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20世纪音乐分析文集

彭志敏 上海音乐
出版时间:

2007-11  

出版社:

上海音乐  

作者:

彭志敏  

页数:

50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20世纪音乐分析文集》主要是对20世纪中外音乐分析的研究,收入了作者的多篇论文,有《音乐新技法探索中的盲然、偶然与必然说》、《巴赫的逻辑意义与数字结构——音乐分析笔记》、《“一基三阶”的综合教学模式——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曲式教学十年谈》、《开拓新领域创作新音乐》、《一种特殊的独唱歌曲样式——前言》等。相信《20世纪音乐分析文集》对音乐分析研究的人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简介

  彭志敏,音乐理论家、教授。现任武汉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委员、中国青年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湖北音乐家协会理事、湖北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出版《音乐分析基础教程》《新音乐作品分析教程》等著作多部,发表专业论文百余篇,作有《山民印象》《风景系列》《八山旋读》等探索性音乐作品。现主要从事新音乐作曲技术及方法论研究。

书籍目录

1.音乐新技法探索中的盲然、偶然与必然说2.音乐有限运动过程矢量在无限数集系统中的闭合区间——《音乐数控理论》导言3.论音乐进程中“第一完全数”现象——兼谈现代音乐的一种结构力实践4.作为结构力量之一的对比及其风格演变5.基于音级可动性原则的布鲁斯风格系统——对布鲁斯以及相关音乐中某些独特现象的描述与浅见6.20世纪音乐中的微型曲式7.民歌音乐形态分析中的“多法取证”问题——关于方法论的思考与试验8.动机和它的结构生成力量——音乐分析笔记9.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的逻辑意义与数字结构——音乐分析笔记10.回归与超越——贝多芬晚期弦乐四重奏探微11.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读谱琐记12.由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的末乐章所想到的几个问题13.从《bE大调交响曲》到《第七交响曲》——纪念柴科夫斯基诞辰160周年14.普罗科菲耶夫早期创作中的兼容风格——以作品22号为例15.溯源与解密——巴托克《第三弦乐四重奏》分析16.关于贝尔格的两首歌曲:1900/192517.必然的对称——贝尔格《露露·间奏曲》分析18.论质数映射——兼论乔治·克拉姆音乐作品的组织结构19.贝里奥和他的双簧管独奏曲《SeqtlenzaⅦ》——兼谈其旋律构成的新途径20.数列与序列的双重结构力验证21.形式的映射及其他——与《Bagatelle·八山旋读》有关的一些问题22.我看桑雨的《纳兰容若词意》——也谈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及其他23.《纹饰》:一个独特的“马尔可夫过程”24.枯滴、使命、融合及其他——听刘健的新作《盘王之女》25.混合与预制——与电子音乐有关的一些问题并兼及刘健的电子音乐创作26.开拓者的礼赞——关于钟信明的《第二交响曲》27.探索·选择·思考——关于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的音乐创作28.超越与无界——贾达群的特种混合室内乐《融》29.歌曲主体·西部系列·第三风格——论王原平独唱歌曲创作的某些意之与特点30.歌曲体裁·红色题材·时尚风格——方石歌曲创作三议31.“一基三阶”的综合教学模式——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曲式教学十年谈32.关于改革《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型的建议33.无形的变化,有限的更新——关于《曲式学》或《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内容的扩展与选择34.注重预制构思,拓展风格范围——关于科斯的《作曲法》及与作曲教学有关的问题和思考35.传统作曲技术内容的科学延伸与学科综合——关于赵晓生教授的《传统作曲技法》及所引发的某些思考36.为了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写在《现代音乐作曲技术理论丛书》出版之际37.关于强化《乐理》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几点思考与建议38.关于研究生学年论文宣讲和选题的思考39.在题目的要求和限定中写作40.关于《20世纪的帕萨卡里亚研究》——徐孟东博士学位论文读后41.共同的追求,个性的体现——聆听香港“2003华人作曲家音乐节·新室内乐作品音乐会”的某些感想42.开拓新领域创作新音乐43.关于“主旋律”和“多样化”问题的一些断想——以音乐创作的风格及我国音乐生活中的声乐与器乐状态为例44.人品、文品与学术批判精神——写在孟文涛教授《成败集续集》即将出版之际45.一种特殊的独唱歌曲样式——《音乐会练声曲》前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20世纪音乐分析文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