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自然辩证法概论

刘奇,贺新华 编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8  

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作者:

刘奇,贺新华 编  

页数:

358  

内容概要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自然辩证法概论》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引导中医药研究生运用自然辩证法的一般原理,探讨中医药学的学科性质、思维特征与发展规律,从而提高中医药研究生专业理论思维水平与创新素质。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节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性质和内容第二节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第三节 研究和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第一章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自然观第一节 古代科学技术与自然观第二节 16~18世纪上半叶的科学技术与自然观第三节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的科学技术与自然观第二章 自然界的存在和演化第一节 自然界的存在方式第二节 自然界的演化第三节 自然界演化的方向和规律第三章 人和自然第一节 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第二节 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第三节 困境与觉醒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第四章 辩证的人体观和疾病观第一节 医学模式的转变第二节 辩证的人体观第三节 辩证的疾病观第五章 科学技术系统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性质、特点和体系结构第二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机制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第四节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第六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第一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第七章 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观第一节 科学技术社会价值观概述第二节 现代医学高技术的二重性第八章 科学社会及其主体的社会行为第一节 科学共同体及科学交流系统第二节 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行为第九章 科学问题和科研选题第一节 科学技术方法论概述第二节 科学问题第三节 科研选题第十章 观察和实验第一节 科学事实第二节 科学观察第三节 科学实验第四节 观察和实验中的几个认识论问题第十一章 逻辑思维第一节 科学抽象第二节 比较、分类与类比第三节 分析与综合第四节 归纳与演绎第十二章 形象思维第一节 形象思维概述……第十三章 创造性思维第十四章 横断科学方法第十五章 假说与理论第十六章 诊断治疗中的认识论和辩证法

章节摘录

  第二节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  一、创立自然辩证法的历史背景  自然辩证法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9世纪下半叶共同创立的。在此之前,与不同历史时期科学技术和哲学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产生了不同形态及水平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方法论,它们可以被看作自然辩证法的前史。而到了19世纪下半叶能够创立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的。  (一)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需要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完整体系包括两大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她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三大领域一般规律的科学概括。其中历史唯物主义侧重于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辩证唯物主义侧重于揭示自然界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研究了历史上的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就酝酿创立科学的、以辩证唯物主义为主要特点的新哲学体系,并提出了阐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辩证法的任务。恩格斯指出:“在自然界里,同样的辩证法的运动规律在无数错综复杂的变化中发生作用,……这些规律最初是由黑格尔全面地、可是以神秘的形式阐发的,而剥去它们的神秘形式,并从它们的全部的单纯性和普遍性上把它们清楚地表达出来,这就是我们的目的。”为此,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非常注意研究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进展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尤其对50年代末自然科学中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达尔文进化论给予高度评价,称它们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自然科学的基础。在马克思和恩格斯60年代的通信中还就各种自然科学问题广泛地交换过意见,为研究自然辩证法作了准备。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自然辩证法概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