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国宝春秋

殷晓蕾 殷晓蕾 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8-11出版)
出版时间:

2008-11  

出版社:

殷晓蕾 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8-11出版)  

作者:

殷晓蕾  

页数:

166  

前言

“国宝”是国家宝器的意思。《国语·楚语》记楚大夫王孙围聘于晋,回答晋定公问,说:“围闻国之宝,六而已:明王圣人,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玉足以庇荫嘉谷,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龟足以宪臧否,则宝之;珠足以御火灾,则宝之;金足以御兵乱,则宝之;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则宝之。若乎详嚣之美,楚虽蛮夷,不能宝也。”这是当时主流社会的“国宝”意识,至少包括这几层意思:一指富饶的土地,二指杰出的人物及其德行,三指宝贵的器物。这说明“国宝”包括人、地、物,分具自然、人文属性,包括物质、精神两方面的含义。本丛书所谓“国宝”,专指器物珍宝。器物珍宝如豆、鼎、壶,原本来自新石器时代实用的陶制生活用品,因逐渐使用在祭仪之中,有的演变为国家的象征物。“国宝”必具价值:在经济范围内具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在文化范围内具传统遗存价值,在文物考古范围内具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近代学者,又从中看出它们具有审美、认知和教育方面的特殊价值。千百年来,文物历遭磨难,备受淘汰、摧残、掠夺、消亡之厄,绝大多数都已湮灭消失,真乃是“万劫余生”!自然的原因不论。

内容概要

  中国是用玉最早的国家,玉器在中国有着七千年的发展史,至今魅力不减。随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从早期用于宗教祭祀活动的巫玉到比附道德的礼仪用玉,从象征着羽化升仙的葬玉到满足生活多方面需要的装饰玉、实用玉等,琢玉的技艺鬼斧神工,玉器的种类日趋多样,玉器的内涵不断丰富,玉器的功用也在扩展变化。“黄金有价玉无价”,因此,古代的玉器多为统治阶层和豪门贵族占有和使用,宋元以后,玉器才逐渐开始在民间流通。古人不仅爱玉、赏玉、用玉、藏玉,死后更喜将其陪葬地下。即便那些辗转流传于世者,在岁月的长河中,也是饱经沧桑,乃至漂洋过海,流落异乡……《国宝春秋:玉器篇》即以此为基点和线索,叙述了从新石器时代直至明清时众多极具时代风格的精美玉器的传奇经历,如红山文化玉龙、凌家滩玉器、良渚文化玉琮、古虢国玉器、金村玉舞人佩、西汉金缕玉衣、法门寺壶门座白玉棺、宋徽宗所藏玉器、元代“渎山大玉海”、明代陆子刚玉、清乾隆藏玉等等。作者在叙述它们传奇经历的同时,更注重发掘每件玉器背后所隐含的文化内涵、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为便于读者阅读,随文配图片100余幅。《国宝春秋:玉器篇》可供中国美术史、文物考古、文化与历史方面的研究者和爱好者阅读参考。

书籍目录

玉雕“东方第一龙”的发现揭开远古城市生活的神秘面纱神秘的玉“琮王三星堆玉器诉说的故事古虢国玉器探秘金村玉舞人佩南越王墓玉器金缕玉衣之谜玉仙人辟邪玛瑙羚羊首杯壶门座白玉棺嗜玉成痴的皇帝宋徽宗“渎山大玉海”的传奇皎皎白玉杯,缕缕中国风苏州玉雕名匠陆子刚乾隆宝玺“万寿山清漪园”俏色玉器“桐荫仕女图”乾隆至爱“西番作”玉浑然大气的乾隆巨制玉山子乾隆宝玺“十全武功之宝”

章节摘录

插图:法国吉美国立东方美术馆收藏的一件明代玉杯(图2)就见证了这股席卷当时欧洲主要国家的“中国风”。这件玉杯长10.5 厘米,通体白色,玉质较纯净,微有褐色浸斑,纹理清晰,质感明丽圆润。体呈圆形,两侧镂空双螭耳,螭首及前爪伏于口沿,螭身弯曲,尾部与对面螭尾相绕,缠绕于杯身下部,旋转回绕,富有动感。玉杯造型别致,结构合理,既是雅致的实用品,也是精美的陈设品。同样形制的玉杯在国内也有收藏,首都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白玉双螭耳杯(图3)和法国的这件玉杯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此件白玉杯高7.7 厘米,口径8厘米,杯体两侧各镂雕一螭,螭首及双爪附于杯口,尾部分岔贴于杯壁,造型朴拙生动。首都博物馆的这件玉杯的来历同样不凡,它于1957年出土于北京右安门外万贵墓。万贵是深受明宪宗宠爱的万贵妃的父亲,官至锦衣卫指挥使,位高权重,显赫一时。由于万贵特殊的地位,既是皇帝的岳父,又把持着锦衣卫,其墓中出土如此精美的玉器也就显得不足为奇了。万贵妃父亲死后特意用玉杯陪葬,也充分说明了上流社会对玉杯的追捧和喜爱。


编辑推荐

《国宝春秋:玉器篇》是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国宝春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