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政道的一点真骨血

默想天下 默想天下 广东旅游出版社 (2012-10出版)
出版时间:

2012-10  

出版社:

默想天下 广东旅游出版社 (2012-10出版)  

作者:

默想天下  

页数:

220  

Tag标签:

无  

前言

历史大变局中不变的定律:向《周易》要改革智慧当我对中国历代改革研究的兴趣越来越浓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惊奇地发现,《周易•革卦》中关于改革的论述是那样的平实而朴素,精到而深刻,以至于三千年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次改革,无论是其成功的经验,还是其失败的教训,都能从中得到印证。改革,在当今时代,是一个时髦的话题;改革,在历史的长河中,又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回顾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每一次改革,无一不是充满了波澜,充满了曲折,充满了激烈的斗争,甚至充满了血雨腥风……然而,人类要进步,社会要发展,还是离不开改革,离不开对改革者的迫切需要,离不开对改革道路和改革方略的艰深思考和探究……我们的老祖宗很聪明,总能从最平常的事物中发现最深刻的哲理。他们把广大的社会看作是一口清冽的水井,强调“井道不可不革”,必须定期维修,经常清洗,才能保证水的活力,保证水的清澈,保证水的甘甜;否则,就会导致泥土淤积,井水秽浊,甚至腐化变臭,最终不得不被填埋。我们的老祖宗很负责,总是没有忘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使命,把自己有关改革的思虑、改革的领悟装进了一部古老的典籍——《周易》之中。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和六经之首的《周易》,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部奇书,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部经典,它全面体现了东方文化的精华,也开启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之门。诚如《周易•系辞上》中,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当我对中国历代改革研究的兴趣越来越浓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惊奇地发现,《周易•革卦》中关于改革的论述是那样的平实而朴素,精到而深刻,以至于三千年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次改革,其成功的经验都能从中得到印证,其失败的教训也能从中得到印证,真是奇哉!妙也!与其他古老的大书相比,《周易》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它的哲学思想是通过一套结构严密的象数符号系统表现出来的,是象数形式与义理内容的奇妙结合。与其他人论述改革的方式相比,《周易》关于改革思想的阐述,则是通过《革卦》的卦辞、《彖》、《象》和爻辞综合说明的。《革卦》的卦辞是:巳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巳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周易》在表述上最大的特点是话少、道理多。以上这段话,堪称改革的总论,用我们现代的话讲,就是相当于“指导思想”和“原则”。反复咀嚼这七十多个字,我们至少可以从中总结出以下四点:其一,关于改革的形势。这里用了“水火相息,二女同居”的现象来形容,说明矛盾已经激化到相当的程度,协调并济的平衡已经被破坏,冲突加剧,危机四伏,必须进行变革,方可重新建立新秩序,获得新的平衡与稳定。其二,关于改革的标准。这里用了“‘巳日乃孚’,革而信之”来形容,意思是,待改革完成之时,应当使民众普遍感到自己获得了收益、满足了愿望、得到了实惠,从而得到他们的信任和理解。这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也是判断改革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其三,关于改革的意义。这里引用了汤武革命的例子,指出汤武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是“顺乎天而应乎人”,发出了“革之时大矣哉”的感叹,令人振奋,荡气回肠。其四,关于改革的前途。这里指出了两种存在的可能,一是“革而当,其悔乃亡”,取得成功;一是革而不当,遭到失败。于是,如何避免失败而争取成功,就成了改革的首要问题。改革,如何才能避免失败而走向成功呢?《周易》通过《革卦》六爻的变化,从改革方略上给了我们生动和具体的启示。启示之一,《革卦》的初九爻:巩用黄牛之革。《象》曰:“巩用黄牛”,不可以有为也。这里的“黄牛之革”,泛指坚韧之物。意思是,改革之初,不宜轻举妄动,而要像用黄牛皮革捆牢东西一样,先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巩固好基础。启示之二,《革卦》的六二爻:巳日乃革之,征吉,无咎。《象》曰:“巳日革之”,行有嘉也。这里的“巳日”,指的是时机成熟时。意思是,要等到时机成熟时才能发动变革,只有这样,才会吉祥如意,不会有错。启示之三,《革卦》的九三爻: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矣。这里的“革言”,指的是改革宣言和改革方案。意思是,对改革的方案要反复征求各方意见,多次进行修改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改革的举措符合最广大民众的意愿。这也是改革走向胜利的关键。启示之四,《革卦》的九四爻:悔亡,有孚,改命,吉。《象》曰:“改命”之“吉”,信志也。这里的“信志”,指的是信守改革大志。意思是,只有坚定改革的信念,才能在获得民众信任后,变革不合天命的旧制度并获得吉祥。启示之五,《革卦》的九五爻:大人虎变,未占有孚。《象》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这里的“大人”,指的是改革时代出现的领袖人物。意思是,伟大的领袖人物领导的巨大变革,像虎皮黑纹一样醒目,其创立的功业彪炳千古。启示之六,《革卦》的上六爻: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象》曰:“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这里的“豹变”,指的是质的变革,彻底的变革;“革面”,指的是表面的变化,没有触及实质的变革。意思是,改革如果只触及表面,就会很危险;只有彻底,才能获得吉祥和最后的胜利。以上六条,就是改革取得胜利的关键要素和条件。概括起来,就是“六个必须”。第一,改革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打牢基础,不可轻举妄动比如秦国的商鞅变法,其准备工作就很充分。首先是情况的准备。商鞅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走遍秦国各地,真正了解了当时秦国存在的问题以及具备的优势,才有针对性地拿出了一套好的改革方案。其次是思想舆论的准备。变法之前,秦孝公举行了一次朝会,就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图强的问题进行了争辩,最后商鞅的变法主张得到了大多数朝臣的赞同,基本上统一了思想。再次是人事的准备。秦孝公在正式启动变法之前,采取温和巧妙的方式,对一些重要朝臣的职务作了调整,形成了有利于变法的人事格局。第二,改革必须在时机成熟时进行,循序渐进,不可急躁冒进比如王莽的改革,其目的是好的,主要是想解决西汉末期土地兼并严重、贫富悬殊的问题。但他没有选好改革时机。他在自己刚刚篡夺政权、立足未稳之时就急忙进行改革,加之改革举措失当,最终反被强大的改革浪潮吞噬,落得个悲剧的下场。第三,改革必须要有正确的纲领和科学的方案,顺应民意,不可失信于民比如管仲的改革,就是在“富民论”的指导下,通过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官吏选拔机制、农业和工商业发展机制等各项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当时齐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使广大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因而,管仲的改革,不仅得到了上层的支持,更得到了民众的拥护,上下同欲,大获成功,首成春秋霸业。第四,改革必须有坚定的意志和信念,举措得宜,不可半途而废比如北宋王安石的改革,其思路和措施都是对的,尤其是在经济和金融方面的改革举措,可以说是很超前的。其改革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如反对势力强大、官吏对改革的措施执行走样等。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最高权力执掌者宋神宗赵顼的改革意志不坚定,决心松动,加之其英年早逝,从而使得变法半途而废。第五,改革必须要有强有力的领袖人物,大力推动,不可畏首畏尾比如张居正的万历新政,其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张居正坚定不移的改革决心和意志。面对改革的重重阻难,张居正一无所惧。他多次表示“既以忘家殉国,遑恤其他!虽机阱满前,众蔟攒体,不之畏也。如是,才可建立国事”,“故得失毁誉关头打不破,天下事断无可为”。尽管张居正死后被清算,家人的遭遇也很惨,但在他奋不顾身的强力推行下,《考成法》和《条编法》还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国家的财政状况明显好转,吏治腐败得到了一定的遏制。十年改革,对于延续大明政权的生命,对于造福当时的苍生百姓,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第六,改革必须深入彻底,极深研几,不可浅尝辄止比如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改革可谓风起云涌,比较出名的有魏国的李悝变法、郑国的子产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等。尽管这些改革取得了一时的成效,但很快都失败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这些改革都不全面、不彻底,只改了其中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而忽视了全面的变法,加之根基不稳,变法举措往往只坚持一代或两代就被复辟,因而无法从根本上使一个国家强大。反之,秦国的商鞅变法,则比较全面彻底,不仅深刻地改革了国制、民制、田制,还改革了军制、吏制、爵制等;不仅在秦孝公时坚持得很好,其后,在秦惠王、秦昭王等几代都坚持得很好。秦始皇后来能扫灭六国、统一华夏,其根本原因还是得益于商鞅的成功变法。以上“六个必须”,是笔者对《周易》改革思想的归纳。纵观中国历史,改革的浪潮一直没有停息过。然而,不管是早期的周公改制、管仲变法、商鞅变法,还是后来的隋朝改革、贞观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永乐改革、张居正改革以及近代的戊戌变法等,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可以从这“六个必须”中找到答案或者得到印证。最深刻的道理往往也是最简单的,最简单的道理往往也是最实用的。宋代思想家程颐对《周易》评价很高,他说:“凡六爻,人人有用。圣人自有圣人用,贤人自有贤人用,众人自有众人用,学者自有学者用,君有君用,臣有臣用,无所不通。”时代大朝,浩浩荡荡;改革大势,风起云涌。每一个改革者,无论行业区别,无论职位高低,只要想追求成功,只要想追求卓越,都可以慢慢体会《周易》的思想盛宴,细细品读《周易》的文化精华!

内容概要

今天,大家都在谈改革,但改革到底改什么,怎么改?改革为什么那么难?其实没有多少人能讲清楚。《政道的一点真骨血》从梳理三千年中国改革大事件入手,通过还原历朝历代的改革真相,如管仲改革、李悝改革、商鞅变法、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百日维新等,旨在总结他们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讲透历史大变局中的不变定律,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在中国如何改革的普遍规律,为当下的社会发展提供参考和镜鉴——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不识病象,何施刀药?政者,正也。御政之首,鼎新革故。党政机关需要改革,企事业单位同样需要改革,因此,《政道的一点真骨血》既裨益党政干部,也助力公司领导,是所有改革者必备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默想千年,笔名,现为某中央机关干部。本书虽小,乃五年思索之凝结,期望能为天下之改革者送上一面镜子,为世上之攀登者提供一根竹杖。

书籍目录

前言历史大变局中不变的定律:向《周易》要改革智慧当我对中国历代改革研究的兴趣越来越浓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惊奇地发现,《周易•革卦》中关于改革的论述是那样的平实而朴素,精到而深刻,以至于三千年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次改革,无论是其成功的经验,还是其失败的教训,都能从中得到印证。礼崩乐坏怎么办:周公改制定万世纲常 001周公其人,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主持完成的周初的改革,是一场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深彻改革,涉及政治、经济、伦理、法制、军队建设等各个方面,特别是他在“天下治式、社会模式、行为范式”方面的改革与创举,着实当得起“万世之谋”四个字。治国之道先富民:管仲改革成春秋霸业 011管仲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明确提出“富民论”的改革家。他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防民之口,堵不如疏:子产变法育开明政治 025子产的变法创造了三个第一,即第一次以国家名义承认土地私有,第一次把国家法律公示于众,第一次提出了“以民为师”的政治主张,体现出“大仁”的政治情怀。向特殊利益集团开刀:李悝改革拔战国头筹 031魏文侯问李克(李悝,一说为李克)曰:“为国如何?”对曰:“臣闻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文侯曰:“吾赏罚皆当,而民不与,何也?”对曰:“国其有淫民乎?臣闻之曰: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其父有功而禄,其子无功而食之,出则乘车马、衣美裘,以为荣华,入则修竽琴钟之声,而安其子女之乐,以乱乡曲之教。如此者,夺其禄以来四方之士,此之谓夺淫民也。”百代皆行秦政法:商鞅变法为万代立极 039“商鞅之法,良法也……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最好的改革和最大的政治:始皇改制辉煌伴悲剧 051秦王朝的迅速覆灭就在于求治之心太切,改革之心太急。用《大秦帝国》中总结的话来讲,就是“创新有余,守常不足,大政有成,民生无本”。统天下者关键在统人心:汉武改革文治武功 063“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书生政治的悲剧:王莽改制就像堂吉诃德 075王莽的四次币制改革由于太随意轻率,实质上变成了四次“折腾”,严重扰乱了当时的经济秩序,变相掠夺了人民的财产。本来想缓解社会矛盾,反而却激化了社会矛盾;本来想改善人民生活,反而却把人民推向更苦更难的境地。《汉书•食货志》中描述:“每一易钱,民用破业,而大陷刑。”打破做官的垄断局面:隋朝改革开启读书人的通天路 087从隋唐到明清,各个朝代都很重视思想教化的作用,想方设法加强思想统治。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以“纱帽”为香饵,以“科举考试”为指挥棒,按照“统治天下需要什么——科举考试就考什么——读书士子就学什么——整个社会就信奉、遵循什么”的思路,使儒家经典成为士子的必读书目,使儒家思想成为天下的主流思想。改革越平和越卓越:太宗改革缔造盛世 101“朕即位之初,上书者或言‘人主必须威权独运,不得委任群下’;或欲耀兵振武,慑服四夷。唯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朕从其语,天下大宁。”改革永远是把双刃剑:玄宗改制福中伏祸根 113历史往往是这样,“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唐玄宗政治生涯上的大起大落,从主观上讲,是其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的变化引起的。而从客观上讲,则是其所采取的改革措施的利弊造成的。矫枉勿过正,谨防“教训陷阱”:庆历新政为何昙花一现 123钱穆先生在历史研究中,曾提出一个“制度陷阱”的概念。我这里,也想套用老先生的说法,提出一个新概念,即“教训陷阱”。须知中国历代王朝的优秀统治者,都懂得以史为镜,重视研究和吸取历史教训。但这种教训的吸取是很有学问的,一旦分寸把握不当,便会适得其反。改革就是利益再分配:王安石变法奈何明月照“沟渠” 133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改革,都是从“吏治”改革入手的。“吏治清、天下兴”,这一招是最管用的,也是最难的。也许是汲取庆历新政失败的教训,王安石变法绕开了“吏治”改革这一难关,而是以经济改革为主,兼之以军事和教育改革。用行动政治打倒公文政治:居正“三本账簿”中兴大明 147“居正是一个现实的政治家。他知道政务的办不通,不是机构的缺乏,所以他不主张增加政治机构。他也知道公文政治不能打倒公文政治,所以他不主张提出新的法令、章程,增加纸笔的浪费。他只要清清白白的一个交代……他以六科控制六部,再以内阁控制六科。这就是居正的政治系统。”笔杆子到底斗不过枪杆子:“百日维新”回光难返照 163“康有为系一工部主事,命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无权无位。而以军机四章京居间传递信息。要以内面一个有虚位、无实权的皇帝,和外面一无名义、无权位的不相干人来指挥操纵全部政治之彻底改造,其事自不可能。”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悲愤前行:韩非《孤愤》长啸改革壮怀 175“昭昭《孤愤》,变法家牺牲之祭文也!烈烈《孤愤》,变法家命运预言书也!”《孤愤》究竟昭示了什么?揭示了君王、改革者(智术能法之士)和权贵(贵重之臣、当涂之人)之间什么样的关系呢?预示了改革者什么样的命运呢?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盛世衰世的“七有”“七无” 183《阴符经》开篇就讲:“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这可以说是中国历代典籍中最简短、最肯定的一句“大话”。意思是,你只要善于观察体会大自然的运行规律,然后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足够了!后记不识病象,何施刀药 199“今人率言‘革新’,然革新固当知旧。不识病象,何施刀药?仅为一种凭空抽象之理想,蛮干强为,求其实现,卤莽灭裂,于现状有破坏无改进。凡对于已往历史抱一种革命的蔑视者,此皆一切真正进步之劲敌也。”

章节摘录

最好的改革和最大的政治:皇改制辉煌伴悲剧秦王朝的迅速覆灭就在于求治之心太切,改革之心太急。用《大秦帝国》中总结的话来讲,就是“创新有余,守常不足,大政有成,民生无本”。公元前221年,在秦王嬴政、李斯、王翦等一班君臣的共同努力下,历经十年的浴血奋战,秦国终于灭掉了韩、赵、魏、燕、楚、齐六国,结束了自春秋以来近五百年的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统一了天下。对于秦一统天下的重要意义,钱穆先生归纳出以下四点: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当时,秦国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走老路,守旧制,就是继续实行诸侯分封制;一条是走新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实行全面改革。经过一番激烈争辩之后,秦王嬴政最终采纳了李斯等改革派的意见,选择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为华夏政治文明创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模式。一“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这是1973年毛泽东写的一首诗,也是两千年来难得的一首突破儒家陈腐观念及偏见对秦始皇给予公允评价的诗。秦始皇,公元前259年生于邯郸(今属河北),死于公元前210年,姓嬴,名政,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秦始皇改革的丰功伟绩主要体现在创新治式、更新官制等四个方面。1.创新治式这个治式,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统治模式,或者叫政治体制。秦灭六国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推行何种治式的问题。当时,主要有两种主张:一种是继续走老路,实行封建诸侯制;一种是顺应潮流走新路,实行郡县制。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封建诸侯制已历经夏、商、周三代,实行了两千多年。尽管这种体制的弊端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充分暴露,但在当时的“知识分子”和六国遗族中仍有“市场”。这种市场主要依托于两点:一是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吕氏春秋》云:“天下之地,方千里以为国,所以极治任也。非不能大也,其大不若小,其多不若少。众封建,非以私贤也,所以便势全威,所以博义。义博利则无敌,无敌者安。故观于上世,其封建众者,其福长,其名彰。”这段话看起来像“圣王正道”,但如果联系当时的实际情况仔细分析,则近于滑稽与荒唐。比如,它认为国越小越好,而事实是春秋战国纷争几百年,小国家都被大国灭掉了;又比如,它认为封的诸侯国越多越好,而事实是周王朝封了一千多个诸侯国,其结果是自己作为天下“共主”被架空,八百年天下,五百多年“龙争虎斗”。二是儒家的主张。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其重要的政治主张就是复古,就是要实施“王道仁政”,就是要回到夏、商、周三代的封建诸侯制。到底采用哪种模式呢?秦始皇通过朝会议政的方式,最后决定废除封建制,力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一郡),郡下设县,县以下设乡、亭、里,最基层设什伍。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国、郡、县、乡”为主要层级的崭新的统治管理模式。这一模式自秦以后,尽管各朝各代都有些变化,但均属于枝节的修补,主干并没有变。对于这一重大的体制创新,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给予了高度评价:“秦君臣此番建树,于中国史上政体之跃进有大功绩。后人空以专制讥秦,殊欠公允。”2.更新官制在确定了基本的政治管理制度——郡县制后,秦始皇在李斯等人的协助下,又对官制进行了创新,从上到下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施政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以下四个系统:(1)以皇帝为核心的中央决策系统,主要包括皇帝本人和郎中令、尚书丞、奉常、卫尉、太仆、宗正、将作少府、大内、太子太傅等九大机构。(2)以三公为轴心的中央政务系统,也就是后来通常所讲的三公九卿系统。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其中,丞相主要管理国政,太尉主要管理涉军政务,御史大夫主要负责监察监督。三公之下设九卿。这九卿又分为两部分,其中前五卿隶属于皇帝系统,如郎中令、奉常、卫尉、太仆、宗正,而后四卿隶属于三公系统,如廷尉(掌管执法)、治粟内史(掌管经济民生)、典客(掌管外交和边防)、少府(掌管国家赋税)。(3)以郡守县令为中心的地方施政系统。郡官系统主要包括郡守、郡丞、郡尉、郡法官、郡卒史、主簿等,县官系统主要包括县令、县丞、县尉以及道啬夫(掌管道路修筑及维护的官员)、仓啬夫(管粮仓的官员)、田啬夫(督导耕耘的官员)、苑啬夫(监管山林湖泊的官员)、厩啬夫(督导牲畜繁殖和生育的官员)等。(4)以乡、亭、里为骨干的基层组织系统。其中,里相当于后世的村,设里正一名;十里为一亭,设亭长一名,吏员四人;十亭为一乡,乡官之上有“三老”。这里的“三老”多是由八十岁以上、在当地有一定名望的三位老人组成,主要执掌民风、民俗和教化。以上四大系统标志着一套完整的国家行政系统的建立,不仅在当时算得上是一项宏大的政治工程,而且,对于后世乃至今天,仍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3.改制文字文字是文明的载体,一种文明的融合首先需要统一文字。秦始皇统一华夏后,做得最有意义、对中华民族最有贡献的一件事就是改制文字、统一文字。关于我国文字的根源,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做了形象的描述:“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府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舆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可相异别也,初造书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依,即谓之字。”虽然文字的根源一样,但经过春秋战国几百年的分裂,到秦一统天下时,文字已经出现“言语异声,文字异制、书体异形”的状况,严重影响了各地的融合与沟通。针对这一状况,秦始皇令李斯主持,胡毋敬、程邈、赵高等人协助,开启了“书同文”工程。这一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小篆为本,统一了小篆的写法,将之作为公文,便于确认;承认隶书的合法性,以隶书为辅,将之作为常用文,便于快捷;编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等文字范本,颁行天下,同时废除了当时的异体字和繁体字。至此,文字改制宣告成功,方块字从此与华夏民族融为一体。诚如孙皓晖先生在《大秦帝国》中的慨叹:“方块字者,华夏文明之旗帜也!但有方块字在,华夏文明恒在。”联想到几千年来世界各民族的兴衰生灭,联想到一些专家学者总结的“一个民族的消失首先是其文字的消失”的观点,我们不能不说,秦始皇的“书同文”工程对华夏民族产生了无可估量的深远影响。此外,秦始皇在统一文字的同时,还统一了货币,统一了度量衡,并对天下的道路河渠进行了疏浚整合,使之结成四通八达之网。4.完善律法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可以说进入了法治社会,所谓“举国上下、唯法是从”,其显著标志就是《秦律》的诞生。秦统一天下后,对《秦律》做了进一步的修订完善,所涉内容十分广泛,用现在的话来表述,可以说包括了刑法、民法、诉讼法、行政法、经济法、军法等多方面的条文。特别值得称道的是,秦朝在法制建设上,除了有一部完善的《秦律》外,还制定了《法律答问》。《法律答问》既具有现在成文法的特点,又算是开了案例法的先河:一是形式新,采取问答的方式,对法律条文一一做出权威解释;二是内容新,在条文的解释后,又附了对各类案件的处理事例,以供参考和遵循;三是功能新,《法律答问》具有与《秦律》一样的法律效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超过了律文本身。二在中国历史上,秦王朝是一颗“灿烂的流星”。说它“灿烂”,是因为它的改革力度、它对中华政治文明的贡献、它所创造的功业以及它的影响力,是后来任何王朝都无法比拟的。钱穆先生的评价是:“秦代政治的后面,实有一个高远的理想,秦政不失为顺着时代的要求与趋势而为的一种进步的政治。”说它是“流星”,是因为它确实太短暂了,从统一天下到灭亡,只有十五年时间,还被扣上了一顶“暴秦”的帽子,以至于后代许多文人、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都在为它总结教训。从文学上看,最著名的有贾谊的《过秦论》、杜牧的《阿房宫赋》等;从史学上看,最著名的有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他们的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没有脱离就事论事的方法,略显浅薄。造成秦王朝悲剧的原因,还是落在“改革”二字上,其根本的教训则是“六个必须”中“改革必须在时机成熟时进行,循序渐进,不可急躁冒进”。秦王朝的迅速覆灭就在于求治之心太切,改革之心太急。用《大秦帝国》中总结的话讲,就是“创新有余,守常不足,大政有成,民生无本”。关于这四句话的含义,小说中借郑国之口,说得非常生动、深刻,引用如下:“陛下,老臣今日绝不藏话。”郑国心意清明,侃侃而谈,“老臣以为,大秦政道以创新为本,开千古万世之辉煌,此即创新有余也,大政有成也。所谓有余者,陛下之心力全副专精于文明创新,而忽视了最为通常的民众生计。所忽视者,乃守常不足也。以国家大政说,便是缺少守常安定之策。何为守常之策?说到底,就是轻徭薄赋之政。唯其平常,以陛下之雄略,反被忽视了。常则平,安则定,饱则安,暖则稳。此,固本之国策也。一味创新而不思固本,则易为动荡也。大秦新政烈烈轰轰,雷霆万钧。所缺少者,阳春之和风细雨也。秦法之周严,史无前例。秦吏之公廉,史无前例。皇帝之雄明,史无前例。然则,如此雄主新政之下,却终是天下汹汹难安,民众辄有怨声,根由何在?究其根本,求治太急,事功太过也。若能稍宽稍缓,轻徭薄赋,则大秦新政将光焰万丈,万古不磨也!”郑国苍老的嗓音中流露出一种无可名状的遗憾,“老臣补天之心,陛下明察……”“老令以为,朕当如何补正?”嬴政皇帝默然良久,突兀一问。“陛下若能以长公子扶苏为政,则天下可安。”这段话尽管不像专家学者说得那样刻板、那样引经据典、那样深奥,但却说清楚了秦王朝“短命”的根本原因。这其中有四条教训足以引起任何一位为政者的注意和警惕。1.什么是真正的改革创新从通常状态上讲,改革是个好东西,但一味改革创新、经常改革创新,则容易陷入“折腾”的旋涡,反而会带来灾难;守常看起来是“保守”的代号,但该守常时守常,则往往与“安稳”相连,能带来好效果,这方面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秦王朝“改革”的悲剧和汉初“守常”成功的范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条结论,真正的改革创新往往是在守常基础上的创新,是包含了守常的创新。2.什么是最大的政治老百姓的吃穿住行是最大的政治。前面讲到,“秦法之周严,史无前例。秦吏之公廉,史无前例。皇帝之雄明,史无前例”。然而,这三个“史无前例”,却抵不过老百姓的吃饭和穿衣问题。老百姓的吃穿问题不先解决,或者说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再有十个、百个“史无前例”,天下还是汹汹难安,政权还是稳固不了。《论语》中有句话叫“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天下老百姓都贫穷困难,那你的地位也就完了。联想到近段时间一些国家的政局动荡和变化,更加印证了这八个字的真理性。这些国家之所以乱,固然有“外因”在起作用,但最重要的还是几十年来这些国家的人民,尤其是老百姓的生活很困穷。3.一个刚刚建立的政权,最需要的是什么天下纷争几百年,到秦始皇时得以一统。此时,最需要的是安定人心、稳定民生,让老百姓吃饱、穿暖、住好。而秦始皇,却在其宏图伟略的支配下,启动了一个又一个的浩大工程。如在水利方面,疏浚天下河渠,疏通鸿沟,开建灵渠;在交通方面,修复乡道、县道、驰道,乃至上马“直道”(相当于现在的高速公路);在国防方面,修筑长城;在皇室方面,建阿房宫,筑骊山陵,等等。在当时天下初定、民生尚很艰难的情况下,可以说,这些浩大的工程就像一座座抽血机,吸尽了天下的民力,耗尽了国家的元气。这一点,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一言一蔽之,“秦代政治的失败,最主要的在其役使民力之逾量”。具体情况是:“秦人以耕战立国,全国民众皆充兵役,名曰‘黔首’。惟在战国兵争时代,以军功代贵族,秦民力战于外,归犹得觊功赏。及天下统一,秦之政治亦渐上文治轨辙,而一面仍恣意役使民众,如五岭戍五十万,长城戍三十万,阿房役七十万;此等皆为苦役,与以前军功得封爵不同。古代封建小国,四境农民行程相距最远不出三、四日,每冬农隙,为贵族封君服力役三日,往返不过旬日,其事易胜。秦得天下,尚沿旧制,如以会稽戍渔阳,民间遂为一大苦事。又有‘七科谪’与‘闾左戍’,陈胜、吴广即由此起。”尽管历史没有“假设”,但假设当初秦国君臣不是那样性急,没有那样一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心态,在做好反复辟工作的前提下,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轻徭薄赋,滋润民生,养息民力,再慢慢改革创新,也许,历史会呈现另外一幅图景。4.对于一个政权生命的延续来说,什么最关键答案无疑只有一个,那就是“接班人”问题。这其中,不仅有谁来接班的问题,还有什么时候接班、如何接班等问题。这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将影响一个政权的命运,影响历史的进程。对于当时的秦王朝来说,接班人是定了,那就是公子扶苏,这一点没有错。错就错在:(1)秦始皇在明知自己身体不行的情况下,在明知“内忧已大于外患”的情况下,不是守定咸阳节制天下,平稳地向扶苏交接权力,而是再次离开中枢外出巡视,以至于在腥风血雨中交错了班,铸就了千古大错。(2)即便要冒险巡视,也应当提早布局,召回公子扶苏,确立其太子的位置,让他在咸阳主持工作,这样就算后来生变,也不至于让赵高钻了空子。(3)对自己最亲近的赵高没有设防,才有了后来赵高改诏、阴谋乱国的惨剧,以至于煌煌改革伟业丧于一阉宦之手,浩瀚的史书上,只留下几声叹息!其实,从历史的教训看,对于当权者来说,关键时刻最大的危险并不是那些敌对分子,而是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总之,对秦朝来说,兴也改革,亡也改革。其给后世留下的教训,如果不是简单地从暴政和仁政方面去分析,而是从改革的角度切入,也许更值得总结和警醒。

媒体关注与评论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尚书•大禹谟》


编辑推荐

《政道的一点真骨血:三千年中国改革的成败得失》编辑推荐:政者,正也。御政之首,鼎新革故。党政机关需要改革,企事业单位同样需要改革,因此,《政道的一点真骨血:三千年中国改革的成败得失》既裨益党政干部,也助力公司领导,是所有改革者必备的参考书。

名人推荐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历史是川流不息的。若不能因时变事,而顽固地恪守旧俗,这本身就是致乱之源。——培根你对历史看得越深,就对未来看得越远。——丘吉尔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政道的一点真骨血 PDF格式下载



让我增加了不少见识。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不是为改革而改革,更不是借改革之名,行谋私利之实。改革不单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和策略。不顾国情民情世情,高喊“杀出一条血路”的改革,只会给国家民族带来灾难。《政道的一点真骨血》这本书借鉴历代改革的成败得失,对于今天尤为重要,从桥上过河或者坐船过河,要比在深水区里乱闯,安全得多,也智慧得多!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