河的无数支流之一。个人感觉历史会给人大尺度的视野和思想,看到历史的偶然和必然积累而使小流成江海,原始社会人们对生产活动和生殖繁衍的神秘的崇拜一步步在历史大潮中形成大宗教的基本教义,这也许就是作者前言说的曾想写的一本更简明的著作想达到的效果(作为大部头这本书的信息量确实相当大,全看完工作量不小,而且还得考虑看了后面忘了前面的问题……)。
全新的书,符合我的要求
开拓了思维,很好的书。
非常出色的学术书,比较适合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三分之一是注释和文献表,所以。。。非兴趣读者可能会觉得不划算吧。
《宗教思想史》终于读完,可惜意犹未尽。伊利亚德Mircea Eliade原计划撰写的最后一卷未完成,原因是1985年他的办公室失火而致文献被焚,无法读到第4卷“基督教扩张、中世纪的中国和日本的宗教”的部 分,几乎和红楼梦未完一般可叹。当初看他小说改编的电影中“庄周梦蝶”的中国典故亦无可探了。
伊利亚德Eliade当年一篇用罗马尼亚文写的小说《弥勒薏Maitreyi》曾被改编为电影《孟加拉之夜The Bengali Night》。故事取材于他当年在印度师从达斯古普塔Surendranath Dasgupta学习瑜伽和奥义书时与其女弥勒薏Maitreyi Devi的一段情。弥勒薏Maitreyi也是奥义书作者之妻名。
在读《宗教思想史》关于犹太教和基督教的部分时,又遇以色列的犹太朋友,和他们谈了许多,也被问到犹太人在中国的事情,于是在网上找到了关于“开封犹太人”的链接,很是有趣。
开封犹太寺碑明正德七年的《尊崇道经寺经》载:“道经相传,有自来矣。自开辟以来,祖师阿眈,传之女娲。女娲传至阿无罗 汉。”文中“阿眈”即亚当,中国犹太教也称盘古,“女娲”即诺亚,“阿无罗汉”即亚伯拉罕(犹太人始祖)。可见中国古人对于宗教的混杂观念,一笑。
《宗教思想史》第二卷中关于摩尼教(Manichaeism)的部分比较有趣,因为就是后来传入中国的明教,主神大明尊的汉化版至今 仍可在福建泉州的草庵寺里见到。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对明教故事的灵感就源于朱元璋与明教教主李红瑶的渊源,最终明教亦在朱登基后被灭。
《宗教思想史》中萨满教(Shamanism)的部分,书中说“一位未来的萨满要有一些迥异于常人的奇怪举止。要变成一个梦患者,喜欢独处,喜欢 在森林里或者荒无人烟的地方闲逛,出现幻觉,在睡梦中唱歌”。听来完全是我青春期那阵子里的状况,莫非自己也有通灵“跳大神”的潜力不成?!
柏林这边有个德国朋友酷爱纹身,胸前臂膀上竟纹有梵语的“六字真言”,这两天刚好读一本讲汉语外来词的书,才知道“唵嘛呢叭咪吽”原为om-ma-ni- pad-me-hum,分别意为白、青、黄、绿、红、黑,用来驱逐魔邪。而第一字“唵(嗡)”赫然就是瑜伽中的圣音OM,乃指万物源头,可谓由来古远。
读《宗教思想史》到伊斯兰的苏非神秘主义派,当初拍片时来自摩洛哥的导演跟我谈道教归隐时就提起了苏非教派,当时自己还不太了解,后来在塔森辛格 (Tarsem Singh)的电影《坠落The Fall》中出现的苏非旋舞(Sufi whirling),才多了些了解。该苦行僧舞由鲁米所创,具有宇宙象征和教义。
读《宗教思想史》第三卷,发现从犹太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及其各大分支等都有着神秘主义的派别。比如上次提到过的伊斯兰教苏非派,还有犹太教的卡巴拉派等等。都是以类似瑜珈打禅般的方式获得类似萨满般的出神体验,在这一点上跟佛教印度教及道教都非常接近,有超越种族文化之感,很得我心呵呵。
扩展阅读了一下,原来世界各宗教之神秘主义(Occultism)抑或密契主义(mysticism),扩大开来竟连占星、算命、魔法、炼金术、气 功、心灵感应等等都被归入其中。看来自己小时候一直追求的竟然是种“巫术”信仰,好在自己不是身处中世纪,不然肯定会被揪出深山来烧死呵呵。
《宗教思想史》读到关于炼金术的部分,才知道原来牛顿Issac Newton竟也是个炼金术狂人,而他所发现的“万有引力”其实也具有“神秘的性质”及神学背景。他相信“身体转化为光,光转化为身体,这与自然规律完全 一致,因为自然似乎充满着物质的转化”,且他1675年后一直努力将炼金术和力学哲学结合起来。
《宗教思想史》中喇嘛教的部分里提到了“西方世界中最著名的西藏宗教作品”《中阴闻教得度(西藏度亡经)》(Bardo Thodol, Tibeatan Book of the Dead),自1928年被译成因为出版以来,满足了西方对远东的神秘向往,也填补了现代西方社会中死亡所丧失的神圣性。萨满教的遗痕,逝者的亡灵于头顶骨飞出。
假如把宗教看作是一种认知方法、那么宗教的认知对象就是无限:这个无限不但包含【宇宙中所有的万物】也包括认知主体自身
正是这种【无所不包+自包含的无限性】决定啦宗教和其他认知方法的不同:如果我们把这种无限性称为上帝的话、那么上帝就不能是任何一个我们可以直接经验的事物(否定神学、 不可道、缄默、 不完备)、否则我们就会因为局限于这个具体事物而丧失对于上帝无限性的认识;同时任何一个具体事物之中就会包含上帝的无限性(自性)、而所有的具体事物合起来构成无限性、因此万物之间因这种无限性而相互连接起来、因此无限性就是所有事物的共性和不变的【内在特征】(空性)
人类常见的认知方法(比如理性)绝大多数都是用来并且擅长于处理有限事物的、但是对于无限性而言、则需要另外的认知方法、比如入定、内视、感恩、敬拜等:对于无限性而言、常见的理性(如科学方法)是不太擅长的、因为理性视角往往将认知对象局部化以便于研究、而这种局部化既将认知对象从无限连续体中切割出来、也将认知主体和认知对象2者切割开来、这样的切割过程会直接阻碍对于无限性的把握(差别心)
无限性是包含认知主体自身的【全集】、因此认知主体通过无限性而和整个宇宙联系在一起(天人合一、心生万法)、无限性因其无所不包、所以无限性只有1个、这就是作为万物繁杂变化背后不变本质的空性、和包含一切的【一神】的来源:2个无限性是没有太多意义的、因为无限本身就是指包含所有、因此2个无限性最后合并为1个无限性:):)
【神照自己的形象造人】是说人如果是被创造的、那就会具备创造者的痕迹、从佛学上看大概就是在说在每一个因果中都可以看到空性的存在、等效于【空性按照自己的形象产生缘起】
上帝对应于空性、并不直接对应于佛:佛学中的佛对应于进入天国的人、因此可以有很多的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有很多种类的空性、因此在这里、和很多常见的说法不同、我觉的并不存在神学一神教和佛学多神教的区别
我觉的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但并不能形式化的证明):我们(可经验的)具象世界、是一个更"大"的超验世界的一部分或表象、并且具象世界和超验世界的关系、在佛学中大致表述为缘起和空性的关系、在神学中大致表述为人-宇宙和上帝的关系
因此空性并非仅仅是无、同时也具有代表缘起本质的性质、缘起于空又止于空、而上帝也不仅仅是善、而是具有对于具象世界创造-毁灭-救赎能力的性质、同时空不是外在于缘起的、空和缘起是一个同一体;上帝也不是外在于宇宙和人的、因此我觉的空性和上帝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似的:他们既代表着创造和毁灭我们的力量、同时也代表着我们超越和觉悟的方向
我觉的神学是一元论:作为上帝对立面的撒旦本身也是上帝创造的、因此善恶2元都是上帝创造的、创造和毁灭2元都源于上帝、因此神学是一元论、这和拜火教不同:在那里善-恶2元具有同样的终极位格、2者都不能被另1个位格所代替和创造、因此拜火教是2元论、而神学是1元论、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来自一元上帝
缘起和空性的关系不是存在和虚无的关系、空性不是虚无、空性位于缘起内部、空性是缘起的本质、空性创造和毁灭缘起、缘起和空性是一体的、不能分开(否则就是沉迷或执空)、因此佛学也是一元论
犹太教、伊斯兰、基督教是不能等同的:他们之间最大的不同之一在于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不承认【道成肉身】、而耶稣是人性和神性的复合体、也就是耶稣是【人在神启下接近神】和【神创造-毁灭-救赎人】的复合体、所以从宗教概念上看、耶稣作为【人性-神性复合体】等效于【缘起-空性复合体】、这样的复合体是由2元符合为1元并不可分割的、所以佛学和神学都是1元论:):)
我觉的神学和佛学唯一的区别在于【是否人格化神】:犹太-伊斯兰是【弱人格化神】、因此在旧约中记载上帝会对人说话会发脾气;基督教是【强人格化神】、因为神可以变成人、而人也可以升天为神;【佛学】基本上没有人格化超验、而是把超验看作是一种具有某种客观性的存在、仅仅是在我看来:这个区别是不重要的、只要是人的认识、一定会带有人的痕迹的、因此人看见的超验就会带有人的认知烙印、因此不管是否显式的把神人格化、最终我们所能够接近的超验都是带有人的痕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觉的【人格化神】和【非人格化神】的超验位格是等效的、并且从宗教的救赎意义上看、人格化神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
【佛学的智慧之路和神学的牺牲与美德之路】
还有一个类似之处、就是佛学和神学都有关于【人类整体救赎】的观点:大乘佛学说利他心、【度空地狱】、神学说人类整体因 背离神而有罪(遮盖自性的无明)、故要离开伊甸园住在地上、终身劳苦、地上长出荆棘和蒺藜、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苦谛)、而耶稣【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故至今没有再次来临
一个人,特别是一个男人,在有生之年,应该做一些高级的思维,这本书是一个好的着力点。
花了近一个月,才算终于读完了这本博大精深、视野开阔到让人眼花缭乱的大部头,作者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通读过程中,心中洋溢一种平静而喜乐的感受,再次领略人类历史的伟大进程和其中一幕幕悲喜剧的思想内幕。
建议读者对人类通史有一定的了解,可以作为阅读本书在知识上的一些储备。
个人感觉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资料翔实,论述深入浅出,以一种波澜壮阔、同时又从容不迫的笔法向读者展现出人类宗教思想史的演进历程,并深刻理解到作者“人类思想史具有深刻而不可分割的统一性”论断的正确性。关于基督教的演进部分,个人认为对于我们理解为什么现代科学会产生在西方基督教世界有着重要的启示性。
缺憾有二:一是对于基督教后期在全球的扩张,以及中国的宗教史缺乏透彻的论述。作者原本打算写第四卷讨论这些问题,但是终于没能在有生之年如愿;二是整个论述过程的逻辑性不是很强,个别章节感觉有学生们集体创作的痕迹,在一定程度上对全书思想的连贯、透彻理解不利,这可能与作者文学背景有关(因而逻辑思维不是很强),也可能与作者晚年体力不济有关。不过瑕不掩瑜,这确实是一部皇皇巨著,作为一个学者,在离世前给世界留下这样一部著作,确实算是功德圆满了。
发现后面很多页研究现状,心里竟然松了口气,惭愧一个~~~
这可能与作者文学背景有关(因而逻辑思维不是很强)
不知这个推断来自哪一条三段论?
我只觉得对入会礼的普遍强调有点阐释过度的嫌疑,其它还好,翻译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