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研究集刊
2008-3
巴蜀书社
段渝
216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4》主要内容包括:包山楚简鄗即巴国说;“禹兴西羌”说新证;巴人来源的传说与史实;巴人时代的美术寻源;“廪君传说”的姓氏由来与分布研究——廪君传说系列研究之二;从夏启祭台遗址探寻巴文化源流等。
包山楚简鄗即巴国说“禹兴西羌”说新证巴人来源的传说与史实巴人时代的美术寻源“廪君传说”的姓氏由来与分布研究——廪君传说系列研究之二从夏启祭台遗址探寻巴文化源流賓城考宝墩文化与川西平原的文明起源从先秦文献角度看三星堆文化发现的意义从酋邦理论谈到古蜀国家的建立楚史书《祷杌》名源与三星堆青铜人像性质考三星堆二号坑青铜神树研究三星堆青铜文明与铸造技术探析先秦蜀地农业的有关材料与研究晋人李冰与都江堰漫谈大禹、大禹治水与巴蜀文明巴蜀与其他区域文明研究比较略论巴蜀文化在长江流域文明起源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华阳国志》所见巴蜀与荆楚边缘文化研究伏羲与巴蜀文化五帝传说与中原和古蜀地区文明化进程中的文化交流社祭祀与中国古代文明的产生论文化、文明的概念和中国文明的起源都江堰渠首外江新出土汉碑的初步考察论《禹贡》梁州相关诸问题说“鲜水”:康巴草原民族交通考古札记中坝遗址的盐业考古研究试论什邡城关墓地的分期与年代中国乐制初探——韶乐的嬗变及其内涵鲧遭贬殛原由考巴蜀各民族文字产生神话略述杜甫诗歌与成都大石传说
“禹兴西羌”说新证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言:“禹兴于西羌。”《集解》皇甫谧曰:“孟子称:‘禹生石纽,西夷人也’。传曰:‘禹生自西羌’是也。”史籍言“禹兴相羌”或“禹生西羌”者甚多,但在唐代以前西羌为我国西部的大族,分布甚广,究竟禹所“兴”或所“生”之地何在,值得研究。不过史籍多言其地为石纽。目前言石其地多在四川西北部,而尤以岷江上游及其相邻的涪江上游湔江一带最为集中,如今汶川飞沙关、理县通化乡、北川禹里乡、什邡县九联坪乃至都江堰市龙池等地皆有石纽山及禹庙的存在,而关于禹的传说事故更广泛流行于川西北地区。再者,上述地区自秦汉以来即为古羌人聚居地,且迄今仍为羌族聚居地。目前,我国羌族有30余人,亦主要分布于此一区域,现建有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北川羌族自治县。因此,在此一区域探求大禹及大禹文化是巴蜀学人义不容辞的义务。新中国建立以来,各地学人研究此一课题者不少,其著述亦引人瞩目。随着这一地区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工作的开展,又有一些新的资料出现,为研究该问题提供了可资参考的依据,今仅举近日一些新发现资料以从专家学者考量。一、考古学新发现的启示2000年中。为配合《四川省文物地图集》编写,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阿坝州与茂县文博单位,联合在岷江上游开展了一次全面详细的考古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茂县城东南的营盘山遗址进行了全面勘探的发掘。众所周知,在此之前该地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虽然已有所开展,但既不全面又不系统,而此次调查与发掘基本掌握了这一带新石器时代遗址及有关文化的内涵及其演变序列,显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此次调查共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遗物采集点82处,其中遗址53处,遗物采集点29处,大体分布在汶川、理县、茂县、松潘和黑水数县,基本上是羌族聚居区。其范围东至岷江与涪江分水岭土门梁子,西至岷江与大渡河分水岭鹧鸪山,北起岷江源头弓杠岭,南达成都平原西北边缘。所发现遗址面积大小不一,小者仅数百平方米,最大者可达十余万平方米,海拔高度均在1200-2700米之间。距今5000年以上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集中分布于岷江主流及其支流两岸地势较高的三级及以上台地,具有代表性的遗址有茂县营盘山、理县龙袍寨、汶川龙溪寨、黑水色尔古寨遗址等。营盘山遗址发现战国至西汉时期的石棺葬叠压在新石器时代堆积之上。茂县营盘山遗址包括灰坑、灰沟、地面房屋基址。遗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等。陶器以手制为主,夹砂灰陶、泥质红陶、泥质灰陶、泥质黑皮陶为主,器形以产底为小平底器为主,有少量圈足器。有较丰富的彩陶器,器形包括盆、钵、罐、瓶等。彩陶均黑彩绘制。石器有打制、磨制两种。磨制石器包括斧、锛、穿孔石刀、凿、刀、砺石等。此外,还有玉器与骨器。营盘山遗址具有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代表性,以自身特色的本土文化为主,同时又吸收了多种外来文化的因素。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4》由巴蜀书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