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鸡球虫病学

索勋,李国清 编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8-08  

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

索勋,李国清 编  

页数:

43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鸡球虫病是一种危害极为严重的全球性寄生虫病,每年都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了防治此病,工作在科研、教学和生产第一线的兽医专家、学者坚持不懈地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和防治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和经验,尤其是近些年来应用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理论和技术,在生活史、遗传学、超微结构、生理生化、体外培养、耐药性、生态学、流行病学、诊断、免疫和防治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科技成果。为了总结这些科技成果和防治经验,便于从事兽医寄生虫学的工作者以及养鸡专业户掌握和应用这些成果,提高我国的科学研究水平和更好地开展防制工作,我们编写了此书。《鸡球虫病学》注重科学性和实用性,既全面介绍近年来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又详细说明所采取的研究手段以及具体的防治方法。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球虫与鸡球虫的分类地位一、球虫的分类地位二、鸡球虫的分类地位第二节 鸡球虫研究的“背景”一、球虫的发现二、对球虫的早期认识第三节 鸡球虫的早期研究一、鸡球虫的发现二、对鸡球虫的初步认识三、早期鸡球虫研究的突破第四节 鸡球虫对养禽业的危害附1(家)鸡的分类地位附2 鸡的品种附3 养禽业常用英文词汇附4 鸡的饲喂方案参考文献第二章 生活史第一节 一般生活史一、概论二、孢子生殖三、子孢子的脱囊和入侵(一)脱囊过程(二)子孢子入侵(三)子孢子移行四、裂殖生殖五、配子生殖六、卵囊排出(一)卵囊产量与虫种的关系(二)卵囊产量与鸡龄的关系(三)卵囊产量与接种剂量的关系(四)各种鸡球虫的排卵囊期和排卵囊高峰第二节 七种鸡球虫生活史的差异一、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二、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三、堆形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四、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五、布氏艾美耳球虫(E.brunetti)六、早熟艾美耳球虫(Epraecox)七、和缓艾美耳球虫(Emitis)参考文献第三章 遗传学与细胞分子生物学第一节 术语与定义第二节 遗传学研究技术一、克隆技术二、后代杂交分析三、性状或表型分析(一)同工酶(二)耐药性(三)发育速率第三节 基因组结构一、DNA含量二、分子核型三、基因组结构与进化地位四、球虫的基因:举例(一)持家基因(二)虫体的表面抗原基因(三)细胞器抗原基因第四节 遗传多样性与表型一、性别与性分化二、同工酶(一)同工酶的种间变异与球虫分类(二)种内变异三、DNA多态性(一)定义和DNA多态性的产生机制(二)DNA多态性的研究方法(三)艾美耳球虫的DNA多态性四、二核苷核酸频率和密码子使用参考文献第四章 超微结构第一节 顶复器的一般超微结构一、表膜和膜下微管二、极环三、类锥体四、棒状体和微线五、微孔第二节 发育各阶段虫体的超微结构一、孢子生殖(一)孢子生殖(二)球虫脱囊与子孢子(三)宿主细胞的穿透与带虫空泡二、裂殖生殖三、配子生殖(一)小配子母细胞与小配子(二)大配子母细胞与大配子(三)受精(四)卵囊壁与孢子体附 本章部分名称的英文注释参考文献第五章 生理生化第一节 生理学一、卵囊的呼吸作用二、孢子化(一)形态学变化(二)代谢变化(三)孢子化率的估测三、脱囊(一)脱囊的过程(二)体外脱囊四、侵入宿主细胞五、细胞内阶段(一)无性生殖阶段(二)有性生殖阶段六、相对生殖力七、鸡球虫感染与鸡的生理变化(一)肠道微生态(二)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三)血浆蛋白的变化(四)血浆电解质的变化第二节 新陈代谢一、膜的运输二、线粒体的功能三、碳水化合物代谢四、脂类代谢五、核酸代谢(一)嘌呤代谢(二)叶酸代谢六、蛋白质代谢七、同工酶第三节 日粮成分对鸡球虫及其感染的影响一、三大营养素二、维生素(一)维生素A(二)维生素K(三)维生素B(四)维生素C三、微量元素附1 酶电泳技术及特异性染色方法一、寄生虫酶样品液的制备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三、同工酶特异性染色法四、应用评估附2 酶谱分析一、直观分析二、数值分析参考文献第六章 体外培养第一节 绪论第二节 待培养物的制备一、卵囊的分离、孢子化、灭菌和保存(一)分离(二)孢子化(三)卵囊的灭菌和保存二、孢子囊的分离和保存(一)分离(二)保存三、子孢子的分离和保存(一)分离(二)保存四、裂殖子的分离(一)研磨法(二)消化法第三节 鸡艾美耳球虫的鸡胚培养一、鸡蛋的选择与保存二、胚胎的孵育三、鸡胚的接种(一)绒毛尿囊膜接种、剖视与收获(二)尿囊腔接种及尿囊液收集(三)羊膜腔接种及羊水收集(四)卵黄囊接种和收获(五)静脉内接种(六)体外培养鸡胚的接种四、球虫在鸡胚中的生长发育和致病力五、影响球虫生长发育和致病的因素(一)虫源性(二)胚源性(三)环境性第四节 细胞培养一、细胞单层培养法(一)原代细胞培养法(二)传代细胞单层培养法二、细胞悬浮培养法(一)静置悬浮培养法(二)搅拌过滤培养法(三)人工悬浮培养法三、常用于球虫培养的几类细胞的培养(一)鸡胚成纤维细胞单层培养(二)原代雏鸡肾细胞单层培养(三)乳仓鼠肾株化细胞(BHK21)单层培养(四)MDBK细胞系传代培养法(五)感染绒毛尿囊膜细胞培养法四、鸡球虫在培养细胞中的生长发育和致病性(一)在培养细胞中的生长发育概况(二)在培养细胞中的生长发育过程(三)致病性五、影响球虫侵入细胞、存活和发育的因素(一)虫源性(二)细胞源性(三)环境性参考文献第七章 致病性第一节 致病机理一、球虫病发病机制二、影响致病性的因素(一)球虫自身因素(二)宿主方面因素(三)外界环境因素(四)鸡球虫之间以及与其它病原之间的关系第二节 临诊表现一、急性球虫病(一)急性盲肠球虫病(二)急性小肠球虫病二、慢性球虫病(一)堆型艾美耳球虫感染(二)巨型艾美耳球虫感染三、混合感染第三节 各种鸡球虫病的病变特点一、柔嫩艾美耳球虫病二、堆型艾美耳球虫病三、巨型艾美耳球虫病四、和缓艾美耳球虫病五、毒害艾美耳球虫病六、布氏艾美耳球虫病参考文献第八章 耐药性第一节 绪论一、耐药性的定义二、耐药性的历史沿革三、耐药性的危害第二节 耐药性产生的机理一、研究耐药性产生机理的方法(一)实验室耐药虫株的诱导分离(二)耐药虫株和敏感虫株超微结构的比较(三)耐药虫株和敏感虫株的同工酶分析(四)应用PCR技术鉴别耐药虫株和敏感虫株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三、影响耐药性产生的因素(一)供试动物的数量(二)接种卵囊的数量(三)药物浓度的选择压力四、耐药性的稳定性(一)敏感性的恢复(二)耐药虫株与敏感虫株间的竞争(三)用敏感虫体不断稀释耐药虫体能减少耐药虫株的比例第三节 耐药性检测技术与应用一、现场耐药性的检测(一)药敏实验的设计(二)耐药性的判定标准二、实验室耐药性试验和现场球虫实际耐药性的关系第四节 解决耐药性的措施与重要性一、解决耐药性的措施(一)通过适当的用药方法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增加药物的使用寿命(二)进行实验室药效检测(三)进行现场球虫敏感性检测(四)开发新药(五)大力发展疫苗来防治球虫病二、解决耐药性的重要性参考文献第九章 生态学第一节 鸡消化道解剖组织学特点一、解剖学特点(一)口腔和咽(二)食道(三)嗉囊(四)腺胃(五)肌胃(六)小肠(七)大肠(八)泄殖腔二、组织学特点(一)粘膜上皮和肠绒毛(二)分泌腺及分泌细胞三、淋巴组织(一)法氏囊(二)盲肠扁桃体(三)Peyer’s淋巴集结(四)Meckel氏卵黄憩室(五)消化道淋巴细胞第二节 消化道生理生化特点一、消化道运动及排空二、消化道的消化与吸收三、消化道的生理生化环境(一)酶(二)胆酸(三)PH值(四)激素(五)抗体第三节 消化道微生物及寄生虫的分布一、微生物菌群的分布二、原虫的分布三、蠕虫的分布第四节 球虫寄生生活的建立一、准备侵入二、侵入(一)侵入部位(二)侵入门户(三)侵入机理三、寄生(一)转移(二)繁殖四、脱离寄生第五节 宿主对球虫感染的反应一、细胞反应(一)细胞种类(二)细胞形态(三)感染细胞分子和生物化学变化二、生理生化变化(一)肠道生理常数及其代谢功能的改变(二)能量物质的变化(三)血液成分的变化第六节 球虫与其它肠道病原体混合感染的相互影响一、球虫与其它肠道寄生虫之间的相互影响二、球虫与肠道致病菌的相互影响三、与病毒感染的相互影响四、球虫间的相互影响第七节 艾美耳球虫的宿主和部位特异性一、宿主特异性(一)交叉感染试验研究(二)产生宿主特异性的可能机理二、部位和细胞特异性参考文献第十章 流行病学第一节 流行病学调查一、虫种调查(一)样品的采集(二)样品的处理(三)虫种鉴定二、血清学调查三、流行情况与地理分布第二节 感染与传播一、宿主(一)宿主易感性(二)发病日龄二、感染的主要来源与途径三、传播与媒介第三节 各种鸡球虫病的流行特点一、柔嫩艾美耳球虫病二、毒害艾美耳球虫病三、布氏艾美耳球虫病四、堆型艾美耳球虫病五、巨型艾美耳球虫病六、其它艾美耳球虫病第四节 各种因素对鸡球虫病的影响一、环境因素二、饲料三、其它疾病四、应激因素五、球虫耐药性第五节 鸡球虫病的多因素分析一、研究方法(一)数学模型的建立(二)数据的收集二、多因素分析的结果参考文献第十一章 诊断第一节 诊断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二)紫外线抑杀鸡球虫卵囊的试验(三)温度抑杀鸡球虫卵囊试验(四)干燥对球虫卵囊的影响试验第三节 球虫卵囊引起的实验室事故第四节 鸡场卫生消毒失败案例及分析第五节 关于卫生消毒的看法与建议参考文献第十六章 附录附录一 鸡的三大生理指标附录二 鸡的血液学参数附录三 鸡的血液生化参考值(除标出鸡种外,皆测自来航鸡)附录四 各种动物用药剂量换算比例附录五 不同给药途径用药剂量换算比例附录六 鸡饮水免疫时的饮水量附录七 鸡的生产管理附录八 鸡病诊断附录九 鸡的内外寄生虫附录十 鸡病的常用药附录十一 鸡及其生活环境的常用消毒药附录十二 褐壳蛋鸡免疫程序计划附录十三 目前广泛使用的优秀抗球虫药附录十四 鸡球虫苗使用说明书附录十五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推广中心推荐北农大饲料产品参考配方中文索引英文索引

章节摘录

  (二)致弱方法  1.早熟选育法通常用单卵囊分离法分离获得球虫卵囊,在2.5%重铬酸钾水溶液中,28℃下培养48h,使之成为孢子化卵囊。取刚出壳的雏鸡,隔离饲养在火焰消毒过的铁丝笼中,饲料经75℃4h干烤,饮水经煮沸消毒,3-6周龄时用于试验。将孢子化卵囊离心洗涤两次以除去重铬酸钾,计数后经口感染试验鸡,4-5天后,每小时收集粪便一次,用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其中有无球虫卵囊出现,将最早发现卵囊的时间记为该次传代的潜在期。收集最初数小时排出的卵囊,重复以上传代过程,直至潜在期缩短到一定程度为止。  早熟系选育之后,紧接着要测定其致病力和免疫原性,必要时测定其繁殖能力。  测定致病力和免疫原性时,朱彦鹏等(1991)将80只23日龄健康雏鸡分成8组,每组10只。第1、2组鸡分别经口接种经23代早熟培育的卵囊20000和40000个;第3、4组鸡分别经口接种经22代早熟培育的卵囊;第5、6组鸡分别接种原始虫株的卵囊5000和10000个,第7、8组为对照于免疫接种后第17天,除第8组不攻击感染外,给第1-7组鸡分别经口攻击感染原始虫株的卵囊50000个。根据免疫接种和攻击感染后试验鸡的死亡和盲肠病变记分来评价早熟培育虫株的致病力和免疫原性。  测定早熟株繁殖能力时,王江清等(1991)用4周龄试验鸡,分3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第1组每只鸡接种经20代早熟培育的孢子化卵囊200个;第2组每只鸡接种原始虫株孢子化卵囊200个;第3组不接种。用麦氏虫卵计数板计算出接种后5-10天各组鸡每天排出的卵囊数量。  2.鸡胚传代法将鸡球虫孢子化卵囊在体外进行人工脱囊,获得子孢子。再将子孢子无菌接种到发育中的鸡胚内进行培养,使其繁殖后代卵囊。待这些卵囊孢子化后,重复上述操作,直到球虫完全适应于鸡胚内生长,形成所谓“鸡胚适应株”。鸡胚适应株建立之后,紧接着要测定其致病性和免疫原性,其方法可参照早熟系的做法。实验室免疫效果确定之后,要测定其最小免疫剂量、免疫力的产生期等。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鸡球虫病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