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德辉诗文集(套装共2册)
2010-2
嶽麓書社
葉德輝
909
无
叶德辉(1864-1927),字奂彬(又作焕彬,奂分,奂份),号邰园,又号直山,湖南长沙人。叶氏本南宋著名学者叶梦得之后裔,世居江苏吴县洞庭西山。至清代道光末年,叶德辉祖父叶绍业始携眷迁湘。因经营得法,叶家成为长沙著名的富商大户,叶德辉即出生于长沙坡子街叶公和店中。后为了能在湖南参加科举考试,叶德辉又向湘潭学宫捐金,获得县籍,故有时又称湘潭人。光绪十一年(1885)中式举人,十八年(1892)进士及第,任吏部主事。不久即以侍亲为名,告假还乡。在湘绅王先谦等的提携下,叶德辉很快成为湖南绅士中较有影响力的一员,活跃于湖南政、学、商各界。叶德辉“暴得大名”,最初缘于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新旧之争。其时康有为倡言古文经系出西汉末刘歆伪造,又借《公羊春秋》、《孟子》等宣传变法理论。梁启超出任湖南时务学堂主讲,在湖湘士子间传播康有为的变法理论,引起了湖南传统学者的恐慌。叶德辉以扶世翼教为己任,率先发难,并汇集各方批驳康有为学说的言论,辑为《翼教丛编》。随着《翼教丛编》在全国各地的传播,叶德辉也“名动天下”,成为近代史上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叶德辉(1864-1927),字奂彬(又作焕彬,奂分,奂份),号邰园,又号直山,湖南长沙人。叶德辉以扶世翼教为己任,率先发难,并汇集各方批驳康有为学说的言论。 其中,《书林清话》乃叶氏主要著述之一,影响也最大;《书林余话》为前者续篇。此二种采撷广博,凡涉镂板、印刷、装帧、传录、收藏、题跋、校雠等史案掌故,皆有考述,故为版本、目录学者所重视。由于书中采用笔记体裁,行文自在,叙述简明,过去亦为一般读者所喜爱。
叶德辉,(1864-1927),字奂彬(又作焕彬,奂分,奂份),号邰园,又号直山,湖南长沙人。叶氏本南宋著名学者叶梦得之后裔,世居江苏吴县洞庭西山。至清代道光末年,叶德辉祖父叶绍业始携眷迁湘。因经营得法,叶家成为长沙著名的富商大户,叶德辉即出生于长沙坡子街叶公和店中。后为了能在湖南参加科举考试,叶德辉又向湘潭学宫捐金,获得县籍,故有时又称湘潭人。光绪十一年(1885)中式举人,十八年(1892)进士及第,任吏部主事。不久即以侍亲为名,告假还乡。在湘绅王先谦等的提携下,叶德辉很快成为湖南绅士中较有影响力的一员,活跃于湖南政、学、商各界。
书林清话 自叙 缪序 书林清话卷一 总论刻书之益 古今藏书家纪板本 书之称册 书之称卷 书之称本 书之称叶 书之称部 书之称函 书有刻板之始 刻板盛于五代 唐天祐刻书之伪 刀刻原于金石 板本之名称 板片之名称 刊刻之名义 书林清话卷二 书林清话卷三 书林清话卷四 书林清话卷五 书林清话卷六 书林清话卷七 书林清话卷八 书林清话卷九 书林清话卷十跋附录 书林清话校补书林馀话郋园北游文存郋园山居文录观古堂骈俪文观古堂文外集郋园诗钞
总论刻书之益昔宋司马温公云: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无穷之计。吾按此数语,元孔行素《至正直记》亦引之,世皆奉为箴言。然积德而子孙昌大,或金根伏猎之见讥,亦非诒谋之善。故余谓积德积书二者当并重,且温公虽有是言,而其好书亦有深癖。宋费衮《梁溪漫志》云:温公独乐园之读书堂,文史万馀卷,而公晨夕所常阅者,虽累数十年,皆新若手未触者。常谓其子公休日:贾竖藏货贝,儒家惟此耳,然当知宝惜。吾每岁以上伏及重阳间,视天气晴明日,即设几案于当日所,侧群书其上,以曝其脑。所以年月虽深,终不损动。至于启卷,必先视几案洁净,藉以茵褥,然后端坐看之。或欲行看,即承以方版,未尝敢空手捧之。非惟手汗渍及,亦虑触动其脑。每至看竟一版,即侧右手大指面衬其沿,而复以次指捻面捻而挟过,故得不至揉熟其纸。每见汝辈多以指爪撮起,甚非吾意。今浮图老氏犹知尊敬其书,岂以吾儒反不如乎?当宜志之。是则温公爱书,可云笃至。其谆谆垂诫,又何尝不为子孙计哉!虽然,吾有一说焉。积金不如积书,积书不如积阴德,是固然矣。今有一事,积书与积阴德皆兼之,而又与积金无异,则刻书是也。
《叶德辉诗文集(套装共2册)》由岳麓书社出版。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