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红楼梦人物论

王昆仑 岳麓
出版时间:

2010-8  

出版社:

岳麓  

作者:

王昆仑  

页数:

260  

Tag标签:

无  

前言

一、丛书着力于“学术”与“文化”两方面,所收著作或为学术上开新之作,或为文化上奠基之作。 二、丛书之收书范围,原则上起于民国建立,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然某些著作之成形,可追溯至民元之前若干年,因其有重要地位,亦酌情收入。 三、文、史、哲之分,原系西洋通则,本就不太适用于中国学术,故丛书不按学科分类,而是根据整理进度,顺次出版。 四、丛书所收诸书,原版均为繁体竖排,在其流布过程中,亦有版本差异、文字错讹等现象,为方便读者,此次做如下整理工作: 1.繁体字改为通行之简体,竖排改为横排(原书中“左表”、“右表”、“左文”、“右文”均改为“上表”、“下表”、“上文”、“下文”),但为充分尊重原著,原书中专名(人名、地名、书名等)及其译名皆一仍其旧,凡底本脱、衍、讹、倒之处,除个别讹错明显且影响文意阅读者稍作改动外,皆一仍其旧。 2.凡排印误刻者,如日日、己已巳、戊戌戍之类,均径改,不出校记。 3.为方便当代读者阅读,标点符号按现代汉语使用规范作了处理。 4.丛书中多本有作者原注,原书以夹注出之,此次整理皆排人正文,并以楷体小字以为区分。 5.各书附“后记”一篇,说明著者爵里、版本流布、各界评论等情况,以期为读者提供阅读指南。 古人云:“校书如扫落叶,旋扫旋生。”吾人虽勉力为之,而乖漏难免,还祈方家教正。

内容概要

  红楼梦是中国最能理解妇女悲剧性的书,也再没有谁能和这位作者一样,包造得出那么多的妇女典型。在形形色色的女性生活之中,作者又特意铸成一两种标准性格:一是正统派的功利主义者,薛宝钗为代表;一是反正统派的情感主义者,林黛玉为代表。前者是政治性的,后者是艺术性的;前者是争取现实的,后者是发展性灵的。从般社会法则来看,前者应当是成功的,而后者必归失败。但作者曹雪芹却深深看透在他所处的社会中,任何女性都一概逃不出痛苦的命运;试看全书中那么多的妇女,有几个不是为烦恼所折磨而归于悲惨的结局,所以似乎是精神上胜利的黛玉固然是失望而死,似乎现实上成功的宝钗也只争到了一个活不得死不得的地位。这样,才完成了这一部封建时代妇女生活写实的大悲剧。

书籍目录

一 花袭人论
二 晴雯之死
三 秦可卿与李纨
四 大观园中的遁世者
五 政治风度的探春
六 平儿与小红
七 红楼梦中三烈女
八 贾府的太太奶奶们
九 宗法家庭的宝塔顶——贾母
十 刘老老是丑角吗
十一 王熙凤论
十二 贾府的老爷少爷们
十三 奴仆们的形象
十四 史湘云论
十五 薛宝钗论
十六 林黛玉的恋爱
十七 黛玉之死
十八 贾宝玉的直感生活
十九 贾宝玉的逃亡
后 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还要设法追杀她的前夫。此外,作者还在许多小地方刻画凤姐的权诈,譬如听说鲍二家的被打后上吊而死,她家里将要打官司,她起初也暗吃一惊,但立刻就说不许赏她们的钱,还要反告她们一个“借尸讹诈”。又如王夫人根据赵姨娘的私诉而查问凤姐发月钱的事,她一走出来就发话示威,说“从今倒要千几件刻薄事了”,这都是她得之于一般旧社会的权术的心传。为了感到命运之威胁和地位动摇的恐怖,她必须用尽一切阴谋与残酷,以控制环境,以排除异己,她一丝一毫也不宽容,也不松懈。风姐在家庭战场上是一个胜利者,然而她毕竟不是贾府的政治家。作者在她的传|己开始处就使秦可卿向她托梦,指出这一个大家族的危机,而挽救之道在于多替公家置义田,立家塾,以为衰落后的准备。聪明绝顶的凤姐难道对于这一启示毫无警惕吗?然而她以为那些公共的福利,以后的生机,绝不比目前的实力来得重要,于是把贾府的这唯一的一条生路给搁置下来。凤姐总揽着贾府的家务,只有她最能懂得这一个大家庭的一切困难,矛盾,和种种的没落相:但她既绝不许别人从她手中把这封建家庭的尾间命运夺取过来而加以挽回,于是她反成了这命运的有力支配者。这位连账也不会写、不学而有术的少妇本不具有什么基本政策,但她在无制裁力的环境之下,却建立起以她自己为中心的个人功利主义。

后记

王昆仑(1902—1985),笔名太愚,江苏无锡人。著名政治活动家和红学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1922年加入中国国民党,曾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宣传委员,立法院劳动法委员会委员长等职。1933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常务委员。解放后,历任政务院政务委员,北京市副市长,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宣传部长、中央主席等职。著有《红楼梦人物论》,昆曲《晴雯》。 《人物论》写于抗战期间,系王氏在工作之余,用笔名“太愚”在其妻曹孟君主编的《现代妇女》杂志上陆续发表的文章集成,前后一共十九篇,1948年由上海国际文化服务社出版发行。解放后,其中前十四篇又经作者重新修改后在《光明日报》等报刊上陆续发表。 此次再版以1948年上海国际文化服务社版为底本。在编辑过程中,本着尊重原著,保持作品原貌的原则,除改正一些明显讹误外,未对民国时期文字语法做任何改动。

媒体关注与评论

只要《红楼梦》存在,就需要这本《人物论》的存在,读者需要解读《红楼梦》,至少是解读《红楼梦》里的爱情、婚姻、妇女问题,这也是《红楼梦》最主要的方面。读者是不能没有这部书的。  ——冯其庸多年来,我看过不少评论《红楼梦》的文章,但是以“太愚”署名的《红楼梦人物论》仍常萦绕在我脑际。  ——端木蕻良


编辑推荐

《红楼梦人物论》是民国学术文化名著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红楼梦人物论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写的竟然这样好,本来是抱着看着玩的态度买的,作者行文流水,把红楼梦里的人物性格关系等等拆解的十分清楚,用词既清丽高雅又异常准确,看起来欲罢不能,有民国文人的气象,红楼的书这本看起来最过瘾!


初中的时候从语文老师那里看过这本书,不同的是那本书是八几年出版的,内容排版都是竖版繁体的,很古老的感觉。那时候看完以后一直对内容念念不忘,但无奈那时候还没有把书名记下来以便以后有机会买这种意识。结果以后的很多年都在回忆那本书里的内容,绞尽脑汁想不起书名是什么,很遗憾。后来有一天突发奇想跑到旧书网去查记忆中那本书的信息,八几年的那版本的封面是乳白色的,林黛玉葬花离去的背影很有味道,所以一直记着那张图。找到了,知道名字就是红楼梦人物论。。。兴奋死了哈哈~~一直买书就在这儿,所以在这儿找到了就直接买啦~~看到内容虽然排版不同,但本质没变,真的很开心。


我是从其他红学评论书上看到了《林黛玉论》、《贾宝玉论》、《妙玉论》等,作者是王昆仑,我喜欢他对红楼人物的独到见解。故网购这本书,细读品味,也是一种乐趣!


讲评了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有阅读价值


通过这些人物评论我对红楼梦里的人物有了立体认识


讲述非常细致到位,有助于我们理解红楼梦中人


王昆仑先生是红学前辈,他的最著名的对王熙凤的评论便是出于此本。看法很有见地,初刊时署名太愚,也很合红楼梦的气质,令我激赏。


这本书很实用,把红楼梦分析的很透彻。值得一读。


从另一角度再看红楼,从人性解读红楼人物,一本值得一看的好书。


对作品理解透彻,对人物解析准确。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值得收藏。


本想等降价再买,但十几块一本,也差不多两三块钱的,还是买了好。这本书我魂牵梦萦了很久,做过读书笔记,总是觉得是是放在身边珍藏要好


很清楚的讲解红楼里面的人物,很帮助你了解红楼


人物论述全面,内容翔实,纸质挺好的,无褶皱


大师的书。就想要这样的红学书。


挺好的书,支持当当。


刚收到书哦 大概翻了一下 很不错喔


书很好,是老师介绍的。


老师推荐的,不错的一本书,对看原著的帮助很大


对高考绝对有用,文科生必备。


红学真的是博大精深,值得一看!


还没看,很感兴趣


向青春致敬!大学时的选修课教材。


红楼迷们,不要错过哦?


知道昆仑先生也是源于87红楼,看看各家的点评


老师推荐的,值得一读!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几十年过去了,仍令今天的读者佩服。


在图书馆曾见到很老的版本,值得收藏,质量很好


让我对红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给小孩子讲也能讲的更清晰和有条理。


棒 好像少于10个字 那就棒棒棒棒棒


好书,值得收藏好书,值得收藏


收到了,还不错~


最近看红楼 所以买这个研究研究 分析得很透彻


只能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解读,爱黛玉的有,厌黛玉的有,夸宝钗的有,毁宝钗的有。见仁见智。作者的意见,可以作一定了解。


建国之前的著作,客观性更强


帮朋友买的 还挺满意的


应该在当时算是比较新颖的观点吧,很多现在已经是耳熟能详的了,其中很多观点不能赞同哈!


刚收到,看着挺好


一直想要买有关红楼梦人物评论的书,但是一直没看到合适的,。。看完评论姑且买这本看看。。可是却很是失望,作者观点过去片面,而且脱离曹雪芹的写作思路和意图,片面的对人物做评论,看着着实别扭,所以,,只看完前半部份就看不下去了。。


观点比较浅薄。


出版社干什么去了!!


这本书我以前就看过,觉得不错,评论很精炼,很独到,简约而不简单。


王老前辈要是专注文学创作肯定是一把好手,可惜毕生致力于政治,让文坛少了很多好书,可叹可叹。可想想那些506070年代的文人又为王老庆幸。


但喜欢解读,不是了解红楼,是了解作者及其文风。对自己写作有帮助。


快递速度很快,书送过来还是热的。书的边缘剪裁的很整齐。书的内容经典、深刻,完全就涵盖了书的深刻意义,看完之后觉得自己实在是看书看得太囫囵吞枣了。


是我想要的,内容很精彩,值得看。


不愧为经典 对人物的分析让人不得不重新去认真品读红楼梦


很多大家都常提到王老的红楼人物论,因为笔锋简练论法独到,岳麓书社的书总简单朴素,很有味道


还不错,没有仔细看,但是排版啊之类的很好


说出我看红楼没看到的东西。。。。


红学经典之作,王昆仑先生的很多观点现在都不过时,读过很有收获!


打开书一看目录,盗版啊简直把”刘姥姥“写成”刘老老“,后面的内容陆陆续续地也发现很多错别字。我是冲着岳麓书社四个字买的,结果这样,好失望。


非常满意 纸张质量也很好 内容也很好 每个人物的评论都很到位


写论文绝对值得借鉴呀


买了 一年了 过来评论 实在不好意思


好桑心。排版啊排版。错别字啊错别字。


讲的不是很深,不太满意


很好很喜欢,老师推荐的,无论是内容还是书本制作,都很有保障


关于红楼梦人物评价的书很多,此书有自己的观点,虽然不一定都是合乎每个人自己感受的,但是有些还是很公允的。


不同的观点,不一样的角度,枕边书。


我买过很多有关红楼梦的书,这本我最喜欢,讲解分析的很全面,观点也很客观


好书,接触红楼的第一本书


书不错,便于阅读。


红楼梦人人物论


王昆仑先生的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