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草根湖南

孙文辉 著 岳麓书社
出版时间:

2009-9  

出版社:

岳麓书社  

作者:

孙文辉 著  

页数:

397  

内容概要

  《草根湖南:湖南民族民间文化解读》共分为四篇:民间节庆:欢乐的日子、民问祭祀:神圣的空间、民间文学:古老的传奇、民间艺术:草根情怀。其中民间节庆包括赛龙舟:拜龙与逐龙、耍龙灯:追寻太阳、鬼节:人类的“喜丧”、年:最早的节日;民问祭祀包括椎牛:苗人的祭祀仪式、社巴日:土家人的祭祀仪式、盘王祭:瑶、苗人的祭祀仪式、“萨”与“款”:侗人的祭祀与仪典等;民间文学包括民族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歌谣;民间艺术包括民间戏剧、民间曲艺、民间音乐、民间歌舞民间技艺。

作者简介

孙文辉,湖南益阳人。湖南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戏剧家协会、湖南省曲艺家协会、湖南民间文艺家协会、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曾出版学术专著《戏剧哲学——人类的群体艺术》(湖南大学出版社,获第五届湖南图书奖),《巫傩之祭——文化人类学的中国文本》(岳麓书社,获2004—2006中国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人类的梦境——影视剧原理》(中国戏剧出版社);剧本集《浪子吟》(时代文艺出版社、其中部分剧作获田汉戏剧文学奖)。并在《文艺研究》《中国戏剧》《民族艺术》《民族论坛》《戏剧》(中央戏剧学院)《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文化报》《东方艺术》《艺海》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百万字。

书籍目录

概说 一、在湖南的版图上 二、湖南文化圈 三、草根这种文化 四、一块铺路的卵石第一篇 民间节庆:欢乐的日子 第一章 赛龙舟:拜龙与逐龙 一、赛龙舟的习俗 二、拜龙与逐龙 第二章 耍龙灯:追寻太阳 一、一个古老的神话 二、暗夜、火、灯、迎接春天 三、湖南龙灯精粹 第三章 鬼节:人类的“喜丧” 一、鬼节中的文化 二、湖南鬼节的习俗与文化 第四章 年:最早的节日第二篇 民问祭祀:神圣的空间 第五章 椎牛:苗人的祭祀仪式 一、椎牛的历史 二、椎牛的仪程 三、椎牛:血祭大地 第六章 社巴日:土家人的祭祀仪式 一、“社巴日”的历史 二、社巴日的仪程 三、社巴日的杰出价值 第七章 盘王祭:瑶、苗人的祭祀仪式 一、盘王文化的历史渊源 二、跳香 三、还盘王愿 第八章 “萨”与“款”:侗人的祭祀与仪典 一、侗族萨文化 二、侗族款文化 第九章 梅山神祭:渐行渐远的狩猎巫仪 一、梅山与“梅山蛮” 二、梅山神 三、梅山祭祀仪式 第十章 还都猖大愿:梅山客家祭仪 一、梅山客户 二、傩仪“还都猖大愿” 第十一章 庙会 一、长沙火宫殿庙会 二、长沙陶公庙会 三、南岳庙会 四、耒阳敖山庙会 五、洞庭湖区庙会 六、安仁“赶分社” 第十二章 宗祠文化 一、祠堂 二、族谱 三、祭祀第三篇 民间文学:古老的传奇 第十三章 民族史诗 一、苗族《古老话》 二、土家族《摆手歌》 三、瑶族《盘王大歌》 第十四章 民间传说 一、炎帝的传说 二、舜帝的传说 三、善卷的传说 四、洞庭仙话 五、苏耽的传说 六、刘海的传说 七、嘉山孟姜女传说 八、杨幺的故事 第十五章 民间歌谣 一、《一法通·万法通》 二、《傩歌书》 三、婚姻礼词 四、丧鼓词 五、瑶族女书第四篇 民间艺术:草根情怀 第十六章 民间戏剧:火热的土地 一、原始的民间戏剧 二、宋代的民间戏剧 三、元明清时期的湖南戏剧 四、近代的民间戏剧 五、少数民族的民间戏剧 六、湖南偶人戏 第十七章 民间曲艺:流浪者之歌 一、鼓书 二、弹唱 三、小调 四、平话 五、坐唱 第十八章 民间音乐:心灵的呐喊 一、劳动号子 二、山歌、湖歌 三、生活歌 四、少数民族歌会 五、民间器乐 六、湖南民间祭祀乐 第十九章 民间歌舞:丰收的喜悦 一、仪式舞蹈 二、娱乐舞蹈 三、习俗舞蹈 第二十章 民间技艺:底层的力量 一、民间武术 二、民间巫法参考书目一方土地的记忆(代跋)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赛龙舟:拜龙与逐龙公元前292年,48岁的屈原来到了常德(枉渚)。他因抨击时政,触怒了楚顷襄王,被再次流放江南。他从鄂东武昌出发,到岳阳,经洞庭,来到了常德;然后又溯沅水西行,历时十余载,足迹遍及沅、湘各地。屈原根据流放中所见所闻,结合其政治愿望和悲惨命运,写了《惜诵》《涉江》《哀郢》等《九章》中的大量优秀诗篇,以表达其忠君爱国之情。屈原走向民间,看到当地民间文化,他以自己的学识,学习和借鉴沅、湘之间的巫傩艺术形式,模仿、创作了《湘君》《湘夫人》等《九歌》中的精彩篇章,为中国文学史增添了光辉。这种巫傩之祭,在沅水中、上游地区,至今依然存在。“驾龙舟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当年,在湘西沅陵、溆浦等地,屈原又看到了沅水龙舟竞渡的盛况。而今天,沅陵“赛龙舟”民俗,也依然传递着悠悠两千年、古代沅水流域民间文化的信息。一、赛龙舟的习俗1.“偷龙木”与“偷船”在众多的赛龙船民俗中,“偷龙木”是沅陵人独具特色的习俗。龙木,实际是龙舟上那根最长的纵贯首尾的“龙骨木”,又俗称“龙筋”。沅陵人认为:买的料笨,偷的料灵,龙船要灵不要笨。因此,每逢龙舟大赛前期,那些赛船的队伍早就侦探好了可做龙木的大树或存放可做龙木原料的地方。半夜三更,偷料的农民便瞄准了目标,领头的人先点香一炷,念些赞辞之后即行锯树或偷料。木料到手,大伙抬料先行片刻,留下的人在原地放下一些茯苓和桂圆(意即留下富贵),随即点燃一挂鞭炮,打着“哦呵”匆匆离去;听到鞭炮和吆喝声,主人出门来“追”,边追边骂。追得越快、骂得越凶,偷料的一方便认为是“好兆头”。因为这意味着龙船在比赛时也会被别人追着跑,自然会赢。据传,在猛峒河一带,“偷龙木”的习俗还有一个来由:相传屈原投江后,女委为救屈原,做船来不及,便到天宫偷来仙木,化变成船。虽然刚偷来的料有时也会被别人偷走,但他们却喜欢这种热闹,不厌其烦地又到别处偷料。有时失料者不懂古俗状告到官方,官方也最多说一句:“偷龙木我有什么办法呢?”因此,偷料的习俗一直保留至今。所以,沅陵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话:“龙骨木要偷,十赛赢九头。”


编辑推荐

《草根湖南:湖南民族民间文化解读》是文化部艺术科学研究项目。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草根湖南 PDF格式下载



送书速度真快,是了解湖南的重要读物。


写的不错 值得一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