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道德的力量-2011年感动杭州寻找我们身边的先进典型

翁卫军 编 杭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07-01  

出版社:

杭州出版社  

作者:

翁卫军 编  

页数:

272  

内容概要

  道德源于信念,纵然面对物质潮流的冲刷,最普通的人们同样保持着纯真的良知、践行着质朴的信仰,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道德底色。  《道德的力量:2011年感动杭州寻找我们身边的先进典型》收集了2011年度在本次活动中涌现的百余位先进典型,他们没有豪言壮语,甚至不善言辞,但是他们的瞬间让我们感动。这种感动能够感染每一个人,而这种平凡中的价值能够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宝贵力量。

书籍目录

他用热血和生命诠释“责任”社区“一把手”用真情换民心“片儿警”杨森的最大幸福是什么他的心里装着的都是患者爱笑的高老师,为什么被孩子们喊作“妈妈他用耳朵创造价值服务百姓小小理发店谱出感人乐章学生说他是严师,却喜欢喊他“老大”为学生撑伞是件小事可坚持做了十多年就不简单了如果班上有51名学生,何老师就有51种教学方法她是学生最贴心的“轮椅”,也是最有号召力的老师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城市“美容”第一线送温暖送平安社区卫士情系百姓莫衙营一元理发店名气越来越大哪里有犬患险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不回家,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安心回家在工作中体会快乐幸福就来叩响心门听着母亲的鼾声他才能安然入睡援疆杭州特警,真是好样的特警心中,家人是最大的愧疚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延续文化传承的家谱拯救人她独自为子女撑起一片天他让放弃希望的心,重新复苏为“应该做到的”不懈努力藏族孩子住进了杭州奶奶家文明服务在“1线”青春闪光在“B1”西湖的景色美你们的心灵更美爱心涌动青年文明之家水上“片儿警”,救人急先锋上城行政执法局有支“信访娘子军”最感欣慰的就是城市的洁净铿锵玫瑰不让须眉十年如一日义务看病未间断他,累倒在新农村建设岗位上他是富阳手工造纸的“活字典”那一刻,平凡生命绽放人性光辉她把老人们当作亲人一样来照顾十年,他用木头搭起一座爱的桥梁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来办“刷刷”扫地声叙述光阴的故事奉献市政无怨无悔“片儿警”心里装着家长里短用不离不弃的脚步书写爱的真谛八十载如一日,穷其一生治学她对老人充满了情和爱双浦一位89岁老人选择这样回报社会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杭州警察4年来接力义助三姐妹阿毛大伯:做好事,并不难,怕什么?这片土地不会忘记,深夜大火黑烟棚顶,跌落带血的警帽

章节摘录

  “男人可以没才,可以没钱,但不可以没责任感。”这是杨济源在人人网留下的最后签名。杨济源,这个年仅22岁的大学生,用热血书写了短暂而令人动容的人生,用生命诠释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杨济源,浙江工业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工程模块0701班学生,天津蓟县人。2009年12月31日22时38分,在与小偷搏斗的过程中,不幸被小偷用刀捅伤,经医院抢救无效,于2010年1月1日凌晨不幸牺牲。正当辞旧迎新的时候,这个年仅22岁的大学生,以见义勇为的壮举给新年带来第一抹感动,给我们留下一个壮丽的背影。  “男人可以没才,可以没钱,但不可以没责任感。”这是杨济源在他人人网上的最后签名。他姐姐告诉记者:“这次我并不感到意外,他敢作敢当,无论在哪里发生这种事情,他都会这样挺身而出的。”杨济源把责任感看作男人最重要的品质,因此,当猖獗的小偷出现在面前,杨济源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这种毅然决然正是源于他一生谨守的责任感和正义感。  在几天的采访中,杨济源的老师、同学、家人讲述了他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对家人、对自己富于担当的很多“小事”,还原出一个践行“责任”、勇于担当的丰满、高大的杨济源。  杨济源说:“为社会做好事,是我应尽的责任。”无偿献血、迎接地震灾区伤员、保护西湖环境……杨济源不断践行着对社会的担当  杨济源的志愿者证上,一连串的红章是他关注社会、热心公益的最好见证。  进入浙江工业大学以来,学校组织的各种志愿者活动他总是积极参与,他也因此被评为学院的优秀青年志愿者标兵。  杨济源的辅导员周丹妮老师告诉记者,杨济源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同学,尤其在公益活动中,特别主动。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第一批四川籍伤员被送达杭州医治。杨济源一清早便赶到杭州城站火车站迎接伤员。他说,虽然自己去不了四川,但我可以在后方出一份力。那天,杨济源帮医护人员抬担架,运送病人,一刻都没停过。  “他做了很多‘杂事’、‘琐事’,并不求回报,责任感已是他血液的一部分。”同班同学周央告诉记者,杨济源家境贫困,到大三了他都没有给自己添置电脑。可他看到一名白血病女孩无钱看病的消息后,他二话没说在全班发起捐款,并带头捐了200元钱。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道德的力量-2011年感动杭州寻找我们身边的先进典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