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舞蹈通史·中华民国卷(上、下)

刘青弋 刘青弋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0-12出版)
出版时间:

2010-12  

出版社:

刘青弋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0-12出版)  

作者:

刘青弋  

页数:

53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套《中国舞蹈通史》以中国历史年代及其政权的改朝换代为历史脉络,共分10卷。本史的撰写基本沿用了《中国舞蹈史》(5卷本,1984)的写作体例,这种沿用是刻意追求的——以保持其对中国古代舞蹈历史研究方面原创成果的面貌,这样能够清晰地了解这一代舞蹈史学家在中国舞蹈历史研究的高度与贡献,能够准确地判断后辈学者在中国舞蹈史料挖掘、应用以及学术观点方面或继承,或借鉴,或创新的程度。

作者简介

刘青弋,博士,女,祖籍上海市人。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舞蹈表演、创作、教学、研究40余年。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舞蹈演员、舞蹈队队长;解放军艺术学院共同课教学部门主任(副师职);北京舞蹈学院教授、舞蹈学系主任、兼舞蹈研究所所长。曾获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专业、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文凭;获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学专业硕士学位,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博士学位。独立发表学术著作6部,合作著作4部;发表学术论文与专业批评文章数百万字;独立承担、主持或参与国家与省部级的科研项目多项;独立承担国家教育部项目《高等教育现代舞教材系列》(6部)的撰写;主编并作为主要作者承担教育部全国高等教育研究生教材《中国舞蹈通史》(10卷本)撰写。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舞蹈卷》副主编兼“中国现代舞蹈分支主编”和作者。主编《中外舞蹈作品赏析》(5卷)等舞蹈高等教育的多部教材。曾担任全国社会科学规划艺术科学项目评审专家评委;教育部科研项目立项和教材评审专家评委;文化部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委;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研项目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委。先后兼任中国舞蹈家协会江苏分会常务理事,中央电视台青少部舞蹈编导;北京高等艺术教育学会理事;中国艺术医学学会会长,亚洲运动与训练科学协会理事;杭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等职。学术成果和教学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部教材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舞蹈作品曾荣获全军舞蹈比赛作品奖和中央电视台全国少年艺术团比赛舞蹈作品一等奖。复建中国传统雅乐舞代表作《文庙释奠佾舞》等。曾荣立军功一次;受南京军区通报表彰一次;受上级嘉奖多次;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2005年入选北京市首批“拔尖创新人才”并授予称号;荣获中国舞蹈家协会授予“有突出贡献的舞蹈家”称号;作为“对我国文化艺术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表彰,享受“政府特殊专家津贴”。

书籍目录

总序概况第一章 都市舞蹈(1912-1936)第一节 各种外来舞蹈第二节 学校美育舞蹈第三节 本土演艺舞蹈第四节 中国戏曲舞蹈结语第二章 革命根据地歌舞(1927-1936)第一节 井冈山时期革命根据地歌舞第二节 中央革命根据地歌舞第三节 其他革命根据地歌舞第四节 长征与红军歌舞第五节 代表人物与舞蹈特点结语第三章 沦陷区大后方和国统区舞蹈(1937-1949)第一节 华中地区的舞蹈活动第二节 华南西南地区的舞蹈活动第三节 西北东北华北地区的舞蹈活动结语第四章 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歌舞(1937-1949)第一节 抗日根据地歌舞第二节 解放区与解放军舞蹈结语第五章 汉民族地区民间舞蹈第一节 民俗节庆与民间舞蹈第二节 巫傩儒道释舞蹈第三节 其他代表性舞蹈结语第六章 少数民族地区民间舞蹈第一节 东北少数民族代表性舞蹈第二节 西北少数民族代表性舞蹈第三节 西南少数民族代表陛舞蹈第四节 东南中南少数民族代表性舞蹈结语图版目录插图目录致谢总跋

章节摘录

插图:总之,无论怎样分类,书写出的“民国时期舞蹈史”都会有所局限,像是沙漠中的绿洲。再加之民国时期的社会动荡与战争对文化建设的严重破坏,文献难以保存,使得我们对离得最近的这段舞蹈历史书写陷入困境,因而至今未有一部独立的“民国时期舞蹈史”面世。尽管民国时期的舞蹈不能完全进入我们今人设定的历史书写框架,但并不代表其自身没有完整的历史面貌。近乎在自生自灭的条件下和战乱动荡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舞蹈,只有“还原”其本身成长的轨迹,才能看到它的真正面目,揭示其历史的地位与价值。民国时期是“中国现代演艺舞蹈”与“中国现代教育舞蹈”的创建与奠基期,也是传统“戏曲舞蹈”与传统“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时期,于是,“伟大的历史功绩”与“伟大的历史局限”同时存在。今人对舞蹈所要求的“独立性”、“纯粹性”、“专业化”在那一历史时期还不能提到议事日程,或者说,在那个演艺舞蹈近乎是在“文化沙漠”之上建设的时期给予舞蹈艺术“独立”、“纯粹”、“专业化”提供的可能性条件还不具备,因此,为了呈现一幅相对完整的民国时期舞蹈发展的历史画卷,本书在一些必要的地方粘带了与其密不可分的音乐、戏剧——尤其是歌舞、歌舞剧、戏曲舞蹈、秧歌剧、歌舞活报剧等等。一方面,由于这一时期的“舞者”大多并非像今天的“舞蹈家”具有“专业化”的身份,不在一定的层面揭示他们的相关背景,就无法了解他们的“舞蹈”贡献,亦不能真实地反映出“舞蹈”的历史地位。另一方面,这个时期的舞蹈,在不少时候是综合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正是这些部分的萌发、存在与创新,为后世独立的舞蹈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因而,笔者认为:只要以“舞蹈”命名并且具有“舞蹈”结构的艺术现象,都应该在“舞蹈史”关注的视野。就如中国古代“乐”中的舞蹈并不妨碍它仍然是“舞蹈”;古代皇帝祭天的“佾舞”亦未因其政治与宗教的功能而在舞蹈史中失去历史地位;现代舞蹈使用的音乐也从来没有人否认过它们的“音乐”性质。


编辑推荐

《中国舞蹈通史(中华民国卷)(套装上下册)》:国家教育部全国高等教育研究生教学指定教材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首批拔尖创新人才资助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建设科研立项项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舞蹈通史·中华民国卷(上、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