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机械制图

焦永和 主编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7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

焦永和 主编  

页数:

477  

字数:

744000  

内容概要

本书是作者在总结和吸取了多年来教学改革实践经验编写而成的,教材内容符号高等学校工科制图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画法几何及机械图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将工程图学构型设计、AutoCAD绘图软件、徒手绘图等与投影理论、最新国家标准融为一体,是本书的突出特色。 本书内容包括:制图基本知识,计算机绘图基础,正投影基础,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直线、平面的相对益,投影变换、曲线、曲面的投影,平面、直线、立体与立体相交,组合体,轴测图、透视图与徒手图,图样画法,标准件、弹簧,零件图,装配图等十四章。本书与《机械制图习题集》配套使用,可作为高等学校机械类各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供其他各类学校有关师生和相关工程的设计技术人员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 1 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的有关规定 2 几何作图 3 平面图形尺寸标注 4 平面图形构型设计第二章 计算机绘图基础 1 计算机绘图基本知识 2 AutoCAD软件应用简介第三章 正投影图基础 1 投影法 2 平行投影的基本性质 3 工程上常用的几种投影图 4 物体的正投影图第四章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1 点的投影 2 直线的投影 3 平面的投影第五章 直线、平面的相对位置 1 平行关系 2 相交关系 3 垂直关系 4 点、线、面综合题及其解法第六章 投影变换 1 概述 2 变换投影面法 3 旋转法第七章 曲线和曲面 1 曲线概述 2 圆的投影 3 曲面概述 4 直线面 5 回转曲面 6 螺旋线和螺旋面 7 曲面的切平面 8 用AutoCAD绘制曲线第八章 立体 平面、直线、立体和立体相交 1 立体的投影 2 平面与立体相交 3 直线和立体相交 4 立体与立体相交 5 用AutoCAD绘制截交线第九章 组合体的视图 1 基本立体的视图 2 组合体的构成和视图 3 组合体的构型设计 4 组合体读图 5 组事体的尺寸标注 6 用AutoCAD绘制组合体视图第十章 轴测图、透视图、徒手图……第十一章 图样画法第十二章 标准件、齿轮与弹簧第十三章 零件图第十四章 装配图附录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是设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在读懂装配图的基础上进行,一般可按以下步骤:1.确定视图方案确定零件的视图方案时,可以参照装配图中该零件的表达方法,但绝不能照搬,应根据零件的结构形状特点重新选择或适当调整。图13-37为底座的零件图,其主视图仍反映该零件在铣床顶尖中的工作位置,但不再用全剖视,而采用了保留大部分外形的局部剖视图。有些局部结构,在装配图中不要求全部表达出来,而在零件图上,则需要表达清晰,完整,如C视图就是为表达销孔形状和位置而画的。2.画出零件图形对分离出来的零件投影,不要漏线、应画全原图中被遮挡的线条。如底座的主视图上就补画了许多外形线。另一方面,也不要画出其他零件(即使是不可拆卸的或过盈配合的零件)的投影。如底座俯视图上用局部剖视表达了螺栓孔和销孑L,不能再画出螺栓和销。在装配图中被省略不画的工艺结构,如倒角,圆角,退刀槽等,在零件图中均应画出,其尺寸(如圆角等)可在技术要求中加以说明。3.确定并标注零件的尺寸根据部件的工作性能和使用要求,分析零件各部分尺寸的作用及其对部件的影响,首先确定主要尺寸和选择主要尺寸基准。而具体的尺寸大小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对装配图中已注明的尺寸,按所标注的尺寸和公差带代号(或偏差值)直接注在零件图上,如50H7。与标准件或标准结构有关的尺寸(如螺纹、销孔,键槽等)可在明细栏及相应标准中查到。


编辑推荐

《机械制图(第2版)》获中国工程图学学会优秀教材奖。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机械制图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