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观学概论

弘学 巴蜀书社
出版时间:

2009-10  

出版社:

巴蜀书社  

作者:

弘学  

页数:

239  

字数:

20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弘学,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1938年生,1957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藏语文专业。受业于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吴泽霖教授和夫人马时芳先生。先后问学于梁在农(智慧法师)教授、阿旺洛追扎巴、密悟格西。1956年三次谒见贡噶活佛,蒙授金刚三昧耶戒,又蒙授童七灌顶、

书籍目录

序序二绪论第一章 中观学派之源流及传承 第一节 中观学派理论在印度之源流 第二节 中观学派在印度的传承 第三节 中观学在印度的发展 第四节 中观学派在中国的弘传第二章 中观学派所依的典籍 第一节 中观学派所依般若经典 第二节 中观学派所依之《华严经》 第三节 中观学派所依之《维摩诘经》 第四节 中观学派所依之《妙法莲华经》 第五节 中观学派所依之《大般涅槃经》第三章 中观学派的论典 第一节 龙树的主要著述 第二节 《中论》概介 第三节 《中论》之重要注疏 第四节 我国对中观学派著述的疏注及论著第四章 中观学的根本论题 第一节 缘起与实相 第二节 自性与空 第三节 缘起性空第五章 二谛义 第一节 二谛概说 第二节 三论宗之二谛义第六章 八不中道论 第一节 八不中道概说 第二节 八事四对之解说 第三节 我国三论宗论八不中道说第七章 一乘义 第一节 大乘法与一乘义 第二节 会三归第八章 佛性义 第一节 佛性概说 第二节 中道佛性义 第三节 本有与始有 第四节 如来藏义第九章 中观学派之实践 第一节 观行与观智 第二节 顿渐与偏圆 第三节 菩萨阶位与断证阶位 第四节 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后记

章节摘录

  僧肇虽然生于玄学盛行之后,早年又曾受老庄思想的影响,但其学问实际得自于鸠摩罗什,他的思想以《维摩诘经》、《般若经》及“三论”为宗。他以缘生无性(实相)、立处皆真为中心思想来谈体用动静有无等问题,颇为学术界所赞赏。关于体用问题,当时的学者有两种不同的主张:王弼、法汰、道安等说《般若经》(本无论),主张贵无贱有;向秀、郭象、支道林谈《般若经》,又崇有贱无,都不免有所偏执。僧肇破斥这些偏执,主张体用如一、非无非有、即静即动之说,对于《般若经》及“三论”的中道思想可以说大大发展了一步。  僧龊,魏郡长乐(河南安阳)人,生卒年不详。少有出尘之志,十八岁剃发,依僧贤为师,二十岁即博通经论。尝听僧朗讲《放光般若经》,常质疑,僧朗叹其才。二十四岁,游历诸国讲说,听者成群。常慨禅法未传,姚秦弘始三年(401)十二月鸠摩罗什至长安,即随受禅法;且请罗什出《禅法要解》,日夜修习,精练不怠。司徒姚嵩深相礼敬,秦主姚兴亦称其才器。曾与僧肇等共参订罗什之译经。后人称为罗什四大弟子,与道生、僧肇、道融被旧传称为“四圣”。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观学概论 PDF格式下载



尊重下作者,很不错。。。书还可以


我也不知道这书是干什么用的...不过很学术就是了


书不错,送货也还及时


给个好评,帮同事订的


看过弘学先生的其他一些书,原以为能够通俗易懂,论理清晰,没想到很失望。这本书过于堆砌理论、罗列历史,却没有多少细致深入的说明,表面上似乎很高深、似乎很博学,但读过又不知作者目的是什么。这个“概论”绝对只是“概”而已,而且也只是论,不是解说。估计并不是他本人的执笔,多半是弟子或者助手之所为吧。再者很多内容都是不同书籍上的摘编,作者自己的话很少。感觉象把许多本书拼凑在一起。另外,错字不少,属于编辑的仓促吧。


太差了,只觉得后悔。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