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山水之间

陈波 巴蜀书社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巴蜀书社  

作者:

陈波  

页数:

39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2008年夏,我在尼泊尔完成实地考察,并撰成《山水之间:尼泊尔洛域民族志》初稿。回国前,尼泊尔共和国教育与体育部次长拉瓦先生(Lava Deo Awasthi)曾邀请我在该部作一次报告。由于对听众的知识背景没有把握,且我觉得当时思考不成熟,便婉辞了拉瓦先生的邀请。回国后,我对相关材料进一步思考、整理和翻译,从2008年11月至2010年1月,分别在泰国“亚洲学者”年会、中国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厦门“历史人类学”会议、成都市三圣乡“跨社会体系”会议、北京大学“西南人类学十年”会议等场合讲过相关内容。

作者简介

  陈波,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为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2005-2006年前往美国访问,并在北卡大学东亚系、杜克大学人类学系授课。2007-2008年在尼泊尔喜马拉雅山区实地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藏文明/文化的历史人类学、亲属制度、民族社会学、宗教人类学和学术史等。

书籍目录

导言 中国人类学域外民族志一 反思二 域外民族志(一)他者(二)跨域比较三 相关研究综述(一)洛域人及洛域研究(二)一妻多夫制研究批判四 本书的研究路径第一章 域、域人及其他一 域论二 朝觐山洞的体验三 一名医生的经历四 地理五 人体、方位与域(一)丧仪方位(二)格细仪式的方位六 关于域人类学的评论第二章 房屋与时间一 房屋(一)有房必有塔觉(二)房屋的布局二 时间(一)一年中的节庆和礼仪(二)逐日记录(三)不同年份的组织第三章 嘎域文化史一 洛曲米二 域人为何塑阿妈阿爸像三 域的形成传说四 宗脉五 王宫及其主人六 舍沃盎嘎的人生七 王宫的女主人八 家中的故事九 王宫却康与嘎寺辊康十 王宫与嘎寺关系的转变第四章 脉系一 域人二 洛域的宾家理论……第五章 巴拉雪第六章 空间、食物与睡床第七章 情感、命运与脏话第八章 域再生仪第九章 玛巴:可让渡思想的起源第十章 脉系喇嘛与转世朱古第十一章 灵魂往生第十二章 拜山与崇水:双向的运动尾声 遥远的目光引用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其中有好奇心和尊重并重的。这个过程产生了我们所谓的主流人类学家,以马林诺斯基、玛格丽特·米德和格尔兹等为代表。随后是我们熟悉的本土人类学家,又有三种类型,首先一种比如费孝通,他先在中国调查,然后在英国读书,并完成论文。另外一种本土人类学以阎云翔为代表(跃宏兄也属于这一类型),从海外学成,回来研究本土又回到海外。还有一种是以项飙为代表,在西方学习,去研究非西方非中国的印度。他认为,我的形象,与他们都不同。我属于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的人类学家:我是在本土育成,但并不研究本土,而是走到喜马拉雅南边,在尼泊尔做调查,并且与其他类似研究不同的是,我的尼泊尔调查与博士论文的研究有连贯性。  他的学识、眼光和心胸使我甚为心仪。对于他给予的甚高赞许,我私下里欣喜之余,又有隐隐的担忧。我去尼泊尔进行调查的时候,确实没有带着翻开历史新的一页的想法。我在田野中实地考察的时候,心中对我的研究的自信以及对国内有些学人浪费金钱从事一些不着调的研究加以批评,则是有的。我在喜马拉雅山中按下快门,摄下一帧帧精妙的照片时,心中确实升起过一股豪气,觉得自己在从事了不起的事业。不过,正如我在回应跃宏兄时所提到的,在我的前面,是我的老师们。没有他们,也没有我的人类学事业。在我去尼泊尔之前,我的室友梁永佳、同学龚浩群、宝山、康敏、杨春宇、吴晓黎等也曾在或者正在印度、泰国、蒙古、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进行实地研究。要绕过他们来谈,我觉得很困难。或许唯一和他们的研究不同的是,我的尼泊尔调查是我在中国西藏从事的博士论文研究的延续。在这一点上,我承认跃宏兄的观点。  跃宏兄研究的医疗人类学是我十分陌生的领域。从后来与他的交往以及从他有关人类学方法的讲座中,我很欣喜地知道国外在这个领域中的一些重要著作。他长期在美国执教,我们多年前就认识。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山水之间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