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通史(卷8)

李伯钦,李肇翔 编 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1970-1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作者:

李伯钦,李肇翔 编  

页数:

323  

Tag标签:

无  

前言

  季羡林先生为本书题词曰:“普及中国史,提倡大国学。”这是一套人人可读的、全面展现中国历史和文明发展历程的全新版中国通史。本书可以当做中国大历史、中华文明史、上下五千年历史故事集,甚至中国文化史来读。全书有如一幅由远及近的画卷,连绵不断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说到历史,就要回到遥远的时间和空间。想想这个巨大的我们直观无法看到全貌的地球,在宇宙中小得像太平洋上的一粒尘埃。它的生成已有50亿年,它上面近五千年来发生的历史,形成了我们今天的现实。当我们知道我们今天面临的一切都与历史上重大的变化有关时,阅读历史就形成了一种随时会有收获的乐趣。民族的源流、文明的交流、帝国的更迭、宗教的传播、人类的命运、福祸的演变,乃至整个人类的前途,无不与历史有关。而我们要从现实看清历史,就要用全球的视野——全球史观来阐释历史。本书即以准确而生动的笔触描述了在世界背景下的中国文明的发展进程。  中国文明,卓尔不群、屹立东方,与西方文明交相辉映,本书通过两种文明的对比,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中国历史,同时也了解了世界。  现在推出这样一部全新的中国通史,无论从现实需要上看,还是就历史发展上看,都是恰当其时。就现实需要上看,我们正处在一个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巨变时代,“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民族正在实现复兴的大业,中国在过去的历史进程中兴盛、中衰、复兴的奥秘,古往今来,日新又新的故事,都必将启示今人的前进。读史可以让我们登高望远,回顾与前瞻,从全部的中国史可以看出它指向的光明道路,尽管仍然曲折,但能给人以宽宏的心胸和广阔的眼界,增加历史的责任感和信心。从中国历史学发展上看,近百年历史研究的学术成果,近三十年对旧文献的新发现、新认识、新的大历史观的包容和重组。

内容概要

  《中国通史(卷8):清卷》是一部新鲜的被现代文明之光照亮的国史,以“人”为聚焦中心,描述了先民们在不同时代的生存状态、精神世界和族群融合:这是一部开放的置于全球视野中的国史,在整个人类的发展进程中来叙述中国历史,让读者真切体会到中华民族与全人类的关联;这是一部感性的可全面触摸到的历史,在文字叙说过程中配上了五千余幅精美插图,直观尽不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是一部好看的能产生阅读快感的国史,通俗的文字和生动的历史细节让人耳目一新。  这部《中国通史》的价值所在  具有普世价值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时代呼唤新的历史解读方式。呈现于读者面前的这部普及图文版《中国通史》吸收了新的历史研究成果,体现了季羡林先生倡导的“大国学”的全球史观;在揭示历史演进规律、民族兴衰因由和人物成败奥秘的同时,这部通史亦重视引导读者从历史预知未来能力的全面提升;所以,这是今天读者解读历史智慧的最佳范本。  具有可读性这部《中国通史》,将历史故事娓娓道来,让读者知道原来历史这么有趣。既可以读到有很高文学水平的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又可以当历史科学的教科书。可以说,《中国通史(卷8):清卷》是目前为止出版的通史当中最具可读性的版本。  具有图说的美感历史不是抽象的文字叙说,应该是充满美感的、直观的历史。为了生动表现历史,《中国通史(卷8):清卷》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图史体系,丰富的人物图、文物图、军事图和图片说明组成了一部前所未有的图说中国史,让读者赏心悦目,因此,《中国通史(卷8):清卷》也是一部最好看的中国通史。

作者简介

  李伯钦,1963年生于北京。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在中华书局从事编辑工作八年。后期负责《国务院古籍整理简报》的编辑和出版。1997年任智品图书(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编辑。先后策划和主编的出版项目有《唐宋八大家全集》、《康熙字典》、《说文解字》、《中国历代碑刻书法全集》、《百衲本二十四史》等。  李肇翔,1953年生,山东曹县人。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华书局编审,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古籍整理专家。曾主持《唐宋八大家全集》、《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中国历代禁书》等大型古籍整理项目。近年来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编写了《中国通史可以这样读》、《故事里的中国》、《话说明代帝王》等多部历史读物。

书籍目录

清朝后金崛起,逐鹿山海关努尔哈赤开创时代拾松子的少年/起兵白山黑水/八旗制度/萨尔浒之战皇太极奠基大清稳坐汗位/重用汉人/以和促战定鼎北京顺治即位顺治即位/冲冠一怒为红颜/非常之人多尔衮/剃头和屠城清扫抗清人士不屈江阴城/悲壮史可法农民军的结局李自成败退/大西政权覆灭康乾盛世康熙大帝的诞生少年天子/智除鳌拜稳定边疆平定三藩之乱/康熙统一台湾/成功的民族、外交政策/平定准噶尔/平定大小和卓木/对西藏的管辖/土尔扈特部回归/乾隆与香妃不断加强中央集权雍正帝强化专制统治/军机处/削弱擅权宠臣/整顿吏治农业上的改革减免赋税/摊丁入亩/兴修农田水利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手工业的发展/新兴的城市/流动的劳动大军衰落的征兆皇室奢侈浪费六次巡游/修建圆明园外交内政乾隆皇帝与马戛尔尼/“睁眼瞎子”闭国门/乾隆错爱和坤万马齐喑究可哀明史案/《南山集》案/曾静、吕留良案/“清风不识字”案/“古稀罪”案民间结社与起义天地会/白莲教/苗民起义/天理教危机四伏的晚清王朝祸国殃民的鸦片鸦片贸易/虎门销烟/第一次鸦片战争不成格局的皇帝半殖民地的深渊/太平天国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热河避祸的咸丰老佛爷的时代辛酉政变/“老母班”和“孩儿班”/三军败绩割地求和/义和团起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圆明园的毁灭/屡战屡败的根源/清政府卖国条约一览表晚清的变革洋务运动/中国第一批留学生/中国铁路之父/京师同文馆/新式民族产业的发展王朝的覆灭垂死的挣扎一百天的考验/西逃/光绪之死/预备立宪与“皇族内阁”穷途末路武昌起义的一声枪响/国父孙中山/大清王朝退出历史舞台时代影响下的清朝文化艺术尊崇汉文化《康熙字典》/鸿篇巨著《四库全书》文学巅峰之作《红楼梦》/小说和戏曲/诗歌书画艺术及思想学术绘画/书法/思想学术近代科学附录索引:清朝文明历程表清朝大事索引中国清朝时期地图

章节摘录

  十二月二十一日,皇太极率诸贝勒大臣诣努尔哈赤陵,大造登基称帝的舆论。他首先宣扬自己继承汗位以来的武功,“自受命以来,征讨诸国,所在克捷,遐迩大小之邦罔不臣服”,然后又宣称“得受命之征”,“历代帝王相传玉玺,久不知其所在,今已为我国得之,共称符瑞,谓得受命之征”。  十二月二十八日,诸贝勒再次请皇太极尊号,皇太极仍坚辞不肯。管礼部贝勒萨哈廉又让希福、刚林、罗硕、祁充格等上奏:“臣等屡次陈请,未蒙皇上俯鉴下忱,夙夜悚惶,罔知所措。伏思皇上不受尊号,其咎实在诸贝勒。诸贝勒不能自修其身,殚忠信以事上,展布嘉猷,为久大之图,徒劝皇上早正大号,是以皇上不肯轻受耳。如诸贝勒皆克殚忠荩,彼莽古尔泰、德格类辈,又何以犯上而作乱耶?今诸贝勒宜誓图改行,竭忠辅国,以开太平之基,皇上始受尊号可也。”从这份奏表可以看出,皇太极一再地辞让诸贝勒恭上尊号之请,是出于对诸贝勒的戒心,怀疑他们的忠诚。如今,由心腹萨哈廉派人明确向诸贝勒指出皇太极的隐忧,逼令他们宣誓效忠,皇太极随即表态:“贝勒萨哈廉开陈及此,实获我心。一则为朕深谋,一则欲喜承皇考开创之业。其应誓与否,尔身任礼部,当自主之。诸贝勒果誓图改行,彼时尊号之受与不受,朕当再思之。”  第二天,由贝勒萨哈廉出面,召集诸贝勒传达皇太极的意思:“吾等各宜誓图改行,以尉上意。”瓦解了三大贝勒以外,已经无人再敢对皇太极有不满,众贝勒满口答应立刻各自写下誓词,上报给皇太极。皇太极阅后强调:“不必书从前并无悖逆事等语,但书自今以后,存心忠信,勉图职业,遇有大政大议,勿谋于闲散官员及微贱小人并其妻妾等,即以此言为誓。”


编辑推荐

  当农民起义军将明朝力量消耗殆尽之时,清兵趁机入关,建立清朝。清朝建立之后,平定了地方诸多反抗势力,再次确立了对西藏及台湾的有效管辖,基本上奠定  了现代中国的版图。清朝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和发展,人口迅速增长,但清廷却限制商业的发展,并采用闭关锁国政策,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清廷注重采用和吸收汉族文化,编纂《四库全书》。但出于防范汉人的心理而大兴文字狱,实行思想控制。学者遂兴起考据之风,不研究实际学问,中国的科技发展从此陷入停滞。  鸦片战争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西方国家的刺激以及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需要,部分清朝官僚引入近代工业,开展洋务运动,但并没有触动政治体制,导致甲午战争惨败。戊戌变法也因守旧官僚反对仅百日就宣告失败。  十九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又掀起新的侵略狂潮,义和团运动爆发,奋勇抗击八国联军的入侵。清朝无法捍卫民族独立,遂被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通史(卷8)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