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文化
2013-1
岳麓书社
吴慧颖
《中国数文化》通过中国人对数量和数字的观念、表述和运用所显示出来的价值判断、思维特征、情感倾向和审美趣味,并联系古今承续变化和中外文化比较,来探讨和说明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的一些事象和特点。
吴慧颖,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在《求是》《文艺研究》《中国语文》等出版物上发表文章220多万字,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转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收录。著有《中国数文化》、《丘吉尔》。合著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和“九五”规划三个重点课题成果:《反腐败论》(四川教育出版社,获全国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文艺学当代形态论》(北京大学出版社)、《社会主义文艺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前言:数——国人的第二语言 第一章从一说到十 一最简单,又最复杂 一即是始,一也是全 二、两、双、再与阴阳、对偶 三才、三纲、数成于三与中国多三 四和八:分合与对称 和谐、优美的五与古人贵五 五行:解释世界的系统图式 六:《易》之数如雪花飘飞无定向 神秘的七何止七个谜 七:女性王国里的阳数 七:书香、珍奇、三教 九与夏禹、高寿、重阳 九与皇权、繁多、极限 十:齐备完美,周而复始 第二章说不尽的“三” 与个位数配伍的全能冠军 应天合人的十二和二十四 三十六·七十二·一百零八 三百六十及其十倍、百倍 从三十六行到三百六十行 十八、十八变和九的倍数 说三千附八百 连三连九之数 三的倍数无处不在 第三章中式装扮的表数系统 数字、数码的演变 首创十进位值制 五进、杂进的早衰 百千万之同,亿以上之惑 零的符号说来话长 约数称说异,小数何处觅 三分·半半·三七·十九 干支表时序,序数少用“第” 解题明数理,歌诀教算数 数系:高度简明与几点灰暗 第四章数——汉语宫殿的钢筋玉柱 称名道姓也用数 中国地名爱用数 数量与汉字的结构因素 …… 第五章数——文学百花园中的奇葩 第六章数——反映民族文化心理的镜子
版权页: 以上两类用法中的十八,多是计量和统计上的确数,至少也是相差不远的约数,后者兼有一般的泛指表多之义,不过不像九表多那样强调多而极,也不像三十六表多那样突出某类中的多而全。名称中有十八,实际数值也是十八,或虽非十八但大体接近的,还有:汉末蔡琰的《胡笳十八拍》,全诗十八节;旧时身边佩戴的一种饰物“十八子儿”,由十八颗芳香的圆珠串成;泰山的“十八盘”,是三段盘旋弯曲很多的登山陡路;“初生牛犊十八跌”是说要跌多次。 关于十八。还有一桩算错计误的公案,出在尽人皆知的“十八罗汉”上。本来,公元二世纪时狮子国(即今斯里兰卡)的庆友尊者所作的《法住记》中,只记载了佛的十六个高足即罗汉的名字及其所住地区。这部书由玄奘法师译介到中国后,诗人们写了些《十六罗汉赞》,张僧繇、贯休等人绘了些十六罗汉像。但五代时被人绘成了十八个罗汉,以后以讹传讹,十八罗汉之说竟在许多佛寺塑像和一般人口语中取代了十六罗汉。多出的两名,据推测,可能是画家把《法住记》的作者庆友和译者玄奘也画进去了。后来标出罗汉名字时,误将庆友列为第十七位罗汉,又重复第一位罗汉名字列为第十八位。西藏则说这两位是摩耶夫人和弥勒。世俗一般人则说他们名为降龙和伏虎。据我国佛教界知名人士赵朴初说,宋代就有人发现和指出了这种错误。此事亵渎神圣简直到了荒唐的程度,如此粗枝大叶所犯的错误竟得不到改正达千余年之久,其中可能有一些耐人寻味的原因。中国人喜欢十八胜过十六。或许是一个数字文化心理上的原因。包含十八的词语成群结队,包含十六的词语则显得冷冷清清。 与十八结缘的还有传说中的一位女神——封家十八姨,或称封姨、十八姨。唐谷神子郑还古《博异志·崔玄微》说,封家十八姨是风神。《太平广记·姨虎》引唐杜光庭《录异记》说,虎化为妇人,自称十八姨。“封”是风谐音,风神系虎所变化,来自“云从龙,风从虎”之说。这位风神自称十八姨,当是封家有十八姐妹,有的东风化雨,催开百花;有的和风送爽,受人欢迎;而她排行最末,却骄纵任性,爱发脾气,“纷红骇绿骤飘零,痴呆封姨没性灵”(宋范成大《嘲风》)。这当然是传说。如果说,十八姨是悍妇形象,那么“十八娘”却来自一位美丽可爱的少女。有个荔枝品种叫十八娘,宋蔡襄的《荔枝谱》和苏轼一首诗的自注中都提到这个雅称。这种荔枝色深红而形细长。相传闽王有女,排行十八,十分喜爱这种荔枝,因而得名。与十八这个数关系最淡远的是十八扯。
《中国数文化》通俗易懂;语言朴实平易,非学术化行文风格。是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趣味性的普适读物。
诚为开山力作,系统论述中国数文化者,就我所知,这是第一部高水平的学术著作。此书内容十分丰富,兼备学术性与可读性,诚近年来国内少见的专著。 ——王梓坤(中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此书对整理古籍解决数字疑难问题很有用。 ——袁行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吴慧颖先生是有眼光的,他一下子抓住我们祖先“惯于根据经验进行类比推理和附会”的特点,条分缕析地把弥散于社会历史、人际交往、文学创作、风情习俗、言谈举止,还有堂皇神圣的哲学、宗教等诸多领域的书的意象,一一地揭示在读者的眼前,让你从这些意象意味极强的数的联想中窥见了我们祖先的心灵。 ——陈光金(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如果说对数的阐释一开始还是以饶有趣味来吸引人的话,那么,当这些“应天合人”的数的事例被一一揭示之后,这趣味也就逐渐向哲理的层次提升了。越读下去,人们的心情便会变得越来越庄重、严肃起来,隐约感到在这些趣事后边,也许包藏着一个更深奥的、迄今尚未为人们所参悟的道理。 ——江建文(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