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经典石器

朱淑君 河南文艺
出版时间:

2010-4  

出版社:

河南文艺  

作者:

朱淑君  

页数:

201  

Tag标签:

无  

前言

  我们常常感叹:当鬼子入侵、政府空缺的非常时期,老百姓的日子竟仍能井然有序地进行,生儿育女,喜迎吉拜,一个环节都不缺少。它究竟靠的是什么力量?  我们常常感叹:朝代更替,江山易主,甚至外族在中国建立起政权,譬如元代宋、清代明,也竟然不能改变老百姓惯常的生活习俗和处事态度。它究竟靠的是什么法宝?  我们常常感叹:当一个日月经天般的人物坠落民间,当一个龙心虎胆般的英雄退人田垄,他怎么医治好委顿的意志和滴血的情感,最终再次跃人历史的天空?  民间!  民间是一个极其深广的词汇,不仅仅是因为它给我们博大且深邃的感觉。更因为它有博大且深邃的系统。漫长的农业文明创造了灿烂的民间文化,也创造了民间文化完整意义上的知识系统和价值系统。仅仅借此,便可进行有效的运作和创造!它的系统,体现在老百姓仪式般的日常。

内容概要

  民间是一个极其深广的词汇,不仅仅是因为它给我们博大且深邃的感觉。更因为它有博大且深邃的系统。漫长的农业文明创造了灿烂的民间文化,也创造了民间文化完整意义上的知识系统和价值系统。仅仅借此,便可进行有效的运作和创造!它的系统,体现在老百姓仪式般的日常。

作者简介

朱淑君 亦名朱叔君。中国民俗学会会员。著有民俗学专著《中原民俗丛书·民间游戏》、《图文老郑州老风物》、《经典河南庙会》三部,前两部均获中国山花奖学术著作奖。发表《三月三,中国情人节溯源》等论文十多篇。另有《黄河古诗选》(与人合作)、《爱迪生传》、《郑州妇女志》(副主编、主要撰稿人)、《郑州大辞典》(副主编)等,其中《郑州妇女志》、《郑州大辞典》分别获河南省史志优秀成果三等奖和一等奖。曾参与《郑州市志》(河南省史志优秀成果一等奖)的撰稿和编辑,及《中原文化大典·民俗典》(中国山花奖学术著作奖一等奖)的编写。

书籍目录

久远的石器一 农用石器石磙压地磙子砘子耢石二 粮食加工石器石磨石碾石垄石碓(石杵臼)三 炊灶石器石灶器石炊器四 餐饮石器石餐器石酒器石茶器石烟器五 坐卧石器石床石枕石椅石礅石座石凳六 盛放石器摆放石器盛贮石器七 文房石器石砚及石墨盒石水丞、石水注、石砚滴石砚屏与石墨床、石臂搁石镇纸石笔架石笔筒、石笔海与石笔插及石笔船、石笔床、石笔盒、石笔挂石笔洗与石笔掭石印章与石印盒八 健身医疗石器健身石器医疗石器九 其他石器石槽上(下)马石拴马桩捶布石磨刀石石夯石灯石磬后记

章节摘录

  圆磙外形有三种形状。大多为圆柱体,有大有小,有粗有细。一般长一尺多至三尺左右,圆面直径一尺多至二尺多。圆磙的长短和粗细并无一定之规,长度与圆面直径的大小多是石匠根据石料大小情况而定,农户则根据需要或财力来挑选购买.多是长度比圆面直径稍大一些,但也有长度与圆面直径相等或圆面直径大于长度者。再就是截锥体。比较少见。为在小场地使用方便,有的圆磙就采用一头大一头小的截锥体,这种截锥体近似于圆柱体,大头与小头即粗头与细头相差并不太多,其圆径约相差一寸许,如果不仔细看,还真分辨不出哪头大哪头小。用时大头在外,小头在里.绕圆场转圈就比较自如灵活。还有一种就是两头细中间稍粗的鼓形体,南方多见,也是为小场地绕圈使用方便而制。  圆磙的表面形状有光面和棱面之分,光面就是圆磙表面光滑如镜,既无高凸亦无低凹;棱面圆磙之棱可能是为增加摩擦力而制,磙面纵向(即与圆磙高度线平衡的方向)或斜纵交错凿有较浅的凹槽,呈现像磨齿样的细浅棱面和凹槽。有的石磙两头圆。平面上亦凿有棱槽,或阴刻圆形、菱形甚至花形图纹,应是纯为美观的装饰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经典石器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