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音乐与创造性思维

程建平 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8  

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  

作者:

程建平 著  

页数:

215  

字数:

228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涉及音乐美学、心理学、思维学、生理学和脑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音乐与创造性思维理论研究专著。  全书框架结构严密: 绪论主要从“创造与创造性思维”及“音乐与创造性思维”的宏观层面予以阐述。  第一章阐述了音乐与创造的本原关系。第二、三章则对“音乐思维的创造性质体”和“音乐思维的创造性模式”作了详细论述。在第四、五章中,则对“音乐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内在关联”和“音乐与创造性思维的联动效应”作了全面的分析。  结语则主要对本题研究的立论、音乐思维中的创造性根由及音乐思维的体系架构和研究趋向等作一归结。  本书既有一定的理论学术性,又有一定的知识推普性。因此,既可作为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理论研学的辅助性教材,叉可作为普通音乐爱好者深化修养的知识性读物。

作者简介

程建平男,1954年5月出生。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教育学会理事,全国手风琴、电子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高校音乐教育20多年来,改编创作了多首手风琴独奏曲;主编和参编了4部手风琴专业教材

书籍目录

绪论 一、创造与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性思维的辩证性质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三)创造性思维的实质 二、音乐与创造性思维第一章 音乐与创造的本原关系 一、音乐起始于创造  (一)音乐是人类寻求自身生存的本能呼喊  (二)音乐是人类建造物质世界的心声流露  (三)音乐是人类拓展未来空间的生命体验  (四)音乐是人类刻塑精神家园的本真情怀 二、音乐在创造中延展  (一)寻求生存的本能呼喊  (二)信奉和谐的心声流露  (三)冲破束缚的创新复兴  (四)打破规整的奇异探索  (五)完美结构的理性追求  (六)势如破竹的自觉反抗  (七)表现自我的本真情怀  (八)追逐新颖的梦境体验  (九)拓展空间的多元尝试第二章 音乐思维的创造性质体 一、创造声音的独特艺术  (一)音乐材料的非语义性  (二)音乐形式的非模式性  (三)音乐表现的非直接性  (四)音乐内容的非明确性 二、创造音乐的独特思维  (一)思维主体的内构及外延  (二)思维主体的想象及过程  (三)思维主体的灵感及特征第三章 音乐思维的创造性模式 一、七音十二律的建构方式  (一)“横”面上的魔幻组合  (二)“力”度上的神奇移位  (三)“纵”向上的奇妙叠构  (四)“圆”周中的理性空间 二、音乐思维的创造特性  (一)音乐思维的特殊对象  (二)音乐思维的特殊内构  (三)音乐思维的特殊方式  (四)音乐思维的特殊含义第四章 音乐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内在关联 一、音乐思维中的创造性根由  (一)音乐材料的可塑性扩展了音乐思维的创造性空间  (二)音乐声效的意味性促发了音乐思维的创造性构想  (三)音乐时间的结构性赋予了音乐思维的创造性质体  (四)音乐表情的渗透性生成了音乐思维的创造性效应 二、音乐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同一性  (一)两种思维在本质上的一致性  (二)两种思维在过程中的共生性  (三)两种思维在方式上的相通性  (四)两种思维在外延特征上的近似性第五章 音乐与创造性思维的联动效应 一、音乐本体的潜在效应  (一)音乐的情感效应  (二)音乐的美感效应  (三)音乐的智能效应 二、音乐促动创造性思维的自我修炼  (一)启用“金钥匙”  (二)培植“音乐脑”  (三)开发“音乐能”结语 一、关于本文研究的立论基点 二、关于音乐深层的功能效用 三、关于音乐思维中的创造性根由 四、关于音乐思维的体系架构及研究趋向  (一)音乐思维的本质  (二)音乐思维的特殊内构  (三)音乐思维的研究重点  (四)音乐思维的特殊方式  (五)关于音乐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关联  (六)关于音乐思维的研究意义附录:主要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音乐与创造性思维 PDF格式下载



心理学、音乐学、思维学等学科都有全面的介绍,非常有用。


  音乐是什么,这大概一千个人可以有一千种解释。尽管自古至今,无论是原始人类下地行走之前的嚎叫,还是中古时期协和和弦编写出的灵乐合唱,都无法掩饰出音乐最大的弊端,也恰恰揭示了音乐最敏锐的特性。
  
  音乐,是一门时间的艺术。
  
  脱离了时间,旋律会消失,灵感会一扫而过,但恰恰只有将音乐记录下来,才是留住时光的关键所在。
  
  在这本书里,你会读到古今中外音乐大师的创作心得,也可以发现能够获得敏捷而超凡的乐思是一件多么令人惊喜的事情。无论是从音乐发展史的角度还是从音乐功能与创作的角度来看,本书无疑为大家最调理地揭示了音乐创作的点点滴滴。
  
  正如作者所说,音乐是随时间而变化的。我们不禁要感谢至今以来每一位为人类创造出优雅“嚎叫”的大师们,以及无数在音乐战场上以相互攻击为基础促成崭新音乐格局的人们。
  
  既然时间总会过去,那么,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留住时光。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