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马学良民族语言研究文集

马学良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3  

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作者:

马学良  

页数:

416  

前言

  这本文集大多是从近十年来我写的长短文中自选出来的。所谓“自选”,一是对某几篇情有独钟,说穿了,就是敝帚自珍;一是自认对语言学科还有点参考价值的。  文章出世,有的是经过深思熟虑,蓄之已久而突发的;有的是被迫而不得不写的;还有的是喜见在学业上有成就的后生而抒发的。  近年来有感于中外很多学者提出“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但应用这门领先科学研治其它学科的似为数不多。这是否由于语言本属于社会现象,而研究者往往脱离社会去研究所谓的“纯语言学”,因而时人视为可望而不可及的玄学。如何使语言学成为经世之学,我在几次少数民族语言学术讨论会上及有关小文中提出,在世纪之交应继续加强双语教学与研究,提高少数民族文化;开展历史语言学的比较研究;调查尚未发现的民族语言;及早抢救濒于消亡的民族语言和文化等。文集中涉及这方面的文章较多,就正于专家和读者。  感谢老学友殷殷师生情,为纪念我的八十五寿辰,给我编印这部文集;还要感谢我的助手范慧娟和博士研究生尹蔚彬帮助我编选这部文集。

内容概要

  如何使语言学成为经世之学? 在世纪之交继续加强双语教学与研究,提高少数民族文化;开展历史语言学的比较研究;调查尚未发现的民族语言;及早抢救濒于消亡的民族语言和文化等。该文集中涉及这方面的文章较多,就正于专家和读者。

书籍目录

前言汉藏语言的研究和问题汉藏语系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问题世纪之交发展中国民族语言学的思考——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理论方法研讨会”上的发言重视理论研究 加强基本训练《汉藏语概论》导言述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语言学语言调查和科学分析方法语言学是当代领先的社会科学论双语观象和双语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双言研究与推广普通话维护母语 发展历史文化谈谈民族文字与双语教学关于双语问题的讲话努力搞好双语教学——1988年10月26日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开幕词谈谈现代汉语的语音教学开拓汉语史研究的新途径五十余年一辞书——序《彝文经籍文化辞典》试析彝语语法中的几个问题从语言论证南诏王室的族属问题彝文访古录追记追念万斯年先生彝区访书遗事从一位地质学家的启示谈整理翻译彝文古籍彝语研究展望笃慕吾与仲牟由——关于彝族祖名考源老一辈革命家与民族语文工作新学府 新专业悼念我的老师李方桂先生痛失益友 ——悼念傅懋勣同志尽快地把少数民族文字创造出来——从没有文字的锦旗说起回顾与前瞻—— 重访凱里曾记不“无字锦旗”历史的足音《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序《中国蒙古族科学技术史简编》序《藏语韵母研究》序《中国语文概要》序《民族语文研究新探》序《台湾阿眉斯语语法》序《嘉戎语研究》序《仡佬语研究》序《藏缅语族语言词汇》序《佤语熟语汇释》序《语言演变论》序《现代满语与汉语》序《青田语》序《彝族典籍文化》序《中国民族语言学史》序《彝文指路经》序《陈乃雄论文集》序《鄂温克语研究》序《双语教育原理》序《汉字史纲要》序附录他为培育英才而乐——访马学良教授马学良先生谈少数民族语言研究——访著名语言学家马学良教授

章节摘录

  几十年来我们在创制和改革民族文字的进程中,为民族语文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有益的教训。  在创制改革民族文字时,要按民族的历史情况和语言的客观规律,要实事求是解决这些民族使用文字的问题,既要尊重使用者的意愿、感情和习惯,还要把主观愿望同客观可能结合起来。过去,我们在这此方面曾因考虑不周,经验不足,对解决一些民族使用文字的问题,走过一段弯路和失误。如1956年制订布依族文字方案,认为布依族语言跟壮语同属壮傣语支,语音、语法很接近,因而,采取布依文和壮文建立文字的联盟的方针,在试行中,发现这样处理文字问题,既不合科学规律,又违反本族人的感情和意愿,于是对文字又作了修订。又如五十年代初期创制了一种拉丁字母的新彝文,曾在一些学校实验教学,1956年又对新彝文作了修订,反复改订,使学习者丧失了信心。更重要的原因是彝族原有传统的老彝文,曾留下丰富的彝文经籍和金石铭刻,在彝族文化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深入人心,所以新彝文不为群众所欢迎。因而又帮助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整顿和规范了原有老彝文,取代新彝文,于1980年在凉山地区执行,在普及教育,提高科技知识方面收效很快。同样曾为原来的使用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维吾尔和哈萨克文。从执行的结果来看,由于改变较大,群众不易接受,因而于1982年又恢复原有文字,新文字作为一种拼音符号予以保留。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马学良民族语言研究文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