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简帛文献论集

张顯成 巴蜀书社
出版时间:

2008-8  

出版社:

巴蜀书社  

作者:

张顯成  

页数:

672  

内容概要

  简帛文献文本研究,12篇。包括筒帛文本字词考释的文章9篇,简帛文本语言文字规律研究的文章3篇。  简帛文献理论研究,13篇。包括论简帛在文献学、民俗学、汉语史、汉字史、中医药学史、文书档案史、语文辞书编纂、新词新义、词汇史、俗字史等方面研究价值的文章11篇,以及研究简帛书籍标题和简帛标点符号的文章各1篇。

书籍目录

凡例第一编 简帛文献文本研究《银雀山汉墓竹简[壹)》校核记尹湾汉简“熏毒”及悬泉遗址纸文书“熏力”考释--兼论“熏陆”一药的输入尹湾汉简《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名物释读剳记马王堆医书药名“汾困”试考马王堆佚医书释读剳记马王堆医书药名试考试论用“语流音变”理论解读简帛药名--兼论古音的研究简帛医书药名释读续貂简帛所见“产”有“生、活、鲜”义--浅谈词义的感染《马王堆汉墓帛书》两种医书用字现象考《武威医简》异体字初探马王堆三号汉墓遣策中的量词第二编 简帛文献理论研究论简帛的文献学研究价值论简帛的民俗史研究价值论简帛的汉语史研究价值论简帛的汉字史研究价值论简帛的中医药学史研究价值论简帛文书及其文书档案史研究价值论简帛对语文辞书编纂的价值论简帛的新词新义研究价值从《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看尹湾汉简的词汇史研究价值论银雀山汉简中的俗字--兼论简帛俗字研究的意义从马王堆医书俗字看简帛俗字研究对后世俗字及俗字史研究的意义简帛书籍标题研究简帛标点符号初探……第三编 简帛文献其他研究

章节摘录

  則有可能相互影響,產生出與對方相同或相反的意義,或只是甲乙某一方產生出新的意義,這是詞義發展的一種方式。在詞義的“感染”現象中,又以產生出與對方相同的意義者為多。以上所言“產”之“生、活、鮮”義,正是詞義運動發展過程中“感染”的結果。  “生”有“生(與‘死’、‘熟’相對)、活、鮮”義。如:《詩·邶風·擊鼓》:“死生契闊,與子成說。”“生”與“死”相對。《荀子·禮記》:“飯以生稻,唅以槁骨。”“生”與“熟”相對。《詩·小雅·白駒》:“生芻一束,其人如玉。”生,即活、鮮。  “產”與“生”共有“生育、出生”義。先看“產”例:《胎產書》:“禹問幼頻曰:‘我欲殖人產子,何如而有?’”“殖”(人)與“產”(子)同義,均“生殖”義。《孟子·滕文公上》:“陳良,楚產也。”趙岐注:“陳良,生於楚。”再看“生”例:《詩·大雅·生民》:“不康堙祀,居然生子。”《書·舜典》:“舜生三十徵庸。”  不光“產”與“生”共有“生育、出生”義,而且兩者常常互訓,如:《說文·生部》:“產,生也。”《玉篇·生部》:“生,產也。”以至後來“產”與“生”同義複合連用,作“產生”,也作“生產”。如:汉蔡邕《上封事陳政要七事》:“而有司数以蕃國疏喪,宮內產生,及吏卒小汙,屢生忌故。”《三國志,吳志,駱阮傳》:“又聞民間,非居處小能自供,生產兒子,多不起養;屯田貧民,亦多棄子。”由於“產”與“生”常常互訓,所以,“產”便受到了“生”的影響,“感染”上了“生”的意義,便有了前面所舉的“生(與‘死’或‘熟’相對)、活、鮮”義。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简帛文献论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